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自成有百萬雄兵,為何在山海關戰敗?

老許


如果李自成的對手,只是滿清和吳三桂,那李自成未必會失敗。按照成王敗寇的觀念,歷史總喜歡把李自成的失敗,歸於他進入北京城後,變得驕奢淫逸,但我以為,這隻有政治寓言的意義,卻顯然不是歷史事實。

事實上,李自成在1644年3月19日進入北京城,隨後在4月21日于山海關和吳三桂、多爾袞進行了一場軍事交鋒,史稱一片石戰役。戰役的最後結果是李自成戰敗,主將劉宗敏受傷,不得不退回北京城,並且他們在回到北京後的第四天,就開始大舉撤離北京逃亡西安。

很多人覺得,在這場戰役中,李自成之所以會戰敗,主要源於在戰役過程中,突然颳起一場大風,讓李自成的軍隊看不清楚方向,從而給了多爾袞可乘之機。但事實上,李自成失敗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李自成的對手實在太多。

表面上看,李自成有上百萬軍隊,但這其中,真正能稱得上是合格士兵的,恐怕不會超過二十萬。當然,如果僅僅於此,李自成拼盡全力和多爾袞、吳三桂交鋒,也未必會輸。

但問題是,李自成當時的對手,顯然不止多爾袞和吳三桂兩人。在山海關交戰時,李自成為了防範荊州的左良玉軍事集團,就在荊襄地區留守了十萬以上的軍隊。可以這樣說,左良玉軍事集團雖然沒有真正出兵攻打李自成,但他對李自成兵力的牽制卻是驚人的。

與此同時,江南的南明政權也對李自成構成了嚴重威脅,所以在山海關交戰之前,李自成為了防範江北四鎮的軍事力量趁火打劫,也不得不在淮北地區佈置重兵把守。

更關鍵是,當時李自成才剛剛佔據北京,他對北京地區的統治,顯然是非常脆弱的,明帝國舊勢力又都對李自採取敵視態度,甚至部分勢力已經蠢蠢欲動,這樣一來,李自成又不得不留守大量兵力在北京,以防止明帝國舊勢力趁機反撲。

在這種背景下,李自成自然無法將自己的軍事主力調集到山海關決戰,反觀滿清集團,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人的經營,他們對長城以北地區的統治早已根深蒂固,自然可以將全部軍事主力投入這場戰役。

至於吳三桂就更不用說,山海關本就是他的統治地盤,他就更沒有任何顧慮。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滿清和吳三桂也需要耗費如此巨大的軍事資源去防範其他軍政勢力,他們肯定會不敢與李自成進行大決戰的。

所以,從一開始,這場戰役就是不公平的。如果在山海關交戰時,以李自成當時的實力,僅僅只是對付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自然是綽綽有餘,但當滿清的軍隊加入戰鬥後,等待李自成的,就只能是失敗。



我是趙帥鍋


闖王只是流寇而已,沒有國家天下的概念,也沒有天子守城門的責任感說山海關丟了北京無險可守

自成至,悉鎔所拷索金及宮中帑藏、器皿,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騾車載歸西安。二十九日丙戌僭帝號於武英殿,追尊七代皆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自成被冠冕,列仗受朝。金星代行郊天禮。是夕焚宮殿及九門城樓。詰旦,挾太子、二王西走,而使偽將軍左光先、谷可成殿。

兩兵相接,稍不利則走,掠黃金貴器,匆忙建號自立,焚城而走,哪有帝王之相?北京本來就是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金兵入關勢不能久,如何不能守?闖王棄守北京,跟黃巢遁走洛陽一樣,流寇氣息而已某位滿吹真是過分,萬曆47年那場薩爾滸之戰,史家公認是明軍過於輕敵所致,這場戰役算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卑勝嬌的名局,但你這麼吹滿軍戰鬥力就絕對是招黑了薩爾滸之戰明軍輕敵冒進,原本16W(維基說是8W)對6W明軍擁有兵力優勢,但由於指揮官過於輕敵,分兵為四,結果努爾哈赤合兵一處,四天三戰,處處以強擊弱,努爾哈赤的指揮藝術確實讓人讚歎,但是硬要說金軍戰鬥力如何之強,未免扯淡過分


