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發表了主題為“講故事的人”領獎演講。

莫言在開篇中這樣講道,“我獲獎後,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榮,但我的母親卻無法分享了。”

思母之情,溢於言表;念母之心,青天可鑑。

莫言先生以講故事的方式,講到有關母親的四件往事。

每一件事都深情地回憶了母親在其幼年時期,疼痛憐愛、寬容大度、悲憫情懷、善良誠實的映入靈魂的母親形象。

大愛慈母,猶如孟母,言傳身教,令莫言受益終身,並在母親自然而寬容的引導下,由一個“耍貧嘴子的鄉里少年”一步步走進文學的殿堂。

毋庸諱言,莫言先生是中國傳統孝道觀念中的大孝子,是莫氏家族的孝子賢孫。

凝視莫言先生演講視頻,使我記起《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中的一段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意思是說,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地贍養父母可父母卻不在了!

過去而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而再也見不到的是親人。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有關孝子的故事。如孔子得意門生子路百里負米,侍奉雙親;

東漢時期的董永家徒四壁,賣身葬父,孝行感天;宋代朱壽昌在朝為官,刺血書寫《金剛經》,棄官尋母,終得母子團聚;

北宋詩人黃庭堅身居高位,竭誠侍母,每天晚上親自滌親溺器。

這些不隨朝代更迭,人事變換,如江河萬古流般不停上演的孝悌人物和故事,構成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道德基礎和倫理綱常。

千百年來,孝悌文化和孝子故事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感召和濡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造就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孝悌故事。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許我們事業成功,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陪在雙親身邊說說話;

也許父親曾經挺拔的脊背開始彎曲,有些礙眼,母親愛嘮嘮叨叨的總是閒不住的嘴,不太耐聽;

也許父親稀鬆平常,“恨鐵不成剛”,僅是一名清貧的退休職工,歲月的刻刀,不經意間也在母親光滑紅潤的臉龐上刻下深深的痕跡;

也許我們的父母積蓄無多,年邁多病,現在就躺在醫院病榻上……

是父母給了我們身體髮膚,把我們帶到這個神奇而色彩斑斕的世界上來。

是父母把把咿呀學語的小鳳雛養育成亭亭玉立的乖乖女,把蹣跚學步的小調皮訓練成疾步如飛的棒小夥。

是父母在我們成長進步或遭受挫折的時候,給予最溫馨的鼓勵和最溫暖的寬慰。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閻維文演唱的《母親》,劉和剛演唱的《父親》,都從人文道德的角度闡釋了孝敬父母的人間大愛,情感質樸,攝人心魄。

孔子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孝敬父母,不在過去和將來而在當下。

無論我們的父母是錦衣美食,位高權重的官員、或是羅中立畫布上的忍辱負重的蒼老《父親》,是鴻儒巨匠、或是鄉里白丁,是身體健碩、或是風燭晚年,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父、或是“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慈母。

趁著父母健在,趁著父母還在病床上,好好侍奉,及早行孝,及早還上父母含辛茹苦的“撫育賬”。

即使遊離天涯,人在他鄉,也要心回,故鄉“常回家看看”。

待到父母靈魂歸天,不在人間時,再想“還賬”悔已遲!

即便搞驚天動地的喪葬儀式,對於逝者而言已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盡孝當趁父母在,良心發現悔亦遲。
小影一一子欲養而親不待一一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