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張愛玲《傾城之戀》:不懂的人可以搭夥,互懂的人也會蹉跎

張愛玲《傾城之戀》:不懂的人可以搭夥,互懂的人也會蹉跎

文 | 江徐 · 主播 | 素年錦時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1942年,戰爭已經爆發,23歲的張愛玲被迫終止香港大學的學業,回到上海。

上海已淪為孤島,卻成為張愛玲的福地。

那一年,她文思泉湧,一鼓作氣,為她喜歡的上海人寫出一本本香港傳奇:《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琉璃瓦》《茉莉香片》《心經》《封鎖》《傾城之戀》。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傾城之戀》,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這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沒有愛,原生家庭難以待下去

古人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故事中的白流蘇,就身處這樣一種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現實。

出嫁沒多久,因為不堪家暴,離了婚,重回孃家。二位哥哥把她的積蓄搜刮出來做投資。錢用光,開始嫌棄,就差明說讓她卷鋪走人。

沒過幾年,前夫病逝。夫家派人過來,讓白流蘇去奔喪。

一家老小全鼓勵她回去,還“周到地”為她今後生活做出打算,美其名曰,為她考慮。說白了,完全是藉此機會將她攆出家門。

她不願意,嫂嫂們便對她冷嘲熱諷,指桑罵槐,侄子侄女隔岸觀火,白眼相對。

在兄嫂那裡受了氣,跑到母親面前尋求安慰。生她養她的母親,說起問題來避重就輕,冷若冰霜,說什麼“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跟著我,總不是長久之計。”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對白流蘇而言,這樣一個只識金錢不認情感的原生家庭,她實在待不下去了。在金錢面前,哪怕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也會這般不堪一擊。

張愛玲有一篇文章,寫她自己與父親的僵硬關係。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性的蒼涼與人情的冷暖,都濃縮其中:

血緣只是註定一種關係,如果沒有相互的依偎、溫存和溝通,這種關係也就徒具名分,如塑料鮮花,缺乏光澤。

在此境遇下,白流蘇自然想另嫁他人,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港灣,過一種揚眉吐氣的生活。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一個六親無靠的女人,只有靠她自己

白流蘇與範柳原的結合,是一場陰差陽錯、弄拙成巧的人生戲曲。

原本,範柳原是親戚說給白流蘇七妹的對象。

據介紹人講,範柳原三十出頭,一名產業頗豐的華僑的兒子,事業有成,父母雙亡,思想西化,“年紀輕的時候受了些刺激,漸漸的就往放浪的一條路上走,嫖賭吃喝,樣樣都來,獨獨無意於家庭幸福。”

一頓相親飯吃下來,幾次交際舞跳下來,那個打扮得珠光寶氣花團錦簇的七妹,富二代沒有看中,他暗暗鐘意於親友團裡的白流蘇。

全家人勞心費神,興師動眾,本想為七妹釣個金龜婿,結果失敗了。

兄嫂一致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怪白流蘇。因為她“豬油蒙了心”,過分表現自己,太不要臉,好不害臊地跟人家跳舞,跳了一次又一次。

他們還認定,白流蘇已成殘花敗柳,就算壞了妹妹好事,也輪不到她自己。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在白流蘇心裡,她並非故意破壞妹妹好事,只是想給點顏色她們看看。她的心理,張愛玲一語道破:

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

至於範柳原,她看得出來,他是個花花公子。所以,她不相信他跳舞時說出的任何一句話。

在張愛玲設想中,白流蘇是這樣一種女色:怯怯的身材,紅削的腮頰,眉梢高吊,幽咽的眼,微風振簫樣的聲音。除了容貌,她還有決斷和口才,在教養與閱歷上面弱一些。

白流蘇,這個頭腦清晰、心裡有決斷的女人,她明白一點:

當一個女人六親無靠的時候,只有靠她自己。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你若懂得,我便不再孤獨

林語堂說: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場賭博。

範柳原施了一個小計策,讓中間人尋理由邀請白流蘇同往香港。

在家待下去已無指望,不如放手一搏。白流蘇接受了。

她決定用自己的前途來賭一把。如果賭贏,就得到眾人虎視眈眈的範柳原,藉此出淨心中窩囊氣。

在香港,遠離了家庭與勢利兄嫂,白流蘇與範柳原之間展開了一場調情。傅雷曾評說這部小說,認為兩人之間是一場“機巧,文雅,風趣,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

