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太平軍南京屠滿

太平軍南京屠滿

,咸豐三年元月初二,太平軍在武昌慶祝了新年後,棄武昌順江直取江南。吸取蓑衣渡慘敗的教訓,天王洪秀全先行登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羅大綱、賴漢英統率水師護衛,林鳳祥、李開芳、胡以晃、吉文元率陸軍夾岸護衛,老幼婦女也乘船隨行,浮江萬艘,帆檣旗幟如雲,浩蕩東下。清軍與太平天國打了許久的仗,一直在數量上佔有優勢,如今太平軍已擴充至數十萬,沿途防堵清軍卻不過數千人,於是望風而逃。

面對咄咄逼人的攻勢,咸豐帝罷免徐廣縉,改任老於行伍的向榮為欽差大臣,指揮尾追太平軍的部隊,又加派琦善、陸建■兩名欽差負責江南防務。向榮採取平行追擊戰術,意欲集重兵於九江,與太平軍決一死戰,但清軍沿途圍堵甚不得力,除老鼠峽爆發一場不大的戰鬥外,武昌至九江數百里,官兵逃散一空。陸建■膽戰心驚,下令開船拋棄下屬連夜逃遁,撤至九江等待向榮援軍。陸建■愁苦萬狀,夜不能寐,起床巡視,竟被和他同樣神經過敏的巡夜士兵當成賊人抓住一頓胖揍,折卻牙齒兩個。陸建■撤退到九江,依然覺得離太平軍太近,安全缺乏保證,又星夜下彭澤,到了彭澤,越加膽戰心驚,放火燒了自己的坐船,乘小舟返回南京。張芾原在九江駐防,見陸建■逃竄,心想欽差都逃了,自己這個空頭巡撫不逃更待何時,張芾又自稱“菩薩心腸”,索性都是敗仗,不如救人性命,於是將他能調動的部隊全部後撤,讓士兵與己一同逃竄。

太平軍得張芾相助,進展順利,不數日即攻克九江、彭澤、小孤山,沿途守軍未作任何抵抗。正月十七日太平軍前鋒抵達安慶,總兵王鵬飛率先逃跑,逃跑前突然想起空城計故事,於是打開城門才逃跑。太平軍狂笑進城,大殺清軍。清軍武官未讀過忠孝節烈的聖賢書,無恥地帶頭先跑,留下數百名文官。文官們也各自計劃逃跑,但畢竟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名不正則言不順”,凡事總要討個說法,故文官都暫住太平軍尚未攻到的城南,焦急地尋思逃竄的藉口。最有機智的是知府傅繼勳,聲稱安慶告急,其他城市肯定更加危險,自己要以大無畏的精神押解餉銀出城,支援別處抗戰。傅繼勳押送餉銀——隨身銀票二百兩化裝出城,布政使李本仁義憤填膺,直斥傅繼勳為欺世之巨騙。李本仁說經自己檢查,城中數十萬餉銀猶在,傅繼勳根本沒有押送餉銀,於是自告奮勇,要出城捉拿巨騙傅繼勳,順便把餉銀和溫暖真正送到友軍手中。李本仁輕裝簡從,攜帶數十萬餉銀的賬目清單和百餘兩餉銀“樣品”,也化裝出城,與傅繼勳懷著同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目的在舒城相會。其他官員也大為感動,聲稱自己也要為押送餉銀出一份力,各自分批攜帶餉銀百兩出城,士兵們也紛紛逃竄,城中只餘巡撫蔣文慶一人。

蔣文慶自知事不可為,決意留下遺書後自殺殉國。可惜當官日久,長年由幕僚代筆,八股文功夫大為減退,兩個時辰還未寫得幾行遺書,太平軍已經殺到。蔣文慶倉促派下人將遺書帶出城轉交摯友周天爵,然後吞金自殺,未遂,又喝下毒派大師周天爵所贈毒酒,也沒有死成,最終被太平軍抓住殺死。太平軍在安慶繳獲尚未出城的餉銀四十萬兩,錢四萬串,米糧三萬石,銅炮數百門,火藥炮子無數。

安慶日後是湘軍與太平軍劇烈爭奪的要塞,地理位置險要,是扼守長江,屏障江寧的重要軍事據點。如將日後太平天國沿長江的勢力比著一條長蛇,安慶就是長蛇的七寸,曾國藩、胡林翼一眼看出安慶的重要性,拼著天下財賦佔其半的江浙不要,也要奪取安慶。太平天國要在南京立穩腳跟,必須以名將重兵控制安慶,可惜楊秀清等人初下江南,不明地理,在安慶瘋狂擴軍後,攜帶百萬餉銀和七十萬部眾棄城而走。

