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秦业不是什么清官,是不务正业的勤孽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秦业不是什么清官,是不务正业的勤孽

作者写秦业所谓的“宦囊羞涩”,还“东拼西凑”之类,只是想表明秦业这个人是个“守财奴”,是只进不出。并不是想表明什么秦业是个清廉的官。所谓的“秦业”,《红楼梦》的第八回,在介绍秦业的时候,甲戌本有脂批说得很清楚:“妙名。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由此可知“业”与“孽”是互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孽”也可写成“作业”。而所谓的“秦业”也不是脂批说的“情因孽而生”,不是“情孽”,而是“勤孽”。是说秦可卿的父亲是一位不务正业,经常作孽的这样一个人。秦业这一人物型像,主要是以八福晋郭洛罗氏的父亲,郭洛罗·明尚为原型而创作的。郭洛罗·明尚,身为额附,却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因诈赌孙五福两千两银子,被康熙帝亲自判了监斩候。所以这样的一个人,把钱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的人,是不是一位“守财奴”!其家族的人品也值得商榷,对于孤儿的郭洛罗氏竟不愿收养。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秦业不是什么清官,是不务正业的勤孽

《红楼梦》的第十六回,秦钟在临死之前,幻觉中是怎样描写的。李贵,茗烟跟随宝玉:“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一人,遂蜂拥至内室,唬得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并几个弟兄都藏之不迭。”这里有脂批云:“妙!这婶母兄弟是特来等分绝户家私的,不表不可。”可知其家族的人品的如何了。分家私的就是分家私的,为什么还“不表不可”?这一批语非常重要,脂砚斋告诉了我们很多的事情。我说过,秦可卿的身上,有八福晋郭洛罗氏的影子,而凤姐的原型就是八福晋郭洛罗氏,所以,提到秦可卿就不得不提王熙凤。这就是作者的分身法,一笔从不写一家之言,作者会把现实中的一个人,分成几个人来写,有时又会把现实中的几个人合成一个人来写。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秦业不是什么清官,是不务正业的勤孽

我们有一个一直搞不懂的疑问,那就是凤姐为什么被称作末世之人?在书中同称为末世之人的还有贾雨村,我们只有拿贾雨村可以作为参考和比对。我们发现是因为“只剩得一人一口”才称为末世之人。八福晋郭洛罗氏父母早亡,也“只剩得一人一口”,所以也被称作“末世之人”。秦可卿都“绝户”了,更是末世之人,秦氏就是凤姐的影子,所以凤姐也“绝户”了,因此,凤姐在书中才被称为末世之人。我们看,作为凤姐人物原型的八福晋郭洛罗氏,在父母亲死后,为什么没有被郭洛罗氏家族抚养,而要由其母亲家族,外祖父岳乐来抚养呢?在《红楼梦》里得到了答案,这是因为郭洛罗氏家族已经“绝户”了。那些远房的,只有等着分家产的,不会有等着抚养其后代的了。如果按照贾雨村的身份定义,八福晋郭洛罗氏就是“末世之人”。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秦业不是什么清官,是不务正业的勤孽

秦业也不是什么“宦囊羞涩”,也不是什么没有钱,更不是什么清官。他有钱,只不过是个守财奴而已,守到最后守到死。别人也就等着来分家私了,俗语怎么说:“老鼠给猫攒的”!再接着看《红楼梦》是怎么说的。“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哪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现在我们可知道那秦业到底是不是“宦囊羞涩”了吧。还留有三四千两的银子呢,就现在来说,也是个中产阶级。

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我的别忘转发,加关注噢,敬请提出不同观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