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明月千里~


本文僅為個人用藥經驗,綜合了向老馬等前輩學習後的一些心得,不能保證正確性與普適性,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腺癌腦膜轉移,基因突變野生型的病友可參考交流。


前言

我先生患晚期肺腺癌近5年,從2014年11月初出現腦膜轉移初始症狀,兩個月後腦膜轉移爆發,臥床不起,持續性的頭痛、嘔吐、癲癇和意識不清。經全腦放療及靶向治療後,症狀逐步減緩至最終全面逆轉,實現正常高質量生活。直到2018年2月底因靶向藥耐藥再次進展辭世,腦膜轉移共計控制時長為3年4個月。單從疾病控制角度,我們沒有走彎路,每一步都採取了較為正確的措施。期間承蒙病友厚愛,也時常互相探討用藥方案,參與其他病友治療,獲得一手經驗。現將我先生腦膜轉移的治療心得,綜合網友治療經驗分享如下。


如何巧妙判斷是否腦膜轉移?

腦膜轉移的判斷方法主要有三個,三者居其二便可確診腦膜轉移。1、腦脊液檢測到癌細胞。2、腦部核磁發現有腦膜病灶。3、有腦膜轉移的疑似症狀。但在實際運用中,我們不易判斷。或不便做腦脊液檢測,或者做了也沒有看到癌細胞;或腦部核磁根本就沒有見到病灶。往往只有症狀看起來很像,但又判斷不了,這到底是腦膜轉,還是腦實質轉,還是腦梗,還是頸椎病?


其實我們用兩招基本就可以判斷了。第一招,看腦部核磁,腦實質的病灶是否足以引起如此嚴重的中樞神經症狀?如果腦實質的病灶不嚴重,或者沒有長在特殊的位置,不足以引起如頭痛、噁心、乏力、共濟失調、視力模糊等等的症狀,那麼就要高度懷疑腦膜轉。

第二招,藥物加量排查法。例如,現在用AZD9291,100毫克,有這些症狀,但不知道是不是腦轉引起的,那就把AZD9291加量到140毫克。如果症狀改善了,那證明肯定就是腦膜轉移。因為100毫克的AZD9291足以控制住腦實質的轉移了。


同樣,如果是例如頸椎病之類的引起的頭暈或脖子僵硬症狀,藥物加量是更加不會有效的。總之,疑似腦膜轉,就得按腦膜轉治。一則防止萬一是腦膜轉不加控制會迅速惡化。二則,治治就知道到底是不是腦膜轉。


針對肺腺癌腦膜轉移,目前可選擇的整體治療方案有:靶向治療、含貝伐方案化療、鞘內注射(傳統鞘注、培美鞘注、貝伐鞘注)、全腦放療。(減症治療與局部治療除外)。其中,靶向治療是肺腺癌腦膜轉移病人最有效、持續時間最長的治療方案,其效果直接影響腦膜病人的預後。本文只談腦膜轉移的靶向治療。


腦膜轉移究竟怎麼判斷療效?

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改變是判斷腦膜轉移療效的金標準。


主要看中樞神經相關症狀。腦膜轉移很多人從腦部增強核磁也難以看到病灶,因此從影像判斷療效通常不準確。但腦膜轉移病人的神經系統症狀非常敏感。治療有效或無效,通常依據症狀改變的情況就可以判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體感。對體感的判斷,需要進行嚴格區分。哪些是癌症的基礎症狀,哪些是藥物副作用,哪些是併發症,哪些才是腦膜引起的神經症狀。


在實際治療過程中,我們判斷靶向藥物是否有效,就是看神經症狀有無改善。只要是症狀沒有惡化就視為有效。有些病友喜歡拿CEA作為腦膜治療換藥的依據,這個是不科學的,一定要糾正。CEA一段時期的變化趨勢可以作為參考,但真正作為換藥依據,肺部看CT,腦膜看症狀。畢竟腦膜轉移的藥物就那麼幾種,隨意換藥路只會越走越窄。靶向藥物,通常在一週左右就可以判斷出效果。有些也需要吃滿一個月以上才起效。



非小細胞肺腺癌腦膜轉移用藥介紹(不含ALK突變)

所有的肺癌靶向藥都可以用於腦膜轉移病人的治療。但對腦膜有效的藥物主要取決於其進入腦膜的能力。效果相對較好的只有幾種,特羅AZD9291、299804(達克替尼)、XL184(卡博替尼)、AZD3759。其餘藥物通常用於聯藥。各種藥物的搭配組合,給腦膜轉移病友提供了寬廣的治療空間。藥物簡介如下:

(一)藥物分類


腦膜用藥,可依據靶點分類、入腦強弱與副作用大小三個方面進行藥物分類,可單用或用其聯藥,進行排列組合。如下圖: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以上藥物,在使用前請在老馬希望樹公眾號查看詳細說明書,感恩老馬!


