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在即墨五大望族(周、黃、藍、楊、郭)中,楊氏是極有影響的書宦世家,光清同治版《即墨縣誌》就收藏了30多部他們的詩文集。從明初到清末的400餘年間,楊氏家族共出過13名舉人、4名進士(含舉人),1名知府、1名通判和12名縣令。雖不絕於仕途,卻少有居高位者。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楊氏遠播的好名聲,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楊良臣單騎撫“寇”、楊鹽不媚上官、楊遇吉乞兵解圍即墨城……這些楊氏族人的故事,至今令人欽佩。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書宦世家楊氏祖上是當兵的

即墨楊氏,為“膠水公”之後。“膠水公”是誰?即墨市博物館原館長、中國當代文博專家江志禮在《即墨楊氏》一文中介紹說:“膠水公者 ,浙江秀水(嘉興)人,宋神宗時為膠水縣(今平度)儒學教授 ,因事至即墨,愛其山川蘊藉,遂舉家徙居縣北靈山之陽,舊稱三官社山前楊家,今為北安街道辦事處林戈莊村。到了明代宏治年間,經楊良臣稽考,確定元至正年間的楊官為他們的一世祖。”

雖然楊氏是書宦世家,但想必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們祖上是當兵的。原來,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族中有楊孝虎者需補軍伍,因年老難以充任,楊鈞道之子楊得玉看他太可憐便替他入伍。當時楊得玉已經有四個兒子,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他將二兒子楊榮留在家裡,帶著其他三個兒子去了鐵嶺衛(今鐵嶺)。

不管是軍籍楊家還是民籍楊家,其實在之前的這些年中並沒有太出彩之處。不僅如此,在明洪武末年,即墨楊氏還出過一次大事。當時楊家到南方運桑,不料在揚子江中翻了船。為了賠償,楊氏家族付出沉重負擔,男女被賣了20餘口,桑銀追賠長達30年,直到洪熙元年(1425年)才得以赦免。這30年,嚴重影響了楊氏家族的發展。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既然如此,楊家是如何成為即墨五大望族之一的呢?家族的興旺發達應該感謝五世祖楊澤。《即墨楊氏》中有這樣一句話:“楊澤,字惠民,少年為賈,繼棄賈力學,成化四年(1468年)成歲貢,出仕北直隸武邑縣(在河北省)縣令。自楊澤而下,書香旺盛、瓜瓞綿綿,加之與周、黃、藍、郭等諸族的聯姻融合,成為名副其實的顯門望族。”

家族聯姻,是那個年代最常見的強強聯手。縱觀楊氏家族的發展,像這種方式的強強聯手其實並不少,十世祖楊進吉是明朝兵部尚書黃嘉善次子、刑部郎中黃宗瑗的門婿,十世祖楊連吉是明朝國子監祭酒周如砥長子、廣東南雄府知府周燝的門婿,十一世楊和鼎是明末鐵面御史黃宗昌長子、清浦江縣令黃坦的門婿,還有楊鹽的孫女是黃嘉善四子、書法家黃宗臣的妻子。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楊良臣單騎撫“寇”

詩書傳家、積學力行,這是楊家的祖遺門風。在清同治版《即墨縣誌》中,收藏他們的詩文集就多達30部。在整個楊氏家族中,文化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還是六世祖楊良臣。

楊良臣(1461~1528年),字順卿,號南莊,即墨城裡人。在《萊州府志》中是唯一一個被列為“孝友”的人。為什麼有如此讚譽?因為兩件事:青年時,父親楊澤生病臥床,楊良臣晝夜奉侍,毫不懈怠,為了讓父親歡心,還將家產全部給了兩個胞弟,以示孝友。對父親如此,對他的老師更是如此。他的老師萊陽人宋琮是河南靈寶縣令,死於任所,但老師沒有兒子,楊良臣就往返5000多里,護送老師的靈柩歸葬故里。

楊良臣重孝道重情義。在他入仕後,更是為百姓鞠躬盡瘁,甚至敢單騎撫“寇”。即墨市史志辦史料顯示:“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楊良臣考中戊午科舉人。初授山西太平縣令,為政寬厚,愛護百姓,因而社會安定,人民樂業。後調任山西澤州黎城縣令。其時,山西連年災荒,民不聊生,百姓紛紛揭竿。明嘉靖二年(1523年),潞城縣人陳遷聚眾於青羊山,打家劫舍。山西巡撫命楊良臣領著兵民前往‘剿滅’,楊良臣鑑於百姓飢寒所迫,不得已鋌而走險,便單騎入青羊山,向陳遷等講明利害,勸說其率眾各歸鄉里。明嘉靖四年,桑梓鎮民眾因同鄰鎮爭市引起糾紛,雙方五六千人械鬥。楊良臣親赴現場進行說服,最終化解了矛盾。”

