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厄立特里亚没有独立,埃塞俄比亚会发展得怎么样?

我利物浦是冠军


埃塞俄比亚有了出海口,肯定发展好得多。

咱们国家的人对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并不陌生。埃塞在非洲国际舞台的“出镜率”是比较高的。一、咱们国家与埃塞的关系世人皆知;二、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

在1993年之前,埃塞拥有1200公里长的海岸线。而在1993年之前,埃塞拥有的海岸线是0毫米。那么,埃塞原来1200公里的海岸线都去哪里了。答案是被1993年从埃塞独立的厄立特里亚全部带走了。

有人说厄立特里亚真够狠的,和老大哥埃塞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分家时竟然一寸海岸线都不给。而埃塞,则悲惨地沦为内陆国。你看看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占据了前南大多数的海岸线,还给波黑留20公里海岸线。斯洛文尼亚也有47公里海岸线,黑山也有一部分。

你如果问厄立特里亚人为何如此?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没有给埃塞留一寸海岸线?这就对了!这1200公里的海岸线,本就是厄立特里亚加入埃塞时带来的嫁妆。现在分家了,厄立特里亚当然有权利带走所有嫁妆。

很多人都以为埃塞与厄立特里亚是主动“结合”。而在厄立特里亚人看来,他们和埃塞本就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他们是被迫加入埃塞的,本来不愿意。厄立特里亚认为在埃塞出现之前,这1200公里海岸线就是厄立特里亚的。埃塞形成国家后,虽然是冷兵器时代,也需要出海口。

埃塞想办法吞掉厄立特里亚,始终没有得手。十九世纪(1801-1900年)后期,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船只要去亚洲,走近路必须出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而扼守红海西岸、靠近曼德海峡的厄立特里亚,就被欧洲列强之一的意大利盯上了。

意大利看上了的不仅是厄立特里亚,还有厄立特里亚南边的高原国家埃塞。意大利决定占领厄立特里亚,一是为了控制曼德海峡,二是为了由此进入埃塞。毕竟非洲早已被列强瓜分的差不多了,留给意大利的地盘并不多。1869年,意大利开始以不三不四的理由强进厄立特里亚,并四处骚扰埃塞。埃塞不是意大利的对手,1889年,埃塞承认意大利对厄立特里亚等地的占领。

不过,那时的厄立特里亚还是由几个分散的部落组成,是意大利将这些部落组合成一个主体,取名厄立特里亚。不过,英国也看上了厄立特里亚的特殊战略地位,在帮助埃塞击退意大利后,厄立特里亚就成了英国的地盘。而二战结束后,元气大伤的英国也无力再管厄立特里亚了。所以,关于厄立特里亚的地位,就交由联合国来决定。

埃塞托英国说情,希望能把厄立特里亚的一半割让给埃塞,埃塞愿意交换其他地盘。英国倒是提了建议,但被联合国直接否掉了,厄立特里亚自然也不答应。埃塞人垂头丧气,但很快,他们就高兴地蹦了起来。美国提议:厄立特里亚整体并入埃塞。

这样,埃塞就将拥有1200公里海岸线。可是,厄立特里亚在埃塞不是一个省,而是一个地位特殊的自治单位,相当于苏联的俄罗斯加盟国与乌克兰加盟国。但是,这已是厄立特里亚所能退让的极限了,埃塞只好同意。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厄立特里亚作为小国,顶不住苏联的压力,沦为苏联附庸。让苏联人控制曼德海峡?美国可不同意。

埃塞自认为实力强于厄立特里亚,就决定“牛不喝水强按头”。著名的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不断打压厄立特里亚,废除了厄立特里亚的国旗,还强迫厄立特里亚放弃母语,学习埃塞的语言。1962年11月,埃塞宣布厄立特里亚成为埃塞的省,所有自治权利全部取消。

