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瓜岛战役中,为什么部分日军都活活饿死了?

第一军情


茫茫南太平洋中,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弹丸小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却因二战中成为日美争夺的焦点而闻名世界。

1941年12月,日本成功偷袭美国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战争,随之日本大肆扩张侵占东南亚掌控制空权与制海权。可就在日本不可一世的认为美国短期无力恢复实力之际,美国却于中途岛战役给了日本致命一击。

已经坐上赌桌的日本,哪怕输个精光也要赌下去。日本自知已无实力攻打澳大利亚,但其为翻盘美国,就将目标盯上了少为人知的瓜岛。

日本试图在瓜岛建机场,以便断绝美国向澳大利亚输送补给的航线,达到困住澳大利亚不占而屈之兵的目的。

可是再狡猾的狐狸岂能逃过猎人的眼睛?美国很快察觉了日本在瓜岛建机场的意图,随即派海陆战队突袭抢占瓜岛,将日本已近完工的机场占为己有。暴怒之下的日本又怎会让美国安享其成?日本分数批向瓜岛运兵妄图再夺瓜岛,自此日美之间爆发了长达半年的瓜岛之争,终以日本实力不济无奈认输。

只是日本陆军本来向瓜岛输送兵力三万多人,但等日本认输偷偷将士兵运回时只剩了一万来人,损失的两万余士兵只有少部分是战死,多数却因病饿减员。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质疑难道日本不为部队输送给养吗?那瓜岛战役,为什么部分日军活活饿死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日本作战重勇气轻视后勤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日军就是弄不懂粮草的重要性。

日本古来尊崇武士道精神,他们觉得打仗打得就是人的勇气精神,不但对自身的后勤保障轻视疏忽,就连捣毁敌方的缁重都不屑于顾,只以杀敌多少为至上荣耀。

日本海军由三川中将率领反攻瓜岛时,第一次遇美军战舰就将其打得稀里哗啦,可日军只盯着美军战舰打得痛快,却眼睁睁放过了不远处的美军运输舰,使瓜岛上的美军得到了充足的物资给养。

三川能很轻松的炸毁近在咫尺的美军物资,可他们却放弃良机其实完全暴露了日军骨子里对后勤保障的轻视。

日本海军放过美军运输舰就不说了,日本陆军登陆瓜岛时所带粮食寥寥无几,别说长期作战了,就是短期作战都无法支撑。后来饿急眼的日军,也想拼命去抢美军粮食,可是早已饿得浑身无力的日军怎能敌过吃饱喝足的美军呢?日军自杀式的拼命只能后继乏力以失败告终。

也许日军觉得打仗只靠精神就能获胜,可武士道精神在饥饿面前一切都是零,有时战争打得就是粮草缁重。日军只重勇气轻视后勤应是日军作战习惯的致命缺陷漏洞,也是瓜岛日军失利饿死的重要原因。

二,日军轻敌致使美军反转掌控制空权与制海权,切断日军补给线。

日本在瓜岛初建机场时,只派了两三千名工兵与几百人的警戒部队。日本如此疏于防范致使美国海陆战队登陆瓜岛,兵不血刃就占有了日本劳动成果与军用物资。

仓皇逃入瓜岛热带雨林的日军,只是向日本军部禀报瓜岛沦陷之情,却未说明美军大致人数。这亦导致日本军部认为登瓜岛美军只是小股部队不足惧。日本第一批只派了一千士兵连重武器都没带就登上了瓜岛,他们只想着轻装上阵快速袭击正面进攻,可没想到当时岛上美军竟有一万多人。

尤其是当时登岛日军的头目一木清直嚣张狂妄。他曾参加过侵占菲律宾战役,自认驻瓜岛美军亦如驻菲律宾美军一样不堪一击,根本不用等后续部队就可把美军就地解决。因而当他带领日军突袭人数十倍于己的美军时,只能是以卵击石以惨败告终。

