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1961年12月偉大的詩人毛主席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1961年12月偉大的詩人毛主席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卜算子·詠梅】

【作者】毛澤東 【朝代】近代

譯文對照: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風雨把春天送歸這裡,飛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來到。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懸崖邊上還盛開著俏麗的梅花。

梅花雖然俏麗,但並不炫耀自己,只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將會感到無比欣慰。

1961年12月偉大的詩人毛主席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書法鑑賞》

註釋:

1、冰:形容極度寒冷。

2、叢中笑:百花盛開時,感到欣慰和高興。

3、猶:還,仍然。

4、俏:俊俏,美好的樣子;(此處既能表現梅花的俏麗,又能表現革命者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美好情操。)

5、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文中指花全部盛開的樣子)

《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讀陸游同題詞之後,“反其意而作”。寫作於1961年。全詞共分為上下兩闕,共計44個字。描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借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來吟誦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

創作背景:

1961年,對中國來說,可算是個多事之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歐美封鎖,蘇聯翻臉;面臨的國內環境是經濟困難,災害重重。面對困難和壓力,毛澤東想要表明共產黨人的態度和鬥志,便醞釀寫一首詞。他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感到文辭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所以他要再讀與陸游的詞風格不同的詠梅詞。

此詞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毛澤東借詠梅來言志,鼓舞廣大的無產階級人民群眾,鼓勵他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的這首詞,借用陸游的原調原題,但整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故作者說:“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1961年12月偉大的詩人毛主席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中華第一人:毛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