太平軍順江而下,兵鋒直指鎮江、揚州、江寧(南京)。鎮江、瓜州是南北水運的咽喉所在,太平軍控制上述地區,就等於掐斷了南北漕運往來,抓住了清廷的命脈。北方經過多年的過度墾殖,氣候惡劣,生產力低下,產糧和經濟作物都不足以支撐這個龐大帝國的機構運轉,京師主要靠南方解往的漕糧養活,清廷的財政基本上靠漕銀支撐,太平軍向江南的進軍,給予咸豐皇帝前所未有的恐慌。咸豐帝驚呼:“鎮江、瓜州江口為南北咽喉,設有疏虞,江北一帶藩籬亦難自固”。

清廷對鎮壓農民起義有自己一套比較完善的辦法,那就是不集結大兵團與敵主力決戰,只採取以遍佈全國的多股少數兵力層層阻擊,遲滯消耗敵軍,再以少量精銳師團制敵死命的戰略方針。此時太平天國勢力雄強,沿途清軍勢單力薄,無人敢攖其鋒,遲滯消耗無異紙上空文,湘軍尚未組建,中興名將多半還賦閒在家,江忠源留在湖南剿匪,清廷集結的兵團倒是少量,精銳卻差得遠了。

咸豐加緊抽調文武大員救援南京,先署天師周天爵為安徽巡撫,收拾皖北。周天師再度娛樂億萬觀眾,上奏咸豐說太平軍擅長打仗,若只以兵刃相見,舉世大帥均非其敵,取勝關鍵唯有下毒一途,稱老臣但有三十萬斤爛腸草,定要洪楊腸穿肚爛。咸豐也有意促成這場搞笑大戲開演,下旨讓兩廣總督葉名琛在一月內搜齊爛腸草三十萬斤。一時間,兩廣藥農紛紛上山採藥,朝廷也派出士兵三千餘人加入聲勢浩大的採藥大軍,把盛產爛腸草的山嶺統統搞得寸草不生,不少藥商發了大財。又據坊間嘲笑,石達開曾派士兵採得數萬斤爛腸草賣給周天爵,換回大批火藥裝備軍隊。

周天爵以其年高,無力兼顧用兵和民事,力辭安徽巡撫一職,咸豐帝改由刑部侍郎李嘉端任巡撫,以周天爵老於戎陣,賞兵部侍郎銜幫辦軍務。咸豐帝嚴飭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壽春總兵鄧紹良帶所部軍馬赴向榮營中聽令,又抽調大批浙江士兵入南京救援。清廷的總體佈置是,江寧將軍祥厚主持南京防禦,江蘇巡撫楊文定守鎮江,漕督楊殿邦據瓜州,向榮自江南馳援南京,琦善自江北馳援瓜州,企圖將太平軍盡數殲滅於南京城下。小皇帝不通事務,一番部署與趙括、馬謖二位君子不相上下,試想,順江而下太平軍六七十萬之眾,有戰鬥力的軍隊至少有十萬,江南那幾萬清軍,守城尚嫌不足,又如何打殲滅戰?於是向榮和琦善兩大主力統統藉故拖延,拒絕遵旨參與南京會戰,兩員大將心下雪亮,眼前的局勢正是:“先到先敗,後到後敗,同到同敗,不到不敗”(曾國荃名言)。

南京城雖危在旦夕,文武大員的內鬥卻正如火如荼。滿清在巡撫之上又設總督,督撫同城辦公,總督雖然名義上是巡撫的上級,但權力卻並不比巡撫大,並不能干涉巡撫理政,是故有清以來,督撫就經常爭鬥不休。總督陸建瀛和巡撫楊文定因為蕪湖一代的防禦部署吵得不可開交,楊文定、祥厚等人決定聯合起來,趕走陸建瀛。南京的官員先給總督陸建瀛寫信,表示不歡迎總督回省,陸建瀛厚著臉皮回來後,閉門三日,並無屬官上門問安、辦公。巡撫楊文定早就想腳底抹油了,只是苦於無合適藉口逃離這是非之地,於是稱自己無法與總督陸建瀛合作,只得出走,企圖把自己出走的責任推給總督陸建瀛。此舉正中陸建瀛下懷,陸總督正盤算著趁亂把南京城的銀糧盤迴家去,趕走楊文定自己正好辦事。陸建瀛打定趕走楊文定的主意,出言譏諷楊文定是要賴在南京等總督的缺。楊文定蒐集到自己確係陸建瀛趕走的證據後,火速撤離。南京最大的兩位官員,一為錢,一為命,把戰前的南京糟蹋得不成樣子。

