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為什麼是陽西|孫波:縣委縣政府要有改革擔當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2018年底,擁有理學博士學位的孫波從茂名赴陽西履新,這個擁有54萬人口的粵西縣城迎來年輕的博士書記。

彼時,陽西縣域醫共體改革正如火如荼進行,一組看起來不錯的數據呈現在孫波面前:陽西2018年縣域住院率比前一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鎮衛生院門急診和住院量分別增加了6.85%和21%,三家縣級醫院人均門診費由改革前的157元下降到137元,人均住院費由5610元下降至5041元。

數據背後,是勇闖改革深水區所需面臨的問題和勇氣,如何把“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結合起來,也考驗著這位年輕書記的執政智慧。

今年7月18日晚,在結束當天下午第四場公務活動後,陽江市委常委、陽西縣委書記孫波接受了本刊專訪,細數主政半年多來對健康陽西建設的點滴心得。

1、高位推動:縣委書記掛帥醫管

“前任種的樹,我來摘果實。”對於陽西探索緊密型醫共體所取得的成績,孫波通常會用這樣一句話低調回應。

陽西醫共體建設始於2017年底,2018年已取得一定成效,“我來陽西時他們已經做得不錯,經過調研發現方向是對的,縣委縣政府的任務就是延續好的政策,繼續高位推動。隨著改革深入,硬骨頭會更多,我們就再燒一把火。”孫波認為,陽西總人口雖只有54萬,但縣域面積達1435平方公里,群眾經常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就醫,改革的動力就在於讓老百姓有獲得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既是解決群眾最關注、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又是應對各項挑戰、提高全民健康素質的現實選擇,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這把火往哪裡燒?孫波認為,要真正實現緊密型醫共體,必須實現六個統一,統一醫共體法人、統一管理是重中之重。原本縣一級醫院中,婦幼保健院、中醫院還存在獨立法人,部分鎮衛生院也存在思想不統一的情況,“這把火就是進一步統一思想,從上到下要管理到位,該調整的就要調整,改革不能做老好人。”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改革必定有障礙,單靠衛生部門和醫院來推動是遠遠不夠的,只要認定方向是對的,縣委縣政府就一定要給改革者撐腰,給敢拼、敢想、有專業、有擔當的人留足空間。

縣委書記掛帥的推動力是不言而喻的,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院長很快另作安排,為改革讓路,兩所鎮衛生院院長也被調整。除經常召開小範圍會議研討外,孫波還親自主持先後召開了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會議、醫改領導小組會議、醫改工作會議、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等12次會議,研究部署醫改工作,3月份審議出臺了《陽西縣縣域醫共體衛生人才“統招統管統用”實施方案(試行)》,5月份又密集出臺了《陽西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陽西縣深化總醫院改革實施方案》《陽西縣公立醫療單位去行政化改革方案》《陽西縣實行緊密型醫聯體醫保基金“總額包乾”改革試點方案》《陽西縣創建“星級”鎮衛生院實施方案》《陽西縣鎮衛生院特崗全科醫生績效考核辦法》《陽西縣衛生院長目標管理責任制績效考核工作方案》《陽西縣加快完成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陽西縣鎮衛生院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做到親力親為、一抓到底,紮實推動醫改工作。“這些方案涉及人員切身利益,難度很大,如果不是書記出面推動就很難出臺。”分管衛生健康工作的陽西縣副縣長陳以霜說。

“在整個醫改乃至醫共體建設過程中,黨委政府扮演著指導員角色,起到把方向、定基調、作保障的作用,對醫改工作負主要責任。”孫波認為,

陽西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把醫共體建成並取得較好的成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力往一處使。

比如,為了解決管理職權分散、政事不分、管辦不分,出現監管缺位、越位等問題,推行“放管服”改革,建立了統一、協調、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制度,把衛生健康、編制、人社、財政、組織等部門職能科學整合在一起,成立了縣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縣委書記親自掛帥管理委員會主任,縣長擔任常務副主任,分管理領導擔任副主任,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代表政府履行辦醫職責。同時,建立了陽西總醫院理事會,由縣長親自任理事長,分管領導任副理事長,負責對總醫院的重大事項決策管理,形成了推進醫改深入開展的強大合力。

為什麼是陽西|孫波:縣委縣政府要有改革擔當

2、民生理念:窮財政也要有大投入

如今,陽西人對“陽西總醫院”的招牌已耳熟能詳。其實在半年前,它的名字還叫“陽西醫院集團”。

上任第四天,孫波開始推動醫共體建設,他第一次到陽西總醫院時就給總院長洪家文留了道題:集團這個詞用在這裡感覺不太好,老百姓會以為醫院是不是改制了,誤認為是以營利性為目的的企業單位,想想改個什麼名字更好?