图-埃塞俄比亚空姐

这一消息引发了厄立特里亚人的愤怒。从这之后,厄立特里亚人开始反抗埃塞的统治。这一打,就是三十年。即使是1974年,海尔-塞拉西统治结束,即使埃塞得到苏联支援,厄立特里亚的目标依然不变。苏联解体,已无力再支持埃塞了。埃塞对厄立特里亚的这场战争,已没法再打下去了。何况,九十年代初,厄立特里亚大部分地盘都被厄立特里亚人控制。埃塞只好认命,于1993年5月24日,坐视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从此,埃塞丧失了所有海岸线。埃塞当然不甘心,1999年,埃塞又出兵厄立特里亚,企图收回海岸线。但是,埃塞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图-埃塞俄比亚铁路

在失去了出海口后,埃塞只好重新寻找出海口。埃塞的邻国吉布提成了埃塞最重要的出海口,但吉布提毕竟不属埃塞管辖,这求人的事情,是很累的。


地图帝


话说如果厄立特里亚没独立,依旧是埃塞的呢?厄立特里亚的优势在于漫长的海岸线,失去厄立特里亚后,埃塞俄比亚完全退变成了一个非洲内陆国家,被锁在内陆,经济发展受限,国际地位,即使在非洲的地位也是下降不少。

在埃塞俄比亚拥有厄立特里亚时,是一个陆海两栖国家,拥有1200公里海岸线,经济上可以借海远航,陆海联动;安全上可以陆海协同,进可攻退可守。以此观之,拥有厄立特里亚的埃塞那一定是能成为一个大国,至少在非洲地区影响力更强。

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厄立特里亚人民族意识很强。在埃塞内部,肯定是或和平或武力寻求独立。这样的话,必然会搞得埃塞将精力长期放在镇压厄地人民的反抗,根本无暇顾及发展。而二战之后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厄地之人本就不认同埃塞,强行并入,当然不服,遂反抗之,才有了1993年的独立。

如果厄立特里亚依旧没有独立,那显然会继续暴力寻求独立,这样的情况下,埃塞会发展?显然不可能,肯定是陷入长期的战争消耗之中,一天天的羸弱下去。


北玄武


真有如果的话埃塞俄比亚的日子要好过的多,厄立特里亚紧邻红海,原来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出海口,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埃塞俄比亚由原来的滨海国家一下子变成了内陆国家。国家的大门被迫关闭后,埃塞俄比亚的出海口完全依赖于吉布提的港口,这就是亚吉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虽然埃塞可以借道吉布提出海,那进出过往的货物可都是要交税的,如果厄立特里亚不独立出去,其码这笔冤枉钱是不用花到吉布提身上的。如果真是那样,不仅可以省下大笔的关税,大幅度降低进出口成本,还能挣下一大笔转口贸易的钱。因为埃塞俄比地处东非的中部,可以向中部非洲国家辐射,而转口贸易是很挣钱的。比如南苏丹的石油,通过埃塞俄比亚运出去是最经济的路线,考虑到北苏丹和南苏丹紧张的关系,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可惜的是埃塞俄比亚唯一的出海口被厄立特里亚独立带走了,厄立特里亚的独立直接带走了埃塞俄比亚1200公里的海岸线。



厄立特里亚独立的时间并不长,1993年5月才从埃塞俄比亚分离出去,但是其闹独立闹了很多年。在历史上厄立特里亚是埃塞俄比亚的起源地,著名的示巴女王的王国故地就是在这里,当年的阿克苏姆帝国就是从这里一路攀上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按理说厄立特里没有独立的理由,他的主体民族提格雷尼亚人约占总人口50%、提格雷人约占总人口31.4%、阿法尔人约占总人口的5%,这三大民族同时也是埃塞的构成民族,其中提格雷人还是埃塞的主要民族之一,提格雷尼亚人和提格雷人有共同的祖先和文化。但尽管这样,厄立特里亚在闹了多年后还是被独立出去了。



现在独立后的厄立特里亚的经济也是很糟糕的,除了一些当政者,老百姓生活很困苦,不时有后悔的声音发出,但是当年经不起外部世界的诱惑啊!最早是意大利拼命忽悠,后来是苏联老大哥,再后来是美国老大。就这么地,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都被忽悠瘸了。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埃塞俄比亚皇帝是如何丧失出海口厄立特里亚的?|Booker不客