(二)單藥介紹:


發現腦膜轉,首先選入腦強、有效概率高的藥物。首選特羅凱、AZD9291,第二批可選用299804、XL184、AZD3759等藥物聯用。


1、特羅凱:


1)EGFR突變,首診即診斷為腦膜轉但症狀不明顯,首選特羅凱。


2)易瑞沙使用時間較短,肺部穩定,腦膜進展,可用特羅凱。腦膜症狀不明顯,可以從單藥一片起始。之後可使用特羅凱脈衝方案。


脈衝方案如:2020(即第一天吃兩片特羅凱,第二天停,第三天再吃兩片特羅凱,第四天停),4000(即第一天吃四片特羅凱,後三天停),再可升級為高低脈衝2121(即第一天吃兩片特羅凱,第二天吃一片特羅凱,第三天吃兩片特羅凱,第四天吃一片特羅凱),4111(即第一天吃四片特羅凱,後三天每天吃一片特羅凱)等。


特羅凱+AZD3759,相當於特羅凱加量,也可嘗試。總體來說,特羅凱對腦膜轉移有一定療效,但如果已有明顯症狀,單藥控制時間不是很長。特羅凱脈衝的目的主要在於提高入腦濃度,對於已經完全耐藥的病友作用不大,局部耐藥時可以嘗試。


2、AZD9291(奧西替尼 泰瑞沙):


EGFR突變,首診即診斷為腦膜轉移,且症狀嚴重。宜上AZD9291,正版1片起,YL120毫克起,白黑盒1片半起。


原發或繼發T790M突變,首選AZD9291,劑量同上。


AZD9291爬坡,劑量從120-160毫克,之後可以選擇聯藥,最後再選擇繼續爬坡至200毫克以上。


高劑量的AZD9291對腦膜效果更好,且並不會因為初始劑量高而加速耐藥。


AZD9291,片劑與YL換算公式,80毫克=96毫克,對白黑盒可能並不精確。在純度保證的情況下,一片半的效果達不到YL140毫克的效果。

3、299804(達克替尼):


腦膜轉移後,使用特羅凱,腦膜不能控制,又不想太早上AZD9291,可以使用299804嘗試過渡。299804總體入腦較強,但對肺較弱,因此不宜單藥使用,可聯用4002或者聯合易瑞沙對付肺部,肺部術後無病灶者可單用。299804副作用主要為腹瀉與皮疹,因此不宜與特羅凱聯用,否則可能產生難以耐受的副作用。299804因劑量限制,總體來說有效時間不會太長,僅作為過渡使用。有HER2突變者可能效果更好。由於副作用較大,難以長時間耐受,適合間隔使用。也可在需要時聯合AZD9291。



4、XL184(卡博替尼):


作為抗血管生成與CMET等多靶點靶向藥,XL184無數次為腦膜患者力挽狂瀾,顯示其威力。對腦膜轉移患者來說是僅次於AZD9291的神藥。適合一代或AZD9291耐藥後聯藥使用。請記住,對肺腺癌腦膜轉移患者,XL184等CMET藥物切不可單用,請聯合特羅凱、AZD9291、AZD3759等含有EGFR靶點的藥物使用。這好比EGFR是癌細胞逃逸的大門,CMET是側門。只有兩個門都關上,它才會走投無路。


特羅凱+XL184,適合在特耐藥後使用。如果特並沒有耐藥,只是入腦膜量不夠,可以試試先脈衝或聯AZD3759。


5、AZD3759(暫未上市)


雖然臨床數據和坊間傳說AZD3759入腦強勁,但在腦膜轉移病友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該藥有效時間較短,沒有體現出預期效果,即使有效也很快耐藥了。可能在一代未耐藥情況下使用效果更好一些。這個藥不要單獨使用。


腦膜用藥原則

(一)儘量通過基因檢測指導用藥。無條件基因檢測可以盲試。


在首診或一代耐藥後,都宜進行基因檢測,以提高用藥的精確性,少走彎路。尤其一代耐藥之初,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判斷是哪種原因耐藥。但不是每個病友都有條件進行基因檢測的。有時是病友行動不便,有時是取不到合適組織,有時是經濟壓力。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盲試。在一代耐藥後測過基因突變後,後續反覆再進行基因檢測的方法本人並不推薦。因為無論突變情況如何,能進入腦膜(腦脊液)的藥物總還是那些。而且基因檢測有其準確率,並非百分之百精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測出突變,也還是隻能使用這些藥物與治療方法的。


