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押5萬就給車”深圳一共享汽車公司被曝交錢沒車供應,多人中招

這兩年

風雲變幻之快

不知道你們發現了麼?

伴隨互聯網+的迅速升溫

一同飛向風口的除了各式共享經濟外

還有一個名詞越來越頻繁地充斥耳邊

▲沒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眾籌”

他們

講眾籌顛覆傳統行業

講通過眾籌創業成功

講用眾籌使自己成為網紅

24小時眾籌3000萬的案例

……

“眾籌”在許多人的眼中

就像“芝麻開門”的咒語

然而神奇之門打開後

背後的真相真的足夠夢想成真麼

“押5萬就給車”深圳一共享汽車公司被曝交錢沒車供應,多人中招

請輸入描述

深圳有這樣一家

共享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它號稱只需5萬元押金

就可以成為公司合夥人

(合夥人自然不是白當的)

作為合夥人,你的名下可擁有一臺新能源“共享汽車”,可免費使用或5年內享受月分紅總額達6.6萬,合同到期押金全退。

這家公司你也許不陌生

他可能就出現在你身邊人的口中

三加壹公司

“押5萬就給車”深圳一共享汽車公司被曝交錢沒車供應,多人中招

請輸入描述

聽起來算起來都挺誘人

所以這個潘多拉盒子被打開後

我真的可以“坐享其成”嗎

故事可沒這麼簡單!很快,曾經的投資者一一找上門來……

簽約半年了,我的名下並沒有任何車輛!

投資者A

投資者B

車輛才擁有幾天,就被私自過戶轉走了!

作為受理此業務的分公司,我也是受害者!

分公司

看到這裡有點犯懵吧

到底怎麼回事

接著往下看就知道了

承諾的“名下有車”不見影

去年11月,在朋友的介紹下,毛先生和家人和三加壹公司簽署了合同,合共投資25萬元,成為了該公司的“合夥人”,“朋友自己也投了5萬,信得過”。

三加壹公司業務員

企業借你的指標和車牌,去運營共享電動車事業,你不花錢又可以保留稀缺指標,而且名下有車能保證資金安全,還能每月收到返租,一年後隨時退沒有風險。

按照三加壹公司業務員當時的介紹:

返租模式中,雙方簽署5年合同,以5萬元為一份,合夥人每投資5萬元就可以享受一份每月1100元的返租分紅。

為了保證押金安全

三加壹承諾合夥人實現“名下有車”

❶ 提供了新能源車指標的合夥人,可以把指標“養”在企業的新能源車上;

❷ 沒有提供新能源車指標的合夥人,則可以通過簽署掛靠協議,代持有企業的新能源物流車。合同生效1年後,投資人就可以隨時拿回本金,帶走相應返租分紅。

❸ 合同到期後,可以選擇退回本金,或者選擇持有該公司2萬股原始股。

“押5萬就給車”深圳一共享汽車公司被曝交錢沒車供應,多人中招

請輸入描述

最後

毛先生和家人

分別出資5萬和20萬

提供了3個新能源用車指標

三加壹公司則承諾會上牌到1臺5萬元對應車型、2臺10萬元對應車型的車輛上牌,而車主則對應為他們兩人。

但直到現在,該公司承諾給他們的“名下有車”仍未兌現,而毛先生和家人申請到的新能源用車指標,也因沒有在規定時限內上牌而過期。

毛先生

別說什麼“名義車主”了,指標都過期了,車的影子還沒有。

毛先生抱怨。按照相關規定,新能源車指標申請下來後必須在半年內上牌到車輛,逾期未上牌則三年內不得申領新指標。

毛先生

先不說新能源車指標過期影響後續申請,更重要的是我們名下沒有資產,總覺得資金不安全,每月返租回來的錢不就是自己的本金嗎?

思來想去,毛先生選擇到該公司要求退款,但相關負責人卻告知:

合同未到期發生解約,要扣除毛先生和其家人所繳押金的20%,即5萬元作為違約費用。

旗下分公司並無註冊

毛先生一家並非個例

實際上,也有不少沒有提供新能源用車指標的人,也成為了三加壹公司的“合夥人”。

這類出資的合夥人

可通過簽署掛靠協議變身“名義車主”

不同於普通新能源車輛由個人持有,新能源物流車可以由企業持有,前提是該企業可以提供道路運輸許可證。因為這個許可證意味著企業可以持有物流車並從事物流貨運。

任先生本身擁有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可以提供道路運輸許可證。正因如此,任先生和三加壹達成合作,成立旗下“分公司”。

按理說,總公司把新能源物流車分撥到分公司,分工司代持有這些新能源物流車,合夥人再和分公司簽署掛靠協議就可以實現“名下有車”

自去年9月成立至今,已有不下50人通過該分公司的介紹,和三加壹總公司簽約,成為新晉合夥人。不過,截至目前,任先生所在的分公司沒有接到三加壹公司下撥的任何車輛。

在接到合夥人的投訴後

任先生自稱他也是受害者

他表示,該分公司只是三加壹公司旗下的“掛名”子公司,本質上就是普通的合夥人,並沒有在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註冊登記。

