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小李工作兩年了,前段時候他剛剛辭職,想休息一段時間。但是小李不想因此中斷社保的繳納,特別是醫保,畢竟現在看病這麼貴。但是,他不知道

以靈活就業者的身份應該如何繳納醫保,選擇什麼檔位繳納比較划算。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其實對於靈活就業者來說,醫保繳納相對比較靈活,因為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或者實際需求,來選擇相應的繳費基數。每年社保部門都會根據當年當地社平工資情況,公佈當年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檔位,靈活就業者一般有兩個檔位選擇。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繳費檔位不同,影響不同

大家都知道企業職工每個月是按照8%的繳納基數來繳納醫保,其中個人繳納2%,公司繳納6%。按照8%的繳納基數,才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個人醫保卡才會有餘額的產生。

但是靈活就業者自己繳納醫保,只有全額繳納醫保的8%才會有個人賬戶。當然了,8%只是其中一種檔位選擇,還有4%的繳納檔位,兩者的繳納金額相差一半。

舉個例子,假如按照4%來繳費,一年可能只需要繳納3000元左右,但是如果選擇8%來繳費,一年就需要交8000元左右了。

除了繳費金額的差別,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選擇4%的檔位是沒有個人賬戶,只有統籌賬戶的。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有無個人賬戶的影響

如果沒有建立個人賬戶,那麼社保卡就不會返錢,但是建立了個人賬戶,每月就會按照比例向社保的個人賬戶返錢。個人賬戶裡的錢可以用於平時門診看病,藥店買藥等。

如果你覺得需要建立個人賬戶,或者平時需要經常買藥,小蛙建議還是選擇檔位比較高的繳納基數。但如果只是因病住院的報銷待遇,其實兩個檔位差別不大。

關於個人賬戶返現,每個城市比例不同,主要是根據年齡結構來確定的,年齡越大返還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 以杭州為例:

35歲以下的員工,每月到賬是按社保繳費基數的2%,也就是個人繳納部分。

35歲~45歲的員工,每月到賬是個人繳納部分的2%,和從單位負擔部分的8%裡劃分出的1.2%,也就是說總計是每月工資總數的3.2%。

45歲以上的員工,每月到賬是個人繳納部分的2%,和從單位負擔部分的8%裡劃分出的1.4%,也就是說總計是每月工資總數的3.4%。

靈活就業者:為什麼我沒有醫保個人賬戶?原來是繳費檔位不對!


小蛙有話說

其實,作為靈活就業者,繳納醫保需要考慮三個方面:基本就業保障、經濟承認能力、累計繳費年限。

如果你是像小李這樣的年齡,可以選擇第一檔少的繳費基數,因為年輕身體好,很少會看病買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抵抗力減弱,就可以考慮第二檔高的繳費基數。並且年齡越大,個人賬戶返還比例也會越高,相對來說比較划算。


>>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

>> 想查詢你的社保、醫保明細?想知道你的養老金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