在沒有基因指導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盲試藥效,快速判斷突變狀況。我家僅在一代耐藥後做過一次外周血檢測,但什麼突變也沒有檢測出來。醫生告訴我們沒有藥可以用。實際從用藥情況來看,我先生應該是有EGFR突變和T790M突變的,AZD9291使用時間長達近3年。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精確度提高和藥物選擇更多,基因檢測對腦膜轉移可能會發揮更大作用。

(二)用藥方案必須兼顧腦膜與肺部。


用藥需兼顧腦膜與肺部病灶。單藥必須保證入腦,聯藥必須保證至少有一個入腦藥物。對肺部與腦膜明顯不能同時控制的藥物,在使用時必須脈衝或聯藥。


如299804聯4002,易瑞沙聯184,特羅凱聯克唑替尼等。如299804,因對肺部可能較弱,則不單用。2992(阿法替尼),入腦膜(腦脊液)較弱,則也不單用,2992也可以嘗試脈衝,但效果不太好,只適合症狀很輕時嘗試。


(三)聯藥時滿足不同靶點搭配丶入腦強弱搭配、副作用大小搭配丶藥物有效概率搭配四個原則。


1、聯藥時兩個藥物一般不對同一靶點,以提高藥物的靶點覆蓋率如易不聯特,4002不聯AZD9291,2992不聯299804。HER2突變的腦膜患者,特定情況下可使用2992聯299804。同靶點聯藥,相當於加量。如特羅凱聯AZD3759則也是可行的。


2、兩個藥物必須至少有一個入腦膜(腦脊液)強。如易不聯克唑替尼,可聯XL184;4002不聯2992,可聯299804。


3、兩個顯性副作用大的藥物儘量不聯,以照顧病人生活質量。或分清兩藥主次,次藥減量聯。如一定要299804聯特羅凱,以299804為主,則僅聯特100毫克。


4、兩個藥物中至少有一個確定有效或局部有效或有效概率大的藥物。都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儘量保證有一個未用過的攻擊新靶點的藥物。



(四)腦膜轉無試錯機會,儘量遵循聯藥試藥丶猛藥試藥丶穩妥輪換的原則。


腦膜轉移一旦失控,進展速度一日千里,因此輪換需謹慎,切忌盲目,一旦進展,逆轉起來要費多倍力氣。


1、聯藥試藥


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盲試藥物,可先聯藥試藥,以迅速逆轉病情,待病情緩解後再識別藥效,考慮減量或鎖定單藥。如,基因突變野生型的病友,一開始就已經有嚴重症狀,這時可以AZD9291聯合XL184,同時進行多靶點試藥。


2、猛藥試藥


病情嚴重者初始劑量應用足,而不能過於考慮副作用,一旦腦膜進展,危險倍增。進展容易逆轉難,警惕!比如症狀嚴重了,可以先上AZD9291,160毫克,等穩定後再減至140毫克。


3、藥物的穩妥輪換


腦膜轉因病情特殊,不主張在藥物有效的情況下去主動輪換。輪換主要從以下角度考慮:


a、已耐藥; b、副作用不耐受,輪藥間歇一下;c、趁症狀較輕,試藥。


如需輪換,以下試藥方法較為穩妥,我稱為

“扶牆試藥法”


第一步:先鎖定一種有效藥物,確定入腦有效劑量。如AZD9291,用100毫克時沒有控制住腦膜,但是加到140毫克時控制住了。現在想試試特羅凱效果如何。


第二步:減少該藥劑量,聯合足量新藥。則將AZD9291減回100毫克,聯合特羅凱一片,觀察症狀。


第三步:一段時間內體感良好或無進展,證明新藥有效,撤下老藥。如聯藥無效,迅速增加老藥用量。


減量AZD9291聯合特羅凱症狀一直得到了控制,則證明特羅凱有效。下步可以使用特羅凱單藥或特聯合其他藥物。如果AZD9291聯合特羅凱症狀進展,則迅速回到AZD9291,140毫克。


在耐藥,無有效參考藥物的前提下,儘量使用概率更高的,新的靶點類型的藥物聯藥試藥。

299804等副作用大但確定有效的藥物,可以穿插使用。因為長期連續使用會不耐受。且因其攻擊力較強,也可減輕其它藥物壓力。


(五)盲試的技巧


由於基因檢測不便或者急於控制病情,在不知道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要盲試藥物,有以下技巧。


1、試藥其實是試靶點。試藥靶點依次為EGFR--T790M-CMET(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單藥或聯藥)。選擇各個靶點中的入腦藥物,依次單藥或聯合試用。


2、靶點同類延伸。如果一個藥物有效,在其不太給力的情況下,還可優先聯藥試其同類藥物。如特有效,還可以考慮用AZD3759。280有效,但耐藥了,可以考慮試克唑替尼或XL184。當然,結果也是因人而異的。


