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余华的《活着》中,福贵的父亲死前的话有什么含义?

哎哟___喂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很多人也许不了解《活着》这本书在当代文学中所占的分量,但是当你捧起这本书,沉浸在余华细致入微又丝丝入扣的文字里,就应该明白这是一本读无数遍都能够有新的体会和收获的书籍。

余华的文字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字背后都别有深意。能够将现代汉语如此精炼地应用到小说叙述中,现在的作家中恐怕只有余华能够做到。

在《活着》这本书中,余华写到主人公福贵他爹徐老爷的死。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场景,福贵他爹是拉屎的时候从粪缸上面掉下来死掉的。

临死前,徐老爷对前来扶他起来的佃户王喜说:“你先前看到了掉下来没有?”

王喜说:“没有,老爷。”

徐老爷又问:“第一次掉下来?”

王喜说:“是的,老爷。”

徐老爷嘿嘿笑了几下,笑完了闭上眼睛,脖子一歪,脑袋顺着粪缸滑到了地上,就这么死了。福贵他爹这几句话有什么深意呢?余华为什么要这样写?

首先,从“粪缸上掉下来”呼应了小说中一开始的叙述,可以说是一种前后呼应。

在福贵还没有把他家的一百多亩地的家产输光之前,福贵他爹和福贵,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他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碰去的声音。那时候家境还没有败落,他爹走在城里,城里人见了他都叫先生。福贵他爹徐老爷是很有身份的人,可是他拉屎的时候就像一个穷人。

余华在这里写了一个场景,福贵他爹喜欢在粪缸上拉屎,几十年如一日,到了六十岁还能在粪缸上一蹲就是半晌,两条腿像鸟爪一样有劲。

在福贵输光家产后,徐老爷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挺直腰板地活着,因为徐家已经没有了半点家产。当以前的那些佃户看到他,习惯性地叫他“老爷”,福贵他爹轻轻一笑,像他们摆摆手说:“不要这样叫。”他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且也能坦然接受这一切,但是他再也不是“徐老爷”了。人一失去底气,就没有了以往的精气神,所以福贵他爹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福贵他爹从粪缸上摔下来,象征着徐家的家道中落。

福贵他爹在得知福贵输光了家产后,还说了另一段话:

“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啊。”

徐家以前有两百多亩的土地,福贵他爹年轻的时候也和福贵一样是个吃喝嫖赌的浪荡子,输光了一百多亩地的家产;到了福贵,他和他爹一样,又输了一百多亩地的家产,因为两个败家子,徐家倾家荡产,什么都不剩下了。

在福贵输光家产,把老房子也抵押出去后,福贵他爹说:“我还以为我会死在这个房子里。”现在,连房子都没有了。福贵他爹是一个地主,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穷人的日子,现在再去做一个穷人,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余华安排了他的死亡。剩下的苦日子,只能让福贵这个年轻力壮的败家子来扛。

最后,余华在描述福贵他爹的死亡,借用了四岁的凤霞的一句话——他被风吹落下来的。出自一个孩子的童言无忌,更加让人觉得无奈和心酸。

一个四岁的孩子懂什么呢?凤霞不知道,她再也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了。对于家道中落这件事,在徐家祖孙三代人的反应上各不相同。福贵他爹理解了福贵,就像理解年轻时候的自己,所以他倾家荡产让福贵用三担铜钱还完了赌债,只是想让福贵明白“祖宗挣钱不容易”的道理;对于福贵自己而言,作为亲手毁掉这个家的始作俑者,他只是觉得有气无力,他失去了这个家庭赋予他的身份和地位,他还没有想好以后该怎么办;但是在四岁的凤霞看来,作为一个儿童的视觉,一切和以前没有什么分别。就算是爷爷的死亡,也只是被风吹下来了而已。

余华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一个道理:无论是钱财的消散还是一个人的死亡,其实都是自然而然的,无可避免地发生的,就像一阵风会吹落一片树叶。


以上,就是余华在这一场景中独特叙述背后的深意。


END.



