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2019年已渐进尾声,回忆过去一年曾感动过我们的人物,屠呦呦的名字一定会赫然在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评价她说“屠呦呦的事迹值得去写书纪录,她研究的独特性,远不同于西方的诺贝尔获奖者。”感动中国人物给予她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世界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屠呦呦的故事不一定家喻户晓,但她的功德却造福世界。于中国而言,屠呦呦是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的女英雄;于世界而言,屠呦呦是拯救万千疟疾病患的东方医者。她用近40年的研究,攻克了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她用一生的坚持,将东方的中医精华传播海外;她以中国人的身份,站上了世界性的诺贝尔获奖舞台。回顾屠呦呦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我们或许就可以了解,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是何等的奋不顾身!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如果沿着时间的线往前追溯,我们就能知晓,从屠呦呦降临人世间的第一天开始,她的人生冥冥中就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个较为殷实七口之家,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从《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心爱的女儿取名为屠呦呦。孩提时代的屠呦呦,性格安静,成绩优异,用如今的流行语形容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却意外打乱了屠呦呦平静的生活。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16岁那年,尚在读初中的屠呦呦因为严重的肺结核不得不暂停学业,在如今肺结核可能算不上什么大病,可对于几十年前的中国来说,还是会有不少人死于这种病。而屠呦呦很幸运,她通过两年多的治疗,身体逐渐恢复健康。也就是这场大病的缘故,使得屠呦呦开始对医药学产生兴趣。成名多年之后,当屠呦呦面对满屋的记者,这位一生与医学相伴的老人微笑着说到“古老的中医药需要我们去发现,这既能让自己远离疾病,又能救治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1951年,21岁的屠呦呦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并且说服家人选择了自己热衷的生药物专业。毕业之后,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北京中药研究所做实习员。之后的几年中,屠呦呦有幸参与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实践过程。也正因为这一次的学习机会,让屠呦呦得以全面的学习中医药,让她同时具备了中医和西医两方面的知识。这也为日后屠呦呦的抗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接下来的日子,屠呦呦的生活沿着既定的轨迹徐徐前进,经过家人介绍,1963年屠呦呦与高中同学李廷钊交往两年后正式走进婚姻殿堂。婚后,夫妇俩育有两个女儿,而不善于做家务的屠呦呦依旧醉心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家中的大小事务和两个女儿的生活起居基本由丈夫一力承担。时间就这么如行云流水一般过着,一晃便已是1969年。这一年,39岁的屠呦呦被临危任命成为“523项目研究组”的负责人。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何为“523项目研究组”呢?这个小组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抗新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抗疟任务不仅是解决国内疟疾病人治病的头等大事,更是帮助越南的善义之举。当屠呦呦得知这项任务时,她当然明白这个项目是多么的重要,也明白无论是资历还是年龄,她都并非是一个合适的项目负责人。所以,在屠呦呦感到无比幸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只能默默地告诉自己: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除了工作上的担忧,两个年幼的女儿无人照顾也让屠呦呦忧心不已。抗疟任务的重要与艰难不言而喻,一旦研究开始,那就得没日没夜地呆在实验室中,可丈夫李廷钊当时离家在外,三岁半的大女儿和一岁半的小女儿又该怎么办呢?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屠呦呦决定将小女儿送回浙江老家让父母帮忙抚养,而大女儿则送到幼儿园全托班寄养。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们来说,屠呦呦无疑是心存愧疚地,而年幼的分别,也让母女之间有了深深的隔阂。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在屠呦呦小女儿的记忆中,三岁以前没有有关父母的任何印象。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小女儿说过这样一番话“在我小时候,我对母亲的模样是通过想象而来的,可能我与她见一面会间隔三四年,爸爸妈妈只是一个称谓而已,他们对于我来说太陌生了。以前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为了科学能舍弃自己的家庭,连孩子都不要。”女儿的埋怨屠呦呦有过如是的解释“从我的角度来说,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事业总是第一位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为抗疟任务让路。”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安顿好两个女儿之后,接下来屠呦呦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到抗疟研究的重任中去。工作一开始,屠呦呦便决定先从系统的中药研究开始,因为她相信,虽然疟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但从古至今一定会有相关的民间药方可以治疗疟疾。