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廣西最後一位狀元——劉福姚

廣西一共有13位狀元,最後一位是劉福姚。劉福姚生於1864年,卒年不詳,原名福堯,字伯棠,一字伯崇,號忍庵,一號守勤,桂林臨桂人,是晚清時聞名全國的臨桂詞派的重要成員。幼年勤懇好學,智力過人,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應群邑之試,屢冠其曹,施以第一人獲售”。十五年(1889年)考取內閣中書。十八年(1892年)參加進士試,主考翁同龢看到他出類拔萃的詩文中流露出一種嶄新的思緒,甚為喜愛,向光緒帝推薦,獲殿試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廣西科舉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初任翰林院修撰,繼任翰林院侍講,後歷任貴州鄉試主考官,浙江、河南鄉試副主考官,翰林院秘書郎兼學部圖書局總務總校。劉福姚受恩師翁同龢的影響,具有維新的政治傾向。慈禧太后嚴厲鎮壓維新分子,翁同龢被革職看管:劉福姚也受到冷遇和歧視,僅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些瑣碎的工作。

廣西最後一位狀元——劉福姚

劉福姚墨跡

在晚清多難之秋,劉福姚深感國事日非,報國無門,懷著滿腔憤懣,以填詞打發日子。庚子之難時,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許多大官顯宦、財閥巨賈狼狽西逃,而劉福姚留居京城。他與浙江吳興名詞人朱祖謀、臨掛名詞人王鵬運同心合約,潛心研究詞學,依韻填詞,相互吟唱,用以抒懷遣興,合作了《庚子秋詞》,以抒發愛國抗敵之情,被譽為“反侵略文學”,為時人所樂誦。

廣西最後一位狀元——劉福姚

民國線裝本《庚子秋詞》

劉福姚的詞幽瑟沉著,怨曠潛秀,多是閱世彌深之發,類似嘻笑怒罵之章。著有《忍庵詞》1卷傳世。葉恭綽編的《全清詞鈔》,收有他的6首詞。其詞《四字令》、《雨中花》《玉樹後庭花》等真實地寫出了對國家前途的擔擾和反帝愛國主義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