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沒有美國,俄羅斯會怎樣?

我喺唐妹崽




美國和俄羅斯真正發生很大的關聯是從一戰前後開始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水嶺。

在一戰前,大約1899年前後,美國的GDP已成為世界第一。和德國差不多,兩個國家都是後發國家,在全球的殖民體系中都沒有什麼殖民地。德國人高叫著:我們也要爭取自己在陽光下的地盤。


美國人則相對溫和,不要求擁有自己的殖民地,卻要求各國把自己的市場和殖民地的市場開放,讓美國的產品能夠銷售進去;美國人的口號就是“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意思就是說,你們歐洲列強吃肉,讓我們美國人喝點湯好不好。

作為貪婪奸詐的俄羅斯人根本不會答應他們的,全球最自私的人就是俄羅斯人,想從他們口中搶食吃,那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當然在一戰中,兩國基於自己的利益選擇,還是成了盟友,都在協約國的一方。



在一戰後,俄羅斯爆發了十月革命,受到歐洲列強的堅決打壓,經濟政治上日子都不好過。

美國人則處在另一端,生活過的也不如意,當然不是指經濟上,而是在全球霸權問題上。一戰結束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應該建立一個國際聯盟,用來協調各國之間的衝突,共同規則全球的發展問題。歐洲各國舉雙手錶示支持,然後美國人又說,這要由美國人來領導,歐洲各國表示,哪涼快哪待著去,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美國人的計劃就此失敗了,領導全球的計劃就破產了。


這時全世界都在對蘇聯實行禁運和經濟制裁,蘇聯迫切需要西方各國的投資來拉動經濟恢復和增長,這時美國企業屆向蘇聯伸出了援手,不少美國企業到蘇聯來投資,這一時期兩國的關係應該還是可以的。



二戰爆發後,嚴峻的國際形勢逼迫美國和蘇聯不得不聯手,德國企圖統一歐洲和非洲,日本企圖統一亞洲,他們計劃亞洲和歐洲統一後,聯手向美洲發起進攻,最終實現他們“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偉大夢想。



中華危急,亞洲危急,全球危急,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聯合起來!這其中就有美國和蘇聯,英國法國,還有中國。

這時美國和蘇聯雖然名懷鬼胎,但在反法西斯大旗下,還是聯合了起來,共同促進了二戰的結束,為世界反法西斯大業做出了貢獻。



二戰結束後,兩國都是謀求全球的霸權,美蘇開始全方位的展開競爭。

美國把重心放在了歐洲,蘇聯則退而求其次,把重心放在了亞洲,於是支持朝鮮向韓國發起了進攻,然後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到了六十年代,赫魯曉夫更是準備把導彈佈置在美國對面的古巴,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向美國發動進攻。然而這個計劃被美國人發現了,雙方發生了極大的衝突,最後雙方都明白現在不是開打的時候,都保持了剋制和忍讓。

七十年代,雙方的競爭進一步升級,美國欺騙蘇聯要搞星球大戰,最終把蘇聯拉上了一條不歸路,在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重新回到了市場經濟體制中,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

然而國家利益是超越在意識形態之上的,美國依然是俄羅斯的對手。美國並沒有給俄羅斯經濟恢復提供太多的幫助,反而加強了北約軍事聯盟,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壓制。



當俄羅斯奪取了克里木的出海口時,美國更是加大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到現在都是比較糟糕的狀況。俄羅斯不得不向中國稍稍低頭,求中國給予一定的幫助,讓俄羅斯的經濟不至於崩潰。



如果當今的世界,沒有美國,俄羅斯會更加囂張。

當蘇聯剛剛解體時,偉大的浙江商人給俄羅斯送去了大量的商品,幫助他們渡過了當初最困難的時期。俄羅斯人在剛剛經濟好轉後,就開始以怨報德,突然把在俄羅斯的浙江商人驅逐出境,扣壓了大批貨物,讓許多人多年積蓄血本無歸。

沒有美國人的壓迫和制約,俄羅斯會無底線的挑戰歐亞各國,當然歐亞各國也會聯合起來,共同打擊俄羅斯。


對付一頭獨大的壞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群狼戰術,大家統一指揮,統一戰略,共同對抗強權政治。