可是日本军部得知日军兵败消息,并未吸取教训依旧只派少量士兵登岛,其面临的当然还是失败而已。日本未集中力量一次彻底击垮美军,而是多次少量就如给美军添油一般,将日军送入美军口中。

日军一次次以卵击石,终未实现夺回瓜岛机场目的,反使瓜岛机场成了美军永不沉没的航母,保障美军反转掌控了太平洋上的制空权与制海权。等日本军部清醒过来已悔之晚矣,美军早就完全切断了日军补给线,致使岛上日军完全陷入饥饿绝境之中。

三,日本海军与陆军矛盾难以调和,致使日军补给运输不畅。

日本海军与陆军因争功矛盾由来以久。这次日本海军在瓜岛建机场,根本就未告知陆军致使防御不利令瓜岛落入美军手中。日本陆军强烈谴责海军,誓要夺回瓜岛,可其想登岛还要依靠海军运送。

海军不想因运送陆军损失自身力量,他们只趁夜晚如老鼠搬家般用驱逐舰将陆军士兵送到瓜岛后快速撤退,因而大型重装备与粮食等物资,根本无法随陆军同时上岛,这亦是陆军随带粮食少的原因之一。

后来日本军部强令海军为瓜岛送给养,海军竟然想出奇葩方法,将粮食装入铁桶中运到瓜岛沿岸,再将铁桶放入海中任由岛上日军下海捞取,陆军能捞到多少铁桶海军就不管了,反正已经送到了。再有美军阻拦,驻瓜岛日军根本捞不到多少铁桶,得到的那点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日军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致使海军不愿不惜一切代价为陆军送给养,亦使瓜岛上日军被饿死成了必然。

四,日本不堪消耗战给养供应后续乏力。

日本自侵华战争起,已经四处征战数年,就连瓜岛战役亦连绵半年之久。日本本是资源匮乏小国,多年征战早已耗尽日本家底,日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已处严重匮乏状态。

当时日本国内日夜开工亦无法满足战争所需,尤其是运输舰的制造速度远远落后于战争损失消耗速度。因此既使日本有充足粮食,想给瓜岛多送给养亦是无能为力了。也许这也是日本海军使用驱逐舰运送兵力给养的无奈吧。

五,瓜岛生存环境恶劣只能给日军饥饿加一个更字。

也许有人觉得日军可以在瓜岛上寻找食物啊,可是瓜岛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瓜岛地处赤道附近,并没有旖旎的热带风光,只有炎热潮湿气候,岛上遍布热带雨林与沼泽,只有各种昆虫与蜥蜴类动物,并没有适合人类捕食的动物,能让日军裹腹的只有少许野果而已。

综上所述,瓜岛上的日军承受着因多种原因造成的给养不足与环境恶劣的双向夹击。他们吃掉了岛上所有能吃之物,甚至有些日军饿得竟张开嘴等着苍蝇等昆虫落入口中吃掉。已无战斗力的日军只能将少量食物集中给强壮些的士兵,与美军作战。其余日军只得陷于饥饿的恶性循环之中,每天都有士兵活活饿死。

日本终于认输放弃瓜岛,其实当时美军作战计划亦有漏洞,只可惜日军自身多项策略失误,致使饥饿成了减员重要杀手,根本无力与美军抗衡。

瓜岛一役成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满血复活开始了对日绝地反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二战时期,为了抢夺战略资源,日本开启了疯狂模式,大造舰船,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当时的美军。比如在中途岛战役中,虽然日本舰队被美军击沉了四艘航母,但是日军在空中,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战术水平上都要强于美军。不过在瓜岛战役中,日军明明有很多补给,却活活饿死了上万人,这是为什么呢?

