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西方國家會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嗎?

甘河一老漢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只能解除大部分制裁,全部解除不可能的。

在2014年,俄羅斯直接派兵武器殺入烏克蘭,奪取克里米亞和東烏部分地區後,美國和歐盟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2014年3月2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華盛頓對俄羅斯發出警告,稱美國將聯合盟友對俄羅斯採取禁發籤證、凍結資產和經貿制裁等措施,甚至威脅要將俄羅斯逐出八國集團。

  2014年3月17日,也就是俄羅斯操縱的克里米亞公投的第二天,制裁正式開始:歐盟凍結了21名俄羅斯與烏克蘭官員的個人資產,並禁止向其發放旅遊簽證。此後不久,奧巴馬也決定,對入侵烏克蘭相關的11名等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及克里米亞親俄羅斯領導人阿克肖諾夫(Sergiy Aksyonov)凍結其財產、禁止入境。

  2014年3月20日,美國宣佈制裁俄羅斯,已凍結普京Netflix帳號。

  2014年4月28日,美國宣佈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與此同時,歐盟方面也就援助烏克蘭公佈了最新舉措,並醞釀新一輪的制裁措施。美財政部和國務院均發聲明稱,將對7名俄高級官員實施資產凍結並拒發籤證,並凍結17家俄羅斯公司在美的資產。此外,美商務部還對其中13家公司增加限制,吊銷其銷售美國產品的執照。另外,美商務部和國務院還宣佈將嚴格控制,取消任何有可能強化俄羅斯軍力的高科技產品的出口許可,包括已經批准的出口許可。白宮強調,奧巴馬總統在3月20日曾簽署總統行政令,授權美財政部對俄羅斯的金融、能源、金屬和礦業、工程以及國防等經濟支柱產業及相關人員實施制裁。

類似的制裁還有很多。

然而,美國並不僅僅是因為烏克蘭問題而制裁俄羅斯。

在普京當局被指控干涉2016年的美國大選,以及俄羅斯特工使用化學武器在英國企圖殺害前間諜後,西方對俄羅斯又實施了更多的新制裁行動。

這些制裁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西方制裁能使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每年損失1%到2%。

關鍵在於,俄羅斯經濟增長率非常低。

2018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大約僅能維持在1.8%左右,損失1%到2%是非常嚴重的。

國際經濟專家認為,目前俄羅斯同國際社會開始隔絕,他無法獲得先進的技術,缺乏了必要的競爭力。

同時,外資早已紛紛撤離這裡,而俄羅斯寡頭也將自己資本紛紛轉移。俄羅斯目前資本市場已經逃走了很多,各行各業都嚴重缺乏投資,經濟不景氣也就是必然。


如果俄羅斯放棄克里米亞和動物,美國和歐盟只能撤掉大部分制裁,但不可能是全部。

因為本來東烏只是西方制裁俄羅斯的一個原因而已。


薩沙


提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腦子有毛病吧?克里米亞是沙俄歷經百年損失幾十萬人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得的戰略要地,在1954年被當作禮物贈與烏克蘭,現在烏克蘭投靠西方,甘願做西方反俄的馬前卒,所以俄羅斯果斷出手收復克里米亞,只要烏克蘭還奉行敵視俄羅斯的政策,俄羅斯就永遠不會把克里米亞交還烏克蘭,現在俄羅斯從上到下都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使面對歐美的制裁也不在乎。

退一萬步講,既使俄羅斯把克里米亞交還烏克蘭,歐美也不會放棄對俄羅斯的制裁,因為在美國眼裡中、俄是其稱霸全球、奴役世界人民路上的絆腳石,必欲除之而後快。(中國幾十年來對美忍氣吞聲、委屈求全還不是換來美國的圍堵與打壓?)


用戶52347966452


我以為會的。

假如俄羅斯真的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換來北約解除對它的制裁,二全齊美。

可是,問題是:俄羅斯不會歸還克里米亞,而北約不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說老實話,北約制裁俄羅斯,本身壓力也很大,不是美國施加壓力,北約可能不會用制裁來對付俄羅斯。

因為,北約的力量其實現在並不強,人數不多。用來對付俄羅斯,顯然是不夠的。何況俄羅斯反制北約制裁的措施之一,就是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對北約威脅很大。北約現在一直要想消除同俄羅斯的對峙,這樣來冷卻目前尖銳的對立局面,緩解緊張局勢。