咸豐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太平軍前鋒李開芳部開抵南京,與清軍遭遇。武漢自南京沿江路途一千八百里,李開芳部竟然一個月攻至南京,平均每日進軍六十餘里,沿途清軍抵抗的微弱,實在令人震驚。太平天國對沿途百姓示以仁義,“見有乞丐,摺擲錢數百文”(《金陵被難記》),只是異常殘忍地迫害和尚,附近和尚被殺無數,南京周邊各寺廟和尚紛紛入城避難。

南京城經陸建瀛、楊文定兩個渾蛋一頓胡整,固若金湯、龍盤虎踞的名城已經破落不堪,僅有正規軍五千人防禦,而圍城太平軍有多少呢?汪士鐸述太平天國攻南京時人數說:“其勇猶可(百人困一人則勝矣),其眾難敵也。破江寧日,口稱二百萬,七八十萬人足數也……故或登三山門望之,自城外至江東門一望無際,橫廣十餘里,直望無際,皆紅頭人……故既眾且整,吾人望之奪氣”(《汪悔翁乙丙日記》)。

太平軍先頭部隊在南京城外沒有遇到正規部隊的抵抗,只與儒生張炳垣招募的米行腳伕組成的練勇發生激戰。張炳垣是個很有膽略和辦法的人,將數百練勇整頓得比清朝的正規軍還要勇猛,雖然沒有兵器,僅靠米行提供的扁擔等簡單工具與太平軍在城南打巷戰。太平軍前敵指揮李開芳勇猛有餘,智謀不足,被地形熟悉的練勇打得暈頭轉向。於是南京城下出現了數百民兵對抗近萬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的正規軍,另一隻正規的政府軍躲在城牆上吶喊助威的戰爭奇觀。

太平軍參加攻擊練勇的部隊日益增多,練勇卻精神倍長,只可惜沒有趁手武器,於是向城牆上的總督陸建瀛求援,請“擲鳥槍火藥”,並求援軍及軍刀。張炳垣的後臺老闆祁宿藻欲率守城滿兵增援,陸建瀛竟認為城下的練勇是太平軍的內奸,激烈的交戰只不過是做做樣子欺騙清軍以便詐城,下令開炮轟擊練勇,練勇被炸死五百餘人,其餘人眾寒了心,逃到山中避難去了。練勇是南京城唯一有能力抵擋太平軍的戰鬥力,練勇一散,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告破。祁宿藻見練勇被自己人開炮打得屍積如山,當即嘔血數升,抬回官邸不久後身亡。要錢不要命的陸建瀛居然還不知已死到臨頭,將被自己轟死的數百練勇屍體當成太平軍冒功上奏清廷,又將庫存三十萬兩銀子全部中飽私囊。

林鳳祥率陸師精銳萬人與李開芳會合,太平軍攻勢更見猛烈,尤其新運到數千斤大炮威力無比,城內多處建築被轟平,連陸建瀛坐鎮的聚寶門城樓也被打得千瘡百孔,陸總督雖然要錢不要命,這時也慌神了,幾欲棄城而逃。張炳垣獻計以牛皮泡水後包裹藤盾,再蒙以漁網豎立城頭抵擋炮子,十分靈驗。陸建瀛又起了僥倖心理,以為有張炳垣這位活諸葛坐鎮,南京城固若金湯,於是放棄逃跑念頭,開始再次算計庫房那快要見底的銀子。

太平軍奪占城外重要據點,以雨花臺為核心,修築大量營壘,又將陸建瀛拋棄在城外的炮兵陣地有效利用起來,晝夜轟擊南京城,夜晚又放火焚燒城外寺廟、古蹟,火光沖天,聲勢浩大,城內清軍膽寒心驚。林鳳祥很注意使用心理戰術恐嚇陸建瀛,將士兵分為無數小隊,實施戰術性的騷擾機動,引誘清軍消耗炮火,夜晚則不間斷地佯攻,使得守城士兵夜不能寐。據記載:“賊又分數十人……距城半里許,三五窺探。守兵見之,即連續開炮,驚擾不已……自辰至酉,賊分股不過數十人,而東南北數門皆遍”(《金陵省難紀略》)。