1942年8月美军陆战一师夜间攻击了瓜岛,一举拿下了日军正在修建的机场,日军败退到丛林之后,打算坚守待援。当时他们就向日本本土发出了求救电报。得知这一消息,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大骂海军无能,只顾强攻,美军占领了瓜岛也不告诉陆军,以至于没有向此岛派驻军队,让美军钻了空子。

为了尽快支援瓜岛的日军,日本派出川口旅团驰援瓜岛。当时日军相信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斗意志,美军的装备应该不堪一击。于是该旅团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到达瓜岛之后就像武装精良的美军发起了血岭之战,结果一仗下来,日本死1200人,美军阵亡了40人。

这场战役彻底刷新了日军的认识,于是他们再次派遣援军达到瓜岛。守卫岛屿的2.3万人美军高度紧张,对日军进行了坚决打击。然而陷入饥饿的日军再也无法发起冲锋了,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个“猛兵饲育”的办法,凑够一部分食物,让30个身体强健的人吃饱,组成敢死队不断重创美军。然后随着食物越来越少,这种袭击方式也越来越少。最后很多人都失去了战斗力,成批的饿死在丛林里。美军打扫战争的时候,看到无数饿死的日军,很多人都变成了一副骨架,这让美军开始反思,这就是人类苦苦追求的和平吗?(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我们知道在瓜岛战役半年时间,日军只发射了3000发炮弹,抗战时期日军打一个小小的滕县,还1天发射6000-7000发炮弹。日军在瓜岛战役的火力只有侵华日军火力的二百分之一都不到,可见瓜岛日军后勤已经崩溃。

比如在运输第2师团的时候,从10月1日一直到10月20日,日军运来了9091人,还有160吨粮食和8吨弹药。日本陆军就表示,那么多部队就8吨弹药,就想打美军2个师?还有那160吨粮食怎么够吃?表示一天就需要65吨弹药和135吨粮食,才能勉强维持最低战斗水平。

从11月开始,日军又开始运输,第38师团主力和粮食弹药经过残酷的第3次所罗门海战,日军才在11月中旬,把全军4天口粮和360箱炮弹送上瓜岛。为此在海战损失了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以及11艘运输舰。日军主要要求不轻易开枪,子弹只给枪法好的士兵,枪法差的人就只能靠刺刀。

到11月24日,日军报告在瓜岛的第2师团战斗力已经下降到最低,其主力第4联队全体除了口粮断绝,炮弹也只剩下25发了。从1942年12月,截止1943年1月,日军潜艇又送来347吨粮食和弹药。

但是瓜岛美军已经达到了3个师,日军想靠347吨粮食和弹药就想反攻也是妄想。靠着这些物资,日军总算能从12月奥斯丁山战役开始爆发,一直战斗到1943年2月,顶住美军反攻2个月,坚持到海军把残余日军撤离瓜岛,没都饿死。


深度军事


主要就是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太差,岛上的日军基本和后方失去了后勤联系,连食物供应都无法正常保障。而瓜岛又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本身就没有什么可供食用的植物动物,自然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中途岛之战后,日军虽然失败,但是整体上还是占据着优势,控制着广大南太平洋地区。而美军为了打开占据,就选择了瓜岛这个突破口,双方在挂到鏖战达半年之久,最终日军实力严重损耗,以主动撤退宣告瓜岛之战的失败。 日军历来重视精神力量,对物质力量的轻视甚至到了轻蔑的地步,这样的结果就是极为不重视后勤工作,因此二战期间日军的后勤运输力量并不强。瓜岛之战中,最初日军还掌握着制海权,但随着一系列海空战以及美军亨德森机场启用,日军舰艇损失越来越大,其中脆弱的运输船损失尤为惨重。这也催生了利用驱逐舰对岛上日军实施补给的措施,但是这点补给毕竟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日军最初登岛部队并不多,最先上岛的一木支队仅有不到1000人,后来日军逐渐意识到误判了美军实力,这才开始大举增兵。但是日军依然误判了战局,认为现有的后勤物资加上少许补给,足够用到不读快速击败美军。结果随着日军丧失制海权制空权,岛上日军得不到足够的物资,同时在作战中也打不过美军只能据守已有阵地,可美军又不贸然进攻,如此一来日军就只能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坐等大本营的决策和行动了,在撤退之前饿毙以及伤重不治者自然为数不少。