車輪滾滾東逝水


明末政府的管理體系全面腐朽的原因吧。比如救災錢糧,一九開就是負責任的官員了,三成能到災民手中就是青天在世了;大運河作為內河運輸渠道,損耗居然是到達貨物的兩三倍,更別說徵收過程中的手段了。總而言之,按明末國家管理體系的腐朽程度,國家還能撐那麼多年不崩潰,真是奇蹟搶錢的問題是沒有標準,所以搶得多,未必收得多。而且收稅發餉都是有預期的事情,可以用來規範士兵的紀律;搶劫是一次性的事情,士兵只會因此增長私心。

經濟都很強只是政府組織能力差距巨大,經濟就看金瓶梅和紅樓夢反映的兩代社會運轉就行,晚明基層行政體系的,把它比作一條魚軟趴趴,士人有一定的免稅額什麼都不幹也能活的很好,但清代核心權力在滿人手裡,動不動就來個文字獄士人不參與基層工作怕是要餓死,這個可以對比兩代文人的作品筆記之類,晚明的公子哥作品簡直就是戒賭吧老哥生活,綜合來說清的士人基層工作參與度要高於明朝,有人幹活那組織能力自然也就略強點。

鬧革命,打江山,根本在於要有一股氣,敢於捨得生命,敢打~李大皇帝在北京呆了那麼久,手下的人撈了那麼多錢,還敢捨命嗎??大清的八旗也一樣啊,康熙的時候就發現八旗沒有綠營好用了,家大業大的幹嘛要拼命啊!得說,即使是重農抑商的氛圍下發展起來的商業,也開始對戰爭進程起到了很大影響,清朝很好的利用了軍事行動特別是後勤民營化商業化的優勢:高效率、低成本。資本左右戰爭的苗頭在明末清初已經開始顯露端倪了。

撤離北京後原來的明降將紛紛背叛才使得李自成迅速失敗,山東河南叛亂四起,山西北部不戰而失,清軍直接兩路夾攻陝西,撤退過程中甘肅漢中守軍也紛紛降清…固守的難度更大啊!不是絕對的固守,而是相對的守住根據地。不重走流民遊蕩的策略,一是回到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清軍目標分散,不能久戰;二是有根據地,根基在,人心不至於山崩一樣潰散。陝西早就貧瘠,李自成就是從那出來的,河南經過開封之戰被水淹了也不行,況且明末不像元末,各地官府統治力還在,農民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流動性,如果侷限在一個地方,在軍力不是優勢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圍死,也沒那個時間給你發展。

到了後期農民軍人數增多已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飄忽來去只能走向正規戰爭,而一旦實力不濟一味固受只能說自尋死路,以後來南明的表現看李自成南下未始不是一策,當然關中既已不守輕易放棄荊襄上游救有爭議了…受固然有必要卻不一定能守住啊!戰略上的失誤不是戰術上的勝利能夠彌補的,農民起義軍及其領袖往往在多次殘酷的戰鬥中磨練出優秀的戰術能力,但因為其出身、成長、經歷等諸多限制,戰略高度不足、眼光不夠開闊,加之農民起義軍中出身多為貧民,貧民往往崇拜武力輕視謀略,加上謀臣策士往往出自官宦世家,更為起義軍所排斥,此消彼長,李自成政權的文官力量確實大大的不足!