南京城內的天地會部眾不斷在城內搞破壞,粘貼天德王光復金陵的佈告,搞得城內人心惶惶,士兵杯弓蛇影,“群相驚疑,知有奸細”,南京城的守城意志不斷瓦解。加之太平軍在城外示以仁義,許多南京百姓紛紛盼望太平軍入城。《金陵被難記》中記載:“先遣奸細,在城市佈散謠言,張貼偽示皆曰不殺百姓,愚者每帖然信之。信則惑,惑則受害矣……其黨每購什物,倍加與之。”在這樣的群眾基礎下,南京城破已是必然。

楊秀清下令太平軍在靜海寺、天后宮等地開挖地道,準備實施穴地戰術。張炳垣與知縣劉同纓獻策開挖內壕,在入城口修築地堡,在城中交通幹道兩旁房屋建設炮火,以防太平軍爆破入城,被陸建瀛拒絕。後來張炳垣又提議以炮轟擊靜海寺,去除太平軍挖地道的據點,副將湯貽汾親自點火炮擊靜海寺,“一發中,次梁便塌卸”,但炮火併未能破壞太平軍挖掘的地道。

二月十日,靜海寺附近的地道三處同時爆破,獅子山上方向的城牆被炸開兩丈的缺口,“然不致洞通也”,太平軍再度爆破,炮兵又猛烈轟擊缺口,終於“地道與炮併發,上下一震,獅子山正面城垣,頹卸磚石數層”。太平軍突擊隊從缺口衝入,儀鳳門告破。太平軍突擊隊在街頭搜到總督陸建瀛,將其殺死,一時間漢兵全部潰散。

南京城內駐紮不少旗人部隊,戰鬥力甚強,戰鬥意志也堅決,在團練的支持下,全殲太平軍突入城中的部隊。眼看儀鳳門爆破功敗垂成,先前入城避難的和尚們卻脫下僧袍,拿起軍刀,砍殺聚寶門守軍,此時聚寶門守軍已大部調往儀鳳門增援,所剩士兵很快被和尚殺散,李開芳率軍突入聚寶門,稍後太平軍大隊入城,完全控制了局面。

清代傳聞,陸建瀛之所以不抵抗太平軍的進攻,是因為他的女婿被太平軍抓獲。洪秀全寫信給陸建瀛,說無意進犯南京,不過想借道攻打浙江。只要陸建瀛肯讓開一條路來,不但不攻打他防守的地盤,還將歸還他的女婿。陸建瀛因此對太平軍實行軟抵抗。清人俞仲華撰《蕩寇志》為水滸傳續書,書裡有宋江俘虜蔡京女婿威脅議和,就是影射這件事情。(《鹹同將相瑣聞》:陸氏之遁還金陵閉戶不出也,或謂其婿、女為洪軍所擄。洪氏致書於陸,言將假道入浙,決不相犯。如肯讓路,即放還婿及女,否則加以極刑雲。陸得書,不知所措。會前隊戰歿,遂狼狽而逃。俞仲華撰《蕩寇志》,稱宋江掠蔡京婿脅和,影射陸事也。)

南京城雖然被攻克,但城中之城,滿城尚在旗人士兵的控制中。南京滿城是原明朝皇宮舊城,城垣極其堅固,防禦工事完備。因為太平天國以民族革命者自居,推行對旗人的無區別殺戮的政策,城中旗人只得與太平軍死戰到底,因此滿城的戰鬥,慘烈的狀況前所未見。楊秀清親自指揮太平軍主力圍攻正陽門、朝陽門,數萬老兵在炮火的掩護下潮水般衝擊滿城,城中旗人瘋狂反撲,婦女皆上城牆與太平軍搏殺,老人孩子也在城牆上吶喊助威。楊秀清連續發動三次強攻,都被打敗,陣亡數千人,積屍與城平。

旗人士兵雖然抵抗十分兇猛,但抵不住太平軍龐大的人力優勢。楊秀清將部隊輪批上陣,以車輪戰術消耗清軍,戰鬥持續數日,旗兵竟有人“力盡氣竭而死”,楊秀清又下令投降的旗人可以免死,旗人的士氣頓減。太平軍乘機猛攻,一舉突破城牆,清軍主帥祥厚自刎,其餘清將均為太平軍所殺。洪秀全下令,全城捕殺旗人,“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於是城中的漢人都起來搜捕追殺旗人,旗人兩萬餘人幾乎全部被殺,太平天國在付出數萬人的慘痛代價後,全面佔領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