作為了解歷史的人,時刻不要忘記了,俄羅斯是對全世界傷害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搶奪清政府領土最多,殺害國人也相當多,對全球威脅也最大。經常說的頭號敵人美國反而沒有佔領清政府的土地,沒有索要太多的賠款,甚至最先支持清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大學。


新知傳習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沒有美國,俄羅斯恐怕是有得有失,而且失大於得,可能面對比現在更多的敵人。

先說“得”。沒了美國,俄羅斯在西部的安全壓力會大大減輕,由防禦轉向擴張。北約不復存在,歐洲國家會迅速分裂。像東歐的波蘭、烏克蘭、捷克、羅馬尼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就會立即成為俄羅斯覬覦和擴張的對象。軍事實力最為弱小的波羅的海三國,和俄化最為徹底的烏克蘭東部,都會像克里米亞那樣,被逐步蠶食甚至吞併。

漫畫:象徵普京的“大灰狼”吹倒波羅的海“三隻小豬”的木屋


沒有了美國和北約,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為這些小國的命運擔保。

在此之後,波蘭和烏克蘭西部會堅決抵抗俄羅斯,這時德國和英國就不會坐視不管了,它們會以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出手支援波蘭和烏克蘭。現在的俄羅斯的國力有限,最終會與波蘭和德國會實現妥協。俄羅斯在歐洲的擴張步伐將止步於此。

熊是俄羅斯,白鷹是波蘭,黑鷹是德國


在歐洲的另一邊,法國會成為俄羅斯的盟友,共同削弱和制衡英國和德國。

而早就親俄的白羅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白羅斯會加入俄羅斯,而後兩個國家會成為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打手。


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俄羅斯恐怕是失大於得。

在中東和外高加索,俄羅斯還缺乏進一步擴張的動機和實力。但是,一旦沒了美國這個共同敵人,伊朗會重新強大起來並有望成為核國家,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同盟將不復存在,兩國在裡海的爭端會暴露出來。而強大的土耳其將再次威脅俄羅斯黑海的軟腹部。

在東亞,沒了美國,日本會迅速走向再武裝化,甚至成為核國家。到那時,俄羅斯孱弱的遠東艦隊,恐怕無力阻擋日本收回北方四島。


最後,沒了美國,俄羅斯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到底屬於誰,恐怕還是未知數吧。


萊茵的黃金



沒有了美國,世界將重新劃分格局,俄國仍是軍事強國但不是經濟大國。基本格局如下:

日本空前孤立,守著孤島將主動與俄羅斯及鄰近大國修復關係,低下悔罪的頭,承認二戰帶給東南亞的傷害,承認慰安婦事實,索要北方四島已無任何希望。

俄羅斯重新控制中東一部分,阿盟恢復團結。以色列在阿盟及俄羅斯調解下承認巴勒斯坦建國,並讓出佔領巴勒斯坦土地,停止猶太人定居點建設,但不會讓出戈蘭高地。猶太人將和埃及等北非建立良好關係。俄羅斯獲得租借埃及西迪拜拉尼空軍基地使用權,建成控制蘇伊士運河橋頭堡成功。中東仍然大亂,主要體現在遜尼派與什葉派矛盾仍然加劇。

俄羅斯不再拉攏印度,但印度稱霸印度洋一隅仍會顯現,但不會再涉足南海,因為南海域內不會再選邊印度站位,避免壓力與衝突。馬六甲某國不再牛畢,皇京港取代坡港已成事實,濱海戰鬥艦消失無影無蹤。

俄羅斯與東歐關係和解,北約解散,但歐盟仍然存在。世界貨幣採用歐元及人民幣結算,英鎊地位下降,但盧布仍然不會堅挺。灣仔主動迴歸母親懷抱,第一島鏈成為旅遊勝地和漁場。


英漢微視




從影響世界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起算,如果世界上沒有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很有可能是蘇聯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導者,擁有世界上其他國家無法匹敵的軍事、經濟、科技實力,短期內會造成蘇聯一家獨大的局面。大膽推測,以俄羅斯為首的蘇聯時間一久必然會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與俄羅斯毗鄰的逐漸發展壯大的中國將會成為其“眼中釘”,中國要麼合併進蘇聯,要麼與蘇聯相對抗。無論是何結果,我們都應該看到,蘇聯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不是聯邦國,內部更不會是鐵板一塊,其存在的意義在於團結力量對抗其他強大勢力。如果沒有美國,蘇聯一家獨大,失去了對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隨著國家利益的需要,內部必然會出現分裂。那個時候,世界格局會重新“洗牌”,世界依然會迴歸到“一超多強”或“多級並立”的局面。

