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肝氣鬱結怎麼調理?

程咬金的斧頭把


春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萬物生長,繁花盛開,但為什麼美景當前,人卻更加容易出現心情不佳,甚至抑鬱的情緒呢?原因在於春季氣候變化大,氣壓低,空氣中含氧量較低等等原因,極易使人情緒低落,甚至心煩意燥。中醫理論認為,春季肝氣旺盛而升發,容易出現失眠、精神不佳等肝鬱氣滯的症狀。元代醫學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洩者,肝也”。肝主疏洩,作用在於保持全身氣機的流暢,調節人體精、氣、血、水、神的正常運轉,如果肝氣不疏,鬱結不暢,就會出現肝氣鬱結證,不僅使人經常生氣發怒,情緒失控,還會因氣血淤滯不暢引起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也會受到干擾而得病。

肝氣鬱結證有什麼臨床表現?

肝氣鬱結證常見脅肋脹痛,胸悶不舒暢,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飲食,或見口苦善嘔,頭目眩暈,容易引起失眠,脈弦,舌苔白滑。婦女則有經期過短、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痛經,經行眩暈、經行不寐等月經不調症狀或經前乳房作脹等症。

春季容易出現肝鬱的症狀,如何調整抑鬱的情緒,開心地享受春日的陽光?中藥治療有辦法,下面就由逸仙藥師來告訴您如何使用中藥疏肝解鬱!

調和肝脾的經典中藥方劑:

1、四逆散

四逆散出自《傷寒論》,是治肝脾氣鬱證的基礎方,由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各6g)組成。

用法:上四味,搗篩,白飲和服方匕(6g),日三服。

功效:疏肝解鬱,行氣理脾。

主治:肝脾氣鬱證。脅肋脹悶,脘腹疼痛,或手足不溫,脈弦等。

2、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出自《醫學統旨》,由四逆散中枳殼換枳實加陳皮,川芎,香附組成。

功效:疏肝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肝氣鬱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

使用注意:裡熱熾盛之熱厥,真陽衰亡之寒厥忌用。

3、逍遙散

逍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疏肝養血的代表方,又是婦科調經的常用方,由炙甘草(15g),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30g)組成。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功效: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主治:肝鬱血虛脾虛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

4、黑逍遙散

黑逍遙散出自《醫略六書》,由逍遙散加熟地黃組成。

功效:疏肝解鬱,健脾養血。

主治:肝鬱血虛證。經前腹痛,脈弦虛。適用於肝鬱血虛脾弱者。

使用注意:陰虛肝陽上亢慎用。

調和肝脾的中成藥:

1、舒肝和胃丸(醋香附、白芍、佛手、木香、鬱金、炒白朮、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焦檳榔、烏藥。)

功效:舒肝解鬱,和胃止痛。

主治:肝胃不和 。兩脅脹滿,食慾不振,噯氣嘔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調。

2、加味逍遙丸(柴胡、當歸、白芍、麩炒白朮、茯苓、甘草、牡丹皮、姜炙梔子、薄荷。輔料為生薑)

功效:舒肝清熱,健脾養血。

主治:肝鬱血虛證。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3、舒肝顆粒(蒸當歸、酒炙白芍、麩炒白朮、醋香附、醋炙柴胡、薄荷、炒梔子、牡丹皮、甘草)

功效:舒肝理氣,散鬱調經。

主治: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思亂,口苦咽乾及面部黧黑斑。

備註:以上所列中成藥均為OTC藥品(非處方藥)。

用藥注意

1、鬱證常有誘因,如誘因難除而症狀進行性加重,或經久不愈,應及時採用辯證處方予以湯劑治療,或加用相關西藥,以免致虛勞、癲狂之變。

2、疏肝理氣中成藥久用有耗氣傷陰之弊,故宜短期使用;且因該類成藥大多含行氣通利之品,故孕婦常須忌用或慎用,老弱患者亦須慎用。

健康指導

1、三餐有時,保證營養,不能因情緒不寧而影響正常飲食;並應多吃蔬果,通暢大便,以免氣滯胃腸,加重症狀。起居有時,儘量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可服用鎮靜助眠藥物。

2、適當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移情易性,注意培養興趣愛好,以免生憂鬱怒。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方劑學》 賈波 李冀 主編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張銳銘提供)

歡迎關注“逸仙藥師”,內有關於各種疾病合理用藥的文章!


