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連線|陽西總醫院援鄂隊員羅濃偉:從首個入艙到休艙,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復出院

編者按:3月7日,陽西首批援鄂隊員、陽西總醫院綜合內科副主任羅濃偉所在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3月10日,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3月12日,記者連線採訪到羅濃偉和他的戰友,走近這一個月以來他們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記錄他們的戰“疫”故事,以此向勇士們致敬。今天推出第一篇,敬請垂注。

“因為休艙,現在這幾天得以休息。但戰疫仍未結束,我們還在酒店這邊待命,並且已經向前方的指揮部再次提交了請戰書。”3月12日,記者採訪了羅濃偉,走近這一個月以來他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羅濃偉所在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3月7日休艙,3月10日,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一個月前,2月12日晚,羅濃偉代表陽江首批醫療隊第一個入艙,“我在我們陽江隊裡面屬於比較資深的醫生,所以當時我是第一個入艙瞭解情況的,壓力大,但也感覺到自己責任重大。”回想起第一天入艙時的感受和一個月以來戰疫的點點滴滴,他歷歷在目。

千里馳援:一切都是陌生一切都是挑戰

“千里馳援,到達武漢之後,經過了幾天的標準治療培訓、防護裝備穿脫練習,並通過了考核,我被通知前往方艙醫院參與救治工作,作為陽江首批醫療隊第一個進入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我當時倍感壓力。”入艙後,羅濃偉必須自己摸索並掌握相關的流程和電腦系統操作,以便教會下一班戰友。這期間,即使剛上完夜班,他都高度集中精神,努力地在腦海裡重複穿脫防護服的流程與規範,避免自己暴露在汙染中。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新冠肺炎是個什麼樣的新病種?哪些藥物對治療有效?藥物應用到病人身上會有怎樣的效果?會有什麼不良反應?疫情暴發以來,這些問題就堆滿在羅濃偉腦子裡,“因為初時大家對它(新冠肺炎)的認知未明,作為醫務人員,這些未知我們都要去破解,都要重新掌握,所以說要有一個認知和學習的過程。”他直言,晚上在酒店休息時,都會靜靜坐下來鑽研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任重道遠,這場戰疫,羅濃偉和他的同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國家需要自己的時候,武漢需要我們醫生的時候,我們都在所不辭,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在哪。”休艙後,他沒有鬆懈。

倍感欣慰:負責的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復出院

醫者仁心,對於患者,羅濃偉用盡耐心。“我們這邊有個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病情恢復得比較慢,再加上和他同批入院的患者都已經康復出院了,他情緒上就有點焦慮。”他透露,在方艙醫院工作期間,這樣情緒不穩定的病患不在少數。“患者因為焦慮導致睡眠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恢復減慢,剛開始他會對我們產生誤解,甚至質疑我們的醫療水平。”患者不配合,他就向患者耐心解釋病情,介紹醫務人員的具體工作,每天上班都會去問候患者,並努力向上層申請到血糖儀,為糖尿病患者測量血糖,進而對患者進行調整睡眠的治療。如此往來,患者開始漸漸理解並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後面他心態放開了,睡眠好了,最後也康復出院了。”每一位患者的出院,都是全體醫務人員每日每夜的耐心付出。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還記得之前我提過的那位60歲的武漢阿姨嗎?她出院了!”前段時間,在羅濃偉分享武漢日記中,提到了一位家中有90歲老母親需要照顧的武漢阿姨,“當時她很擔心家裡的老母親,情緒不太穩定,後來我們向上級反映,最後社區幫她找了一個護工去護理她媽媽,她才安心配合我們的治療,最後也順利出院了。”看著艙內空床越來越多,羅濃偉心中也愈感欣慰。據他透露,從入艙到休艙,他所負責的130多名病患均已康復出院。

異鄉思親:期待勝利早日到來

3月6日上午,陽江病例“清零”,14名確診患者全部出院……截至目前,陽江連續17天無新增……家鄉好消息頻頻傳來,遠在武漢的羅濃偉也激動萬分,牽掛的心終於放下。“下班後一個人呆在酒店裡休息,就會感到有點孤獨寂寞,會很想家。”出發前往武漢的那天,沒來得及和家人好好道別,羅濃偉就匆匆登上了大巴車。“當時凌晨收到通知,早上八點半就出發了,沒什麼心理準備,行李還是老婆匆匆幫我收拾的。直到早上六點多我才跟媽媽說一聲,電話那頭也聽得出來她的不捨和擔心,不過我家裡人都非常支持我,特別是我兒子,16歲了也懂事了,自己也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提起家人,他回憶起,平時自己工作繁忙,下班時間晚,很少能和家人團聚吃一頓晚飯,“這邊的飯菜也挺好吃的,但是還是更喜歡家裡清淡的口味。”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最讓他想家的,除了伙食,還有家鄉的氣候,儘管已經在武漢生活了一個月,但他對武漢晝夜溫差大的氣候還是有點不太適應。“現在白天十幾度,晚上八九度,特別是最近下雨,就格外地冷。”羅濃偉說,上夜班最難熬,夜間入艙內工作,只能靠一件保暖內衣、一件洗手衣以及一件防護服硬扛。“累、冷是常態,我們是四班倒,需要上6小時的班,但從住的地方趕到醫院,再加上穿防護服的時間,就一共需要八個小時。”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對面是金銀潭醫院,為保障醫務人員安全健康,酒店離醫院不會太近,大概需要花費半小時車程。

现场连线|阳西总医院援鄂队员罗浓伟:从首个入舱到休舱,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复出院

“趁著這次休艙,我們都在充分休息,鍛鍊身體,為下次的戰鬥做準備,畢竟這次的勝利只是階段性的。”這次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中,廣東第十一批醫療隊零感染,羅濃偉和同事們都做足了防護措施。對於家鄉正在參加培訓的陽西第二梯隊援鄂隊員,他寄予厚望,希望各位戰友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繼續加油,救治更多的病患,爭取早日取得勝利。

【全媒體記者】楊世華

【通訊員】張琪琪

【作者】 楊世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