自成收了那麼多的降將為什麼放個監軍之類的約束一下?而且明知降將在投降的地方有根據地卻還不換掉換自己人,這算不算一種失策? 對比明朝開國,就沒有像自成這樣降將又叛亂的想象。自成還是太年輕了。為什麼大順的謀臣不如清?清是少數民族政權,人口較少,即使有投靠的漢人,人數總的來說還是少很多,那麼為什麼他們能夠人才濟濟而大順這樣一個坐擁數億人口的漢族政權卻缺乏頂尖人才?入金陵或許是上策,入陝西是因為崇禎助攻滅了孫傳庭,崇禎不助攻,結果未知,這是運氣。若以襄陽為根據地,二線部隊守襄陽,以精銳入金陵斷漕運,則明廷必然奔潰,李自成得南方膏腴之地,經營數年再北伐統一中國。

順治十八年重新攤派練餉的事實;清廷入關之初,旗人戰鬥員嚴重不足,多數集中在北直隸搞圈地、投充、逃人法等反動政策;確實和明朝的非宗室既得利益集團結成了反動同盟,南方除了豫王徵弘光,肅王討張獻忠外,全都是投靠清廷的明軍和農民軍幫著打下來的。至於李失敗的原因,除了廣大農民在壓迫減輕的情況下人心思定,繼續冒險追隨李自成的意願降低之外。比如李自成的失敗的財政建設(一味追贓助餉)、進兵太快導致統治區後方不穩固、未能轉型與明朝士紳合流(除了逼餉,大順甚至不願任用明廷的舊部,反而偏好啟用有功名無官職的閒散舉人,引發明朝反動士紳的仇恨,最後這群反動官僚與清廷合流)、入關初期清廷戰鬥力確實強於大順,懷慶之役闖軍殺金玉和,導致南下的多鐸部轉頭西進,與阿濟格合絞李自成等等因素,可以視為輔助因素。

所謂農民因為活不下去所以參加起義軍,奪權後因為有一條活路後不願再拼命所以戰鬥力迅速下降不願打仗的說法(以下簡稱說法),並不可信。中國曆代王朝更替本質上都是一次重新洗牌,都要藉助活不下去的農民的力量最終完成王朝更替。如果你的說法成立,那麼所有封建王朝都講面臨王朝建立後軍隊戰鬥力都講迅速下降士氣瓦解,而這是不可信的。李自成敗亡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經濟上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沒有時間恢復生產。軍事上過於忽視滿清的力量,過早分兵奪地,山海關之戰若是滿清戰敗,那麼李自成仍有幾年時間奪取中原並且建立根據地恢復生產的時間。

東林黨帶著幾波牆頭草倒來倒去,以為有好果子吃,東林黨天天耍嘴炮,魏公公都比他們強,說是天下社稷,就是他們爭奪自身利益的遮羞布。到了清朝怎麼不天下社稷了?韃子根本不吃你那一套,人家看的很明白。李自成本來就是打劫起的家,爭取到的人都是軟骨頭和投機分子,闖王不納糧是可以忽悠一陣子,流氓加上嘴炮還缺乏基本稅務支撐(並沒有佔領主要經濟地區),失敗是很正常。崇禎加稅才導致謀反,加稅是為了抵抗北方。李自成摧毀行政體系還沒有建立,潰敗之後連兵和餉銀都估計徵不上。舊體制被打碎,新體制尚未建立,又穩不住吳三桂,自我膨脹衝到山海關。


歷史深度揭秘


首先要說明的是,李自成雖然號稱擁兵百萬,但是實際兵力據史學家統計也就六到八萬。而吳三桂的兵力差不多也有三到四萬。而多爾袞帶進關內的滿清軍隊卻是十萬鐵騎。可以說,不論別的,就論兵力,李自成也是佔著絕對劣勢的。當然了,李自成失敗還有其他原因,下面我們就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就是,李自成的大順軍自己的問題了。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以後,已經沒有以往的戰鬥力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人人在北京城裡麵霸佔了自己的家產。此時的大順軍已經不是窮困潦倒,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反的農民了。俗話說的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是這個道理。此時的大順軍已經喪失了當年為了生計而拼命地戰鬥意志了。