博书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余华《活着》第一回。

看原著,更深入。

福贵输完了家产回到家后,福贵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孽子,我要剐了你,阉了你,剁了你这乌龟王八蛋。

我们可以理解成这句话是富贵爹愤怒至极的一句气话。

因为福贵是徐家的单传子,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现在福贵还只有一个女儿,还没有一个儿子,所以就算福贵做了再大逆不道的事情,徐老爷子也不会真的剐了,阉了福贵。

故我认为这是徐老爷子,咋然听到福贵把家产败光了之后,气急攻心说出来的置气话。

福贵输完了家产回到家后,福贵爹对他说的第二句话是:

报应啊,这是报应。

徐老爷子忍福贵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对福贵的失望是常年累计的,无可奈何的。

他也想好好的管教福贵,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福贵现在所做的不靠谱的事,都是他年轻时做的事,他也不好对福贵管得太严,也没有那个能力对福贵管得太严。

徐老爷子其实早有预见福贵会败家,但是他没有想到福贵败家会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福贵输完了家产回到家后,福贵爹对他说的第三句话是:

福贵啊!赌债也是债,我把所有的家产都换成了铜钱,你明天挑着钱去还债吧。

徐老爷子也是一个好赌之人,所以他也非常明白赌债也是非还不可的。

他之所以要将家产全部换成铜钱,而非金银,就是想要福贵一担一担的挑着去还债。

当福贵挑了一天铜钱之后,肩膀磨出了血,衣服也磨烂了,这时他终于醒悟了过来,自己挑钱都这么的难,想当初他们徐家的先祖挣这些钱,是多么的不易啊。

至此,他决定洗心革面,再也不赌不嫖了。

福贵输完了家产回到家后,福贵爹对他说的第四句话是:

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啊!

显而易见,徐家的两个败家子就是徐老爷子和福贵两个人。

想当初徐家的老祖宗从一只小鸡,养成了一只鹅,再成了羊,后来成牛,最后累计了一座宅院,两百多亩地。

到了徐老爷子的手里,两百多亩地,缩水了一半。

到了福贵手里,全都没了。

他本以为自己会死在这个宅子里,没想到却没有死成。

福贵爹临死前对王喜说的最后一段话:

王喜,下面有块石头,硌得我难受。这下舒服了。不用了。你先前看我掉下来没有?第一次掉下来?

徐老爷子本来是可以不用死的,因为王喜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

徐老爷子躺在粪缸旁,身子下面有个石子,硌得他不舒服。

王喜拿开这个石子后,他就舒服了。

王喜想救他上来,但是他说不用了。

他问王喜是不是第一次看他掉下来,王喜说是的。

徐老爷子嘻嘻笑了几声后,就走了。

富贵爹至死都还是老爷

按照我的理解,徐老爷子身下的石子,代表了他此生的罪孽。

拿掉了,放下了,他就轻松了。

徐老爷子在还是老爷的时候,他的双腿是强而有力的,可是一旦不是老爷了,他的双腿就发虚了。

他问王喜是不是从没有见他掉下来过,这是第一次,这说明了徐老爷子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结局不好,但是过程还是满意的。

他至死,在他人的眼里,还是老爷。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读余华原著小说《活着》第一回。

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评论,还有后续。


宇哥带你读原著


故事的开头就描写了福贵爹在粪缸拉屎的情节,徐福贵家是地主家庭,在那片地区很有身份地位的,大家都尊称福贵爹为老爷,先生。

福贵爹是因为从粪缸上摔下来而死的,在他死前他询问王喜:“你先前看到过我掉下来没有?”,王喜的回答是“没有”。这是这么多年福贵爹第一次从粪缸掉下来,也是唯一一次。其实这也预示着徐家的陨落。

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一个是福贵爹,一个是福贵,导致了徐家家道中落,福贵爹的离开拉开了福贵悲惨一生的序幕。这是福贵自己败家,不孝,任性,贪玩导致的人生轨迹,同时这也是时代所造成的不可抗拒的悲剧。

尽管《活着》这部小说将人世间的苦难分离都赋予了福贵,他亲眼目睹了至亲的离开,命运带给他的苦难,可是他依然努力活着。

曾经在《布鲁森林有棵树》中读到一句话: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观,那就是一种现实。

我觉得《活着》的主题与这本书就有异曲同工之妙。生命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很多的悲欢离合,我们都要勇敢接受,并且学着勇往直前,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余华在《活着》的自序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乐来越乐