總而言之,世界的和平發展需要多方勢力的相互制衡,不會存在一個國家長時間一家獨大的現象,沒有了美國,必然會有其他國家在相應的時機充當“美國”的角色,與俄羅斯相抗衡。相反,如果沒有俄羅斯,必然也有對應的國家與美國相抗衡。


阿爾法軍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今天的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綜合國力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尤其是曾與美國分庭抗禮的俄羅斯。

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經濟常年一蹶不振,雖然仍然保持了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但其綜合國力正在不斷滑坡,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小。

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持續圍堵。那麼如果沒有美國的存在,俄羅斯將何去何從呢?靜夜史認為俄羅斯面臨的狀況不會有明顯改善。畢竟地球沒了誰照樣轉,而且導致俄羅斯走向今天局面的不僅僅是美國的功勞。

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美國至今也不過200多年時間。在1776年美國誕生之前,俄羅斯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相當艱辛。

想要明白沒有美國俄羅斯會如何發展,我們需要先明確,美國為俄羅斯的發展帶來了什麼:

1、購買阿拉斯加保全俄羅斯遠東(美國獨立戰爭至美國南北戰爭)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由於俄羅斯遭遇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所以俄羅斯急需在國際上尋找盟友挽回敗局。而俄羅斯的重要努力方向就是參與美國的獨立戰爭。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俄羅斯支持北方聯盟,在擊敗南方取得戰爭勝利後。作為回報,美國購買了俄羅斯鞭長莫及的阿拉斯加,作為阻止英國從加拿大入侵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屏障。

在這一時期,如果沒有美國,攜克里米亞戰爭勝利餘威的英國很可能以加拿大為跳板,通過阿拉斯加入侵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由於遠東地區常年地廣人稀,俄羅斯根本沒有力量進行阻擋,而如果失去遠東,俄羅斯的大國地位,也就不復存在。

2、阻擋俄羅斯在遠東的擴張(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俄羅斯出賣阿拉斯加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悄然到來。美國等資本主義強國國力迅速膨脹,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殖民擴張,與英國,日本等海上強國矛盾越來越激烈。

而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俄羅斯雖然經濟落後,但領土擴張的慾望從未停止,特別是在遠東地區的擴張,這勢必與同樣在遠東擴張的美國產生激烈衝突。

“黃俄羅斯”計劃的提出,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擴張的高潮,而這遭到了美國的強烈抵制,其抵制手段就是支持日本。日俄戰爭的結果,看似是小國,日本戰勝了傳統強國俄羅斯實際上是俄羅斯在遠東的擴張,遭到了西方列強的集體抵制。

在這一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特別是沒有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俄羅斯在遠東的擴張勢必順風順水,在東亞地區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3、阻止俄羅斯的迅速膨脹(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除了1917年美國參加一戰和俄羅斯組成短暫的協約國同盟外。隨著十月革命成功,俄國退出一戰,美俄關係迅速惡化。

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的出現稱為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的巨大威脅,因此美國參與到對蘇聯的圍堵中。

而面對蘇聯越發強大的事實,美國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後甚至默許法西斯壯大遏制蘇聯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因為美國在全球影響力不及英法兩國,因此即使沒有美國,蘇聯在歐洲的擴張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因為美國的參與,蘇聯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其共產主義輸出的步伐被大大延緩。

4、支持蘇聯對抗法西斯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德國法西斯的迅速膨脹超出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預料,其橫掃西歐的行為更是觸碰到了西歐國家的底線,這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轉變了對法西斯的看法。

為了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阻止法西斯橫掃歐洲,稱霸全球,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選擇與昔日的宿敵蘇聯聯手。

1941年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後,蘇聯成為美國的援助國家之一,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美國開始加大對蘇聯的援助。這對於深陷蘇德戰爭泥潭的蘇聯而言,可謂雪中送炭,特別是此時的蘇聯剛剛經歷殘酷的莫斯科保衛戰,國內武器裝備生產青黃不接,美國援助使蘇聯最終穩住了陣腳,最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

