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致敬!長航總醫院白衣戰士

致敬!長航總醫院白衣戰士

疫情就是命令!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守護人民健康,長江航運總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堅守一線,義無反顧投身到疫情防治工作中,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此時不向前,誰向前?” “只要疫情在,我們絕不後退!”為了能夠快速排查發熱疑似病例、及時治療護理患者,他們可以一上午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廁所,甚至一天來不及吃一頓飯……

請讓我支援一線!

1月22日、23日,武漢市衛健委需要從長航總醫院調配2名醫生和8名護理人員到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指定醫院——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有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近二十天沒有休息,如何指派?

一聲號召下去,段松堂、熊璇、何晶晶、白露、趙嬋、李蒙、郭子月、鄭麗平、李詩揚、譚亞蕾等同志一呼即應,主動報名,沒有絲毫猶豫,他們異口同聲:請讓我支援前線!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全體醫護人員堅守在崗位上。

段松堂,妻子懷孕才四個月;熊璇,新婚不久,同為ICU醫生的丈夫知道此行的意義,前來送行的時候緊緊地握住她的手;何晶晶,孩子剛滿一歲,離別的時候孩子哭著不讓媽媽走;郭子月,正準備舉辦婚禮。

此刻,身為醫務人員的他們勇挑重擔,面對疫情選擇“逆行”!

“我們此時不向前,誰向前?”

身著厚重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和口罩,這是80後醫師朱暉他們坐診發熱門診時的標配。

朱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把孩子託付給父母和丈夫後,她就毅然來到發熱門診。她說,“做這個決定很艱難,但我是醫生,支援一線是我的職責!”

門診外發熱病人排著長長的隊伍,他們需要一邊看診,一邊安撫候診病患的情緒,哪怕三人三班倒,也常常忙不過來。對於他們而言,簡單的喝口水、上一次廁所都變得不易,他們相互稱呼“戰友”,每天的問候和鼓勁是隔著護目鏡和口罩下的點頭。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精心照顧病人。

穿著密閉的防護服,她們汗流浹背,護目鏡裡的水霧凝成水滴,但她們的目光堅定、自信,給來看診的病患以安慰和安心。

這是一批年輕的醫師,他們說,“我們此時不向前,誰向前?”

一份盒飯分三次才吃完

“雖然飯是冷的,但這個晚餐卻是暖暖的,讓人難忘!” 除夕夜7點多,在抗擊疫情的堅守時期,長航總醫院120護士韓璐和醫生吳慧婷趁救護車回站消毒的間隙,趕緊坐下來扒了幾口盒飯,才有這張照片,給年夜飯留個紀念。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除夕夜晚餐。

盒飯和酸奶是院前急救科高慧娟主任提前給出班的醫護、司機和擔架員準備的,由於疫情嚴峻,急救電話特別多,也不定點,一個班回來飯就冷了。但是對於120急救人員來說,能夠吃口飯,喝口水,就是最大的滿足。這頓晚餐,小小一份盒飯,韓璐、吳慧婷、歐陽昇平和兩位擔架員分三次才吃完,期間急救電話一響,他們就刻不容緩地出車了。

一天跑二十幾趟車,除了常規急救病患,大部分是發熱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人。前線防護物資一度緊缺,防護服不夠,褲襠破了也捨不得換;外科口罩一戴就是一天,護目鏡更是個寶,120醫護人員每人只有一個,哪怕是急救時掉到水溝裡,也撈回來洗一洗、紫外線消毒後繼續使用。他們都知道,現在這些防護物資醫院急缺,所以用起來格外珍惜。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接到急救電話後出車。

“我們絕不後退”

作為專家組組長,許綠葉全天扎進感染科病房,自收治發熱患者以來,她已連續作戰多天,有人勸她休息一下,她卻說,“我有參與救治的經驗,這裡需要我,我絕不能離開!”

杜遠敏是神經內科主任,在安頓好孩子後,主動請纓坐診發熱門診。她說,“我是一名母親,更是一名白衣戰士!”

這些天來,杜鵬幾乎顧不上回家,每天在病房裡忙碌著,他說,“只要疫情在,我們絕不後退!”

患者到醫院檢查的第一關就是門診。自疫情發生以來,長航總醫院門診工作量驟增,急診科的全體醫護人員主動停止休假,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護理病人。

“我門診經驗最豐富,我必須要在一線!”急診內科主任夏慧蘭是一名老黨員,已經快到退休的年齡,她仍然堅持在門診,一天一百多的門診量,她不厭其煩一個個地仔細詢問,認真檢查,處置準確,給急診內科的年輕醫生們做出了榜樣!

“沒事兒,我休息下,十分鐘就起來,養點兒精神繼續戰鬥。”作為門診的中堅力量,林羽醫生已經從早上看診到下午,馬不停蹄,坐診、複診、給留觀病人查體、下醫囑……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實在累了他就倚在注射椅上稍作休息,並叮囑同事十分鐘後一定要叫醒他接著看診。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林羽醫生倚在注射椅上休息。

危難關頭,顧不得親人的盼望和叮嚀。迎著危難前行,向英勇的長航總醫院白衣戰士致敬!

蔣利 整理

致敬!长航总医院白衣战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