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高考!这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机会

高考!这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机会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考试考试还是考试!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高考简直是摧残少年天性、摧毁创新能力的天字第一号杀手!

以上可能是许多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

无可否认,我国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

比如,太过注重分数而忽略道德教育,

现在媒体上有许多批评熊孩子的声音,

但你们可能没注意到,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两个熊家长,

恢复高考40年了,

熊家长正是这些年来应试教育的产物。

比如,过于重视应试教育扼杀创新力,

过于繁重的课业使得没空放飞想象力,

即便偶尔有些奇思妙想也没条件验证,

即便验证了且成功了也不会考试加分,

久而久之,最富想象力的年华过去了,

我们都成了应试老油条!

近两年传说的新四大发明除高铁是知识密集型之外

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不过是商人自我贴金罢

晶体管芯片、操作系统、互联网协议这些才是根基

但是!但是!但是!

替学子们抱怨完后转折来了!

讨论教育模式是怎么都绕不开美国教育的,

作为地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他们的教育按照我国网络上普遍的说法

可总结为:“兴趣主导、发挥天性”

看上去很好,前提是孩子们都:

“兴趣正向、天生聪慧、毅力坚韧”

现实是:

爱玩简单刺激的游戏,

智商平凡不好不坏,

遇到难关更容易放弃。

一个冷笑话:美国大学考勾三股四,居然有不少人答错

想来小编是没说服力的,看看美国学者怎么说吧

“today's rich increasingly pass on to their children an asset that cannot be frittered away in a few nights at a casino. It is far more useful than wealth, and invulnerable to inheritance tax. It is brains.”

译文:越来越多的富人正在把一种资产传给他们的后代。这是一种不可能被几个夜晚的豪赌挥霍殆尽的资产,它远比财富有用,而且不受遗产税的影响。它就是智力。

(节省篇幅,以下只转关键译文)

“智力资本正在变得具有继承性。在这一代人中,聪明成功的男人与聪明成功的女人结为夫妻的人数远远超过前几代人。”

“他们无情地激励自己后代:专业人士的孩子在长到4岁时,已经比父母是依靠福利生活的孩子多听到了32000个单词。他们把家搬到有好学校的昂贵社区,花大笔的钱去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费劲心思让他们的后代进入名牌大学。”

(红色数字原文中是32m,在某些网络译文中是3200万,应该是错翻译成32million了,正规的应该是32千)

高考!这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机会

至于美国为何让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由释放天性,

高档餐厅需要服务生,夜店需要钢管舞女。

说一个事实:

英特尔科学奖及其他多项少年科学比赛,

入围决赛的候选者有三分之一是华裔,

而华裔仅占美国人口的1.4%!

美国各科研机构中华裔科学家也很多,

若不是因为某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

这个比例会更高,以至美国出台平权法案,

上个大学不看分数看肤色?!

华人的成就和肤色无关,

和“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民族传统有关,

他们大多是二代移民,

要么父母有重视教育的传统,

要么在国内接受过严格基础教育,

那些移民好几代被同化的“香蕉人”不在此列。

视线转回国内,

建国后的一穷二白、遍地文盲,

短短几十年就有了如下成就:

高铁、大飞机、5代战机、航母、空间站

谁敢否认中国教育的功劳?

一个最会钻空子的民族,一个处处讲关系的社会

中国教育和高考,看似严苛,实是难得的“清流”

继续引用那位学者的话:

“Loosening the link between birth and success would make America richer—far too much talent is currently wasted. It might also make the nation more cohesive.”

“拆散出身和成功之间的联系会让美国更加富有——如今,太多有才华的人都被浪费了。它或许还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具凝聚力。”

所以,我们正拥有的,也许是美国人所向往的呢?

所以,学弟学妹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抱怨高考

因为,这是寒门子弟为数不多且更公平的上升渠道

引用部分文段来源于:《经济学人》杂志

文章标题:美国的新贵族

特此感谢文章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