03.06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验证有效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3月5日,主持新冠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的曹彬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的进展,确认了瑞德西韦的有效性,这给无数关心抗疫进展的民众带来了新的希望。

曹彬首先介绍了克立芝标准治疗的临床试验。他介绍称,采用克立芝(Kaletra,又名洛匹那韦)治疗新冠病毒患者已取得良好效果。克立芝原本是用于治疗HIV的药物,由于HIV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RNA病毒,具有同样的转录路径,因此有共同的可克服的弱点。而克立芝以往只被允许用于HIV的治疗,要想将其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必须从道德委员会获得许可。在临床试验中,团队在过去两个月已成功救治了199个病患,均为危重症病人。

关于瑞德西韦,曹彬介绍道,临床有两个试验,分别是瑞德西韦(1)和瑞德西韦(2),各自对应轻症肺炎患者和危重症病人,前者有64位患者参加,后者则有233位患者参加。“根据测试,瑞德西韦比柯立芝表现出了更强的抗病毒反应。所以如果克立芝的测试效果是良好的,那么和克立芝相比,瑞德西韦在临床和病毒学上的效果可能更好。”

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组长离京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德西韦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能抗击新冠病毒的药物。因其英文名Remdesivir 的谐音,瑞德西韦被中国网民称作“人民的希望”,这也反映了其承载的期待。在曹彬教授公布试验效果后,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可能会有更多的病人愿意参加到临床试验中。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钟南山团队论文指出七项亮点发现

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医学界影响力最高的综合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以原创论著(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研究论文。

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与协调下,钟南山院士牵头收集了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52家医院的1099例新冠患者临床确诊病例,这也是关于新冠疫情首次展开如此大样本的研究。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3月5日,钟南山院士对论文的主要亮点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独家解读。他指出了七条研究的主要亮点发现和临床意义。

1)本研究首次收集全国范围的大样本量(超过1000例)新冠患者的临床信息,不少患者在湖北省外就诊,多数患者为非重症病例(占84.3%),15.7%的患者为重症病例,患者人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本研究计算得出的病死率(1.4%)与国家卫健委官方报道数据(约2.3%)更为贴近;

3)发现了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的病史,生活在武汉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过武汉,72.3%患者曾在近2周接触过武汉地区人员;

4)指出56.2%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88.7%的患者相继出现发热,因此仅依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则容易漏诊疑诊病例;

5)指出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少见,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粘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各界需注意预防下水道污染引起的新冠病毒传播;

6)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核酸检测阳性、具有临床症状但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的新冠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这类患者的比例(17.9%)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2.9%);

7)指出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83.2%的新冠感染患者中,寻找病毒破坏淋巴细胞的关键机制将有启发临床医生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预计4月部分疫苗有望进入临床研究或应急使用

3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了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称,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五条技术路线按照预期稳步推进,估计在4月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

郑忠伟介绍道,科研攻关组专门设立了疫苗研发专班,筛选了八家机构,确立了九项任务,沿着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五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攻关工作。目前,五条技术路线都正按照预期稳步推进。

瑞德西韦临床验证有效;疫苗4月有望应急使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队首次确定女性感染者潜伏期更长

男性与女性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是否存在不同?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在《柳叶刀》预印本上发布研究论文,题为“Women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COVID-19) than Men”,通讯作者为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董卫国与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许昱。

论文指出,女性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而且比男性有更长的潜伏期,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力。

研究团队在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搜索了截至2020年2月14日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文章,对包含确诊病例分析的9篇文章进行了回顾,并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20年2月20日之前诊断为COVID-19的所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了病例收集时间、年龄、性别比例等信息。

收集到数据的患者共6013例,其中男性有3361例(占55.9%);进入ICU患者共975例,其中男性有573例(58.8%)。

在疫情初期,即1月1日之前,被诊断出的患者中女性仅占34.0%,男性占66.0%。而在1月1日至1月11日,确诊男性比例降至59.3%;1月12日至1月22日,确诊男性比例降至47.7%。

这可能意味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COVID-19,而且感染后症状更严重。而女性不仅症状相对较轻,而且可能比男性有更长的潜伏期,这也许是因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力。前期女性没有被确诊并不意味着女性没有被感染,只是其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论文解释道:“当你的免疫力能够抵御病毒更长的时间,但又不能完全杀死它时,你就会有更长的潜伏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