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眼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截至2020年1月31日17:30,國內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達到9810例,疑似病例達到15238例,均超過了2003年非典數據。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與此同時,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用於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目前,火神山醫院建設基本完成,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雷神山醫院總體建設進度已完成40%。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據悉,火神山醫院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預計將於2月2日建成並整體移交軍方管理;雷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已擴大至約7.5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約1600張病床,預計2月5日可投入使用。

新增的2600張床位,不僅解決了武漢地區醫院集中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床位問題,還有望成為整個武漢地區,乃至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轉折點,就像當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一樣。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2003年4月中旬,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進入了爆發期。

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家醫院在4月21日到23日之間就接診了8363名發熱病人。最終,大量的求診病人“攻陷”了這座缺少傳染病防治措施的大型綜合醫院,93名醫護人員相繼倒下。

24日零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封閉隔離,共有1554人被隔離。其中,工作人員942人、病人293人、陪住205人、家屬宿舍樓109人以及其他人員5人。在被隔離之前,所有非典型肺炎患者已被轉院,其他醫院的床位變得更加緊張了,醫護人員也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就在此時,歷時7個晝夜建成的傳染病專科醫院小湯山醫院於4月30日正式啟用,開始集中收治北京市的非典型肺炎重症患者。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小湯山醫院擁有1000張床位,大大緩解了北京“非典”定點醫院的床位不足問題。同時,集中收治“非典”患者也進一步抑制了“非典”病毒的擴大感染,成為打贏“非典”戰役的轉折點。此後,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開始減少,治癒出院病例逐漸增加。“非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全國的“非典”死亡率也直線下降。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小湯山醫院共收治“非典”患者680例,佔國內確診人數的1 /7,治癒672例,治癒率超過98.8%。同時,小湯山醫院1383名醫務人員無1人感染“非典”病毒,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率。

可以說,在抗擊“非典”上,小湯山醫院是極其成功的。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小湯山”抗“非”成功的幾個因素


首先,小湯山醫院在當初建設的時候定位就很明確,目的就是集中收治“非典”患者。在當時,隨著“非典”感染人數的增加,病毒逐漸在各大綜合醫院蔓延開來,不斷有醫護人員因被感染而倒下。因此,小湯山醫院的啟用有效的控制了綜合醫院的感染,醫護人員被感染也隨之降低。

其次,小湯山醫院全權由軍隊實施統一管理,在醫務人員工作流程、醫療設施和藥品使用、飲食衛生、醫療廢棄物處理等各方面均嚴格要求。在此管理下,醫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及個人防護措施到位,完全有效的規避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第三,在建設上,小湯山醫院採用了輕型建築材料,基本為一層病房,集中配備重病監護室、接診室、檢驗科、X 光室、CT 室以及手術室,滿足了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所需。尤為重要的是,病房均滿足負壓隔離要求。

負壓隔離是指在特殊負壓裝置的操控下,使病房內的氣壓低於病房外的氣壓,按照空氣流通由高到低的流動原理,病房外的新鮮空氣極易流入病房內,而病房內的受汙染空氣則是通過專門的通道及時排放到特定地方。

此外,小湯山醫院還建設大量的配套設施,包括氧氣站、焚燒爐、化糞池、太平間、消毒系統、呼叫系統、吸引系統、氧氣管線系統、汙水處理系統、生活供應中心、液化氣供應站、雨罩、甬路、隔離等。

由此可見,小湯山醫院的在建設要求上就已經遠遠超越了北京各大綜合性醫院。在“非典”爆發之際,起到了快速切斷北京“非典”病毒傳染源,大幅減少交叉感染的作用。這也正是北京這類超大型城市所缺少的傳染病醫療資源。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16個超大型城市傳染病醫療資源現狀


可惜的是,北京小湯山醫院在“非典”之後已經轉型為一家康復型醫院。目前,北京只有北京地壇醫院和北京佑安醫院兩家,各有床位500張和800張,之後也並未增加。這個數量對於北京這座2154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是遠遠不夠的。

時代數據統計,中國現有常住人口超1000萬人的超大型城市16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天津、臨沂、武漢、石家莊、哈爾濱、蘇州、鄭州、南陽、西安、杭州。其中,杭州的常住人口數量在2019年7月突破了1000萬。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時代數據發現,在這16個超大型城市中,不僅有一、二線城市,還有臨沂和南陽兩座三線城市。據統計,16個城市一共有19家傳染病醫院,北京、廣州、武漢各有兩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1家、三級醫院7家、二級甲等醫院1家。

從核定床位上看,滿足集中收治傳染病核定床位在1000張以上的城市僅有北京、廣州、深圳、臨沂、武漢、石家莊、哈爾濱、鄭州、杭州,其他城市的核定床位數量均在800張及以下,南陽僅150張。由此可見,16個超大型城市的傳染病防治規模大小不一,醫療配套相差較大。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廣州傳染病醫療配套做得最好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在傳染病醫療資源配備方面做得最好。以傳染病防治為主的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和以呼吸疾病防治為主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均有床位1500張。

突顯,廣州在面對傳染病疫情時具有足夠韌性。

在廣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的時候,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宣佈,僅保留髮熱門診,其餘醫療服務停止,騰出800張床位用於除收治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治療和觀察。這也是超大型城市應對大型傳染病爆發最好的例子。就目前來看,廣州確診病例百餘人,其密切接觸者也不足300人,是集中收治、切斷傳染源最關鍵的時刻。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值得稱讚的還有三線城市臨沂。臨沂市人民醫院總共有三個院區,總床位就4000張,其中以傳染病防治為主的東醫療區就配備了1200張病床,這是非常有利於大批量傳染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和觀察的。

反觀當下的武漢,專門集中治療傳染病的金銀潭醫院和武漢肺科醫院,加起來也只能設置350多個床位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此外,武漢還徵用了24家綜合醫院的1萬張病床,專門收治武漢的發熱病人。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城市在擴張,醫療配套要跟上


中國城市化發展已經進入大都市圈時代,人口和產業都在向大都市圈聚集。除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外,以武漢、長沙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大都市圈、以成都、重慶為中心得成渝大都市圈、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大都市圈、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大都市圈也在迅速崛起,聚集了多個千萬級人口的超大城市。

其中,2015-2018年,深圳、廣州、杭州、長沙、西安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量最多,年均分別增加了55萬、47萬、26萬、24萬、23萬;同時,成都、鄭州、重慶、武漢的常住人口年均增加也在15萬之上。此外,北京、上海、天津、蘇州的常住人口增加有所減緩,年均增加不足5萬。

每個千萬級的城市,都需要一座“小湯山”

一、二線大城市在不斷擴張,常住人口也逐年增加,但有的大城市醫療配套還未跟上。如果,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初期,武漢就已有一座“小湯山”一樣的傳染病醫院,這場戰役應該可控很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傳染病,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樣,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認定為乙類傳染性疾病,並按甲類傳染性疾病進行管理。按甲類傳染性疾病進行管理是指需要及時將病人隔離治療、將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這樣才有利於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還是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來臨的時候,我們對它都是一無所知的。因為非典型肺炎,醫護人員相繼倒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整院隔離的醫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徵用24家綜合醫院的1萬張病床還不足以控制疫情發展局勢。

那麼,對於超大型城市來說,他們都需要配備足夠量級的傳染病醫院,至少是一座“小湯山”醫院,才足以防禦每一次高風險性傳染病的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