战争之王


瓜岛之战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由盛转衰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之中,日本军队由于后勤方面不重视,再加上海军运输的不利,导致在瓜岛上的日本陆军很多人都饿死而不是战死。




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惨败,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沉,海军的大批飞机再加上一些非常有作战经验的精英飞行员都阵亡,实力的对比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进行着。但是日本还看不到这一点,认为在整个太平洋战场,美军还处于劣势之中,日军还有很大的优势,对于美国有可能采取的反攻战斗并没有做任何准备。



美国选择瓜岛作为突破口,进行反攻,很快就攻占了瓜岛,而日本方面根本就没有料到这一点,所以作出反应的时间比较迟钝。等到日本反应过来的时候,美军已经在瓜岛站稳了脚跟。日军为了夺回瓜岛,一次次的增兵,派出大量的海军和陆军,进攻瓜岛。美军也以瓜岛作为作战点,派出大量军队前往瓜岛,同日本打起了消耗战。



指出日本还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山本五十六亲自率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前往瓜岛与美国海军舰队交战。在瓜岛地段,美日双方都有很多军舰被击沉,那一代的海域被称为铁底湾,就是因为很多军舰都沉在海底。而前往瓜岛作战的日本陆军开始以为这场战役规模不会很大,而且很快会结束,所以在后勤方面的准备就不足,带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不是很多。



但是后来打着打着就成了消耗战,双方相持不下,这个时候几万人军队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需要海军进行大规模的运输才能够保障。后来战局对美国越来越有利,而日本海军越来越耗不起,因为美国被击沉,一艘军舰很快就能补充过来,而日本的工业水平显然达不到这一点。所以渐渐的日军就丧失了制海权,再也无法给瓜岛上的陆军进行有效的补充了。



所谓人是铁饭是钢,既然粮食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在荒岛上也无法去抡老百姓的粮食,因为荒岛上根本就没有老百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瓜岛上的军队就有很多人饿死而不是战死。


天龙论史


中途岛战役失败后,瓜岛战役再次失利,日军曾经的战略优势不复存在,美国完全夺取了南太平洋制海权。这场战役是同盟国的战略计划,为的是保护美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物质运输的航线。

瓜岛战役历时半年,起初仅仅是美军小股兵力登陆作战,后来随着日本加大宾利的投入,美国也不甘落后,海陆空都展开了斗争,以至于最后成为了日本与同盟军的决战。在这场战役中,日本的人员伤亡以及战舰和飞机的损害都超过了美国。在这场历时六个月的战争中,一共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海战三十多次,从双方驱逐舰来看各自损毁二十四艘,基本持平。但是飞机和伤亡人数远远超过盟军。盟军参战兵力6万人,日军四万人,相比于日军被歼灭的二点五万人来讲,盟军仅仅伤亡6000人。

日军伤亡惨重的原因


由于日本军队对战况的预估不足,最初以为只是侦查行动,仅仅派出了小股兵力来阻挡美军的侦查。相比于准备充分的美军,日军仓促的准备导致了作战失败。航母龙骧号被击沉,损失惨重,战况一直在僵持着一直到了九月份还没有拿下瓜岛。这时候指挥层面,才意识到战况的严重性,开始抽调师团和舰队登岛。

九月中旬,日军开始疯狂增兵进入瓜岛作战。而此时的美国海军已经做好准备请君入翁。这场战争从始至终,日本都没有取得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国南太平洋舰队死死扼住运输路线,从十二月份开始,瓜岛上的日军补给已经无法满足。增援像老鼠偷油一样,只能在晚上偷偷摸摸的进行。不仅武器弹药不足,日常生活难以保障,每日供应的粮食仅为正常需求的5分之1,岛上的士兵每天只能靠着岛上的树皮野草充饥。热带的疟疾、痢疾等流行病大势蔓延,疾病死亡人数大增。