逸仙藥師


您好,作為一箇中醫資深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個長期受脾胃問題困擾的女孩,想給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我曾經也肝鬱,不過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是肝臟的問題,因為我身體所表現的就是脾胃十分差,而且大量調養脾胃的藥似乎都沒有效果,同時臉上痘痘很多,乳腺增生,皮膚暗沉,脾氣大,失眠。

所有這一切,我都以為是脾胃虛弱,以前一直脾氣暴躁,壓力大,總是會因為情緒問題而出現失眠,生悶氣的情況。

後來才知道罪魁禍首是——肝氣鬱結 找到病因了,那麼就不會盲目治療了。肝氣鬱結可以通過藥物,按摩刮痧等等。但是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首選藥物。

肝氣鬱結,說實話如果不從心底找到原因,不知道釋放壓抑的情緒,吃藥不可能有用。因為我之前一直採用加味逍遙丸。但是同時也一直處於壓力大,脾氣大的狀態,這就使得藥物一點用都沒有。

給大家推薦一些我認為很有效的方法:

  1. 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壓力大憋在心裡,這樣的後果可能是肝鬱化火,失眠等狀況更加惡化。

  2. 如果您有乳腺增生,推薦一個好辦法——艾灸【隔姜灸】在有硬結的地方艾灸,效果特別好!沒有效果你找我。
  3. 同時按摩加刮痧,按摩可以在乳房周圍。可以對期門穴,乳根穴還有後背的肝腧穴刮痧。


  4. 平時多運動,多和朋友交流。【逍遙丸】針對對肝氣鬱結,健脾養血。如果體質較熱,選用【加味逍遙丸】如果月經先期,火氣大,選用【丹梔逍遙丸】

  5. 肝喜調達惡抑鬱。如果始終是個悲觀的人,或者喜歡發火的人,那麼肝臟一定有問題的。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獸醫新同學


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可以這麼說,我們人體所有氣的升降,出入都歸肝所司管,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營衛陰陽,無不賴氣機升降出入而相互聯繫,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洩功能,對全身各臟腑組織的氣機升降出入之間的平衡協調,起著重要的疏通調節作用。包括情志的調解,人的七情六慾都和肝息息相關,肝主疏洩失常與情志失常,往往互為因果。肝失疏洩而情志異常,稱之為因鬱致病。因情志異常而致肝失疏洩,稱之為因病致鬱。


其實肝還有很多的功能,比如黃帝內經所描述,肝還主謀慮,調解神經功能,主筋,行血,造血,促進消化,維持人體的氣血運行,解毒,調解一切人體物質的代謝,而且肝腎同源,肝和膽互為表裡,促進膽汁分泌,有太多太多,這裡不一一分析說明。

直接說肝氣鬱結吧!肝鬱屬於陽鬱之症,跟陽虛之症許多症狀類似,但是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千萬不可搞混,陽虛之症是身體陽氣虛衰,手足不溫,怕冷,自汗伴隨乏力,氣虛,不能飲冷水,腹瀉,姑需要溫補陽氣,以右歸丸為主方加減主治。

而陽鬱之症則是身體內陽氣還足,只是不能疏洩而已,雖然同樣手足不溫,畏寒,怕冷,但是卻是體內有實熱,需要疏通讓陽氣正常運行,以四逆散主治,千萬不可搞混,我有一篇文章是專門介紹陽鬱和陽虛的區別,這裡就不多說了。

而肝有問題那麼多半會累及脾胃,中醫講肝屬木,脾屬土,肝氣鬱結註定會剋制脾胃功能的,打嗝,氣逆,反酸,消化不良等等也屬於肝鬱的範圍,很多人都認為此乃胃炎,消化不良,其實調理好了肝鬱,這些症狀也都會多多少少的減少,甚至痊癒,這也算是中醫的神奇之處了吧,扯遠了,繼續正題。

最後說一點,陽鬱之人多出現一些白領,久坐不運動的一類人,這類人多半有氣血不足之症,可以這麼說十個陽鬱之人有九個伴隨氣血虧損,所以一般調理陽鬱之症可四逆散加八珍湯主治,補氣血,通陽氣,可有互補互利,事半功倍之效果。

下面我配一個藥方對於氣血不足,陽鬱之症的朋友會有很大的幫助和改善,藥方如下黃芪35g.黨參15g,茯苓12g,白朮12g,當歸8g,白芍12g,川穹5g,巴戟天12g,淫羊藿18g,升麻8g,柴胡8g,炙甘草6g,枳實8g,桂枝10g。

這幾味藥的作用我淺談一下,黃芪,黨參組合大補元氣,白朮平肝健脾和胃,當歸補血,茯苓利水除溼,排水毒,益膀胱,川穹破瘀行血,淫羊藿、巴戟天、升麻、肉桂大補腎陽,解血毒,芍藥、柴胡、枳實破氣,柔肝解鬱滯,甘草中和調解諸藥性,可達事半功倍之療效。