福贵爹,他活着是需要理由的,福贵爹活着的最后的一个理由,是能否蹲在粪缸沿上拉屎,可是这一次,他从缸沿上摔下来了,于是他死了。


《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徐福贵的祖上是大地主,有200多亩地。到了福贵爹这一代,吃喝嫖赌霍霍了一半,福贵又把剩余的100多亩地+老宅都输给了龙二。福贵爹死后,福贵给他娘进城抓药时,被抓了壮丁,解放后回到了家乡。这时候,福贵娘也已经去世了。龙二赢了富贵的家产,却被打成了地主反革命,枪毙了。富贵的女儿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哑巴。富贵的老婆家珍,得了软骨病。后来,福贵的儿子有庆,在学校里献血救县长女人,死了。凤霞找了对象嫁人了,生孩子时大出血,死掉了。生病的家珍,在凤霞死后三个月,也死了。这时候,就只剩福贵,凤霞的丈夫二喜,还有凤霞的儿子苦根。苦根长到四岁那一年,二喜干活时出事故,被水泥板夹死了。不久后,苦根也死了,他是吃豆子撑死的。

最后,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福贵,活着。

福贵爹,有个习惯,每天傍晚都会去村口的粪缸拉屎,几十年如一日。他还跟别人不一样,每次都是蹲在缸沿上拉,年纪大了也是这样,可毕竟老了,蹲在缸沿上腿会哆嗦,富贵的女儿凤霞见了就会问:爷爷,你为什么动呀?福贵爹说:风吹的。

福贵爹管不住福贵,打骂都不管用,就像当年福贵爹的爹,管不了福贵爹一样。

福贵爹,把祖上的家产输了一半,可家底厚,吃喝不愁,还有100多亩地,出门在外,别人见了仍叫他“老爷”,还有大房子住着。他盘算着,自己老了,就算福贵再不争气,也不会在自己死之前把家产败光,他是计划着要在这老宅里死去的。没想到,福贵提前完成了任务,赶在福贵爹死之前,把家产输光了。

福贵爹气晕了,在屋里骂了三天后,说了句: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把地产房产全抵押了让福贵去还债。原文里还有一段经典的话:

还了债,搬出老宅那天,福贵爹像往常一样,慢悠悠的去村口的粪缸,解开裤带蹲了上去。这一次他却从粪缸上摔了下来。附近干活的王喜听见声音,赶过来救他。


福贵爹死了,福贵爹这一生,似乎整个都是失败的,没管好自己、没教育好儿子、败光了徐家一半的财产。唯一值得自己欣慰的,就是还能蹲在缸沿上拉屎,可现在也不能了,他摔下来了,福贵爹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于是他死了。

活着,需要一个理由。

福贵身边的人,福贵爹是第一个死去的。

后来,

福贵娘死了,

老全死了,

龙二死了,

儿子死了,

闺女死了,

老婆死了,

女婿死了,

外甥死了,

只有,福贵,活着。

假如能问一下福贵,那么多人都死了,你为什么还活着?

也许福贵会说:活着,需要理由么?


澄衷蒙学


1、福贵的爹从粪缸上掉下来,佃户王喜说:我扶你起来?福贵爹说:不用了。你先前看到过我掉下来没有?王喜摇头:没有,老爷。福贵爹:第一次掉下来?王喜说:是的,老爷。福贵爹和黑小了几下,脖子一歪就死了。

这临终遗言有什么深意呢?和很多主旋律的桥段一样,身边一定要有一个人,听他说完最隽永的一句话,然后死去。这是套路化的写作,但有所不同的是,福贵爹的遗言不是清晰的人生断言,而是一首充满禅机的心灵鸡汤放送。

我们先来看看其他人设的话语。

2、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家孩子,早年是个浪荡子,公开嫖妓。他的妻子家珍逆来顺受,有一天给他做了四个蔬菜,每一个菜下面都是一块差不多大小的猪肉,福贵吃到最后一碗菜,就嘿嘿笑了起来,“明白了家珍的意思,她是在开导我: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样的。”

我的妈呀,这对夫妻绝壁是经常玩cosplay的,这是1940年代一对农村夫妇玩的禅宗机锋?