其次就是實力問題了,顯然此時大順軍的實力是遠遠小於吳三桂和滿清的聯軍的。其實,這不光是數量問題,還有質量問題。當年,大順軍比明軍中的衛所軍尚且不如,更不要說是吳三桂在山海關的關寧鐵騎了。而清軍的滿清八旗就更加的強了。而且清軍是騎兵為主,我軍是步兵。步兵比騎兵可是有先天劣勢的。


第三就是戰略戰術的問題了,李自成已經決定了和吳三桂開戰,但是在行軍途中卻是拖拖拉拉,比正常行軍慢了不少。以至於吳三桂在山海關做足了準備,而且多爾袞此時也是連行十三晝夜抵達山海關。如果大順軍可以在清軍到達前擊潰吳三桂的部隊,然後據關死守清軍,估計大順軍就可以坐擁天下了。

正是這些因素的集合導致了李自成最終的失敗,導致了李自成與中國的皇帝無緣,導致了大清三百年統治。


多爾袞愛新覺羅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迅速腐化

進京後隊伍迅速腐化、失去戰鬥力。李自成入宮後,大順軍的馬兵入城,亂闖百姓家,大順軍將領看到高門大宅就據為已有,劉宗敏佔據了田宏的宅子,李牟佔據了周奎的宅子。

2. 吃喝玩樂

“先拿娼婦及歌童小唱各數十人設宴”,又到大殿裡擺宴演戲,往來奔突,嘻笑嘈雜。北京的午門處,馬兵東西馳騁,一片狼籍,大順軍的童子兵還把從宮中搶來的錦繡裹在身上,在鬧市上騎馬奔跑。將領們帶頭腐化,士兵們初進北京城很快迷醉在酒色財氣之中。這就是為以後的失敗埋下的第一粒種子。

3.無心理準備,缺乏戰略準備,

能攻下北京,不是軍隊戰鬥力超強,而是明朝軍無能,李自成意外打下江山要當皇帝了,因此,缺乏戰略準備和心理準備,導致一把好牌被打壞。進城後每攻一城就搶掠、打擊豪紳一樣,沒有及時安撫和穩定舊有官吏體系。李自成以為攻下北京就萬事大吉,忙著搞登基。

4.百萬雜兵

雖然,李自成有百萬雄兵可他的百萬兵力是農民起義軍起來的,沒有經過訓練,他的軍隊更是缺乏戰場上的經驗,而清軍是專業精銳的且他們經常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這李自成的軍隊跟清軍的根本沒法比。

5.目光短淺,無大才

戰術失敗,面對抗命不投降的吳三桂,李自成來一個“御駕親征”。李自成不知道,吳三桂先則投降了清。把20萬部隊佈陣于山海關,當時李自成彙集了百萬大軍,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清兵卻暗中設陣,吳三桂奉命在右翼。關寧鐵騎本是精銳之師,再加上清軍,把李自成軍隊打的一戰而潰。


愛汕美食


李自成不太可能有百萬大軍,即便有,也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北京。

首先,天啟末年時北京城市統計,總戶數為151190戶,按照古代中國標準家庭規模來折算,約為75.6萬人,這是整個北京城的人口。

然而,養活這些人,是需要走漕運南糧北調的,但問題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漕運基本等於斷絕,他的糧食來源基本靠“吃大戶”。當然大戶也是存有大量糧食,以及一些明廷的官倉,即便是如此,也不可能支撐100萬大軍加上北京城人口,以及大量戰馬等消耗。

即便能夠實現糧食補給,那麼問題又來了,一百萬規模的軍隊,不可能全部開拔山海關,因為後勤基本跟不上。倘若是由這100萬軍隊自行運糧,勢必會大大拖慢行軍效率,甚至是造成致命傷害,畢竟運糧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全靠人力。

