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押5万就给车”深圳一共享汽车公司被曝交钱没车供应,多人中招

这两年

风云变幻之快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么?

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升温

一同飞向风口的除了各式共享经济外

还有一个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充斥耳边

▲没错▲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众筹”

他们

讲众筹颠覆传统行业

讲通过众筹创业成功

讲用众筹使自己成为网红

24小时众筹3000万的案例

……

“众筹”在许多人的眼中

就像“芝麻开门”的咒语

然而神奇之门打开后

背后的真相真的足够梦想成真么

“押5万就给车”深圳一共享汽车公司被曝交钱没车供应,多人中招

请输入描述

深圳有这样一家

共享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它号称只需5万元押金

就可以成为公司合伙人

(合伙人自然不是白当的)

作为合伙人,你的名下可拥有一台新能源“共享汽车”,可免费使用或5年内享受月分红总额达6.6万,合同到期押金全退。

这家公司你也许不陌生

他可能就出现在你身边人的口中

三加壹公司

“押5万就给车”深圳一共享汽车公司被曝交钱没车供应,多人中招

请输入描述

听起来算起来都挺诱人

所以这个潘多拉盒子被打开后

我真的可以“坐享其成”吗

故事可没这么简单!很快,曾经的投资者一一找上门来……

签约半年了,我的名下并没有任何车辆!

投资者A

投资者B

车辆才拥有几天,就被私自过户转走了!

作为受理此业务的分公司,我也是受害者!

分公司

看到这里有点犯懵吧

到底怎么回事

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承诺的“名下有车”不见影

去年11月,在朋友的介绍下,毛先生和家人和三加壹公司签署了合同,合共投资25万元,成为了该公司的“合伙人”,“朋友自己也投了5万,信得过”。

三加壹公司业务员

企业借你的指标和车牌,去运营共享电动车事业,你不花钱又可以保留稀缺指标,而且名下有车能保证资金安全,还能每月收到返租,一年后随时退没有风险。

按照三加壹公司业务员当时的介绍:

返租模式中,双方签署5年合同,以5万元为一份,合伙人每投资5万元就可以享受一份每月1100元的返租分红。

为了保证押金安全

三加壹承诺合伙人实现“名下有车”

❶ 提供了新能源车指标的合伙人,可以把指标“养”在企业的新能源车上;

❷ 没有提供新能源车指标的合伙人,则可以通过签署挂靠协议,代持有企业的新能源物流车。合同生效1年后,投资人就可以随时拿回本金,带走相应返租分红。

❸ 合同到期后,可以选择退回本金,或者选择持有该公司2万股原始股。

“押5万就给车”深圳一共享汽车公司被曝交钱没车供应,多人中招

请输入描述

最后

毛先生和家人

分别出资5万和20万

提供了3个新能源用车指标

三加壹公司则承诺会上牌到1台5万元对应车型、2台10万元对应车型的车辆上牌,而车主则对应为他们两人。

但直到现在,该公司承诺给他们的“名下有车”仍未兑现,而毛先生和家人申请到的新能源用车指标,也因没有在规定时限内上牌而过期。

毛先生

别说什么“名义车主”了,指标都过期了,车的影子还没有。

毛先生抱怨。按照相关规定,新能源车指标申请下来后必须在半年内上牌到车辆,逾期未上牌则三年内不得申领新指标。

毛先生

先不说新能源车指标过期影响后续申请,更重要的是我们名下没有资产,总觉得资金不安全,每月返租回来的钱不就是自己的本金吗?

思来想去,毛先生选择到该公司要求退款,但相关负责人却告知:

合同未到期发生解约,要扣除毛先生和其家人所缴押金的20%,即5万元作为违约费用。

旗下分公司并无注册

毛先生一家并非个例

实际上,也有不少没有提供新能源用车指标的人,也成为了三加壹公司的“合伙人”。

这类出资的合伙人

可通过签署挂靠协议变身“名义车主”

不同于普通新能源车辆由个人持有,新能源物流车可以由企业持有,前提是该企业可以提供道路运输许可证。因为这个许可证意味着企业可以持有物流车并从事物流货运。

任先生本身拥有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提供道路运输许可证。正因如此,任先生和三加壹达成合作,成立旗下“分公司”。

按理说,总公司把新能源物流车分拨到分公司,分工司代持有这些新能源物流车,合伙人再和分公司签署挂靠协议就可以实现“名下有车”