只是,他卻因一次意外得罪了人。“明嘉靖六年(1527年),潞州州判王正宗赴任路過黎城縣,恰逢楊良臣外出,沒能很好接待,引起王正宗不滿,便誣稱楊良臣與賊寇有勾結,不用兵進剿。他一面奏報朝廷,誣陷楊良臣接受反民賄賂,一面報請山西巡撫發兵對以牛聚財等為首的聚眾造反者進行鎮壓。沒想到官兵大敗,兩位知州被俘。不得已,山西巡撫只好再派楊良臣前往規勸。他三次隻身往返農民軍駐地,闡述利害,使牛聚財等解散隊伍,還鄉歸農。”嘉靖帝聞其忠勇,褒曰“忠勤可嘉”,提升為太原府通判(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仍留軍前。

可惜的是,楊良臣的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他功績高出知府,受到上官和同僚的排擠,使他終任通判不得升遷。嘉靖七年(1528年),楊良臣死於任所。即墨城南曾有為他和其子楊鹽樹立的“世步青雲坊”。

楊鹽不媚上官被誣陷

父親如此優秀,作為楊良臣的兒子自然也是“龍生龍”,尤其是第三個兒子楊鹽。楊鹽(1523~1621年),字爾貢,號煉庵,自幼聰敏,四歲就能誦詩,14歲時不僅文章有成,且洞曉聲律,在縣內頗有名聲,人稱“才子楊三爺”。關於他,有這樣三件事:

即墨市史志辦史料顯示,楊鹽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學正時,重視教育,鼓勵讀書人上進,使地處僻壤的吉州士風大變。當時,吉州連年災荒,楊鹽看見逃荒饑民餓死在荒郊,便寫了《流離嘆》呈上以勸賑。沒想到,這篇文章感動了朝廷,爭取來了賑災糧,使吉州百姓得以活命。當他要離開吉州時,百姓們攀轅號泣,車都走不動。

楊鹽工作做得好,朝廷有獎金,但這些獎金他都用在賑濟貧苦百姓和填補前任所留庫府虧空上。比如治漕河時,突然聽到船上有人嚎啕大哭,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一應戌者迫於生計不得已賣掉了自己的四個子女。楊鹽二話沒說,馬上掏出錢來幫她贖回了孩子。

父親楊良臣不屑官場潛規則,楊鹽也是如此。一次,巡倉御史楊鳴鳳來到沛縣,縣令楊鹽事前不知,並沒留在縣衙迎候,惹得楊鳴鳳心裡不快,後來楊鳴鳳又向他索要銀子碰了釘子。為此,楊鳴鳳懷恨在心,便捏造罪名參奏他。楊鹽遭此誣陷,便回了老家即墨。沛縣士紳百姓數千人赴北京告狀,為楊鹽申冤,楊鹽也上疏朝廷,申明原委,使不實之罪名得以昭雪。雖然還了清白,但自此楊鹽也遠離了官場。回老家後,他住在“味道樓”,宴友吟詩,琴書自娛,著有《味道樓集》。值得一提的是,楊鹽尤善書法,運筆結體龍跳虎臥,自成一體。其大字遒勁飛動,舊時萊州的“褒釐雲朔坊”、“綸褒坊”和即墨縣治前的“山海名邦坊”都是他的墨跡。

楊遇吉乞兵解圍即墨城

楊氏家族第三位代表人物是楊遇吉(1613~1681年),他曾乞兵解圍即墨城。我們還是看看江志禮是怎麼說的吧:

楊遇吉,字晉生。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佔北京,各地農民軍紛起響應。即墨城黃家的僕人郭爾標聯合朋黨圍攻即墨城,即墨縣令倉惶逃走。城內黃宗昌糾眾固守,楊遇吉與二弟楊進吉堅守南門。城外農民軍紮營20餘座,連綿百里之外,圍困即墨城達兩月之久。

要想解圍只能搬救兵。楊遇吉帶能騎者共23人直奔萊州府。9月23日夜,趁微雨天黑,他們佯裝出東門,在吸引了圍城的農民軍後,迅速從西門衝出。行至小李村,按約定信號,鳴炮告知城內突圍成功。第二天至泉莊,沒想到遇到了農民軍,楊遇吉見當中有軍械不整者,便機智地呵斥,農民軍誤認為是大頭目遊巡到此,趕緊讓路。到了靈山,又遇到一個農民軍把總攔路盤查,楊遇吉趁他不備殺了他,並將23騎分散為疑兵嚇退農民軍。兩天兩夜後到了萊陽境內,才知道這裡已經改朝換代了。

楊遇吉想,反正滿清兵也是鎮壓農民軍的,便哭訴求助於新道院丁某,就這樣請來萬餘清兵,解了即墨城之圍。

楊遇吉在前後10天內,率23騎孤軍深入,環繞膠東數百里,經大小十餘戰,最終搬來清兵解即墨之圍。這對一個非行伍出身的人來說是個奇蹟。清順治二年(1645年),已擢升為巡撫的丁某巡海至即墨,感其當年搬兵解即墨城圍之舉,招其出仕,楊遇吉以母老弟幼不忍離家固辭不就,歿後闔邑以“孝義”旌之。