可要運送支撐100萬人大戰的糧食,需要多少民夫來運輸?這並不現實。

其次,李自成還有敵人,湖廣有隱隱割據的左良玉在威脅陝西,四川還有他的老朋友張獻忠,南方殘存的明廷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但也是需要防備的對象,四鎮兵力加起來也是幾十萬上下。

所以李自成實際上可以調集到山海關的人馬並不多,攏共10餘萬人馬。

李自成率部進擊山海關,並不是去抗清的,而是去打反覆小人吳三桂的。吳三桂詐降,這是李自成必須討伐的對象,但清軍並不是他意料之中的敵人。大順政權缺乏對滿清八旗的認知,雙方之間從未交手過,而且曾經多次打敗高迎祥、李自成的明軍剿匪軍,也在松山之戰全軍覆沒於明軍,當然裡面有明廷自身的問題,但無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李自成的軍隊跟滿清八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即便這種差距不大,但清軍這次出兵總規模達到了8萬之眾,加上吳三桂約莫7000左右的關寧軍,以及唐通的降兵2萬餘中,雙方兵力持平。

李自成先是跟吳三桂戰與一片石、西羅城,雙方激戰一日,都沒有攻下山海關,關外的多爾袞已經獲知大順軍虛實,採取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慎戰之策,等雙方打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再出兵一舉取勝。

吳三桂實際上已經撐不住,萬分危機下,向清軍求援,在清軍許下一番承諾之後,清軍隨殺入關中,大順軍雖然驍勇,但地形不熟悉,加上已經連日大戰,疲憊不堪,最終慘敗退軍。

山海關之敗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而李自成退回北京後短短半年時間裡就兵敗身亡,除了軍事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原因。當李自成敗於山海關後邊,都沒有再北京停留,直接往西退去,又恢復了流寇本色,邊打邊搶,加上之前在北京的“拷掠”,徹底失去了經濟來源,搶來搶去,自然就沒有人支持他了。

如此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李自成根本就守不住一塊土地,一座城池,加上清軍的各種符合地主利益的政策,自然也就使得封建政權的根據士紳集團快速倒想了滿清,李自成焉能不敗?


江畔初見月


我是大話歷史君,我來答。

李自成確實擁有百萬士兵但不是雄兵而是一盤散沙,上將千員也不過是以前跟隨自己起義的親信兵而已沒有任何領兵打戰之能,失敗是必然的。

李自成的百萬雄兵

明末時期處於一個小冰河期,大旱連連,百姓農作物顆粒無收加上蝗蟲、瘟疫等災害使得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崇禎帝受東林黨影響,沒有處理好這方面的問題,出現民怨隨後暴亂出現。

李自成本是一個小驛卒,後來失業了,回到農村種地又養不活自己,於是起義加入到“老”闖王高迎祥的部下。在“老”闖王死後,李自成繼承他的稱號成為新一代的闖王,李自成利用中原鬧災荒,社會矛盾極度尖銳,煽動災區難民起義,廣受歡迎,一時間聚集了百萬之眾。


崇禎帝此時所面對的有:在外有滿清入侵,在內有農民起義,因此不得不兩線作戰。明軍疲於奔命戰力遞減,在面對李自成大軍時,因人數眾多,明軍很多都採取棄城逃跑,因此李自成軍並未怎麼作戰,沒有實戰經驗,一直攻到北京城下。城門不攻自破,崇禎帝上吊自殺,至此李自成從未正規地與明軍交戰。

在努爾哈赤與吳三桂合併進攻山海關,此時李自成不僅面對滿清八旗還有面對前明軍身經百戰的精銳作戰,一幫烏合之眾怎麼能面對如此的強攻,自然兵敗如山倒,不堪一擊。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

一、李自成雖擁有百萬之眾,但皆是一盤散沙,沒有任何實戰經驗,裡面大多數士兵多是為了有飯吃才參加的。

二、坐觀百萬大軍,真正有實戰能力的不足一萬其他的都是虛兵的,都是用來湊人數的。

三、除了李自成並無任何能有領兵打戰之人,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我是大話歷史君,想看更多歷史故事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淡墨青史


