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建文帝朱允炆真的死了吗?

赵晓


建文帝朱允炆有没有死?当然死了。只不过是不是死在靖难之役中,野史和民间传说都众说纷纭。

(影视作品中的朱允炆)

按照正史记载,朱棣破城的时候,朱允炆伤心欲绝,就把周围的人都赶走了,然后把宫门一关,放了一把火。朱棣一看,哎呦喂,咋烧起来了?快快快,都救火去!

但是跑到地方已经晚了,都烧的面目全非了。从灰烬中扒拉出一具尸体,这就是朱允炆,太可怜,用天子之礼埋了他吧。

那朱允炆到底是不是烧死了?不知道,朱棣不会把事儿说这么明白的。不过简单推测一下,朱允炆从靖难之役中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是朱棣不可能放过他。

朱棣虽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实际上想干嘛大家都明白。要想当上大老板,就必须保证原来的老板彻底挂掉。

这是第一目标,也肯定是朱棣心心念着的事情。当时的真实情况虽然我们不知道了,但朱棣一定做了周密的安排,甚至有可能秘密安排一支“斩首小队”,就是为了取朱允炆的命。

那万一如传言所说的,朱允炆幸运的逃了出去呢?

虽然那时候没有天网摄像头啥的,但是人口流动性是很差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原住地过上一辈子。当地的捕快们上街溜一圈,就知道谁是老住户,谁是新来的。

(传言“红崖天书”也是朱允炆留下的)

如果朱允炆没死,朱棣必然会大规模的搜捕,只要有一点线索,他都必死无疑。

那传说中的当和尚呢?和尚不是普通人,目标更大!不是说剃个光头就是和尚了,那必须要是合法的,官府认可的。

朱棣只要派人在各地寺庙一查,谁是新来的,很快就能查出来。所以只能是做个云游和尚,还只能是走山间小路才行。但是,人是需要吃喝的,再回到大规模搜查这个前提,只要你出现在了陌生的地方,很快就会被举报的。

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朱允炆去了海外,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他……这个太扯了。去海外其实目标更大,真要想去找,郑和没有必要跑这么多趟,一次就够了,毕竟那时候想在海外生存下去,目标也是蛮大的。

根据很大网友和学者的推测,朱允炆就算不是被烧死了,也可能是被乱兵砍死。朱棣必须要除掉这个心头大患,但是呢,又不能明着说自己把皇上给咔嚓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宣称朱允炆自杀了,为了处理那些流言蜚语,还装模作样的大规模搜寻一下,就是要给天下人看:我找了啊,这么多年了,没找着啊!

有人说后来胡濙找到了朱允炆,但是朱允炆表示自己只想做个老百姓,不会找麻烦的。于是胡濙回来告诉朱棣,他们还密谈了很久,朱棣最终不再寻找朱允炆了。

(朱棣)

就算真的朱允炆只想做老百姓,朱棣就能放过他?太理想化了。朱允炆就是一面旗子,他说自己以后就躺在地上了,没人看见他。但是你能保证不会有别的人扛着这面旗造反?

朱棣再笨都会明白,朱允炆的身份太敏感,绝不能活着。

不过朱允炆穿越时空的说法,还是蛮有意思的……


七追风


据永乐年间《实录》、《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误听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策略,决意要锐势削藩。一些实力小的藩王被削后,甚至被贬为庶民,这让领兵在外的燕王朱棣非常愤怒,在属下的劝说下,他下定决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不到四年,燕王就已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这时候建文帝再求和,燕王不允,他命人死守,但是让建文帝想不到的是,他的守将李景隆却被燕王收买,直接打开金川门,让燕王大军入城,于是,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入宫后,清查内宫,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烧得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

靖难之役

对于以上明史记载,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些记载都是明朝自已记录。毕竟篡位骂名不是朱棣愿意承受的,这些明史可能掩盖了事情的真相。大家都认为,仅凭建文帝侍内宫人的片面之词,及一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就认定建文帝自焚,太过牵强。

