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郭嘉是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謀士,在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中,郭嘉為曹操出謀劃策,幫助曹操避免了數次危機。假如郭嘉沒有去世,曹操憑藉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實力,完全可以一統天下。然而在郭嘉去世之後,曹操的事業開始頻頻受挫,劉備和孫權趁機崛起,最終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建安五年,曹操聽取郭嘉建議,在攻打袁紹前率先將劉備擊潰,收關羽為麾下,又根據郭嘉所言,在官渡之戰僵持時,推波助瀾讓許貢將江東小霸王孫策刺殺於江邊,打贏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在建安七年,袁紹病逝,郭嘉用計使其子嗣互相殘殺,不費吹灰之力將袁尚、袁潭擊潰。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郭嘉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在曹操攻打袁紹的時候,提出了《十勝十敗論》,不少人認為,正是這《十勝十敗論》為曹操打敗袁紹、統一北方,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這不足四百字的一段小議論真的這麼牛嗎?《十勝十敗論》將曹操和袁紹做了對比,得出曹操:"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這十個方面,主題就這7個字:您比袁紹強多了!聽郭嘉變著法的讚自己,曹操喜的眉花眼笑,難得謙遜一次,說:"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十勝十敗論》看上去是一氣呵成、情緒飽滿、酣暢淋漓,我要是曹操,我也會被這馬屁拍的信心百倍、喜不自勝,但是實操呢?接下來具體要咋做呢?郭嘉說了那麼多,卻壓根沒有一句實操!真正攻打袁紹時候,靠的卻是曹操的"張良"荀彧出謀劃策!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其實郭嘉對曹操最大的貢獻是為曹操謀劃了將來的發展道路,可以說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性堪比諸葛亮對於劉備,這一點,他們很相似,諸葛亮為劉備提出隆中對,劃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為劉備確立了將來的發展道路,而郭嘉則在官渡之戰之後,力排眾議,建議曹操先徵遼東,以確立後方無憂。

曠世奇才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三國的形勢會不會改變?

正是由於郭嘉的建議,遺計定遼東,才讓曹操後來有了根據地,來競爭中原,而且沒有來自後方的威脅,可以慢慢發展,正因為如此,天下三分,而曹操獨佔其二。這裡面奉孝的功勞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