核桃健力寶_


首先要確定患者是否有肝氣鬱結症狀。一般來說肝氣鬱結證有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情緒異常可以有抑鬱、太息、悶悶不樂等情緒低落抑鬱的表現。“百病皆生於鬱……鬱而不舒, 則皆肝木之病矣”,且肝主疏洩,疏洩功能正常, 則氣血和調, 精神愉快, 心情舒暢,肝氣鬱結則疏洩功能失常,疏洩不暢則可以導致情緒抑鬱,所以情緒障礙是肝氣鬱結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軀體症狀的基礎。軀體症狀是可以表現為胸脅、 乳房、 少腹脹痛,因為這些部位因為是肝經循行的部位,所以對於診斷肝氣鬱結證有特異性。

在診斷了肝氣鬱結的基礎上,中藥方劑可以應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疏肝散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主要藥物組成為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甘草。遵照“木鬱達之”的宗旨,順從肝木的條達之性,從而疏肝解鬱。方中柴胡主入肝經,為君藥,有條達肝氣的作用;香附專入肝經,能梳理肝氣,有止痛的效果;川芎主入肝經,止脅痛,香附、川芎為臣藥。白芍、甘草養血柔肝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我個人的觀點是藥物是治療疾病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很多疾病,尤其是肝氣鬱結這種偏於情志化的疾病,一定要自己多從內心進行調節,否則吃了藥就算是氣機通暢了,患者如果選擇不開心,氣機照樣可以再次鬱結。心情是可以自己調節的,由於身心靈是一個整體,身體不舒適的時候難免心情差,但是情緒也可以影響身體,所以在用藥的基礎上,一定配合情緒療法,多想些開心的事情,樂觀一些。


藥事健康


調理肝鬱氣滯,可以服用消遙丸。市面上有:加味逍遙丸與逍遙丸兩種,有什麼區別呢? 加味逍遙丸就是在逍遙丸基礎上加了兩味藥:丹皮、梔子。這兩味藥專門用來清理肝火的。肝鬱久了難免有些上火,如果你肝氣不舒還伴有上火的症狀,比如月經前期乳房脹痛、臉上長痘痘,心煩失眠,口乾口苦等就可以選用加味逍遙丸。 有的人用過逍遙丸失眠好了,有的人用過逍遙丸月經正常了,不再提前也不再錯後,血塊也沒了,有的人用過逍遙丸口不苦了,有的人用過逍遙丸不再便秘了,有的人用過逍遙丸脾氣也好了,有的人用過逍遙丸乳腺增生變小了甚至消失了…… 但是,逍遙丸千好萬好,能夠讓你逍遙,但始終是一個藥。真正能疏肝理氣,還要靠自身調整心態,多運功!多做有益的事情,心情好,心態好,才是最佳藥方!



美食和養生都熱愛


肝氣鬱,主要是因為生活工作中長期中不順心 心情鬱郁導致而成。主要表現為煩躁易怒或什麼事都喜歡憋在心裡。


中醫講肝主木,喜調達。就像一棵樹,喜歡自由自在的生長,不喜歡受到任何約束,試想一下在一個狹小空間的樹茁壯成長嗎?人也一樣 ,長期處在一個壓抑的空間裡,身體肯定會出問題。

調理肝氣鬱結主要以疏通情志為主,不要把什麼事都壓在心裡,多跟別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多理解別人,學會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還有一個小方法可以緩解肝氣鬱結,就是按揉“地筋”與“太沖穴”。


中醫講“肝主筋”,說凡是筋的問題都和肝有關係。反過來說,刺激“筋”也可以緩解肝的問題。地筋在腳底部,扳起腳腳底面 向自己,大趾翹起就可以看到從腳後跟到足大趾間有一條筋,這條大筋即是。每天早晚各按200下,可以增強肝的功能。

太沖穴在足背側,當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即為本穴,可以經常按揉也能起到緩解肝氣鬱結。


無限的生活知識


可以服用逍遙丸或越鞠丸


A藥食同源A


肝脾鬱結調理方法:舒暢心情+運動+食療+藥物治療

肝脾鬱結後果很嚴重,百病生於氣。女孩子們大姨媽痛,痘痘,上火,便秘等等,都是肝氣鬱結的後果。有肝氣鬱結的朋友必須疏解開來,恢復肝木的條達通暢升發的本性。

調理方法:好心情+運動+食療+藥物治療

  1. 保持好心情,心病還需心藥醫。想想世間沒有什麼大不了,沒有完美的人與事,犧牲健康換來的不值得,還沒到捨身取義的境界。看開一切,舒暢心情。推薦看看道德經,王陽明心學,南懷瑾的作品,會明白很多,放下很多!
  2. 適量運動。有條件的來次啊你說走就走的旅行,或是打打球,唱唱KTV,爬爬山,你開心就好。
  3. 食療。可以泡些疏肝理氣的東西喝,比如,玫瑰花,薄荷,生麥芽,泡了當茶喝。
  4. 藥物治療。可以找當地醫生開湯藥調理,如四逆散。或是中成藥,逍遙丸,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丸,舒肝健脾丸。
拿得起放得下,快樂工作,開心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身體健康!

