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为什么潮汕人那么喜欢“老”来“老”去?父亲叫“老政府”

潮语“老”在潮人口语交际中是一个热词,其词性的多样性、用法的灵活性、意蕴的丰富性,令人惊奇。

“俺二老来做客”这一句中,“二老”是“夫妻俩”的意思。这是潮语“老”最为独特的用法,古今汉语中“老”都没有“夫妻”的义项,这是潮人对“老伴”的简称。“老”,也可指夫妇中的任一人,如:“下次记得带你老一起来”。句中“老”是现代称谓“老公”或“老婆”的简称。但“老公”在潮语中又是有特殊的含义——曾祖父。而“老公人”却是老伯或老人家的意思。

为什么潮汕人那么喜欢“老”来“老”去?父亲叫“老政府”

读高一时,将退休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对我们说:“我终于了解‘阿老’在潮语中的确切含义了。今天在上班路上,一个学生骑单车碰撞到我,我呵斥他几句,他吓得连说‘阿老’,对不起!‘阿老’就是是‘凶巴巴的老头’的代称。”众皆大笑。我们小时候去搞恶作剧,年纪大一点的男人追过来问罪,我们都大声呼:“‘阿老’来了,快跑!”而有意思的是,潮人把“老婶”、“老姨”等祖母级老一辈也尊称为“阿老”。其实,中国人尊重或敬畏某种事物,才冠之以老,如老天、老人家、老师、老虎等。潮人对“老”的称呼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

潮语“老”的语义大多数还是秉承古汉语,如潮人把人寿终去世称之为“老”,古语例如《荀子·仲尼》中“桀纣舍之,厚于有天下之埶,而不得以匹夫老。”意思是“桀纣舍弃王道,虽然拥有控制天下的权势,却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善终。”成语“白头偕老”中的“老”也是寿终去世的意思。

潮语“老”除了表示年岁大、衰老的意思外,更多的是以老练、老成的语义出现。如“老在行”;“老老戏做到无挂须”;“老树粗目”。再如“老北(识)字掠无澎蜞”的出处是在清初,其时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而“老北(识)字”即有文化者却不敢下海。这句俗语深寓哲理:有文化者不敢闯当不如文盲。

潮人用来讽刺“少年老成,装模作样”的俗语是“老辈老辈”,以叠字词形式强化“老”的特征,具有反讽的效果。

潮俗语“孝敬老人才有老人做” 体现了潮人尊老敬老的古朴民风。

一个“老”字,蕴含着潮汕丰富的文化风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