示意图

于是流言之势变得不可阻挡。有人同情建文帝,认为建文帝没死;也有从众者,为了增加谈资,杜撰建文帝在逃的更多细节,有人甚至说在民间见过文帝在逃。

燕王进城

主流的说法是:燕王军队破城以后,建文帝无计可施,担心被抓后得到更加悲惨的下场,想要一死了之。这时候,受明太祖嘱托的大太监王钺告诉他:太祖生前,曾交待我,给您留了个铁箱子。若是您有难时,让我交给你。这个铁盒子现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建文帝急忙叫亲信之人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写着“应文”、“应贤”、“应能”的度牒(古代和尚的身份证件)。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银两若干、书信一封。信中写道:“分两路,一路走鬼门,另一路走水关御沟,然后,在神乐观西房会集。”神乐观住持王升已得到宫中消息,亲迎建文帝到观中避难。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开始了逃亡生涯。

卫队搜索

编者认为这一说法比较靠谱。因为,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是临济宗的天下总掌门人,整个临济宗派系所属的寺庙与僧人都支持建文帝,为建文帝顺利逃脱提供了便利。而溥洽在“靖难之役”后,就被朱棣长期软禁,直到永乐十六年才放出,这里面大有文章。其次,朱元璋时期,多次举行全国僧人大考,与僧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洪武二十六年的一次大考中,朱元璋特命洁庵禅师任福建泉州开元寺住持(上期讲过),但在建文帝逃难后,洁庵禅师突然转任福建闽侯雪峰寺,大兴土木,有人认为是为了安置建文帝一行人而做。后来,洁庵禅师又主动卸任住持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很蹊跷,可能与建文帝复国大业有关。


多知事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孙子,皇位像火箭似的越过了他父辈那一代,直接驾临他的头上,皇位来得太快了,他上位也太容易了,没有好好把握,喜欢瞎折腾,结果仅仅四年便将皇位玩落了,被他的叔叔朱棣给抢去了。

(建文帝)


朱棣攻陷南京后,皇宫里突发大火,朱棣在大火熄灭后四处找寻朱允炆,几乎把皇宫翻了个底朝天,还是不见踪影,后来经太监指认有一具烧焦了的高度疑似朱允炆尸骨被发现,朱棣抚尸大哭,他说你干嘛想不开,我是来帮你除掉身边的奸贼的,不是来抢夺皇位的,他这只不过是说给旁边的人听的,其实他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正史是这样描述的,但野史却不这样认为,野史说朱棣攻下金川门后,建文帝朱允炆本想自尽殉国,翰林院编修程济劝说朱允炆逃出南京待日后东山再起,并拿出朱元璋留下来的宝盒,说这是先皇朱元璋为你准备的在出现大难时的防身之物,里面有僧服、度牒等便于逃走的物品,于是建文帝、杨应能和监察御史叶希贤分别对应度牒上“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名号,由僧官溥洽给他们削发为僧后逃走。

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茶饭不思,他是抢来的皇位,总担心哪一天又被朱允炆给夺回去,因此他只有除掉朱允炆才能高枕无忧,他是派人四下打探,还是无果。

还有人说朱允炆在大臣的护卫下逃往海外了,并派郑和前去寻找,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希望,他们不愿意朱允炆落到暴君朱棣的手上。 朱元璋由和尚变皇帝,朱允炆由皇帝变和尚,爷爷从和尚升至皇上,孙子从一把手干回和尚,真是败家啊。


最有可能的结局和尚朱允炆死于大火之中,因为朱棣的燕军兵临城下,把皇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更何况经考查皇宫也无鬼门、御沟之类的逃跑通道,建文帝也深知通道四叔是个贪得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绝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朱棣也决不会让朱允炆活下来,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处。


或者说建文帝就是被朱棣杀了,然后对天下人和满朝臣子说建文帝不见了,并派人四处寻找来转移视线,而将觊觎已久的皇位收入囊中,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不过知情人都被朱棣给杀了而已,留给后世一个谜团。