3、藥物價格因素也應適度考量。比如MET藥可以從XL184開始試,而不是昂貴的280。試藥可以只買20天的,有效再繼續。


耐藥三板斧——加量、聯藥、換方法

腦膜轉移發生耐藥或症狀進展時,可採取的方法,一是單藥加量或脈衝,二是新藥聯藥,三是換治療方案,改化療放療鞘注。


例如AZD9291耐藥後,有以下方案可以參考。


1、AZD9291劑量爬坡:


最高爬到單藥220毫克或高低脈衝,一天使用240毫克,一天140毫克。使用高劑量藥物時可以分次服用,服用前可先服康復新液保護胃黏膜,可以隨餐的藥物都隨餐。


2、AZD9291聯藥或其它新藥聯藥:


對著表格看看,哪些藥還沒有試過的,都拿出來聯合用用。先聯XL184或貝伐單抗用用,再聯合一代藥物用用,在所有常見藥物都試完後,還可以考慮聯合6244、7080再用。


3、三聯試藥法:


目前已經嘗試過的是,特羅凱脈衝,4000(即第一天吃四片特羅凱),後三天聯雙藥例如AZD9291+XL184,AZD9291+6244。吃四天停三天,三天間歇期聯合新藥。


不管是AZD9291加量到200毫克以上,還是三聯用藥,都是副作用比較大的,相當於飲鴆止渴,不到無計可施時儘量先不要嘗試。


4、可以考慮含貝伐方案全身化療或聯合靶向:


有個別病友用雙藥含鉑方案化療也控制住腦膜轉,但如果不是有出血等症狀,還是推薦聯用貝伐。


5、可以考慮鞘內注射:


目前有培美鞘注正在臨床,應密切關注。


6、全腦放療:


做還是不做?對於腦膜轉移,在靶向藥物有效的情況下,不建議主動做全腦放療。在靶向藥物後勁不足,病人一般狀況仍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全腦放。雖然沒有明顯效果,但也不能肯定地說全腦放一定無效。因人而異,試試就知道。


腦膜轉移的治療,一切從病友實際出發。

如果要分享經驗,我認為,腦膜轉移的治療,就是從病友的實際情況出發。每個病友的基因突變情況,有效藥物可能都是不同的。仔細地觀察病人情況,做好詳細的病情記錄,分析其中的奧妙。在瞭解足夠多的基礎知識後,不要被理論和概念束縛住手腳。畢竟,方法只有這麼多,再被限制掉一些,路就更窄了,實驗數據都是大數據,對每個人,也許你正是獨一無二的例外。膽大心細地去勇敢嘗試。同樣,我所說的這些也只是我的個人經驗,每個病友情況不同,也不要受我觀點的侷限,可以嘗試更多的藥物組合,劑量也可根據自己家的情況調整。



所有方法都已經用完了,我們還能做什麼?

當我先生全身衰竭臥床以後,醫生叫我放棄積極治療。我已經簽了同意書放棄有創治療,醫生叫我不要再使用藥物維持。但當時的我,秉持一個觀念,一個人的生命終結於何時,這是上天的事情,不是我甚至不是醫生能夠決定的。我能做的,是儘可能地尋找延續生命的辦法,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我們曾至少四次被醫生宣判死刑,但每次都堅持過來了,這正是由於心中絕不主動放棄的這一信念,直到最後,我也秉持這一信念。也有朋友說,已經臥床了,病人沒有生活質量,活著沒有尊嚴。我認為,給予病人全部的愛,始終陪伴在他身邊,這就是病人最大的尊嚴。因為他曾在世間深深被愛。


先生曾吩咐一切按我的意見治療,如果回到從前,我還是會同樣選擇堅持到最後一刻,唯一不同的是,我會在治療過程中,更注重對病人的心理關懷和情感溝通,更加註重營養護理和副作用防護,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控制腫瘤這件事情上。如果病人在清醒時曾表達自己的意願,可以儘量遵從。當所有方法都已經用完,當病人已經昏迷,我們仍然可以握著病人的手坐在他們旁邊,告訴他不用害怕,家人一直都在。人終歸要走向死亡,而且永遠是以我們無法預見的方式,只是在來臨前,我們誤以為這天永遠也不會到來。所以當這一天終將來臨,就坦然接受吧,用愛作為最後的獻禮。


後記

拖了很久才來完善這篇小文。我寫的多是心得感悟,並沒有經過科學系統的論證,不知道會不會誤導大家,應該總歸會有一些幫助吧。雖然先生的離去是我心中最大的傷痛,但是,回顧治病的過程,我無怨無悔無憾。生命是最寶貴的,願我們呵護每一個生命,這是生而為人的尊嚴與榮光。還在路上的戰友們,加油!


明月千里

2018年4月30日於昆明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新的與癌共舞訂閱號

實戰篇——肺癌腦膜轉移用藥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