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盐田空中科学课堂这样上,家长学生齐点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线上教学”对学校、学生及其家长

都是全新的挑战。


连日来,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科学组的老师们别出心裁,精心策划,以线上直播、隔空指导的方式,带领学生们一起解锁“家庭项目式学习”,体验居家也能完成的科学探究,在这场“停课不停学”大考中,努力交出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的答卷。


腾“云”驾“物”玩科学

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有2名专职科学老师——曾桂泓和杨瑜芬,疫情期间,杨瑜芬还在老家,且家里没有电脑,无法开展线上直播。面对这一难题,曾桂泓毅然挑起了直播的担子,二人鼎力合作,由曾桂泓负责直播教学,杨瑜芬负责收集资料。他们根据市、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学校教学方案,立马展开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建群讨论、协调分工,搜集资料……


盐田空中科学课堂这样上,家长学生齐点赞


该校四至六年级共有17个班,两位科学老师通过多次交流,最后决定开设四五六年级的大班科学普及课,并确定第一周教学内容为《病毒与细菌》,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病毒”、“病毒与细菌的区别”,以及“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防护病毒”,让学生们不再谈“疫”色变,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对待病毒与细菌。


面对这样的大班直播教学,对一个刚毕业一年多的年轻小伙子来说,挑战性极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曾桂泓反复修改授课PPT,并多次在家演练直播过程,熟悉每一个直播的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反复练习了好几遍。而杨瑜芬则当了一遍又一遍的“好学生”,针对直播声音大小、画面是否卡顿等问题给曾桂泓实时反馈,确保线上直播万无一失。


每次课后,他们还会针对本节课进行讨论,及时调整视频时长、内容,以及讲课的语音、语速,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下一节课更加完美。虽然老师和学生们相隔万里,授课方式和以往也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老师和学生们教与学的热情。


隔空玩转项目式学习

除了空中科学课堂,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师生也能隔空玩转。2月1日,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式研究学习团队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区域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推出了“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骤”学习手册。作为子课题实验学校,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项目式学习指导方案,助推家长与孩子更好地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盐田空中科学课堂这样上,家长学生齐点赞


由于家长和孩子都是初次接触项目式学习,曾桂泓和杨瑜芬通过微信、QQ等方式积极在线上指导家长,向家长解释项目式学习的六个步骤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推荐参考项目。对于家长们遇到的难题,他们一一耐心解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开展学习。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该校教务部副主任余芬晓与两位科学老师积极跟进每个项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并指导家长完成项目式学习案例撰写。


盐田空中科学课堂这样上,家长学生齐点赞


家庭项目式学习,

不仅让学生们收获满满,

家长也同样受益匪浅。


陆玥含父母表示,“通过这次项目学习,全家总动员,增进了亲子感情。孩子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疫情,懂得要尊重大自然,要好好学习科学。”


丘易可父母则表示,“第一次带着孩子做项目式学习,身为父母的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孩子一起研究学习,收获颇丰。孩子通过动手动脑,与家长一起探究的方式,获得了实用性很强的科学知识,希望以后可以多陪孩子做这种学习,受益匪浅。”


记者:邓雪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