當晚,孫波就召集了分管衛生的副縣長等進行討論,有人提出,“集團”是省裡文件參照羅湖醫院集團定下來的,恐怕不好改。

“試點和改革就是要突破常規,更人性化考慮問題,最後我建議改名為陽西總醫院,能體現公益性,群眾的信任感也增強了。”孫波表示,改革不能硬邦邦,要體現人性化細節,這與民生為本的理念是相吻合的。

談及民生事業,孫波舉了兩位到廣東任職的官員做例子:韓愈到潮州為官只有短短8個月,興教育、去水患,開風氣之先;包拯到端州(現肇慶地區)任職,也是辦教育、興民生,留下了一段佳話。

“作為地方主官,就要把普惠性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真正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他介紹,為了彌補陽西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短板,特別是硬件服務能力方面的短板,深入實施陽西2021行動中的“強基”“惠民”兩大行動,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建設,縣委、縣政府從2019年起從本級財政再投入2.9億元,建設縣總醫院第三人民醫院,將縣總醫院婦女兒童醫院在一期基礎上進行擴建,把縣總醫院中醫院南側道路納入徵地拆遷百日攻堅戰加快打通,提高標準建設“星級”鎮分院,按照每間平均30萬元標準建設村衛生站,全縣每條行政村同步推進,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村衛生站內實現醫保支付。

目前,總醫院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和縣120急救指揮中心已投入使用,總醫院第二人民醫院擬於10月份投入使用,總醫院中醫醫院升級配置醫療設備項目已全面完成,縣第三人民醫院已完成選址,今年內爭取實現每條行政村均建成村衛生站,同時實現統一牌子,全部命名為陽西縣總醫院某某村衛生站,增強群眾對村衛生站的信賴感,方便群眾首選基層看病、就近看病。為確保完成建設任務,陽西還將村衛生站建設納入鎮域發展現場會“7+X”規定內容,確保村衛生站早日投入使用、服務於民。

“這樣的投入對珠三角地區來說可能不算多,但去年陽西本級財政收入僅7.44億元,拿出那麼多錢用在醫療衛生領域,充分體現縣委縣政府對這一重大民生領域的重視程度。”孫波說。

3、未來展望:用好人才和醫保實現改革目標

改革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陽西醫共體建設有明確的目標:通過推進改革,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縣級醫院運行效率,提升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和質量,建立富有活力、保障可持續的縣級醫院運行新機制,促進形成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到2020年實現縣域內住院率達90%目標,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總醫院的專科建設已得到很大提高,接下來重點是要強基層,把鎮衛生院盤活,特別要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

孫波有著清晰的用人觀,在為人才鬆綁方面,不僅推動出臺了“統招統管統用”,還創新出臺了“編制備案制”,給年輕醫生更多的機會。孫波還部署公開選拔縣總醫院婦女兒童醫院院長,並親自邀請36名駐穂陽江籍醫學專家於今年6月29日到陽西義診,讓群眾在家門口獲得省城醫療專家的診療服務,在全縣營造濃厚的尊重醫療人才氛圍。“基礎設施可以建,人才是完全市場化,肯定要待遇留人,我的要求是要請得起名醫,來了一個帶頭人就是來了一個科室,把好的人才留住,病人也就不用出縣了,績效考核要和他們的貢獻相匹配。”孫波表示,在村醫一級要加強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遠程醫療,並在總醫院衛生人才“統招統管統用”的基礎上,安排總醫院醫生輪值到各村衛生站駐點開展診療服務,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實現醫保、遠程醫療到村,同時正在試點為村衛生站配備一個流動性的執業護士,提高家庭醫生簽約率,提升村醫的服務可及性。

逐步實現縣強、鎮活、村穩後,孫波還計劃引入第三方評價體系,陽西總醫院一家做大後,如何評價其改革成果優劣?除了要有政府的監督外,還要有群眾的評價,第三方機構通過核心數據的對比,可盤算出治療支出是否真的降下來了,醫保支出是否減少了,群眾是否有了獲得感。

為什麼是陽西|孫波:縣委縣政府要有改革擔當

▲塘口鎮衛生院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

“這些都是我們可控的,下一步的突破點在醫保,既要有我們的努力,也要有政策的東風。”孫波介紹,省市各級領導對陽西醫共體建設高度重視、特別支持,張光軍副省長今年6月份親臨陽西調研指導;陽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市長溫湛濱多次召開會議、現場辦公,研究部署推進陽西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到陽西調研並先後派出3批工作組到陽西指導醫共體建設;省醫療保障局江效東副局長專門安排兩天時間帶隊到陽西進行專題調研,對陽西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制度改革予以支持。今年7月25日,省醫療保障局已將陽西定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綜合改革試點縣,同意採取總額付費、按月預拔、年終清算的方式。這將是陽西實現衛生健康工作“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關鍵一步。

“我們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時間,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之江新語》中的一段論述,也是孫波的座右銘。他表示,陽西縣委、縣政府將始終對照張光軍副省長提出的“五個是否”標準來檢視醫改工作,即是否有利於明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否有利於明顯增進群眾健康;是否有利於促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否有利於充分調動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提高專業能力與服務水平的積極性;是否符合實際、可持續,全力以赴深化醫共體改革,著力提升全縣醫院的診療質量、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

他坦言,陽西醫共體改革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困難,一是囿於發展前景、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因素,引進和留住高層次人才仍然比較難;二是因縣級財政可支配財力有限,醫療衛生事業經費投入還是不足,特別是在醫共體信息化建設等一些重點工作資金投入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三是全縣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特別是優質資源相對不足,醫療衛生服務壓力較大,難以滿足日益快速增長的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改革不停歇,陽西的醫改團隊是一個善於開拓創新、敢於擔當負責、團結奮進的團隊。如果一定要讓我對陽西醫共體建設打個分,我覺得可以給85分。”孫波表示,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中,陽西醫改團隊自始至終與縣委、縣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思想高度統一,步調高度一致,同時也善於借鑑學習,敢於突破創新,學羅湖而不照搬羅湖,將羅湖醫改經驗結合陽西實際加以改進,加強醫共體建設的制度設計,努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醫改“陽西模式”,不忘“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以優異的改革成績向建國70週年獻禮。

記者|李楠楠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為什麼是陽西|孫波:縣委縣政府要有改革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