這種局面如何演變,就要看力量的均衡了。


叢中笑6603


妥協?給你們看看妥協是什麼下場。

梅德韋傑夫是俄羅斯著名的自由派,他的老師就是索布恰克,梅德韋傑夫一度和西方關係非常好。


結果梅德韋傑夫剛上臺,就爆發了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當時薩卡什維利一意孤行,就是要吞併南奧塞梯,當時普京在北京看奧運會,聞聽消息,當夜趕回去,部署反擊。


2011年,當時還是梅德韋傑夫執政,安理會開會,要在利比亞建立禁飛區,當時梅德韋傑夫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同意投票棄權,俄羅斯軍方對這個決定非常憤怒,俄羅斯駐利比亞大使弗拉基米爾·查莫夫向梅德韋傑夫發電報,警告會引發致命後果,然後被梅德韋傑夫解僱,大使返回後公開譴責梅德韋傑夫違背俄羅斯國家利益。


2011年的梅德韋傑夫發表國情諮文的時候,又說烏克蘭有權尋求和歐洲一體化,結果在2014年烏克蘭爆發親歐盟視為,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逃離烏克蘭。


這一幕一幕都是血的教訓,每一次俄羅斯自由派對美國低頭,換來的總是一步一步的進逼,除了梅德韋傑夫以外,當年的葉利欽也是,一味的妥協,結果北約直接把導彈都架到頭上來了。

如果說俄羅斯在克里米亞上再妥協,那真說明俄羅斯沒有受夠教訓。


李建秋的世界


2014年烏克蘭廣場革命後,普京果斷出手,派出特種兵快速佔領克里米亞全境,並推動“獨立入俄公投”,就這樣克里米亞就被俄羅斯“收回”了。此舉是二戰之後,首次出現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採用武力手段強行進行主權分割,其嚴重衝擊了歐洲的安全格局。所以事發後,歐盟和美國緊急協調,一致譴責俄羅斯的做法,並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享有主權,北約武裝力量開始強化對於俄羅斯周邊的偵查和警備。為了迫使俄羅斯妥協,放棄對克里米亞的佔領,恢復之前的狀態,歐美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宣佈對俄羅斯的外交、經濟、個人三個層面實施等一系列的制裁,然而後者並未就範,相反採取了一系列反制裁措施進行應對。

(俄軍封鎖烏克蘭軍營)

那麼西方對俄羅斯都施加了哪些制裁?

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並非完全同步,也並非集中發力,而是逐漸加碼,而且時效也不太相同。不過雙方所宣佈的制裁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15年。雙方的共同點就是制裁的內容大體相同,不同點就是,美國的制裁是沒有時間限制的,而歐盟是有時限的。不過後者的制裁一直都在不斷延長。

(美國對俄製裁)

具體而言,西方對俄製裁重要包括三個類型:

  • 第一種是限制俄羅斯銀行,能源和國防部門中指定的俄國有企業進入西方金融市場獲得相應服務的機會。

  • 第二種是對俄羅斯所需求的高科技石油勘探和生產設備進行出口禁運。

  • 第三種是對俄羅斯進口指定的軍事技術產品和軍民兩用商品進行禁運。

除了上述三種制裁外,西方還對於普京相關或參與克里米亞政治、軍事、民事、經濟等各種活動的實體和個人進行制裁。此外還有針對克里米亞地區進行簽證限制和經濟貿易制裁,對克里米亞地區積極推動“入俄事務”的相關人員進行制裁,其中就包括美女檢察官波隆斯卡婭。

(歐盟對俄製裁)

這些制裁對俄羅斯產生哪些影響?

可以說制裁是非常有效的,其加劇了俄羅斯盧布的崩潰和金融危機。2014年當年俄羅斯財政部便公佈稱,制裁使得俄羅斯損失400億美元,2014年又由於石油市場崩潰導致俄羅斯損失了1000億美元。俄羅斯陷入了一個明顯的衰退期,在2014當年經濟增長率只有0.7%,2015年則萎縮了2.31%,在2016年雖然恢復增長但是也只有0.3%。能源收入減少,經濟增長乏力,而且俄羅斯還要參與敘利亞戰事,這使得俄羅斯財政負擔加重,以至於相關社會保障和福利不得不進行調整。所以才有的去年推動的養老金制度改革,開始要延遲退休,普京的支持率開始出現瀑布式下跌。這後果就是自8月圍繞著莫斯科議會選舉而展開的持續抗議示威。

(擠壓俄羅斯的經濟)