就本題而言,是問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為何戰敗,不是問明末李自成起義失敗原因,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1.主觀作戰意志不強。1644年3月18日,起義軍攻入北京,明朝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明朝滅亡,此後一個多月,李自成整日忙碌的都是準備登基當皇上,過皇帝癮。大將劉宗敏忙碌的是嚴刑拷打明朝的官員,蒐羅金銀財富,中飽私囊。宰相牛金星則整日坐八抬大轎,整日拜會老鄉,儼然太平盛世的宰相作風。全然不顧江南有大批的明王朝軍隊以及守衛山海關的吳三桂的部隊,還有關外清軍在虎視眈眈。等到知道吳三桂投降清軍後,4月13日,匆匆率軍20萬討伐,剛一接仗,便被擊敗。4月29日,便匆匆逃離北京。

2.客觀戰略戰術缺乏。4月21日,李自成率部與吳三桂交戰,佔得上風,卻不知防備清軍多爾袞的部隊偷襲,致使吳三桂與清軍連兵作戰,李自成與吳三桂兩邊本已斗的各自疲敝不堪,清軍有生力量一加入,李自成自然不能抵敵。

3.軍隊戰鬥力低下。李自成起義於陝西,西北地區為他的根據地,為守住這些根據地,留下了很多軍隊守衛,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後,一路上收編了很多明朝的軍隊,沒有好好消化整頓,軍隊中人心不齊,戰鬥力不強。而守衛山海關的吳三桂本來就有近10萬軍隊,投降滿清後,清軍八旗子弟基本上多騎兵,戰鬥力極強。所以,李自成的軍隊打敗仗就是意料中事了。


史海一粒粟


李自成的百萬大軍言過其實,全國的闖王大軍(戰鬥人員)加起來也絕沒有百萬。

在進入北京前,農民軍的十幾萬主力軍全都在劉芳亮手裡,十萬人馬被李自成統領,劉芳亮在豫北、冀南牽制著明朝的主力,李自成帶領大軍北入京畿,兩人約定南北夾擊北京城。



真正陪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的戰鬥人員不超過十萬,裡面還夾雜著不少老弱,另外還有從山西、河北一路上不斷收納以壯聲勢的流民,大概還有幾萬人的樣子,可見農民軍的戰鬥力並不強,但是卻勢如破竹打到了京畿腹地,這是因為明朝大勢已去,各州縣地方軍戰力不濟,守官多紛紛不戰自潰,或是投降自保,這才給了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的機會。

在李自成抵達北京城下,心裡還是比較慌的,雖然北京城守軍少,但卻都是明朝的正規軍,很有可能拿不下來,而且劉芳亮的南路大軍也進展不順,所以李自成有了和崇禎議和割地賠款的事兒,但是被固執的崇禎拒絕了,但在此時明朝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嚴重分化,兵部尚書張縉彥、大學士魏藻德、太監王德化叛變打開城門,迎闖王入京,明朝滅亡,崇禎自縊。



京城雖破,但是盤踞在不遠處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卻是李自成的一大威脅,因為吳三桂此時手握四萬明軍精銳,在李自成和滿清的夾縫中生存,而且還被李自成切斷了運河、黃河方向的糧草供給,李自成為了坐穩皇位有意拉攏吳三桂,吳三桂無奈之下也想著歸順李自成,但是驕傲自滿的李自成卻忘記了對吳三桂家眷的恰當安頓,以至於和吳三桂反目成仇爆發戰爭。

在山海關大戰中,李自成所派出的兵馬約有十萬人(還有一說是六萬)這是因為李自成確實是無兵可調了,由於農民軍佔領的城池太多,軍隊駐防導致了兵力分散,已經無法集中規模化的軍團了。