1941年,海尔•塞拉西和英军一起回到了亚的斯亚贝巴。此前,意大利入侵军已经丧失了整个埃塞俄比亚,灰溜溜地逃出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此之后,海尔•塞拉西拒绝了英国“保护国”的要求,安心地继续做他的皇帝。十年后,美国将埃塞俄比亚包装成非洲的军事强国,海尔•塞拉西的野心开始膨胀起来。在时机看似成熟之际,他将目光投向了红海沿岸,开始向过去十年并不安分的厄立特里亚开刀。1993年,抗争三十多年的厄立特里亚举行公投,正式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自此偌大的埃塞俄比亚丧失了整个红海海岸线。

『 曾经“第一个吃螃蟹”

埃及似乎是非洲古老文明的代名词,可埃塞俄比亚的文明足以与之媲美。埃塞俄比亚是个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1974年,距今320万年以前的古人类遗骨露西在这里重见天日。

在过去两个世纪,古老文明经历了它们最痛苦的百年时光,从外敌入侵到商品倾销,从奴隶贩卖到沦为殖民地,后起之秀的打破了世界规则,同时也颠覆了大陆文明的曾经荣耀,海洋文明乘坐大船远航世界,成功将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

埃塞俄比亚也不例外。和其他亚非文明古国一样,它曾凭借强大的陆权开拓出广阔的土地创造出辉煌的大陆文明。但终究随大陆文明衰落,海洋文明的胜利使埃塞俄比亚不得不开始反思。

1930年正式加冕称帝的海尔•塞拉西大力实施改革措施。他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于1931年颁布了埃塞俄比亚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即“1931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度。他多次禁止贩卖黑奴。他还效法西方的经济模式,设立国有银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重视武装力量建设,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本国军队,还修建了飞机场,创建了一支小型空军。

四年时间里,海尔•塞拉西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埃塞俄比亚成为了古老非洲的开拓者,海尔•塞拉西自然也就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文化与制度的学习必不可少,对海洋的重视亦不可懈怠。那时的埃塞俄比亚东北临近海洋,西方思想文化随海风从这里登陆,直接吹抵亚的斯亚贝巴。自此形成了埃塞俄比亚虽然广大,但沿海土地寸土寸金的优势局面。

『 厄立特里亚“是金子总会发光”

埃塞俄比亚与红海接壤的部分叫厄立特里亚。那时候,它还只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虽然它并不辽阔而且还有点狭长,但这点瑕疵并不影响它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它是埃塞俄比亚唯一的海洋门户,众多货物经这里分布的港口进入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的矿产又辗转于这里运向世界。

位于红海之滨的厄立特里亚,毗邻亚丁湾曼德海峡,西望苏伊士运河,有着扼守咽喉控制命脉的重要战略价值。来自东方的货物必须经它地同意才能到达苏伊士运河,继而销往欧洲,这也就是当初意大利拓展海外殖民地首选的原因所在。

厄立特里亚曾经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侵略者和长久难以平复的动荡不安,但厄立特里亚仍不失为埃塞俄比亚未来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正是如此重要的地方,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之前,成功地脱离了埃塞俄比亚,将后者无情地抛弃在了内陆。然而分裂的兆头,起源于篡位夺权的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

『 皇帝“一失足成千古恨”

1962年,爬到权力巅峰的皇帝海尔•塞拉西操控议会强制取消了联邦制,矛头直指厄立特里亚。不久厄立特里亚撤联邦改换地方州的命令就下达到了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自从东非赶走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后,联邦制一直是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保持兄弟一体的重要制度。在二十多年的联邦体制下,厄立特里亚拥有自己独立的议会和宪法,阿斯马拉与亚的斯亚贝巴的合作与交往不断。但这却成为皇帝海尔•西塞拉海洋强国的绊脚石,即使前者曾经多么拥护这个联盟。

自1962年宣布将厄立特里亚纳入行省后,厄立特里亚的反抗就从未就从未间断。多年来,厄立特里亚先后成立了厄解放阵线和厄人民解放阵线等反对埃塞裁统治争取厄立特里亚独立的民间组织。