制裁由克里米亞而起,結束也因克里米亞問題而結束。

美國烏克蘭問題特使庫爾特·沃爾克在今年9月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只要俄羅斯繼續佔領克里米亞,對克里米亞的制裁將持續,其他制裁也一樣。”他同時表示,“如果俄羅斯能夠完全履行第二《明斯克協定》,或許還存在減輕制裁的可能性。”歐盟的態度跟美國一樣,前面也說到了,歐盟對俄以及對克里米亞的制裁是有時間限制的,至於為什麼延長,原因就在於“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佔領仍然存在”。然而對於俄羅斯而言,其幾乎沒有可能會主動放棄,這個地區對於俄羅斯太過重要,控制克里米亞不但黑海艦隊的母港得以保全,而且憑藉其特殊的位置。俄羅斯的戰略威懾可以進一步擴大,覆蓋在羅馬尼亞的北約翻到系統。還有一點,克里米亞本身寄託了俄羅斯太多的歷史情懷在其中,這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嫁妝”,是俄羅斯復興的象徵。

(普京今年3月參加克里米亞5週年紀念活動)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不會!西方的目的,不是因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而制裁俄羅斯,而是因為西方邪惡資本為了肢解俄羅斯而制裁俄羅斯,除非俄羅斯徹底向西方邪惡資本臣服,像日本、韓國成為西方邪惡資本的跟班。克里米亞只是西方邪惡資本制裁俄羅斯的一個藉口罷了,俄羅斯就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西方邪惡資本也會以另外一個藉口繼續制裁俄羅斯,繼續在軍事,經濟,金融上給俄羅斯上高壓,甚高壓,讓俄羅斯不斷向西方邪惡資本妥協。西方邪惡資本對俄羅斯的手腕是:一手是軍事,經濟,金融上對俄羅斯上高壓,一手變著法用一些小利益,有時是空頭支票的胡蘿蔔誘使俄羅斯妥協,在俄羅斯的步步妥協後,西方邪惡資本步步上甚高壓,步步施展花樣翻新的胡蘿蔔,讓俄羅斯繼續妥協,在不斷的妥協,甚高壓,胡蘿蔔,再妥協,再甚高壓,胡蘿蔔交替中,一步步消耗俄羅斯,最後玩死俄羅斯,進而肢解俄羅斯,除非俄羅斯,丟掉幻想,調整大國夢,世界棋手夢,對西方邪惡資本進行絕地反擊,用絕地反擊的決心撬動中國的有力支撐,俄羅斯才能擺脫被西方邪惡資本肢解的命運。有人可能會提出質疑,你別扯淡了,俄羅斯可是核大國,會被西方邪惡資本肢解?逼急了俄羅斯的核武器不是擺設。俄羅斯要真敢用核武器自保,早就用了,在前蘇聯解體時,就用了。在兩機被西方邪惡資本擊落時就用了(兩機,一是民航客機在埃及被擊落,一是軍機被土耳其擊落),可是結果呢?結果就沒有結果了。


玉尚昂


很顯然,俄羅斯是不會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的。當然,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首先,俄烏關係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在2019年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9年9月7日,俄羅斯和烏克蘭更是交換戰俘,讓國際社會一度認為烏克蘭將再次傾向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電話聯繫,打算在基輔舉行會談。所以說,當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以後,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爭執的核心問題就沒有了,雙方的關係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


其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會解除,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暫時進入蜜月期。當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以後,天花國家和俄羅斯的矛盾延展時消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爭執又會重現。大家還記得90年代西方國家承諾葉利欽只要蘇聯解體,西方國家就免費給俄羅斯提供5000億美元的用於經濟建設,但是就在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僅僅出現了短暫的蜜月期,沒過多久雙方的矛盾又暴露出來,西方國家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在軍事上北約東擴,在政治上成立七國集團(俄羅斯是後邊才加去的)。實際上,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矛盾是不可解除的,俄羅斯的強大挑戰著美國在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國只會一味地打壓你、制裁你,從而維護自身的世界。



誠然說一個國家要強大,不能把希望寄託於外部,而是要不斷的發展經濟、提升自己,從而讓自己在國際社會有一席之地。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獵鷹追風


當年,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主要原因就是克里米亞被劃入俄羅斯的版圖,“克里米亞”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如果俄羅斯能把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西方國家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2014年,在俄羅斯強勢佔領克里米亞的背景下,西方國家跟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也是迫於形勢,他們不可能對俄羅斯採取的行動無動於衷,也不可能完全置烏克蘭於不顧,即便是這樣,美國和西方國家也被視為是對烏克蘭的背叛。



