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導語:根據西瓜生長對土壤的需求,進行瓜地選擇;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進行整地,有利於西瓜在種植中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養分


土壤對於種植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優質土壤能使農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但是經過多次種植的土壤肥力會下降,所以,我們要進行整地。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看看西瓜地要怎麼選擇,要怎麼整地。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近年來,西瓜生產技術的發展,已進入到新的轉折時期,大面積的雜交西瓜良種推廣,將逐步代替老的地方品種,雜交優勢的利用,提高了西瓜栽培品種的抗逆性、豐產適應性、品質和耐貯運性。新型的西瓜生產技術的應用,將逐步代替傳統的栽培方式,使溫、光、水、氣、肥等諸因素更加協調,起到防寒、防旱、防澇、防病蟲害等作用,提高了西瓜的抗災能力。從而也相應地改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進一步搞好耕作整地質量,使西瓜生產水平不斷提高。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一般認為西瓜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砂性、粘性、偏酸、偏鹼的土壤均可種植。但是,西瓜是深根性作物,根系龐大,枝葉繁茂,果實碩大,水肥條件要求高,根系的氧化能力很弱,有明顯的好氣性,易受溼害。因此,要實現西瓜高產優質,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結構疏鬆、排水良好以及河岸沖積土層的砂質壤土種植,保證在西瓜生長過程中有良好的水分狀況和豐富的營養元素,有利根系發育,而且砂質土壤晝夜溫差大,對提高西瓜產量和品質很重要。丘陵地、河灘地要選擇向陽緩坡,土層深厚的梯田,同時要規劃好排灌水道。乾旱地區種植西瓜,需注意引水灌溉。一般新開墾的荒地肥力較高,病蟲害少,適合栽培西瓜,各地瓜農都有利用荒地和休閒地種瓜的經驗。沿海墾灘和紅壤土地,含鹽量小於0.2%也能種植西瓜pH值在5-7範圍內均可良好生長。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西瓜忌重茬,水田種瓜要求3-5年輪換一次,旱地種植間隔時間為5-10年。因為重茬栽培,土壤酸性增加,所需的營養元素偏缺,菌類單一,病菌大量集聚,出現西瓜長勢衰弱,"不發旺",瓜型變小,產量低,品質下降,尤其是容易發生枯萎病,病害嚴重時,整個瓜田被毀而無收成。.因此在熟耕地上種植西瓜,要特別注意輪作和前茬。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瓜田的茬口安排,一般可為 早大麥和小麥、早油菜、早土豆→西瓜→晚秋作物。用作青飼料的玉米地,可以作為西瓜前茬。棉花、水稻、麥類等也是西瓜的較好前茬,表現為病害輕,容易獲得高產。高梁、麻類以及葫蘆科蔬菜等作物,不宜作為西瓜前茬,這樣往往容易造成肥料元素偏缺和加劇病蟲危害等。

兩熟制地區,可根據市場商品需求以及交通條件等情況,種植早熟或晚熟的西瓜品種,採用冬閒→西瓜→晚秋或午季作物一西瓜,更好地解決茬口矛盾。

我國多數地區,對於西瓜的裁培歷來有著間作套種的習慣,而且種植面積不斷增多,種植的區域逐漸擴大,這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間作的其他農作物又能起到擋風作用。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進行西瓜套種時,必須注意茬口安排和整地的要求。例如春瓜與小麥或油菜套種時,一般耕地寬度為3.4米,其中小麥或油菜的播幅為2米,西瓜畦為1.4米,雙行栽培西瓜,開春後結合整地,在留作種瓜的畦面中間開溝,形成兩條高壟,壟距約70-80釐米,在壟上栽種西瓜。瓜畦之間的壟溝,可作為澆水灌溉溝。如果西瓜肖苗移栽採用地膜覆蓋,則可將小麥或油菜播幅減為1.4米,瓜畦寬增為2米,開春後瓜畦整成大壟,壟面上寬為70-80釐米,移栽兩行西瓜,覆蓋地膜。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如果豌豆地套種西瓜時,豌豆的播幅應控制在40釐米以內,否則當套種作物還沒收穫之前,瓜蔓就將延偉進入作物行間,這樣不僅作物收割不便,更為嚴重的是在收穫時有可能損傷瓜蔓,影響座果。因此與西瓜間作套種的越冬作物需要適時早播,與西瓜共生期不得超過30天,因此套種的:作物要選用抗倒伏的早熟品種,以減少與西瓜共生期間的矛盾。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根據瓜農的經驗,西瓜與其他農作物間作套種時,要多施基肥,精細整地,一般每畝應多施農家肥2000公斤左右。生長後期要注意追肥。西瓜與麥類、豌豆等套種時,當麥豆收割後要立即耕耙、滅茬,以便於西瓜的整枝壓蔓和後期的田間管理。西瓜的後茬種植任何作物都比較理想。

種植西瓜,根據西瓜的生長規律選擇瓜地,適時進行瓜田整地

好了,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西瓜的種植是需要土壤的支持的,所以我們要給它創造有利條件,選擇合適的瓜地,適當進行整地。想要了解更過農業知識,記得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