『 埃厄“相逢一笑泯恩仇,同是天涯沦落人”

2018年9月17日,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在沙特阿拉伯西部的红海沿岸城市吉达签订了和平协议,结束了自厄立特里亚独立1998年以来双方因边界问题的冲突局面。两国除了以了以“独立国家”身份进入二十一世纪,还多了两顶“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

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失去海岸线的痛苦依旧强烈,埃及和南非先后凭借优良的港口和优越的海洋地理位置从落后的非洲大陆中脱颖而出,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和南非的开普敦、德班等港口连通欧美声名鹊起。就连西非的沿海小国都开始搭乘海洋经济发展的“快车”一步步向上爬。 而埃塞俄比亚2017年GDP不及面积略小的埃及的四分之一,属于非洲面积大国中的落后国家。

自埃塞俄比亚失去海岸线厄立特里亚后,寻找新出海口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当务之急。1996年与吉布提建交后,吉布提港逐渐成为埃塞俄比亚第一大出海通道,它与亚的斯亚贝巴通过合营的铁路相连。埃塞俄比亚85%的货物经吉布提港转运,每年从亚的斯亚贝巴流向吉布提的港口使用费高达7亿美元。

除此之外,埃塞俄比亚积极与肯尼亚共建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交通走廊,旨在为东部和中部非洲地区的内陆国家提供贸易通道和出海港口。不得不提的是,在过去四十年,苏丹港也因喀土穆与亚的斯亚贝巴交好而为埃塞俄比亚提供了便利。

1975年,反对派宣布83岁的皇帝海尔•塞拉西“因病”在睡梦中去世,后来有人回忆,门格斯图上校和三名士兵用毛毯闷死了皇帝,并摘走了他右手上的所罗门戒指。至此,和皇帝所属的厄立特里亚州一样,海尔塞拉西成为历史。











地缘谷


一想到埃塞俄比亚,我就们联想到意大利。

这是个在全非洲最牛逼的国家,林子觉得没有之一!除了他其余的非洲国家都被殖民了。这还是个胖揍意大利的牛逼国家!

说到原本属于他的沿海地区独立了,这真的很倒霉!想想现在世界贸易90%都是走海运的。一个国家连个出海口都没有,他是有多悲催。



试问下如果说当初的的共和国直接收了香港我们的日子是有多难熬?想想那时候的我们沿海就没有控制权,如果没有香港这个出海口国家是有多艰难!


埃塞俄比亚也是同样的道理,没了出海口只能借用别人的港口出海做贸易,大头都让别的国家挣了!如果说厄立特里亚没有独立埃塞俄比亚就能在沿海建立自己的港口,就可以做大自己的贸易!

埃塞俄比亚不像其它的非洲人他们更勤快。这也是他们发展的动力!

到了现代中国人给埃塞俄比亚修了一条到吉布提的出海铁路,林子想在将来这个国家会跟随中国一起共同发展!

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是林子。


一点少年郎哟


不说发达,但肯定比如今好很多,海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1993年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以后,东非大国埃塞俄比亚失去了所有的出海口,从一个扼守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塞的临海国,变成了一个高原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距离大概最近只有50公里,海洋近在眼前却已经是咫尺天涯。


上个世纪50年代埃塞俄比亚独立以后,凭借扼守红海、亚丁湾的东西方交通要塞的便利,成为了当时非洲数一数二的富有国家。然而,随着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埃塞俄比亚失去了进行海洋贸易的天然便利,经济一蹶不振,变成了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虽然非洲普遍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埃塞俄比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埃塞俄比亚人口众多,而且劳动力素质与投资环境在非洲都算是比较好的,埃塞俄比亚人也是非洲比较勤劳的,所以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出海口,这对于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因为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如今埃塞俄比亚只能通过邻国吉布提获取海洋贸易的通道,埃塞俄比亚几乎所有的出口都是通过陆运,到吉布提进行出口,其大部分的进口也是如此。吉布提港口建设落后,规模有限,而且毕竟是另一个国家,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没有自己的出海口,严重限制了其经济发展。


澹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