而且在德國瘋狂進攻蘇聯時,美英等國還對德國境內的工業設施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戰略轟炸,有效減輕了蘇聯的壓力。

在這一階段,如果沒有美國,蘇聯面對的境況將會雪上加霜。蘇聯最終會擊敗德國法西斯,但是時間會更漫長,付出的代價將更加慘重,而且蘇聯也不容易獲得超級大國的地位。

5、阻礙蘇聯的持續膨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蘇聯解體)

二戰後形成了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昔日的英法等世界大國淪為美國的小弟,美國成為資本主義陣營的巨無霸。

而經過二戰,共產主義終於躍出蘇聯,形成與資本主義陣營對峙的龐大的共產主義陣營。

在美蘇兩國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雖然兩國展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甚至將角逐場轉向了浩瀚的宇宙。但因為雙方力量的相對均衡,世界大戰再未爆發。

而這一時期如果沒有美國,蘇聯將因沒有制約力量出現巨大的膨脹,對周邊鄰國甚至世界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以69年中蘇交惡為例,如果沒有美國的從中斡旋,我國很可能遭受到惱羞成怒的蘇聯的核打擊。

6、扼殺俄羅斯的發展可能(蘇聯解體至今)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元氣大傷,徹底淪為二流強國。但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始終沒有放鬆對俄羅斯的警惕,其對俄羅斯的圍堵一刻也不曾放鬆。

特別是北約的東擴,使得俄羅斯的戰略迴旋空間被大大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只能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西方國家的封鎖。

在這一時期,如果沒有美國,俄羅斯面對的外在壓力可能會小很多。但由於俄羅斯在歷史上和西方國家格格不入,這使得俄羅斯依舊無法獲得西方國家的承認和接納。所以依然對俄羅斯不利的國際環境,無法使俄羅斯實現重新崛起,俄羅斯的發展依然舉步維艱。

不過在叢林法則的推動下,如果沒有美國的存在,俄羅斯和周邊國家尤其是南方大國的關係可能不會很融洽。

從各個階段來看,由於歷史上美國和俄羅斯關係的分分合合,所以沒有美國,俄羅斯的發展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不過我們應該清楚的是: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俄羅斯在歷史上對鄰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可以說俄羅斯的敵人遍天下。

作為俄羅斯的對手之一,美國的存在與否不會改變俄羅斯四面樹敵的處境。即使沒有美國,其他國家也不會讓俄羅斯一帆風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麼問,基本上把美俄放在同一檔位上,不過當今一超多強時代,美國是那一超,俄羅斯只是多強中的一強,不在同一檔位上。沒了美國,一超多強則進入了多強並立的時代。各大強國之間,在地區成為主導,在世界問題上或協調,或爭吵。

俄羅斯作為一強,成為自己所在地區的主導,首先恢復前蘇聯疆土,15各加盟共和國又或和平加入俄羅斯或被吞併進入俄羅斯,當然也就是恢復蘇聯疆土,而非蘇聯其他方面。像波羅地三國這些,沒了美國的庇佑,樂意不樂意,都被俄羅斯吃掉了,期望歐洲其他大國?別做夢了就。

拿下蘇聯地區,俄羅斯進而拿下東歐,向西窺伺歐洲各國,歐洲英德法等國在西歐地區雖然互相角力,但是面對俄羅斯吞併東歐歷史的再現,不得不聯合起來,當然不是軍事對抗,而是聯合與俄羅斯談判,形成俄英德法共治歐洲的局面。

至於中東,沒了美國,以色列立刻認俄羅斯為老大,俄羅斯當然是欣然接受,伊朗本就與俄羅斯貌合神離,只不過攝於美國的壓力,不得不與俄羅斯搞得火熱,美國沒了,雙方共同利益就沒了,而以色列外交攻勢之下,俄羅斯與伊朗敵對升級,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至於東部地區,那不是俄羅斯地盤,由俄羅斯好夥伴負責就好了~

