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黎以冲突中以色列的哈奈特号护卫舰是怎么被导弹击中的?

一德格天1


在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冲突中,以色列海军哈奈特号(INS Hanit)护卫舰被黎巴嫩发射的导弹重创。哈奈特号(INS Hanit)护卫舰,是萨尔5型护卫舰的三号舰。该级护卫舰,是现以色列海军中排水量最大的水面舰艇。

哈奈特号(INS Hanit)护卫舰

1967年,埃及导弹艇击沉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这使得以色列在之后的三十年内放弃了发展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念头,转而发展轻巧灵活但火力强大的导弹艇上,因此诞生了萨尔2、萨尔3、萨尔4等导弹快艇。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爆发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虽然以色列大获全胜,但是也暴露出以色列海军导弹艇在使用上的缺陷。1983年以色列为决定发展新型护卫舰,1988年3月,美国正式接下以色列的这笔生意,由洛克威尔和英戈尔斯负责设计建造,1990年完成设计,1992年首舰开工。由于每艘萨尔-5型护卫舰的造价,高达近4亿美元,因此以色列将采购数量从原本的6艘缩减至3艘。

萨尔-5型护卫舰

该级护卫舰全长85.64米,满排排水量1227吨。该舰是以海军最早搭载直升机的舰只,舰上搭载有法国的黑豹直升机用于反潜。舰上武器装备为8枚鱼叉导弹,以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另外还有64枚闪电-1导弹(用于防空)和六枚Mk 32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 46型鱼雷)。

三号舰哈奈特号护卫舰,于1993年4月5日开始建造,1994年3月下水,1995年2月7日服役。

在以黎战争期间,哈奈特号护卫舰在距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海岸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2006年7月14日,哈奈特号护卫被黎巴嫩发射的导弹击中(可能是C-802反舰导弹)。导弹击中了哈奈特号护卫舰的舰尾水线部分。

萨尔-5型护卫舰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枚导弹在爆炸后,将飞行甲板引着,并损坏了舰体内的推进系统。飞行甲板起火后,严重威胁下方的航空燃料库,不过最后并没有出现爆炸。几个小时后,大火被完全扑灭。在这次事件中,共有四名水手死亡。虽然被重创,哈奈特号护卫舰没有沉没,一直漂浮在海面上。后来,该舰被拖到阿什杜德港进行维修。经过三个礼拜的维修,该舰重返以色列海军。


鼎盛成宁


以色列的“哈奈特”号护卫舰(INS Hanit F-503)被导弹击中的过程并不复杂。

萨尔5型护卫舰

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7月14日被导弹击中的“哈奈特”号,当时虽在离贝鲁特海岸约10海里的黎巴嫩水域巡逻,但并未开启相关预警雷达,这就导致“哈奈特”号在遭遇攻击时,并未作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当然,以军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也在于,以色列方面并没有对真主党武装是否拥有岸舰导弹的情况作出准确评估。

被击中的“哈奈特”号尾部

就实际的攻击情况而言,当时的“哈奈特”号被攻击到的是水线以上的船体尾部,这也导致“哈奈特”号动力瘫痪,并造成上4名水兵死亡。不过,“哈奈特”号在遭遇攻击后并未沉没,且返回阿什杜德港后,经过几个月的修理,在2007年又重新开始进行服役。

另有资料显示,当时真主党武装发射的岸基反舰导弹共有3枚,除1枚击中“哈奈特”号外,1枚在发射后爆炸,另1枚则是越过目标击中了60公里外的一艘商船。

3艘萨尔5型护卫舰编队

此外,就“哈奈特”号本身而言,其属于萨尔5型护卫舰(Sa'ar 5-class),同级3艘均由美英格尔斯造船公司建造,该机舰满载排水量1275吨,配备有EL/M-2248 MF-STAR 4阵列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MK-15型密集阵近防系统、AGM-84“鱼叉“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这在以色列地区都是相当优秀。另外,再加上该级舰不错的隐身设计,这也是造成以海军过于大意的原因所在。


飞猪涨姿势


反舰导弹:不是我不小心,只是这么大个目标,引力难以抗拒!

(“哈奈特”号护卫舰后甲板图 损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这个案子是发生在2006年7月14日,当时这艘满载1200吨的“哈奈特”号护卫舰正在离贝鲁特还有10海里的黎巴嫩水域巡逻。当天晚上这艘舰遭遇了3枚反舰导弹袭击,4名船员遇难。舰体尾部机库位置和上层建筑受损,随后引发的火灾的造成了发动机舱的熄火,随后该舰处于无动力漂浮状态,被拖回港口维修并进行了维修和升级。

(被认定为的来袭导弹可能型号,都是一家子的...)
当时的实际情况由于只有以色列方面的报道。所以,我首先引用下以色列国防军关于黎巴嫩战阵中的这一事件的调查报告(相对权威消息源)。以色列国防军对于这次案例调查表明,当天夜里至少有3枚反舰导弹对“哈奈特”号护卫舰同时进行打击,最有可能是基于C-802反舰导弹的伊朗国产化版“努尔”,但是也可能是C-701,因为造成的损失其实太轻微了。