四十五度历史


瓜岛,全称瓜达尔卡纳尔岛,在世界第二次战争之前名不见经传,在二战中却因成为日军和美军争夺的焦点而闻名世界。


瓜岛生存环境恶劣,并不适合人类长久居住。其地理位置在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岛上到处都是热带雨林和沼泽,这种环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却非常适合各种昆虫和蜥蜴类动物生长,岛上虫蛇遍地,十分可怕。

这样一个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弹丸小岛,为什么会被日军和美军争夺呢?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虽遭受重创,但其为了翻盘,仍然决定攻打澳大利亚。如果继续跟美军在太平洋耗下去,日军必输无疑。而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进攻澳洲,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虽然日军被眼前的失败刺激,做出了攻打澳大利亚的偏激决策,但是日军也清楚,正面攻打澳大利亚己方绝无胜算,只能依靠智取。


通过对地理的研究,日本决定在瓜岛建设机场,阻止美国向澳大利亚运输补给,从而困住澳大利亚。当时的澳大利亚没有什么工业能力,没有美国补血,缺乏工业品的澳大利亚就会崩溃。这样,日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击败澳大利亚,这是日本人自以为的“妙计”。

狐狸虽狡猾,但是却难逃猎人的利眼。美国很快就察觉到了日本的目的,当即采取行动。美国迅速派遣海军、陆军突袭瓜岛,占据日军快要建成的机场。

日本南进计划全部依靠瓜岛,又怎么能让美军轻易阻拦?于是,双方谁都不愿意退让,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瓜岛战役持续了半年多时间,最终以日军完全崩溃告终。战后,岛上的日军只剩下了战前的三分之一。

讽刺的是,损失的三分之二的日军只有一小部分是战死的,绝大多数日军是被活活饿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日军的后勤全面崩溃,让岛上的日军根本没有粮食吃,才会大规模的饿死,丧失战斗力。

(美军与被俘虏的日军士兵)

日本好歹是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让士兵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呢?

首先,是武士刀害了日本士兵

日本盲目看中武士精神,而轻视物质基础。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保障了,可是日军却偏偏更加看中武士精神,认为意志的坚定可以战胜物质的匮乏。

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武士精神,武士精神让他们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勇气,只有有足够的勇气,便可佛挡杀佛,遇神杀神。他们不仅轻视己方的后勤物质保障,连对摧毁敌方物资也不屑一顾,只想着击杀敌军。

所以,在战争持续一段时间后,日军粮草、医疗物资等后勤保障严重匮乏,但日本人认为缺医少食这都是人可以通过意志来克服的问题。军部对比并不重视。

其次,日军也没有足够的物资可以用来消耗

日本本来就资源匮乏,无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而日本人又非常好战,自侵华战争开始到瓜岛之战,已经连续征战很多年,多年的征战几乎完全消耗掉日军多年积累的资源。

瓜岛远离日本本土,岛上守军超过两万人。在本土以外几千公里的地方维持两万人的持久作战,即使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大数目,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单单是凑齐这笔物资已经很难,更不要说美军的袭击让大多数的物资被请凭空消耗掉了。

最主要的是,日本海军并没有能力和决心将物资送上瓜岛

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矛盾存在已久,两个兵种的矛盾来自于幕府时期,积怨极深。在二战中,日本海军需要搞装甲师,陆军需要建航空母舰——因为海军和陆军都不会配合彼此的战斗。

对于保障陆军物资这件事,海军本来就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陆军在孤岛上生存,要依靠海军给其运送各类生活物资。但是此时美军几乎已经占领瓜岛空领,白天瓜岛上空被美军战斗机团团包围。只有夜晚,美军的战斗机才会因为无法起飞而撤下。


当时日本的运输船速度只有十几节,在美国战斗机停飞的时间段内,不可能在美国战斗机的攻击范围内跑一个来回,日本海军也不愿意为了陆军冒险,所以最后只能用速度更快驱逐舰运输物资。