以上調侃,請以娛樂心態觀之~


北玄武


這又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那麼我們也可以假設一下!其實,美國人口最開始由英國人組成。公元1607年,一個約100人的英國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以後的150年當中,陸續有歐洲人遷移到北美洲,不過當時還是以英國人為主。最初的美國和加拿和澳大利亞差不多,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只是一百多年過後,北美的人口結構變化比較大。什麼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以及被販賣到北美的非洲人雜居到了一起,這樣對英國的感情也就疏遠了。北美人之所以,對英國的殖民統治不滿,是因為英國人在北美頒佈《茶稅法》,很多北美人認為,英國人根本不把他們當一家人看待。最終爆發了“波士頓傾茶事件”,緊接著英國再次頒佈《不可容忍法令》,北美人徹底憤怒,最終走上了反英的獨立道路。

假如,美國沒有獨立也就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和現在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差不多。那麼現在獨挑大樑的就是現在的歐盟,且以英國為首的歐盟國家絕對也會向美國一樣制裁俄羅斯。大家認為,沒有美國,歐洲人會怎麼對付俄羅斯呢?其實,政治格局和現在差不多。在歐洲,英、法、德依舊是俄羅斯的死對頭,這是歷史決定的。現在的歐洲,即便沒有美國的駐軍。歐盟依舊會和俄羅斯對著幹,世界格局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只是換了一個角色罷了。

在二戰時期,假如美國不加入二戰。德國依舊會在俄羅斯遭遇“滑鐵盧”,因為俄羅斯的天氣惡劣,使德國損兵折將,德國進入俄羅斯失敗是早晚的問題。當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以後,也就加速了德國的滅亡。假如,盟軍當中沒有美國,那麼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也會加入,可能二戰要多打幾年,不過德國最終還是會被打敗。此外,在亞洲,日本可能更加瘋狂,也不會這麼快投降。但是,日本依舊要依靠英國殖民地的石油。換做是英國,也絕對會把日本的石油給中斷。那麼,日本也會襲擊,英國的殖民地。到那時,可能英國沒有造出原子彈,但是歐洲的德國戰敗以後,歐洲的盟軍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也會加入亞洲戰場,日本滅亡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二戰結束的時間要晚很多。

所以,沒有美國,歐盟會取代美國的位置,一樣會對付俄羅斯。俄羅斯現在,也有兩個敵人,一個美國一個歐盟。美國沒用了,還有歐盟。所以,俄羅斯始終會被歐洲人打壓。世界的先進科學技術,不是在北美就是在歐洲,所以俄羅斯也泛不起多大的浪。


謀士說


那俄羅斯不得起飛嘍!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有人說某事是對的,就應該有人說不對,因為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形成一言堂比如在敘利亞,哪還用打這麼久,費這麼大勁!(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沒有美國的世界,在軍事上也就沒有了美國的核動力航母、F-22猛禽戰鬥機、戰斧巡航導彈、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等影響世界局勢的東西存在。

世界將出現多強並立的世界格局,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美蘇爭霸格局結束,美國一家獨大,搞得許多虎視眈眈的強國心裡不爽。

一旦美國消失,一超多強的局面隨之結束,雖然說是多強共存的局面,但裡面肯定還是要分出個三六九等,輕重緩急,那麼誰是雞頭,誰是鳳尾呢?

俄羅斯,以戰鬥民族的風格絕對排第一,為什麼?倒不是俄羅斯有多麼拼命三郎的勁頭,而是繼承蘇聯遺產的俄羅斯實力最強,雖然都是些渣渣、“殘羹冷炙”,但基本上也是處在想幹誰幹誰,想打誰打誰的地步。


就比如說讓俄羅斯大為光火的克里米亞,沒有美國的2的話,烏克蘭恐怕只剩下搖尾巴的地步。再說格魯吉亞,2008年奧運會俄羅斯還派兵與其纏鬥。

在敘利亞俄羅斯應該已經出在高枕無憂的地步了,而不是現在對美國及其盟友防不勝防的地步。

為什麼?都是“親”美惹的禍,要是1沒有美國,哪裡來的衝突發生的條件,當然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沒有美國就天下太平了,俄羅斯1可不是什麼小清新或者善男信女。

也是個惹禍鬼,會的套路,耍的心機並不比美國少,要不然也不可能有美國的地方就有俄羅斯,這證明兩個國家在很多地方具有一致性,包括恃強凌弱,以大欺小。

當然,世界本就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此去彼來,芸芸眾生能做的就是1適應世界,如果有能力,就去改變世界!