3、《活着》充满貌似平静的煽情桥段,书中角色的人设和真实的时代间,存在天堑般的距离。当收了福贵家地的龙二被枪毙掉后,福贵对老婆家珍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自己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了。家珍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份,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

家珍很显然是从现代都市言情剧中穿越到1940年代农村的。

4、你如果懂了四块猪肉和一双新鞋的写作玄机,也就知道《活着》本身是一部鸡汤+励志小说,只不过绝大多数文学评论家都会错了意而已。它哪有那么多深意?!心灵鸡汤的深意,就是用柔软、温暖、轻灵的貌似哲思话语,来表达贫瘠的励志思想。


韩福东


生死如同轮回,要想了解福贵父亲死前的话,就得了解他的人物特性。

福贵父亲作为老地主,家产万贯,养尊处优,教子无方。他在福贵欠下赌债之后又表现的十分开化。变卖家产为子还债,生活一落千丈,和平日里的佃户平起平坐,甚至需要用劳动去换取生活保障。

在那个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地主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在小说《活着》中,福贵父亲在摔下粪缸,与佃户王喜的一来一去的对话中就可深谙,他对于自己的人生结点已经了然于心,他问王喜可曾见过自己这般处境,其实是在问自己,多年的地主生活步步为营,他何时将自己处在这样的贫贱的处境。

钱财他可以散尽,但面对自我认知下,他开始颓败或者说是超越生死,在临死的那一刻,他是能看的明白生死,任何人都能以各种面貌存活于世,可唯有活着,哪怕苟延残喘,都是一种生机的存在。

福贵父亲的死,可以看做是一则启示或者预言。

生死之事,不过在一瞬之间,但存活于世,靠的是多少变数和困难换得。

自家道中落之后,福贵就在社会底层不断蛰伏,多年的市井生活磨掉了他的贵公子气,生活的苦难不断磨练他对于人生的定义。

不论是怎样的活着,富有和窘迫,《活着》用无数人的例子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也有适合个人的选择。

生死之事,不为难事。


壹条电影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全是为了吃饭。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他的第一反映是哭泣和流泪,一个老人在他将要离世的前夕,有一段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而且有时欲哭无泪,有时眼泪汪汪。有一种液体叫眼泪,而这种眼泪是动物俱有的情感反映。

人虽有泪,但不是为泪而活着,泪是人情感的产物,婴儿的啼哭所产生的眼泪是人最初的夲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的生命生成是偶然的,大致婴儿的眼泪是一样的,出生不能选择,而出生后的路是有千差万别的。

人拥有的权力活着,自然赐予了人的生命,法律赋予了人活着的权力,活着的权力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活着的安全保障,丰沛的物质是活着的生活基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并沒意义,是人赋予了意义。二十一世纪人们赋予的意义和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怎样看待和评判一篇作品,看要站在什么角度,身处什么时代。现代人对生命的价值观和过去是不一样的。

福贵的父亲死前的话有什么含义?这属于生前予嘱一类的话。大致和人之初的眼泪一样,都是生命衔接的液体,生命在一种初始的液体中诞生,在生命的尽头重现,这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流淌的源泉。


暸望2121095


《活着》浅显而又蕴含深意,轮回着的人生路,一直在蜿蜒盘旋,从来不曾停下他机械的脚步!富贵的老爹,从粪缸上跌下来,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家族的恢宏过去了!那个土地里刨出来牛,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富贵老爹的精神世界由此坍塌!“第一次掉下来!”也是最后一次掉下来!人生有多少个第一次?又有多少个最后一次?破窗效应在这里终成结局,两代人败光了这个家族多少代人的积累?由鸡变成鸭,由鸭变成鹅,由鹅变成羊,由羊变成牛!却在嬉笑怒骂,纸醉金迷之间烟消云散化为乌有!“赌债也是债!”那两担铜钱的份量,是富贵这辈子担过的最重的份量,却不是今后的日子承受的最后的沉重!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岁月在轮回中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当龙二在被执行枪决时喊叫着“富贵,我是替你死的”


时,富贵是不是该暗自庆幸呢!人生啊!得到失去的谁能知道到底又是什么呢?但是生命之境由此而结束,今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是一生无言以对的悲苦!运气在一次又一次的眷顾中,终于产生了厌倦,苦与悲成为以后生命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却也是无力抵抗,无法承受的血泪交织交汇的苦情!就如孙子“苦根儿”的名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滴淌着卤水,时时刻刻的在点化着读者,岁月中的活着活着活着的艰辛啊!
富贵老爹是有先见之明的,却也无法预料到以后的岁月里,有人替他儿子死过一回,而他的儿子成为这个家族最后的生存者,又那么顽强的活着活着活着!还有一头历尽沧桑的老牛陪伴着,岁月在这里调了一个小小的头,形成了某种意义的兑现!但这兑现又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呢?由鸡变成鸭,由鸭变成鹅,由鹅变成羊,由羊变成牛!是最终实现了什么吗?于是《活着》活着活着!


