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著名书法家何志斌先生题字:曰若稽古

曰若稽古:《尚书》的格局与智慧

大禹组阁

第23回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有个多音字——处。“处”,其一,读四声,位于的意思。其二,读三声,如处女。所谓处女,具备女人的所有素质和条件,只是尚未婚配,还没有传宗接代。因此,“处”读三声,有为而不恃,善而不居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里有个节气叫“处暑”,我听专家学者甚至播音员常读作四声。而我个人认为应该读三声,也是“为而不有”的意思。这个节气,虽然暑期已过,已经入秋了,但是气温还跟暑期差不多。

道家认为“为而不恃”是美德。舜,便是有史以来秉承这种美德的第一人。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除了治水,大禹还干过很多大事。

与大禹论道,舜提出三项主张:向民间求善言;访贫问苦;选用贤才,不论出身贵贱。临了,舜说:“惟帝时克。”意思是,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帝尧能做好呀。“时”通“是”。舜正是来自贫贱底层的人,他对尧的感念终生难忘。另外,由于自身家庭的缺陷,父顽、母嚣、弟傲,舜自幼养成了谦卑的、深沉的、缜密的思维、行为方式。也许有一点性格缺陷。一方面对父母的孝,一方面对于尧的忠。其实舜的政绩丝毫不逊色于尧。比如治水,虽说是大禹功劳,也实在是舜任人得当,后勤工作也十分得力。

他的谦卑,也是各位大臣都习惯了的。在舜的朝堂之上,尧始终是一面旗帜。伯益赞美帝尧:“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尧之德,广大而无外,运行而不息,很难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呀。

伯益所言“圣、神、武、文”都是极高的境界。帝尧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从四个角度分析,自其德出于自然者言之,谓之圣;自其圣妙于莫测者言之,谓之神;自其刚毅能断者言之,谓之武;自其英华宣著者言之谓之文。可见尧之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伯益之所以大肆赞扬尧,是期望舜效法帝尧,也做到“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伯益始终是大禹的好朋友、好助手

实际上,舜继位之后经济民生已逐渐向好。大禹接着伯益的话头,说:“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天道不可违,必须时刻清楚世事的艰难。顺者昌,逆者亡。什么叫“影响”呢?好比你竖根杆子,马上就有影子;如同敲击乐器,敲下去马上就有声响。显效就这么快。

既有能力,又能耐心听取臣子意见的帝王,真的不多。舜之后,唐太宗大概相仿。其实,未必帝王,小到一个公司、一个部门,负责人能听取部下意见且始终恭敬、和颜者,能有几人?执行力强弱,不一取决于脾气,而是依赖于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而不恃  善而不居

著名书法家郭佩民先生作品:八音克谐

尚书吉语

八音克谐

释文: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播于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间而为乐,则八音皆能谐和,而不相侵乱,以失其伦序,神人以和。 语出《尚书•舜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