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所写,朱棣总不能写自己杀了建文帝而留下弑君杀侄的罪名,只能说朱允炆失踪了。 这是个历史悬案,除了当事人没人知道真正的结果,人都比较喜欢对未知的事情作诸多的猜测,或许他是死在了那场大火之中,朱棣的模糊态度也许只是为了让民众以为建文帝没有死,这样他也可以欺骗下自己,掩饰自己对侄儿的愧疚,毕竟他也算是谋朝篡位了,也许建文帝早已被朱棣处决了,免除后患,这些未解之谜在没有得到确切的研究证据之前,这些猜测都是成立的。


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难以确考,为明史的一大疑案。


遗产君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宫中火起,朱棣进宫后闻知建文帝自焚而死,并有一具烧焦的尸体。但并没明显证据证明这就是建文帝,后来有人报告朱棣说建文帝削发为僧逃走,那具尸体是建文帝之妻马皇后的。但为了登上皇帝宝座,朱棣对外宣布建文帝已死,自己于次月登基为帝。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包括朱棣也认为建文帝没死。这位皇帝侄子的生死成了他一大心病。

  因为传言建文帝是是化妆成僧人出逃,为此他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讯问,一直关了十几年,直到姚广孝临死前为溥洽求情才释放了他。

  除此以外,担心建文帝逃到海外,朱棣派亲信宦官郑和以下西洋名义“欲寻其踪迹”;又派大臣胡濙以寻访真人张三丰名义遍行国内,甚至潜至乡、邑长达16年搜寻朱允炆下落。

  这些在《明史·姚广孝传》、《胡濙传》中均有记载。

  胡濙自永乐五年起连续十余年暗访建文帝踪迹,但没有确切消息。永乐十七年,据传朱允炆藏匿南方,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等省府州县。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已获知朱允炆下落,匆匆赶到宣府去见在外带兵打仗的朱棣。赶到时已经很晚,朱棣已睡觉,但听说是胡濙到来,立即起床召见。然后听胡濙汇报,直到到漏下四鼓才出来。第二年朱棣即病死于征蒙古回京途中。

  胡濙当晚和朱棣汇报的详细内容并不见于正史,但根据当时情况推测,胡濙得到了很详细的朱允炆的现状,而且还应该见到朱允炆,甚至替朱允炆向朱棣传达了口信也未可知。因为此时朱棣已经政权巩固,不怕朱允炆来翻他的天,只是想知道他的情况而已。

  但据其他说法,胡濙此次已查访到朱允炆在宫中火起后被溥洽所救,削发为僧。然后一直被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如今一心为僧,再无复国之意,念经待死一老僧耳。

  也有研究者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葬于皇驾庵后的山坡上。

  几年前,我曾写了一部关于建文帝失踪的小说(《明教圣火令》),虽然是小说,但也反映一定历史,目前在头条连载,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我头像找到专栏阅读。


赵燕云


建文帝死不死对历史没有任何影响,他活着的时候,提全国优势兵力和人才都不能打败朱棣。天下已丢,死不死根本就没什么影响。执拗于朱允炆死没死毫无价值。

(1)朱允炆死不死没有价值,即使没死,他也已经心死,否则,天下不可能没有任何风波

朱允炆“削藩”是对的,但过程比较拖沓。因为有“推恩令”的历史,汉武帝的那种阴柔手段(如果没有汉景帝先用武力打服了藩王,“推恩令”也继续不下去)根本无法实行。



所以,“削藩”就应该干净利落。反观,朱允炆削藩过程太面。 因此,朱允炆生与死已经毫无重要。天下都已经丢了,再争都是“朱家内部”,绝大部分藩王、武将都是等着见分晓。分晓已见,该贵谁大家都知道。即使朱允炆活着,以“皇帝”的威严,众人也会说是“冒充”的。 “趋利避害”是本性!

