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90后女硕士回到山沟沟,靠电商将“花粿粿”打造成“香饽饽”

天下网商记者 姜雪芬

小时候,每当路过布楞沟,奶奶就会对马娟说:“不好好学习的话,就早早的把你嫁到布楞沟,吃水困难,生活困难……”马娟家住在隔壁村,她从小就对布楞沟有种恐惧情绪。好好学习,考大学,走出东乡县,是她解救自己的唯一方式。

90后女硕士回到山沟沟,靠电商将“花粿粿”打造成“香饽饽”

东乡县所在的甘肃临夏州,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布楞沟位于甘肃东乡县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子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东乡县最偏僻穷苦的村落。2012年底,布楞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24元。

90后女硕士回到山沟沟,靠电商将“花粿粿”打造成“香饽饽”

贫穷封闭也导致了当地人落后的思想,女孩15岁便要早早嫁人,嫁人后不能外出务工,往后的岁月里她们只能生儿育女、干家务做农活,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大山。

马娟是家族史上的第一位大学生。2014年,她从兰州城市学院大学毕业后,继续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造,成为了一名研究生。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她对未来有了更多憧憬。然而研究生毕业后,在她的大多数同学选择留在城市发展之际,她却回到了那个梦魇般贫瘠的故乡。

因为恐惧,所以想过离开;因为爱这片故土,所以选择回来。回去的理由很简单,她想借力互联网,将家乡的特产花粿粿卖出大山,让自己和乡亲们生活变得好一点,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自救

马娟身形清瘦,一头短发,长着一双大眼睛,讲话温柔。和人沟通时,她的目光坚定,总让人感到有一股不服输的力量。

大山里贫苦的生活让这个90后姑娘早早接受了人生历练,因为家境并不富裕,在学校里,她做过促销员,当过家教,摆过地摊,走出大山的信念支撑着她一路走来。

马娟研究生读的是风景园林专业,毕业之初,她也想过创业做室内装修。但因为没有团队、经验,举步维艰。困顿之余,她不禁想起了那些在大山深处处境更加恶劣的同龄人:不能外出务工,没有收入,生活差,没有家庭地位和尊严。

对财富的渴望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这个踏入社会不久的姑娘迎难而上:“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自己和她们。”

90后女硕士回到山沟沟,靠电商将“花粿粿”打造成“香饽饽”

马娟

恰好彼时男友做了多年牛肉面调料批发生意。马娟和男友决定回乡发展,在老家开办调料加工厂。随着业务渐趋稳定,她着手布局更大的生意——将大山深处的土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出去。

她在网上搜索了上百种当地特产,通过线下走访及市场调研后,决定主攻当地妇女都会做的花粿粿。花馃馃是一种油炸面制甜食,是东乡族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食品。在和几位亲戚在家进行了多次色泽、口感等测试后,她制定了统一的加工标准,还跑到外地考察学习,采用便于携带的包装。

2017年9月,马娟注册成立了甘肃伊禾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并说服父母,利用自家的八间平房,自制花馃馃,在淘宝店等渠道销售。

但即便对于返乡创业难早有心理准备,可之后,她发现现实远比预期严峻。

尊严

最大的难题是招不到工人。多年来,在当地人眼里,女人不应该外出务工。她们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会带孩子就可以了。马娟在村里多次游说,但迎接她的是一次又一次异样的目光。

创业初期,面对来自家人的不理解,加上搭建平台、开拓渠道、宣传推广等压力,马娟累到住进了医院。但手术之后,她又回到了忙碌的生活中。时间久了,有几个人在好奇之余,抱着“看着这个姑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心态,提出到工厂里打工。

90后女硕士回到山沟沟,靠电商将“花粿粿”打造成“香饽饽”

每天早上,她们的丈夫骑着摩托车将她们送到工厂门口,下午下班后再接回家。更夸张的是,有人将妻子送到工厂门口后迟迟不愿离开,躲在墙后面偷偷观察,在村里人看来,在网上卖东西绝不是件靠谱的事。这些哭笑不得的行为,在马娟眼里并不滑稽,却有一种难言的心酸。

好在,产品销路不错,上线一个多月,花粿粿就卖出了3000多份。去年,马娟又扩大了生产场地,入驻当地电商产业园,组建销售管理团队,拓展自媒体、线下等渠道,卖出了700多万元的花粿粿。更让当地人惊喜的是,东乡花粿粿不仅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还销到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还成立了花粿粿扶贫车间。目前,车间吸纳了16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每个月,马娟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发工资,“工资以现金形式发给她们,看着她们笑得那么灿烂,我也觉得特别开心。”

52岁的马麦志是布楞沟村的村民。6年以前,他家一直住在山凹里破旧的房屋中……2018年,马麦志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盖起了5间红砖白墙房子,添置了新家具,有壁挂式的暖气,而且屋子里可以洗澡了。

马麦志从来没想过活了半辈子还能在自己家的屋子里洗上澡。2018年,他家里收入比往年多了一万多元。这一万多元,便是他媳妇在扶贫车间里做花粿粿赚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底布楞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56元,约为2012年的四倍。

曙光

男友提亲时,马娟的亲戚曾因为对方“舍不得花费彩礼钱,一分钱不花,就把姑娘娶走了”,颇有微词。但马娟就像当年回到大山时一样,“我是我,我的路我自己走”。

家人认为,她男友经营牛肉面店和牛肉面调料批发生意,一个月就能赚好几万元。实际上,为了支持她的事业,男友转卖掉了牛肉面店,筹得70万元,资助她建工厂。一路打拼下来,她收获了爱情。随着销售业绩增长,家人也更加理解她的选择。

3月6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暨表彰大会。马娟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作为受表彰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她说,2018年秋天,家乡发生了洪涝灾害,她第一时间将数万元的花馃馃送到了受灾群众手里,今年还资助了10名贫困大学生。

因为媒体的报道,马娟还带着布楞沟扶贫车间的妇女到北京录节目。从未走出大山的阿姨,在路上兴奋地告诉她:“这是我第一次去首都北京!也是第一次坐飞机!”

那一刻,马娟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走出大山刚踏入城市的自己。

创业之前,马娟喜欢旅游、画画,总觉得世界很大,应该多出去看看,多记录世界的人和美景。工作越来越忙之后,她已经无暇顾及爱好。因为在她所热爱的那个故乡,互联网正带来点点滴滴的改变。

虽然村里依然有男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是她知道, 妇女们就业这一步的背后,是思想的转变。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会有越来越多的母亲愿意告诉她们的女儿:你应该好好读书,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去工作赚钱,而不是早早结婚生娃。

这些母亲们,将会把新时代的人生观、教育观,传递给她们的孩子。她们将在贫穷的阴霾天空里,拨开一道缝,给大山以曙光。(本文由天下网商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