在我看來,這一次男女主角的照面,其實也是人與人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懂與不懂的碰撞與斡旋。

當他笑著說“你的特長是低頭”的時候,她笑著回:“我不懂。”

當她說“你最高明的理想是一個冰清玉潔而又富於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潔,是對於他人。挑逗,是對於你自己。如果我是一個徹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會注意到我”的時候,他說:“不懂。”

男女情感世界,就是這般斡旋舞鬥。有時,是真不懂,有時,只是不懂裝懂,還有時候,明明懂了,卻裝不懂。

懂,是這個世界上比愛還要稀罕的事情。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兩個將自身利益看得最重的男女,在懂與不懂之間小心試探、迂迴、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像打一場太極。

範柳原將白流蘇從舞會中帶出。他倆散步到海灣一堵牆下,影樹正一蓬一蓬開出小花,火一樣。黃昏暮色中,兩個人吐露人生的辛酸與無奈,似真似假。

提及自我,範柳原說:“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他連說二遍,心裡明明感到絕望,還是再一次說道:“我要你懂得我!”

他想找一個懂得自己的人,而她想為自己找一張長期飯票。兩個人都精明透頂,步步為營。面對範柳原的哀懇之言,白流蘇不禁動容,連說兩句“我懂得,我懂得。”

她真能懂得他麼?

張愛玲在《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 》說:她始終沒有徹底懂得柳原的為人。

一個,為情感的懂得尋尋覓覓;一個,為物質的穩定孜孜以求,又怎能心心相印呢?

最遠的旅行,是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塵世紛擾,愛很容易,懂卻難得。

一個人只有被懂得,才不再孤獨。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一座城市,成全一對戀人

所謂傾城之戀,是指一場傾塌全城的戰火成全一對戀人。

白流蘇和範柳原,兩個為自身利益小心謀算的男女,這對不能相互懂得的戀人,最終因為戰火,走到了一起。

戰火將城市的有形世界毀滅,人才恍然醒悟,苦心孤詣的財富,敝帚自珍的名利,通通是身外之物,通通靠不住。

一無所有時,人才會明白過來,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胸腔裡的那口氣,只有身邊不離不棄的那個人。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範柳原和白流蘇從調情轉而過日子,柴米油鹽,裊裊炊煙。飲食男女,各種瑣務,有搭有檔。

用範柳原的話說,以前他們忙著談戀愛,如今真正開始戀愛。直到此刻,他倆才露出一點真心,也才真正遇見了對方。

一場戰火成全了白流蘇——範柳原主動把結婚提上議程。

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是一個圓滿的收場,也是一個未卜開始,就像故事結局所寫:

柳原現在從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寫完這個故事的第二年,也就是24歲那年,遇到了胡蘭成。

她因他低到塵埃裡去,然後開出花來;她為他用盡一生愛意,然後兀自萎謝。

借文字長袖善舞的張愛玲,為他寫下不少情話,所有深情不過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結婚時,他承諾給她一個“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未來。可終究,兩人相知相愛一場,不過二年,便分道揚鑣,再也未見。

胡蘭成欣賞張愛玲的文采,懂得她的性情,只是對她不夠慈悲。說到底,他終究放蕩不羈愛自由。

不懂的人,可以搭夥過日子。那是因為妥協與遷就。

互懂的人,也會相遇又蹉跎。那是因為沒有去珍惜。

寫到這裡,我想起作家簡媜的兩句話:讓懂的人懂,讓不懂的人不懂,讓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繭。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邵堇若《傾城之戀》

圖片來源 |《傾城之戀》劇照

-作者-

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書籍《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7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主播-

素年錦時,十點讀書籤約主播,樸素的年華,似錦的時光,用聲音溫暖你每個夜晚。微信公眾號:素年錦時FM,荔枝播客:素年錦時FM(ID: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錦時。歡迎下載十點讀書App,搜索“素年錦時”關注主播十點號,收聽素年錦時為你朗讀的專屬美文。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

戳閱讀原文下載十點讀書App,領2019全年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