另外,順軍本來戰鬥力也不強,兵員素質不高,武器裝備也很落後,入了城後大肆搶掠,軍紀敗壞,凝聚力也大大降低。

而且山海關大戰中,李自成不僅是跟吳三桂的四萬精銳在對抗,還有清八旗軍。無論是在兵員數量、武器裝備、單兵素質、還是戰略戰術上,順軍都處於劣勢,所以山海關之戰李自成輸的一敗塗地也是意料之中的。


納蘭談史



歷史上明清革鼎之際,出現了一個攪屎棍一般的人物,他靠著當時延綿的天災滾雪球式的將上百萬流民化為所謂的百萬雄兵,運氣也好實力也罷,他最終打破了明朝這個舊世界,卻沒有維持新世界的能力,一片石之戰一蹶不起,成全了滿清入關,完成了這個歷史上最大偶然後就消聲滅跡了,他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所謂的百萬大軍,其實大多都是當時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加入湊數的,直白來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真正的可戰之兵也就是老營人馬,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屬於農民起義軍中的精銳人馬,參考多方資料,老營的人馬大概在6至10萬。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招降吳三桂,結果因為屬下扣押拷打吳三桂家屬等原因,吳三桂選擇了拒絕,同時暗中聯絡滿清多爾袞,李自成見招降不成功就率領老營精銳部隊攻打吳三桂,這些可以說是他壓箱底的兵力了,雙方在山海關爆發大戰,又稱一片石之戰。


李自成的老營精銳部隊的確戰力不俗,與鎮守邊關抵禦清軍多年的吳三桂部隊戰的難分難解,這時候滿清多爾袞看見雙方激戰出其不意殺出來,才打敗李自成,李自成蒼惶逃回北京,精銳部隊也大部折損於此。

李自成看似擁兵百萬,但精銳也就最多十萬,還大多折損在山海關,其他兵力還要留下一部分鎮守其他軍事要地,而且以當時北京的城市規模,是容納不了百萬軍隊的,所以山海關一片石之戰後其實北京守兵已經很空虛了。

雖說精銳兵力大多折損在山海關,但是調集其他部隊前來北京,固守北京也未嘗不可,但是李自成這時候就暴露出他的流寇本質,十幾年的農民起義生涯並沒有讓他越戰越勇,而是遇到失敗了就想逃跑。


李自成還有一個要命原因,同樣十幾年打天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朝時已經大致擁有南方作為根基之地,而李自成十幾年時間中沒有建立過一塊根基之地,一直被明軍打的到處逃竄,甚至有幾次就要被剿滅,關外清軍入侵明軍北調,李自成才有喘息機會,李自成崇禎十二年才徹底崛起,靠著開倉而賑饑民短短時間內擁兵百萬,用了五年時間就攻進了北京城,雖然在西安稱過帝,正式建立大西政權,也並非他的根基之地,雖然看似李自成當時擁有中國北方大部,其實根基根本不穩,這也是他逃離北京後一蹶不起的原因。

李自成也根本獲得不了當時地主階級的支持,他提出的均田免賦何止是觸犯了地主階級的利益,簡直要了他們的命,又豈能被地主階級支持。

李自成看似擁兵上百萬,其實真正可戰之兵的精銳最多十萬,大部分還折損在山海關一片石之戰中,十幾年起義中也沒有建立過一塊根基之地,太過虛浮,李自成本人也沒有什麼雄才大略,最後一蹶不起也是正常。


補充一下,李自成的上百萬兵源是因為明末遇上了小冰河時期,自崇禎元年起,十七年中每一年都有大規模的天災,尤以北方為嚴重,加之明庭與東北滿清的延綿戰爭,國庫空虛,朝廷機構的貪汙不作為,賑災不力,崇禎帝數下罪己詔也無用,造成北方大地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易子而食,一派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景象,也造成了李自成這種流寇的崛起。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