(当时以色列人调查报告中绘图 两枚来袭导弹轻松掠过)
以色列的报告称,来袭导弹1枚没有射向“哈奈特”号护卫舰方向(推测发射后爆炸),2枚来袭导弹,一枚在水线上5米处击中了后甲板,另一枚在水线上20-30米处掠过“哈奈特”号护卫舰。其中掠过的导弹击中了小型柬埔寨注册商船“月光”号,并导致该船沉没了。

(也不是我画的图 以色列国防军画的调查报告图 描述了被命中的案例)

至于为什么会被袭击,以色列国防军给出的答案是:舰员没有采取充分的行动来规避可能的风险!因为在2006年之前,以色列方面仅有1名情报官员预测过真主党拥有反舰导弹。这导致舰员的松懈。而且在当时,舰长和中上层4名军官没有在舰上,值班军官关闭了部分雷达和防御系统,同时并没有通知带班舰长(这点有点勉强,跟当年“飞鱼”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借口几乎一模一样...)。

这条舰还在服役,修修补补又继续了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以色列“哈奈特号”轻型护卫舰(属“萨尔–5型”)可不简单!虽然排水量比056级都小,但是它可是“小舰重装”的典型,由于以色列海军力量建设要求“小而强”,大部分舰都要求“多功能”,就拿“萨尔–5型”来说,防空、反舰、反潜所有的活,它都干了!武器配置也很强悍,舰艏的美制“密集阵”近防炮、巴拉克Ⅰ防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总之,它在同等级别的战舰当中战斗力是强悍,理论上来说“萨尔–5”可以拦截2枚反舰导弹的袭击。


但是,击中它的伊朗“努尔”反舰导弹(岸舰)也不是普通装备,是伊朗从外国引进的先进反舰导弹技术,自己改进和组装的,仅比原装品差了一点点!并且,由于采用岸舰系统隐蔽性更强,从上面图片里就能看到,“努尔”导弹的发射车可以伪装成任何民用中型卡车,在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机动,由于导弹射程较远,可以距离海岸很远的“次纵深”地带发射……并且制导系统与发射系统可以距离很远,当锁定目标以后,在极短时间使用微波通讯告知发射车……。是一种隐蔽性非常好的反舰利器!


其实,这次以色列护卫舰被击中完全是自己疏忽所致,而且离海岸线太近了仅10余㎞,理论上来说“哈奈特号”有两层“硬杀伤”防御反舰导弹来袭的能力,舰上的警戒雷达在发现目标以后→通知舰上的“防空中心”→中心使用火控雷达进行精确跟踪、制导→一秒钟间隔发射两枚“巴拉克Ⅰ”导弹就能拦截“努尔”→如果拦截失败,“密集阵”是最后防御手段!可以认为“哈奈特号”拦截2枚“努尔”攻击是可以的!

但是,以色列护卫舰在距离海岸线10㎞左右的距离居然不开机警戒雷达,这样危险的地带不开雷达完全是“懈怠与骄横”所致,没有意识到“真主党”武装有岸舰导弹这样的装备!

而“努尔”导弹发射一方则完全贯彻了“岸舰导弹”的战法,就是隐蔽伪装、制导系统与发射车之间距离较远 ,中间设置中继站…在锁定以色列护卫舰以后通知导弹车发射……由于发射车距离护卫舰很近 ,导弹以“亚音速”飞行,300米/秒,10秒钟就是3㎞,10多㎞的距离飞行不到一分钟!这样近的距离除非以色列护卫舰高度戒备,并且各武器系统都已经接电,处于待发状态……这样才能拦截,很可惜以色列舰没有做任何“防御措施”!

现代战舰对抗岸舰导弹是一个较难的课题(属于游击战)!原因是,反舰导弹系统可以在海岸线任何地方隐蔽,车辆伪装严密!侦察手段要想在茫茫车辆当中找到“制导系统车”和“发射车”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并且导弹发射突然性太大了!不一定在哪就发射一枚,留给战舰预警的世界太少了!

所以,战舰距离敌海岸较近的距离的时候觉得不能疏忽大意!全舰要做到一级战备状态!这样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皇家橡树1972


首先,以方的战情分析有问题,敢在真主党活动区域海面停靠,不过以方有可能是在进行渗透活动。其次,这种低烈度的不对称冲突,你用先进的舰艇,不成为活靶子才怪,黑鹰坠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你在明我在暗,防不胜防。最后,纯武器论:舰艇的防空雷达不可能一直开机,首先散热已经是问题了,更别提容易被锁定了,一般来说岸基无论进攻和防守都优于海基,因为纵深大隐匿性强且掩体多,由海攻陆主要是要发挥快速突击优势打了就跑,所以像以前那样开军舰到对方家门晃悠威胁,现在看起来就像傻X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