叔侄六人創造最後輝煌

就這樣,楊氏家族日漸壯大。清雍正、乾隆年間,楊氏十二世和十三世創造了家族的最後盛世。十二世楊琬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舉人,湖廣總督郭琇的門婿。他好學不倦,但不願做官,教子有方,三子先後成名。長子楊士鑑,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先後任溫州、思州府知府,所至皆以“廉能”稱,著有《華峰集》。二子楊士鑰,雍正四年舉人,出仕遼寧建平縣令。三子楊士鏻 ,乾隆七年(1742年)進士,出仕福建南靖縣令。十三世楊璸之子楊士紹於乾隆十年成進士,出仕山西介休縣令,楊士鈿於乾隆十二年成舉人。

這叔侄六人在20餘年裡先後成舉人,其中3人又中進士,1人做了知府,3人做了縣令,楊氏家族達到榮耀的頂點。此後,楊氏家族逐漸平淡下來,已不再具有往昔的風光了。

現在,我們只能用下面這些數字來印證即墨五大望族之一的楊氏家族曾經的輝煌:明清兩季,楊氏家族共出過13名舉人、4名進士(含舉人),1名知府、1名通判和12名縣令。書宦世家當之無愧!

即墨楊氏後裔楊乃琛和他所研究的家譜文化成果


在青島澳門路社區,大家對於一本仿古裝訂的“新家譜”都不陌生,他的設計者便是家住澳門路社區東海路10號的楊乃琛。據瞭解,楊乃琛1947年出生在即墨市,1998年任職青島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楊乃琛早在2001年開始著手研究“新家譜”文化的發揚和傳承,現擬在澳門路社區成立家譜文化志願者服務協會。近日,記者來到東海路10號楊乃琛的家中,聽他講述了他和“家譜文化”的不解情緣。

老家收穫“古董”寶貝

那是在2000年春節期間,楊乃琛和家人一起回即墨老家,家中老人從存放糧食的缸底取出《即墨楊氏族譜》和《即墨楊氏家乘》兩本厚卷,交到楊乃琛的手中。這讓他喜出望外,捧著這7冊積了灰的“老古董”,楊乃琛便迫不及待地一頁頁閱讀了起來。“衣冠肅整,容貌和怡,內不加食,外不加衣,為子孫者,敬保守之”老祖宗的訓話彷彿就在耳邊,由於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關係,楊乃琛意識到這兩套本子意義非凡,便將家譜和家乘拿回家中研究。

半夜起床記錄靈感

楊乃琛在研讀這兩件“寶貝”時,不禁計上心來:族譜記錄家族世系,家乘則摘錄祖輩遺留下的家風家訓,這樣翻閱麻煩,為何不把二者結合起來?這個點子一出,楊乃琛便投入到“新家譜”的研究工作中,從結構設計到實用性考量,都需要細細打磨。楊乃琛有時深夜將要入眠,也會突然起身下床,執筆飛速記錄下轉瞬即逝的靈感,就這樣,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新家譜”的設計工作。楊乃琛考慮到,創立“新家譜”將有助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對於當今社會尤為重要,便和街道、社區聯繫,一起推廣“新家譜”和傳統文化的精髓。“尋祖求源,乃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宗族是民族的基礎,尊祖敬宗是國 家和諧發展的基石……”這是楊氏譜牒中最新修訂後,楊乃琛做的序言節選。他說,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長伴一生的教育,他從自己父母身上學到的為人處世之道,為他的成長髮展帶來很大的裨益。

母親教導銘記在心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楊乃琛對這八個字有著獨特的感受。“這是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讓我受益終身的一句話。”回憶童年時期,楊乃琛感慨,在生活最艱苦的時候,父親在工廠做工,母親一人在家照顧他們兄妹6人,生活的重擔並沒有壓垮這位瘦弱的女人。她凌晨兩點揹著地裡的菜走60里路,為給孩子們換口糧食;13歲的楊乃琛從即墨來青島讀書的前夕,搖曳的燭光下,母親握著他的手,“出門在外,遇事別計較,自己吃點虧不要緊,別讓別人吃虧。”雖然母親沒念過書,但對於她的教導,楊乃琛總是銘記於心,母親淳樸的言語中透露出高尚的品德,似一盞明燈,指引著楊乃琛在生活中腳踏實地做人做事。

以身作則子女受益

在孩子的教育上,楊乃琛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求富貴,不貪便宜,做人老實本分。”楊乃琛樂呵呵地說,他對三個孩子常常唸叨這條順口溜。良好的家庭氛圍和以身作則的理念,讓子女們受益匪淺,家庭和睦也讓楊乃琛倍感欣慰。現在退休的楊乃琛也會到社區內做志願者,常義務教授居民書畫寫字,還會免費為居民發放“新家譜”。澳門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郭愛萍稱讚他積極宣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他所宣揚的家訓家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山東省即墨五大望族之楊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