其實,從內心來講,西方國家並不想與俄羅斯搞得太僵,一個良好的俄歐關係才真正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臺以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出現緩和的勢頭,而西方國家似乎也找到了臺階,迫不及待的與俄羅斯重修舊好,在今年的G7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特邀普京參加,這是俄歐關係回暖的一個標誌性的事件,要知道,俄羅斯被趕出G7集團也是歐美國家制裁俄羅斯的一個具體動作;另一個俄歐關係走近的證明就是“北溪二號”合作項目,“北溪二號”是在美國強力干擾下完成的,這也再次證明俄歐之間是多麼的相互需要。



即使俄羅斯不歸還克里米亞,西方國家最終還是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西方國家不可能為了烏克蘭的事與俄羅斯老死不相往來。所以,俄羅斯完全沒有必要用克里米亞來換取西方國家解除制裁。當然,將到嘴的肥肉吐出來這也不符合俄羅斯人的強悍的風格,普京就曾說過“俄羅斯的領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親們,記得點贊喲!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不妨關注一下吧!thanks】


三號二


如果俄羅斯把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那麼“如果”是誰?俄羅斯肯定會將其按在地上無情的摩擦,所以不要奢望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了,若真的有這種吃到肚子裡的土地讓出來,俄羅斯豈止要歸還一個克里米亞?



對於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有沒有克里米亞問題,一樣的會繼續!回顧一下烏克蘭問題沒有發生以前,西方國家沒有制裁俄羅斯嗎?西方國家仍然以各種理由在制裁俄羅斯,烏克蘭問題以前是格魯吉亞問題,格魯吉亞問題以前是車臣問題,車臣問題以前還有很多“被需要”的問題。俄羅斯被西方制裁和封鎖那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和遺產!



所以根本不存在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也不存在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後,西方會取消經濟制裁和圍堵!



只有一種可能,會讓俄羅斯停止被西方國家制裁,那就是俄羅斯將龐大的核武庫銷燬殆盡,並進一步解體,直到西方不再感覺到俄羅斯的威脅為止,要麼根本不會出現停止制裁的可能!


涇水書生


如果俄羅斯能夠把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那西方國家自然是可以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不過也並不是西方國家就一定可以一下子解除全部的對俄製裁,畢竟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理由有很多,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只是西方制裁俄羅斯的一個主要原因,其它包括“斯克裡帕爾父女中毒案”,涉嫌干預美國大選等事件也是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原因。
(克里米亞位置圖)


克里米亞是一個位於黑海北部的半島,其領土面積為2.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超過190萬,其中俄羅斯人佔據了60%。在1954年之前,克里米亞是屬於蘇俄的一個州,1954年蘇聯政府為了慶祝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週年,於是它把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作為禮物。蘇聯解體之後克里米亞依然留在烏克蘭,對此俄羅斯政府並沒有什麼異議,也就是說俄羅斯之前是承認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的。

烏克蘭一直對俄羅斯也是比較信任,所以它會把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租借給俄羅斯黑海艦隊使用,但是沒想到在2014年的烏克蘭“廣場革命”爆發之後,俄羅斯直接出兵控制了克里米亞,並且它還讓克里米亞舉行了脫離烏克蘭的公投。在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之後,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立即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制裁。西方國家的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傷害是很深的,制裁之後的2015年和2016年,俄羅斯經濟出現了連續兩年的衰退,俄經濟總量在全球的排名也是大幅下滑,這打斷了俄羅斯在本世紀前十來年快速復甦的勢頭。


不過隨著制裁時間的持續,俄羅斯經濟實際上也已經慢慢習慣了被制裁的狀態,普京雖然希望西方國家解除制裁,但是要讓他給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俄羅斯能夠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那俄烏兩國之間肯定也能實現和解,既然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和解了,那西方國家自然沒必要揪著俄羅斯不放,歐盟會盡快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俄製裁或多或少還是會給西方國家造成一些損失,如果能夠和平共處,誰喜歡互相對抗呢?
(默克爾和普京)


不過歸還克里米亞終究是不可能的,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從來就沒有給誰做出過讓步,而且如果普京會給烏克蘭歸還克里米亞,那他就不叫普京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只要能夠防止烏克蘭東部地區走向跟克里米亞一樣的結局,這對於烏克蘭政府而言就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而從烏克蘭的情況來看,由於實力比不得俄羅斯,所以它防止自己國家陷入分裂的最好辦法還是要把自己給發展起來,如果烏克蘭是一個富裕的國家,烏東部地區想要併入俄羅斯的人自然也就會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