飘在俗世边缘的灰尘


你好
我认为含义是:或许只有死了才有意义,活着的总是没有意义。

你说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钱财、地位、女人、男人、珠宝。这就是普遍的答案。

而余华的活着就像是一巴掌,打翻了那个坛子,打翻了。

那活着的意义。

福贵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远大理想的人,从小出生富贵,娇妻在侧、儿女承欢、家底丰厚的这样一个人。然后一步步地,先是输掉了所有钱,成了穷人,富贵没有了。然后送走了女儿,体会到了骨肉离散之痛,明白了重要的不过是维持一个小家。然后被抓去从军,回来以后老母已死,女儿哑巴了。然后儿子没有了,老婆没有了,女儿有了个人家,生了孙子。然后女儿女婿都没有了。到这一步他的小家没有了。

最后孙子被豆子胀死了,这活着的意义又成了什么。

或许福贵父亲死前的含义只是想问问苍天:

这人生到底还有什么?

该有人生,该死的人生,该死的意义,该死的活着,福贵也是我们,我们为何要去接受这些到最后都会没意义的东西,还不如让我们早点死去。

干嘛,还要,还要在这里活着。

福贵并不是乐观豁达或被命运折磨地坚强无比,他只是被剥干净了。生命从最初开始所添砖加瓦塑造的一切都被剥干净了:家庭、儿女、财富、社会。他对什么都没有希望了,当然也不存在绝望。这时候死还需要力气,活着不用。

活着还真只是为了活着了。

我看了题主的问题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什么东西都有意义。

钱有意义,女人有意义,地位权力有意义。

而最没意义的反而是活着。

这世上所有操蛋的事情并不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因为人们总是在活着。


隔壁邹juju


只有我一个人读《活着》,读到了“活该”吗?

可能跟我的人生经历有关吧!

福贵的父亲造就了祖上的不幸,也造就了福贵的不幸,而福贵又造就了自己父母亲及家珍的不幸,这一切都是注定的报应。

徐老爷,年轻时做错了事,所以他活着的每天都是受罪,包括拉屎,他的所有一切都是注定的人生,吃喝嫖赌,造就了别人的不幸,那么自己终会偿还这些不幸,活着便是最好的偿还,让你明白因,看到果,活着的意义就出来了。从粪坑上掉下来,也就解脱了……

福贵,他的因更多,所以他的果更惨,这本书应该是余华对当时社会的仇恨吧,他更希望那些地主就是这样的结局。他希望福贵活着,活着受罪,活着看尽人生繁华落尽……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小,完全当成一部作品去读去解,分析了所有的人物形象,分析了写作背景,我承认,读的时候,我没有一点人生经历,我承认我没有读懂。

再读时已经十几年过去了……


以前总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现在才明白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经历着人生中莫大的痛苦和不幸。前夫如福贵般,家被败到万丈深渊,人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想,福贵一生都没有翻身的机会,那我们呢?我也如家珍一般吗?我孩子也要替他父亲承担这不幸的后果吗?不,不能,我可以忍受所有苦难,但我的孩子不能,我必须改变命运,不然我和孩子都将任人宰割。

福贵到死都在为自己当初推到怀孕的家珍买单,而家珍的悲剧也是她当初不顾父母反对抱着孩子回到福贵身边的造成的,同时,也造成了凤霞和大庆的悲剧。

果然,我是对的,有的人做错了事,一辈子都赎不了罪,如那些置家人于不顾,置亲人于无情的人,有的人,完全一念之差就可以改变命运。如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活着”就是“活该”。

有的人活该受尽委屈,

有的人活该受尽折磨,

有的人活该享受荣耀,

有的人活该享受幸福。

你的人生就是你活着该得到的,你如何活着,你就会该得到你应得的,到死都是。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来不及想明白就决定一定要离婚,我和孩子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他既然选择他的人生没有责任,那我们只是负担,与其当别人的负担,不如承担自己的责任。

希望所有逆境中的人,可以读这本书,向死而生,先活着,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