(2)郑和下西洋为的是构建“明朝主导的国际秩序”,为了一个朱允炆,既低估了朱棣的魄力,又高估了腐儒的感染力忘记了人性是趋利

避害的,朱棣敢造反而且能成功,至少证明此人“很有能力” 明初,明朝的最大敌人就是残元势力。



对于明朝政府来说,是区分不出蒙古、突厥化蒙古的。因此,面对北部、西部蒙古势力甚至帖木儿帝国时,只能视作蒙古势力。

过去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细的区分。再加上,元朝比较发达的商业活动,对于大部分经受过元朝生活的明朝人来说,四面八方、各个政权,似乎都在臣服着蒙古势力。

这种理解也符合一定的对国际秩序的认识,包块朝鲜半岛、东南亚半岛、东南亚各国来说,其对蒙古势力仍然心存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宣扬大明的强大”,用以显示蒙古帝国余晖已经消失,新的国际秩序由大明主导的雄心是主要的。



这次第一次、第二次“下西洋”都是围绕军事行动展开的高度相关。

安南事情平定后,“下西洋”就开始以打造“新的国际秩序”为主的。


坐古谈今


朱允炆到哪了?李自成到哪了?朱三太子到哪了?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很多,也有很多的论据。下面是我在知网随便找到的几篇论文。

何歌劲. 明建文帝朱允炆改名何必华落籍湘潭详考。

(靖难之役)

余新忠,杨春君.李自成最终隐归慈利县四十八寨说献疑。

文博.一说 在九宫山被地主团体攻杀 一说 在夹山寺出家做了和尚 一说 在金城山继续从事抗清斗争 闯王李自成的最终结局三说并立何者为真。

莫晓.闯王李自成究竟魂归何处。

但要注意一个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的历史意义已经结束了。

1、建文帝去哪了?

关于建文帝的讨论很多,有的说在宫里烧死了,有的说出逃了。出逃的地有很多,诸如湖南新田大观堡、浙江东明寺、四川。

《江油县志》记载: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败归隐此山。

《明史纪事本末》里面写的建文帝把国内的名山大川都跑遍了,还带着几个小弟,说的有鼻子有眼。

目前来看,胡丹博士在《大明的九千岁》中解释的最好,建文帝不管烧死没有都必须烧死。这才能让朱棣安稳登基。

(建文帝)

2、李自成去哪了?

李自成在九宫山死了没有,讨论很多,有的说削发为僧,有的说青城归隐。

(李自成)

记得以前有个电视剧《雪山飞狐》,里面有闯王宝藏。有趣的是,闯王宝藏没被发现,张献忠宝藏被挖掘了。

李自成在失踪后,部队归了南明,最后到了巴山一带防守。

(闯王墓)

总结:

在历史讨论中,有很多悬案,也演化出很多传说。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人物退出历史舞台就没什么意义了,自然没进入的也没讨论的意义。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靖难之役南京城破之时,燕王朱棣骑着高头大马准备会一会他这个侄子朱允炆的时候,传出来的消息却让他既失望又恐惧:建文帝不知所踪……

此后的600多年来,关于建文帝的生死结局成了文人墨客、市井茶楼的经常谈论的话题??朱允炆到底哪里去了??

一、自焚死亡说:

《明史》中记载:南京城破之时皇宫内着起了大火,建文帝和皇后以及长子朱文奎举火自焚而死。但是《明史》这种官方的东西,是可以人为修改的,朱棣即位后不也是把一切有关记载建文朝的资料全部焚毁了么。如果官方不宣布建文帝已死,那么燕王朱棣的即位就是非法的。

二、出家为僧人说:

还有一种说法说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前就化妆了和尚从城内的地道中出城了,后来就在杭州的寺庙中剃度出家,直到去世。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相传老道的朱元璋去世前已经预料温文尔雅、纯孝之至的皇孙朱允炆不是那些虎视眈眈的儿子们的对手,为了保全自己的皇孙一条性命,朱元璋在临终前把个包袱就给了朱允炆,并告诉他“只有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打开。”后来燕王兵临城下之时,朱允炆打开了包袱,里面装了三样东西:一把剃头刀、一个钵盂、一张皇宫内出城的地道的地图……