但是驱逐舰数量少,承载量也少,每次都运输的物资不过百余吨。海军就把物资装桶里,把桶绑到驱逐舰上,将桶运输到瓜岛沿岸之后,将铁桶绳子解开,让陆军自行下海捞取,能捞取多少就是陆军自己的事情了,反正他们已经把物资送到了。

物资本来就少,再加上美军的阻拦,到日本陆军手里的粮食更加是少得可怜了。 瓜岛的生存环境及其恶劣,没有可以吃的动物和野草之类的,只有一点点野果,更是恶化了日军的处境,一些前线日军甚至连着六天得不到任何食物,饿死人也就不奇怪了。


小约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东京快车,根本不能满足瓜岛的补给。

日军长期在瓜岛保持2万以上兵力,日常的吃喝拉撒和弹药补给都是很大的数字。

但是,瓜岛的亨德森机场被美军控制,上面有大量作战飞机,可以封锁瓜岛周边海域。

同时,美军还有航母在这一线活动,大体上制空权是美军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如果采用传统的运输船专门运输补给,一旦遭遇轰炸就会玩完。

本来瓜岛的日军就无法得到补给,彻底饿死。

当时的战机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夜晚无法起飞。

日军运输船可以乘着夜色行驶到瓜岛海域卸下物资,然后离开。

但是,当时日本的运输船的航速一般只有10几节,整个夜晚期间根本不可能进出美国战机的攻击范围(320千米)。

迫于无奈,日本只能使用快速驱逐舰进行物资运输。

这种驱逐舰时速高达30多节,是运输舰的一倍以上。同时,他们还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不至于遇到飞机就坐以待毙。

日本驱逐舰可以在黄昏时期进入美军战机攻击范围边缘,然后高速行驶,在午夜进入瓜岛。仓促卸下货物以后,驱逐舰立即高速返航,赶在天亮之前离开。

这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这种借助夜色活动的运输方式,被日本人成为老鼠运输。

然而,这种运输有着巨大的问题,就是运输量不足。

运输船虽慢,运输量却大,基本可以运输略少于排水量的货物。

然而,驱逐舰则不同,设计之初就没有必要留下什么载重能力。

一艘2500吨级的阳炎级驱逐舰却只能搭载15-20吨,相当于150名士兵。

同时,驱逐舰的空间狭窄,无法装载车辆、大炮这种重武器,只能将他们拆散成零件。

由此,运输的效果很差,根本不可能满足2万多士兵的消耗。

最终就是,岛上补给几乎崩溃。

1942年11月,瓜岛日军一些前线单位已经6天没有获得补给,甚至后方部队只获得三分之一的口粮。

无奈之下,日军采用了新的方法。他们将大型汽油桶清空,用来装载医疗用品和食物,留下足够的空间提供浮力,并用绳子串在一起,浮在海面上,托在驱逐舰后面。

当驱逐舰抵达瓜达尔卡纳尔时他们会急转弯放掉浮桶,岸上派人或船抓住绳子浮起的一端拉回海滩,士兵再运送物资。

这样运输量会大一些,但也是杯水车薪。

半年间为了运输任务,日军损失14艘驱逐舰,63艘损伤。

鉴于驱逐舰已经无法支持瓜岛的运输,最终日本放弃了瓜岛。

瓜岛战役双方实力旗鼓相当,都是精锐部队,最终以日军惨败而结束。

一般认为,瓜岛战役才是美日战争的转折点。


萨沙


瓜岛战役又叫瓜达尔卡纳尔之战,它虽然不如中途岛海战那么有名,但却是美日两国之间互拼实力的一次大决战,对太平洋战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场战役不仅是对日军战斗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日军后勤的一次考验。由于日军后勤的准备不足,再加上海战不利,丧失了制海权,导致日军很多人都饿着作战,很多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



首先,日本军队传统上就对后勤不怎么重视。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战争中,对后勤都非常重视,绝对不打没有后勤保障的战争。而日本则不同,日本自建军开始就不怎么重视后勤,后勤部门在军队中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日军里面流传着一句话说,辎重兵也算兵,蜻蜓也能当老鹰。长期以来,日本军队在战争中采取的办法是以战养战,就是在战争中去抢对方老百姓的东西进行后勤补充,日本兵基本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就经常抢中国老百姓的。