靈靈醫


現代人肝氣鬱結的情況應該比較多,為什麼這麼說呢?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生悶氣、抑鬱。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得不到調節,就會導致身體裡的氣機無法正常運轉,肝臟出現氣滯鬱結。尤其是女人心思細膩比較容易生悶氣,日積月累肝氣一鬱,氣血就會鬱滯,臉也會暗淡長斑。

肝氣鬱結的症狀

一、指甲上出現稜線是肝氣鬱結的徵兆

二、太沖穴屬於肝經的一個穴,如果有壓痛說明肝氣不舒

三、肝經循行部脹悶、疼痛乳房、脅肋

四、肝經循行經過咽喉肝氣鬱結於此,人就會出現咽喉部有異物感,俗稱梅核氣

五、女性以肝為先天,乳房脹痛、結塊、痛經月經失調

六、由於情緒心情是由肝氣調節的,所以就會發生愛嘆氣、控制不住情緒、容易發怒

七、由於情緒不穩定、一生氣腹瀉也是肝氣鬱結的原因

肝氣鬱結了怎麼辦?

一、肝氣鬱結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氣了沒有撒出去或者沒有完全撒出去,散出去了氣機順暢了也就不容易發生疾病了。在中醫五行理論中,肺屬金,情志為悲;肝屬木,情志為怒。按照五行相剋的規律,金克木,悲勝怒。所以如果生了很大的悶氣,哭一場氣也就撒出去了。

二、按摩消氣穴

太沖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兩個撒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里,在疏肝理氣的同時,還對便秘、腹瀉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一、逍遙丸

具有疏肝清熱、健脾養血的功效,用於肝氣鬱結和肝脾不和、兩脅脹痛等症狀。都說逍遙丸是女人的專屬藥物,其實並不僅僅如此,逍遙丸一樣能使男人受益匪淺。

二、柴胡疏肝散

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肝氣鬱結。

三、舒肝丸

具有疏肝合胃、理氣止痛的功效,治療肝鬱氣滯引起的胸悶脹痛、胃脘疼痛。

如果真有了肝氣鬱結,還是要找個中醫調理一下,看看自己用那種藥比較對症比較好。

肝氣鬱結平時還可以多喝些玫瑰花泡水,玫瑰花有行氣、活血、化瘀調和臟腑的作用。黃花菜、百合、薄荷、蓮子、金桔、也是疏肝理氣的食物,平時也可多吃些。



雨霖愛傳統文化


中醫認為肝主疏洩,有調暢情緒的作用,如果這個功能失常了,便稱為“肝氣鬱結”!

究其原因,首先跟情緒有關,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比如夫妻感情不好,吵了一架,再比如打牌輸錢了,再比如股票下跌了,諸如此類;如果自己不會調節,生了悶氣,時間久了,便是“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身體會表現出情緒壓抑、多愁善感、情緒波動大,胸脅部脹悶或者隱痛,女性會表現出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現象,男性會出現性慾低下、早洩等現象。

以下幾種症候,也是主要由肝氣鬱結導致:

一、肝氣犯胃。因為肝氣鬱結影響胃,導致食慾不振、呃逆、泛酸、胃脹胃痛等現象。

二、肝鬱化火。因為肝氣不暢,氣鬱久了生肝火,表現出脾氣暴躁、面紅目赤、頭暈耳鳴、口乾口苦等現象。

三、肝鬱脾虛。因為肝氣不能協助脾胃運化,導致脾虛,這時候容易出現腹脹腹痛、食慾不振、便溏腹瀉等現象。

四、氣鬱血瘀。肝氣調達能夠協助血液運暢,相反則形成血瘀,會表現出胸脅悶痛、頭痛、面部容易長色斑、月經有血塊、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的現象。

以上這些症候,根本的原因在於”肝氣鬱結“,由此可見,心情好對養生和健康是多麼重要。

日常不妨多吃有“疏肝理氣解鬱”的食品:比如橙子、柚子、柑橘、香櫞、佛手、茶葉、絲瓜、山楂、玫瑰花等等;中成藥有個逍遙丸,也有調節情緒的作用。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自己要注意調節情緒,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解除煩惱,能不健康長壽嗎?

瞭解更多,可以關注我;有更多“中醫調理養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