自去年9月成立至今,已有不下50人通过该分公司的介绍,和三加壹总公司签约,成为新晋合伙人。不过,截至目前,任先生所在的分公司没有接到三加壹公司下拨的任何车辆。

在接到合伙人的投诉后

任先生自称他也是受害者

他表示,该分公司只是三加壹公司旗下的“挂名”子公司,本质上就是普通的合伙人,并没有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据其介绍,任先生在缴纳5万元成为合伙人后,才被允许挂出“分公司”旗号。按照双方约定,该分公司提供道路许可证,帮助总公司(三加壹公司)开拓区域市场,同时协助租下更多停车场,招揽更多客户成为总公司的合伙人。作为回报,总公司在进入盈利轨道后,分公司获得相应股权或者分红。

任先生

所有合伙人都直接和总公司签约,押金也不经过分公司,现在不仅没有给分公司新能源物流车,也没有给相应股权。

任先生告诉记者。据任先生透露,三加壹公司的龙华分公司近九成客户选择的都是挂靠模式。

在一位合伙人出示的单据中,记者看到该合伙人曾因其名下的新能源汽车被私自过户而要求退款。“即便现在有车给到你名下,说不定过几天就转走了,不排除一车多用”,前述合伙人毛先生告诉记者。

类似案例不在少数

相关合伙人因三加壹公司未按承诺如期上牌,在线上建起了投诉群。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案例超过三十个。

日前,部分投资者还到三加壹公司总部讨说法。据这些投资人反映,三加壹总部都以“合同未到期,需扣除20%押金作为违约金”答复。

而根据早前

三加壹相关负责人的解释

因为没有新车而无法上牌的主要是年底签约的合伙人,这是因为新能源车政策变动导致的。

记者了解到,国家确实在近期修改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早前一些续航里程不达标的车型因为无法获得补贴而停产。但记者注意到,不少类似案例,实则在去年7月-8月就已经签约。

这到底是个什么生意?

4月9日,南都记者在线上联系了三加壹公司的一名业务员。据其介绍,三加壹公司有三种合伙人模式:

❶ 一是免费用车,合伙人缴纳5万元或10万元押金,便可以免费使用1台对应价格的新能源车,五年到期后不计折旧退还本金。

❷ 二是加盟共享网点,合伙人缴纳5万元押金后,每月享有该网点8%的分红权,到期退还本金。

❸ 最后一种,便是返租分红模式。据介绍,该模式占该公司业务的七成。

深圳多位共享汽车项目负责人

5万元以上押金或许意在集纳大众资金,分散采买汽车的压力;而用车指标,则是通过个人申请的用车指标,获取稀缺的车牌资源。相较于共享,这些模式更偏向于金融投资领域。

“我们看中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场景,未来这个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三加壹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首批将建成1000个网点,并计划在10月底前引进5000辆车。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今年4月中旬,三加壹在深圳实际运营的共享用车网点约60个。

而针对如何解决新能源车用电问题

三加壹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主要以补电车(开装备电池的补电车去给没电车辆充电)或者人力运输(即派值守人员把接近没电的车开去附近充电)来解决。电桩还没有大面积安装。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目前该公司选择返租模式的合伙人高达七成的数据。

知情人士

账面上的现金流会很夸张。

这些资金投向了何方?

普通合伙人或许很难知晓

据观察,目前三加壹公司频繁开设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相关联公司关系错综复杂。而三加壹公司也于近期频繁冠名体育赛事。

市金融办:或涉嫌跨范围经营

蹊跷

从汽车租赁、电动汽车清洁维修到广告影视业务,再到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最后到经济贸易、电子商务,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记者看到了三加壹公司有18项细分业务,却唯独没有看到和金融服务相关的经营范围。

而在其新成立的北京分公司中,运营范围也没有和金融服务相关的细分业务。

对此,深圳市金融办监管三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合伙人模式”或涉嫌跨范围经营。

他表示,即便是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行备案制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就是在年初开始陆续有P2P企业进行备案,一年之前也没有任何一家深圳的P2P企业在监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它们只需要申请相关经营范围和营业执照就可以进行相关业务。

市金融办监管三处相关负责人

至于这一模式是否涉及非法集资,需要更深入调研。

针对有关合伙人的质疑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

该司于去年3月份成立,但在仅仅3个月后便召开赴美上市的启动仪式,而直到去年11月份该司才公开启动试运营。

此外,通过第三方企业信用查询软件,南都记者注意到,该司出资比例排行前三的股东的关联公司并不是互联网或汽车等相关行业公司。而针对上述问题,南都记者拨打其执行总裁黄玉婷电话,对方表示正在飞机上便匆匆挂了电话。

没有什么

比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更快发生

擦亮眼睛再行事总是说比做容易

关于“三加壹”公司的真相

究竟是什么?我们静待谜底揭开

然而关于

希望别演变进化为

【 众愁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