據其介紹,任先生在繳納5萬元成為合夥人後,才被允許掛出“分公司”旗號。按照雙方約定,該分公司提供道路許可證,幫助總公司(三加壹公司)開拓區域市場,同時協助租下更多停車場,招攬更多客戶成為總公司的合夥人。作為回報,總公司在進入盈利軌道後,分公司獲得相應股權或者分紅。

任先生

所有合夥人都直接和總公司簽約,押金也不經過分公司,現在不僅沒有給分公司新能源物流車,也沒有給相應股權。

任先生告訴記者。據任先生透露,三加壹公司的龍華分公司近九成客戶選擇的都是掛靠模式。

在一位合夥人出示的單據中,記者看到該合夥人曾因其名下的新能源汽車被私自過戶而要求退款。“即便現在有車給到你名下,說不定過幾天就轉走了,不排除一車多用”,前述合夥人毛先生告訴記者。

類似案例不在少數

相關合夥人因三加壹公司未按承諾如期上牌,在線上建起了投訴群。據不完全統計,相關案例超過三十個。

日前,部分投資者還到三加壹公司總部討說法。據這些投資人反映,三加壹總部都以“合同未到期,需扣除20%押金作為違約金”答覆。

而根據早前

三加壹相關負責人的解釋

因為沒有新車而無法上牌的主要是年底簽約的合夥人,這是因為新能源車政策變動導致的。

記者瞭解到,國家確實在近期修改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早前一些續航里程不達標的車型因為無法獲得補貼而停產。但記者注意到,不少類似案例,實則在去年7月-8月就已經簽約。

這到底是個什麼生意?

4月9日,南都記者在線上聯繫了三加壹公司的一名業務員。據其介紹,三加壹公司有三種合夥人模式:

❶ 一是免費用車,合夥人繳納5萬元或10萬元押金,便可以免費使用1臺對應價格的新能源車,五年到期後不計折舊退還本金。

❷ 二是加盟共享網點,合夥人繳納5萬元押金後,每月享有該網點8%的分紅權,到期退還本金。

❸ 最後一種,便是返租分紅模式。據介紹,該模式佔該公司業務的七成。

深圳多位共享汽車項目負責人

5萬元以上押金或許意在集納大眾資金,分散採買汽車的壓力;而用車指標,則是通過個人申請的用車指標,獲取稀缺的車牌資源。相較於共享,這些模式更偏向於金融投資領域。

“我們看中的就是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場景,未來這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三加壹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首批將建成1000個網點,並計劃在10月底前引進5000輛車。據知情人士透露,截至今年4月中旬,三加壹在深圳實際運營的共享用車網點約60個。

而針對如何解決新能源車用電問題

三加壹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主要以補電車(開裝備電池的補電車去給沒電車輛充電)或者人力運輸(即派值守人員把接近沒電的車開去附近充電)來解決。電樁還沒有大面積安裝。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目前該公司選擇返租模式的合夥人高達七成的數據。

知情人士

賬面上的現金流會很誇張。

這些資金投向了何方?

普通合夥人或許很難知曉

據觀察,目前三加壹公司頻繁開設公司,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相關聯公司關係錯綜複雜。而三加壹公司也於近期頻繁冠名體育賽事。

市金融辦:或涉嫌跨範圍經營

蹊蹺

從汽車租賃、電動汽車清潔維修到廣告影視業務,再到計算機技術和數據處理,最後到經濟貿易、電子商務,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記者看到了三加壹公司有18項細分業務,卻唯獨沒有看到和金融服務相關的經營範圍。

而在其新成立的北京分公司中,運營範圍也沒有和金融服務相關的細分業務。

對此,深圳市金融辦監管三處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一“合夥人模式”或涉嫌跨範圍經營。

他表示,即便是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推行備案制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也就是在年初開始陸續有P2P企業進行備案,一年之前也沒有任何一家深圳的P2P企業在監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它們只需要申請相關經營範圍和營業執照就可以進行相關業務。

市金融辦監管三處相關負責人

至於這一模式是否涉及非法集資,需要更深入調研。

針對有關合夥人的質疑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

該司於去年3月份成立,但在僅僅3個月後便召開赴美上市的啟動儀式,而直到去年11月份該司才公開啟動試運營。

此外,通過第三方企業信用查詢軟件,南都記者注意到,該司出資比例排行前三的股東的關聯公司並不是互聯網或汽車等相關行業公司。而針對上述問題,南都記者撥打其執行總裁黃玉婷電話,對方表示正在飛機上便匆匆掛了電話。

沒有什麼

比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更快發生

擦亮眼睛再行事總是說比做容易

關於“三加壹”公司的真相

究竟是什麼?我們靜待謎底揭開

然而關於

希望別演變進化為

【 眾愁 】

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