三、英宗朝“老佛”说

相传明英宗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来到北京,自称是建文帝朱允炆,要求见英宗皇帝,明英宗见老和尚时发现这位老者从容不迫,仙风道骨,谈吐不凡,但是也不能确定,于是在宫中找到几位仅有的在南京皇宫时见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前来辨认,这些老太监见到这位老者后都大惊失色,跪在地下低头垂泪…自称朱允炆的人对英宗皇帝说自己已经年老,希望死后能葬在祖宗身旁,所以来见他,只有这一个目的…按照辈分,朱允炆该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爷爷辈的,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对皇权不构成任何威胁,英宗于是将老人养在宫中,称为“老佛”,正统末年去世时,将其葬在南京明太祖孝陵旁边。也有说此种说法是一些对建文帝业抱有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杜撰的


朱允炆到底是怎么死的?说实话已经死无对证了,人们能做的也只能根据一些明朝留下的书籍而猜测……历史就是这样,谁能说清烛影斧声,又谁能说清光绪之死……


历史课课代表


建文帝朱允炆基本可以断定当时城破时就死了!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也,明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之孙。因父亲朱标壮年陨落,皇爷爷朱元璋便将皇位直接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登基以后,开始一系列的措施裁撤藩王的权力。面对新皇帝朱允炆的撤藩决心和数位王爷被贬为庶人,一时间各位手握重兵的叔父藩王人人自危,而实力最强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更是被朱允炆完全监督起来,朱棣不得不装疯卖傻以求自保,但是朱允炆还是没打算放过朱棣,彻底的令朱棣起了反叛之心,借机“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对抗南京的中央朝廷。


起初朱棣可谓是打得十分艰难,但是朱允炆一系列的战争失误不断地消耗自己的力量,给燕王朱棣以死里逃生的机会和壮大自己的时间。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战争。燕王朱棣攻破南京皇城,就在燕王朱棣破城之际,一场大火烧红了整个皇宫的上方天空。

大火过后,收拾宫城内的断壁残垣的兵士们发现,建文皇帝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民间一直流传着朱允炆通过皇宫内的暗道逃出了南京城,躲到了寺庙之中,出家为僧,从此青灯古佛隐居生活度过了一生。但是这个结局只怕是百姓们出于对弱者的可怜编造出来的故事。



最有可能的结局应该还是朱允炆死于大火之中,即使没有死于大火之中,生还下来的朱允炆被朱棣发现之后。也会暗中杀害,对天下人和满朝臣子说建文皇帝朱允炆不见了。而将觊觎已久的皇位收入囊中。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不过知情人都被朱棣杀害了而已。留给后世一个谜团!


珞珈山的猫


不管明成祖朱棣怎样摸黑,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无法抹掉的,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朱允炆最大的错误是忽视他爷爷的能力,朱元璋已经为他能当稳皇帝做足了工作,可以说朱允炆只要什么不动,他的皇位就稳如泰山。无奈熊孩子自以为高明,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盘推翻,背道而驰自己胡搞瞎搞,如果不输才叫没天理。具体方面除了削藩,朱允炆另一个大错是激烈变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以至多数地方武臣对这场皇族内斗持冷眼观望态度。所以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

因为朱棣杀进皇宫,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这个故事主要来源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我一直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不过最近一则消息,让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说成为热搜。楚天都市报7月18日讯(记者徐颖 通讯员范志毅 实习生龙代思刘艺)7月18日,湖北省图书馆书香四溢,座无虚席。备受各地谱牒文化爱好者关注的湖北省第十届晒谱节,在湖北省图书馆隆重举行。在这次晒谱里,其中,十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是分别修于1981年和2012年的两部《让氏家谱》。明建文帝,即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在燕王朱棣叛乱后的失踪之谜,在这两部家谱之中得到了解答。据谱中记载,让氏始祖让銮,实际上就是明建文帝朱允炆。其在燕王朱棣叛乱之时,自地道逃出,匿居民间,以“让”、“銮”二字喻义逊位,改名易姓。建文帝云游四海,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晚年定居湖北,在此留下一支后人,即让氏一脉。曾任中央图书馆特藏组主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处长、副院长的著名图书文献学专家昌彼得先生,为1981年编修的《让氏家谱》作序。在序中,他充分论述了让氏始祖即建文帝朱允炆的理由,并对本谱做出了“一般家谱中所仅见者”的高度评价。