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屠呦呦翻遍了研究所内全部的医学材料,从1969年的1月到4月间,她汇集了内服外用等2000余种药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最终确定了以640余个药方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而日后那个拯救全世界千百万疟疾病人的青蒿,正沉睡在这640个药方中,静静地等待屠呦呦的发现。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有了整理的药方之后,屠呦呦便开始了第二步的动物模型试验过程。一轮又一轮的试验之后,胡椒成为药方中抗疟药性最显著的植物。它对鼠疫的疟原虫抑制率居然高达84%,这让所有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对胡椒寄予了厚望。同年七月,屠呦呦与同事们赶赴疟疾病发区,开始第一次的人体临床试验。可疫区的几名患者在服用了胡椒的提取物之后,虽然病症有所缓解,但却迟迟无法完全恢复健康。因此,屠呦呦的第一次临床试验正式宣告失败。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胡椒试验的失败让抗疟任务再次回到了起点,屠呦呦又一次拿出那本《抗疟单验方集》寻找新的抗疟药物,这一次,青蒿终于进入了屠呦呦的视线。可当青蒿的提取物进行鼠疫模型治疗时,它的治愈率仅仅只有68%。之后的试验,青蒿对于疟疾的治愈率最低竟然只12%。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屠呦呦的“抗疟之路”似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屠呦呦心生绝望之时,她的疟疾研究之路也被迫中断。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一直到1971年5月,“523项目组”重新启动,屠呦呦再次开始了抗疟的征程。她重新整理思路,坚定地认为古老的药方中一定会有她还没有发现的答案。与此同时,一本名为《肘后备急方》的医书引起了屠呦呦的关注。这本东汉时期葛洪所撰写的书籍中,明确的记载着青蒿可以治疗疟疾。书中的原文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看到这句话,屠呦呦脑海中瞬间有了灵感,为什么书中记载的不是常见的以水煎服而是“绞取之”呢?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或许,温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根据葛洪的记载,“绞取之”获取的是青蒿的鲜汁,而她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是通过高温获得青蒿的提取物,如果是这样,那么在之前的试验过程中,青蒿的有效成分早就被高温破坏了。带着这样的猜想,屠呦呦迅速投入到试验中加以佐证,通过运用低温的乙醚提取,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寻觅已久的答案。之后又经过384次的试验之后,屠呦呦将青蒿提取物中的中性部分运用到小白鼠的实验模型当中。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于鼠疟的治愈率竟然高达100%。可当含有青蒿提取物的药物制作出来之后,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屠呦呦的面前。为了证明青蒿提取物对人体没有伤害,必有有人试服来证实药品的安全性。在屠呦呦看来,她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也是青蒿提取物的发现者,所以试服药物她责无旁贷。可也就是这次试服,让屠呦呦的健康受到损伤,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出院之后,屠呦呦再次回到实验室,对着青蒿提取物细细思量。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为什么鼠疟模型治愈率100%而人体服用却有伤害呢?之前的试验都是对青蒿的茎部进行提取,而叶子部分全部舍弃,难道是叶子的部分才是真正有效的成分吗?思及如此,屠呦呦随即把一颗新的青蒿分离成叶子和茎部两部分,进行相同的提取试验,得到的结果果然验证了屠呦呦的猜想,原来青蒿的叶子才是治疗疟疾的有效部分。此后,屠呦呦从青蒿的种类,生长环境,提取工艺一一研究,终于发现黄花蒿正是适用于治疗疟疾的有效种类,自此,青蒿素正式问世。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青蒿素的发现对于国内的疟疾病人来说宛如雪中送炭,对于世界其他地区饱受疟疾折磨的病人来说,这是来自古老东方的神药。长久以来,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疟疾的死亡率极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的统计显示,在非洲,每年大约会有53万人因为疟疾丧命,虽然曾经出现过其他的抗疟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疟疾的变异性,使得疟疾的治疗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自青蒿素问世之后,2000至2015年期间,全球的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死亡率下降了60%,620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共计约有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药物。屠呦呦也当之无愧成为了非洲草原上的中国女英雄。2015年12月10日23点30分,身着紫色礼服的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在这个全世界瞩目的颁奖仪式上,85岁的屠呦呦深情地说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最后的发言屠呦呦以一首古诗结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屠呦呦成为诺贝尔获奖史上首位中国籍生理医学奖的获得者。这一天,不仅屠呦呦本人的名字传遍世界,她所坚持的“中国制造”也刷新了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2019年1月,英国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的票选活动,最终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图灵等一起入围了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如果从1969年屠呦呦接受抗疟任务开始算起,距离如今已整整过去五十年的光阴,而屠呦呦也从精力充沛的中年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如果要问她这一路坚持的动力是什么,我想,可能就是热爱和责任吧!

一年拯救53万人的屠呦呦,让中国制造扬名世界,功德比肩居里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