后来日本人打美国,还有其他国家的西方国家的时候,也形成了这种惯例。打东南亚的时候还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在东南亚等殖民地,西方国家并没有多少军队,而且都是战斗力较弱的二流治安军队。所以日本可以轻松取胜,占领东南亚之后,就地抢当地的物资来进行后勤补充。但是到了瓜岛战争之后,这一招就不灵了,因为瓜岛本身就是一个荒岛,上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只有美国的军队。而美军的战斗力不在日军之下,日军无法从美军手里抢到吃的,就只能挨饿,最后很多人都饿死。

其次,海战的失败导致日本海军无法运送足够的粮食到瓜岛去。

事实上瓜岛之战主要是海军的问题,是日本海军的前沿阵地。中途岛海战美军取胜后,就开始反攻,选择了瓜岛作为突破点。而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之后,还麻痹大意,认为自己还占有一定的优势,美国不敢来进攻,结果导致瓜岛轻易被美军给攻占。瓜岛被攻占之后,日本方面就慌了,因为美国飞机以瓜岛为基地,可以对日本当时攻占的很多战略要地进行轰炸,形成强大的威胁。但是日本的情报稀烂,认为瓜岛上只有小股的美军,结果起初派出的军队很少,到了岛上之后很快全军覆没。这个时候,日军才意识到瓜岛上美军的实力很强,但是已经失去了作战的宝贵时机。

日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派出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前往瓜岛作战,而美国也很重视瓜岛,所以也见招拆招,以瓜岛为基地,派出大量军队和军舰,形成了两国军队在瓜岛的决战。这场战役也是两国实力旗鼓相当时期的决战,非常具有意义。因为之前,美国处于防守态势,之后日本只能是节节败退。开始的时候,日本海军打的还算可以,给美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美国不停的增援,双方互有胜负,战役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双方已经完全是拼消耗了。

而日本国力远差于美国,完全经不起这种消耗了。例如在瓜岛海战中,美国损失了军舰能很快就补充进来,而日本补充的速度远远不如美军。最后在瓜岛海域,日本海军完全丧失了制海权。因为开始日本认为这场战役很快就能取胜,就没有准备多少物资,后来战役一直持续下去之后,而海军丧失制海权之后,再也无法给瓜岛上的陆军运送足够的食品和淡水等物质。结果岛上的日本军队就没有吃的,喝水也只能喝海水。海水里面有很多人无法饮用的物质,再加上瓜岛那种热带雨林的环境,结果导致各种疾病横行,很多人饿死病死。而美军掌握了制海权,各种物资补充都非常的充足,不但有足够的武器装备,还有足够的粮食包括午餐肉罐头和巧克力等,所以打起日军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实际上,在这种时候,日军就也该撤退了,因为再持续下去只会使日本的损失更大,而于战局已经于事无补。但是因为之前日军一直处于胜利之中,上自高层下到平民都处于一种狂热之中,整个日本大本营就没一个人敢说撤退的话。面对着战局的不利,日本人总会说这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见到曙光。日本人就像一个赌徒一样,面对失败总是不肯面对现实,还不断加码想把损失的都赢回来,结果越输越多。瓜岛上的军队迫于这种情况,只能继续呆在岛上坚持下去,打又打不赢,退又不让退,海军丧失了制海权之后,粮食又无法保障,所以导致更多的人饿死。

在瓜岛战役中,由于日本平时就不怎么重视后勤,再加上海战中海军失利,丧失了制海权,无法给岛上的陆军运送足够的粮食和物资,所以导致瓜岛上的陆军很多都饿死。而且这种情况不仅是在爪岛,在后续的很多次海岛作战中都一直重复出现,直到日本投降。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日军后来倒不是不重视后勤了,而是因为制海权丧失,无法给岛上的军队运送粮食和物资。