歷史三日談


"沒有了美國",我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有幾種可能性。第一,假設美國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過。第二,假設有一種超自然力量,讓美國土地上的美國人突然就消失的無影無蹤。第三,美國衰亡了,這個國家已經不存在了。每一種假設,都俄羅斯來說,都對應了不同的可能性。

第一種,假設美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五月花號"移民是最早的美國移民,如果沒有他們,也會有後繼的移民,所以美洲大陸上必須有新的國家建立。如果美國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出現過,則有幾種可能:

1,美洲大陸原本就不存在。2,曾經有一個類似於美國的國家,但被消滅了。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第二個。那麼,為什麼這個國家被消滅呢?我們可以假設是這個國家在獨立戰爭中被英國打敗了,然後over了。這樣,雖然沒有美國,但佔據北美的是英國。英國是現今的超級大國。有英國在,依然會壓著俄羅斯打。

第二種可能性,美國突然神秘消失了。9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突然就沒有一個人了,全世界會感到極端的震驚,這片地方會被全世界封鎖,劃為禁地,只允許科學家進入研究。沒有了美國,俄羅斯面臨的壓力就小了,歐洲會加強團結在一塊,以抵抗俄羅斯,這樣世界局勢就會加深緊張。

第三種可能性,美國自然衰亡了。美國衰亡了,這個過程怎麼也得幾百年,幾百年後的世界局勢,天知道。美國都不存在了,可能美洲會聯合成一個整體國家,即"泛美聯邦"。這樣看,其實美國換了一個名詞,實力是擴大了。美洲都能有"泛美聯邦"了,歐盟也應該組成了"歐洲聯邦"。俄羅斯要麼加入"歐洲聯邦",要麼繼續與聯邦對著幹。如果對著幹,俄羅斯還是沒有前途。


懷疑探索者


1.俄羅斯最先下手的肯定是波羅的海三國。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強行吞併波羅的海三國。波羅的海三國,也就是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這三國都沒有參加獨聯體。不但沒有參加獨聯體,現在反而成為了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前沿。沒有了美國,也就沒有了北約。沒有了北約的保護,波羅的海三國只有615萬人口、17.4萬平方公里土地,無法抵抗俄羅斯。除此之外,俄羅斯飛地-1.51萬平方公里的加里寧格勒,夾在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之間。所以,不論是波羅的海三國反對俄羅斯的歷史,還是為了飛地加里寧格勒,俄羅斯一定會對波羅的海三國下手。

2.對波羅的海三國下手以後,俄羅斯接下來會整頓獨聯體內部。獨聯體是俄羅斯立足之本。俄羅斯想要重現蘇聯時期的輝煌,一定要保證獨聯體的團結,一定要保證俄羅斯在獨聯體內部的領導地位。2008年,因為南奧塞梯共和國,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戰爭;2014年,因為克里米亞事件,俄羅斯與烏克蘭徹底撕破臉皮。沒有了美國,俄羅斯豈會放過不聽話的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烏克蘭有4500萬人口,20萬軍隊,格魯吉亞有370萬人口,3.7萬軍隊。兩個國家面對擁有113萬大軍的俄羅斯,只能束手就擒,重新成立親俄政府。

3.整頓獨聯體內部以後,俄羅斯必定對中東下手。沒有了美國,俄羅斯會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消滅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沒有了美國,俄羅斯一定會與伊朗合作,收服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重新與伊拉克建立友好關係;沒有了美國,阿富汗一定會再次陷入內亂,俄羅斯不會放棄火中取栗的機會;沒有了美國,俄羅斯更不會放過世仇土耳其;沒有了美國,沙特和以色列恐怕要爭先討好俄羅斯。俄羅斯依靠赫梅明空軍基地、圖爾塔斯海軍基地,一定會在中東謀求霸權。

赫梅明空軍基地

4.對中東下手以後,俄羅斯將全面出擊。沒有了美國,戰鬥民族對土地的慾望會再次爆發。日本的北方四島,想都不要想,絕對沒有收回的機會;歐盟各國、特別是德國,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沒有了美國,歐盟也無力與俄羅斯作對;沒有了美國,俄羅斯將在世界各地意圖恢復蘇聯榮光。

所以,沒有了美國,俄羅斯不是現在的俄羅斯,對世界局勢弊大於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