如果这部家谱是真的,那么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说就为建文帝下落找到铁定证据,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有个明史爱好者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说不定在建文帝逃跑过程中曾经结过婚,还是希望朱家大房血脉在自己手里丢了,因为爷爷教给国家已经不可能再夺回,所以做一点传宗接代时期还是理所当然。

不过民间谣传更神乎,故事杜撰活灵活现。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不过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因为老朱对自己四儿子朱棣的凶神恶煞是知道,给自己孙子一天活路,也是他老人家考虑周到。不过,明史没有记载,只能是后来清人一种杜撰而已。

不过,朱棣赶走侄子,他上台的永乐时期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而人为地把明太祖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32年延长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这个时期曾经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时期。建文的年号迟至1595年10月才被万历皇帝恢复,那是作为编纂明王朝历史的流产的计划的一部分提出来的。可是,要到242年以后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朱由崧(1646年死)才定朱允炆的庙号为”惠宗”,谥号为”让皇帝”。

这刚好与让氏家谱关联了起来,让我们看看这部家谱留给我们的一些证据:

湖北武昌让氏家谱

姓氏由来:

明惠帝因燕王棣造反,焚宫时逃亡而出。其后,滇、黔、巴、蜀间,皆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世遂以帝为逊国云。逊者,让也,让之肇姓,实取义于此。

昭穆:

老字派,「文斯有凝兴宗庆」;

新字派,「德可延世泽勤必振家声」。

郡望堂号:江夏郡

姓氏家谱:让氏家谱

历史名人:让銮, 让廉

如果这部家谱是真的,那么建文帝下落就十分清楚了。宜昌往事群欧阳老师一直坚定认为,家谱是正史以外可信度最高资料。去年他倾其所有花了十万购买大量家谱。值得我们后生学习,不仅仅要从正史里找历史,还有在家谱中挖掘历史真相。这也是治史一种重要的方法!


宋朝茶楼一伙计


建文帝朱允炆真的死了吗?现在问任何一个人包括所谓的《明史》专家,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明史》当中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根据《明史》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明史》当中用了九个字来说建文帝,“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当时朱棣的燕兵进攻南京,建文帝的叔叔谷王和将军李景隆叛变,把城门打开,放燕兵进来。当时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燕王朱棣只在火中找到了建文帝皇后的尸体,然后厚葬。

不过《明史》还有记载,说建文帝从地道逃走,公元1440年明英宗正统五年,有僧人从云南到广西,自称建文帝。也就是说,建文帝很可能从宫中的地道逃走,然后流落民间做了和尚。

从朱棣继位以后,包括郑和七次下西洋都与寻找建文帝有关。至于建文帝到底有没有死,谁也不知道。不过大多人倾向于建文帝逃走了,反正不是穿越到了现代。而我个人也倾向于逃出了宫中,应该是在民间藏了起来,安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如果他真的死了,朱棣可能不会迁都,也不会大张旗鼓的让郑和下西洋,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正因为建文帝没死,朱棣做上皇帝的位置,让他寝食难安,总想办法把建文帝找出来杀掉。万一某天,建文帝活着,回来夺位就麻烦了。但是,直到朱棣去世也没有找到建文帝,正因为如此,有人说他可能死了,所以找不到。

就算建文帝当时没死,也不可能再起兵造反。燕王都已经占领了京城,建文帝没有兵权,造反也就死路一条,所以不如隐姓埋名,安享晚年,何乐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