平安读历史


瓜岛战役,二战后期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美军为此付出了近6000人的伤亡,而日本人却付出了28000多人的伤亡代价。日本人在整个二战时期,以能征惯战不怕死著称,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悬殊,这一切其实非常的戏剧话。

(美国人被“大便”骗了)

1942年夏天,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昭和17年,正是日本军与美国军队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康纳尔岛(简称瓜岛)上展开大激战最关键的时刻。

美军为这场战役共计派遣5万多名的陆战人员,经过惨烈大战后,最终以日军惨败结束战役。岛上总数为3万兵力的日军,死伤的人数就占了3分之2。这个岛因日军大部份的补给路线被美军拦截,以致于许多日本兵不因战而死,而是被活活饿死。所以日本人又称这个岛叫做饿岛(がとう)。

美国之所以集中这么大规模的兵力攻占这个岛上,不是因为他们惧怕日军的战斗力,而是因为他们对于日本兵的军力估计错了,误以为岛上的日军远远不止3万,而是更多。为了从日军手中夺取这个岛屿,美国提前派出间谍潜入岛屿之中。间谍跑进厕所,以大便的量来计算日本士兵的数量。其结果就是过度估计日本兵的总数。

美军会做出如此离谱的推估,是因为当时以蔬菜为中心的日本人其大便的量是以肉食为主的美国人的4倍。完全没注意到这个饮食习惯基本差异的美军,才会错估岛上有许多的日军,以致投入异常多的军力到这场战役。

(饥饿到连蚊虫都不放过的日本人)

美国人高估了“大便”,而日本人却低估了美国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本部认为美国在短时期之内不会恢复。所以在瓜岛战役之时,采用是速战速决方案,因此士兵所带补给十分少。

但等战争打响后,日本本部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错误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他们企图把物资补给过去,但美国人却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日军第一次由十艘舰艇携带1500个铁桶进行补给,但最终瓜岛日军只得到300多个,其余的全部被美军击沉。

日军在第一次运输补给失败后,继而采取了第二次行动。这次以11艘驱逐舰补给当中,但还没有到达瓜岛,就被美军的空军与海军轮番打击下,不得不撤回。

日军在第二次失败后,强行进行了第三次补给运输,第三次由11艘驱逐舰组成,携带物资铁通1000多个。但在投放之后,只被日军捞起200多个。另外舰队也全部被鱼雷击中,只有少部分人逃上了瓜岛。

此时的制海权、制空权已经全部被美军掌控。日军不甘心失败,又加派兵力准备投入瓜岛之中。但美军的海军和空军没有一刻时间停止对日军的打击,因此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对瓜岛进行军补给。

瓜岛上的日军很快就弹尽粮绝,体力消耗严重,根本不能阻止大规模的进攻。每次冲锋都是间歇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一定体力,趁夜色对美军发动突然袭击。但美军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饥饿的日军没有占到便宜。日本人饥饿透了,他们吃掉任何能吃的东西,甚至连蚊虫都不放过。

(谁想吃饱,谁就去送死)

虽然饥饿,但是大日本帝国武士道精神不能丢,因此他们决定组织敢死队,进行自杀性攻击。但这不但需要胆量还需要体力,饿着肚子都跑不动的。此时的依旧没有任何多余的粮食,只能将唯一的一点余粮拿出来,熬成粥。让不怕死而且身体看上去还强壮的人吃掉,然后再去送死。但即使这样,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武士们饿成了软脚虾,单靠意志力是跑不到美军近前进行拼杀的,只能被美军当活靶子打。


而美国人这边却资源充沛,不但有取之不尽的军用罐头,还有美味的巧克力可以当零食。即使美国人不发动大规模武力,日本人也已经完全坚持不下来。等到战役结束后,美军进行战场打扫,随处可见日军饿死的士兵。甚至有人还发现了人肉干,可见日军当时已经饥饿到何种程度。当然这些日本人并不值得可怜,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有这种下场,也纯属活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