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祭祀掃墓,這些事你需要知道......

祭祀掃墓,這些事你需要知道......

清明節即將到來

清明期間是防火安全尤其重要

在祭祀掃墓時要注意安全哦~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清明防火要怎麼做?

1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一

在山上或其他場所進行祭祀掃墓時,請勿吸菸、燃放煙花爆竹、點燃香燭紙錢等,防止火燒連“林”。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2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二

切忌亂扔菸頭。春天天氣很乾燥,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葉,一點兒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災,因此不要留菸頭火種。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3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三

嚴禁在草坪上、燃氣管道旁、高壓線下、汽車旁、化糞池邊、蘆葦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防止因燃氣洩漏或引燃沼氣而發生爆燃。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4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四

防止兒童玩火,教育孩子不要隨意玩火。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5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五

推行文明掃墓,提倡無煙祭祀。群眾們要嚴格遵守墓區的防火規定,特別是在山林、雜草密集地段嚴禁使用明火、焚燒紙錢等。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6清明祭掃防火安全小常識六

一旦突遇火災,要保持鎮靜,及時拔打119。逃生時,不要盲目跟從人流亂衝亂撞,要判明火勢,火苗燃燒方向,逆風逃生,果斷地迎風跑出火災包圍圈,切勿順風而逃。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應當使用溼毛巾遮住口鼻,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澱煙塵的地方。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森林防火知多少

據統計

我國95%的森林火災

都是人為因素引起的

為有效預防森林火災

確保森林資源和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這些森林防火知識你需要知道

當遭遇森林火災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1.在森林火災中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主要來自高溫、濃煙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因此,一旦發現自己身處森林著火區域,應當使用沾溼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話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溼,這樣就多了一層保護。然後要判明火勢大小、燃燒的方向,應當逆風逃生,切不可順風逃生。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2.在森林中遭遇火災一定要密切注意風向的變化,因為風向決定了大火的蔓延方向,也決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確。實踐表明現場颳起5級以上的大風,火災就會失控。如果突然感覺到無風的時候更不能麻痺大意,這時往往意味著風向將會發生變化或者逆轉,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傷亡。

3.當煙塵襲來時,用溼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切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因為低窪地和坑、洞容易沉積煙塵。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4.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快得多,火頭會跑到你的前面。

5.一旦大火撲來的時候,如果你處在下風向,要做決死的拼搏果斷地迎風對火突破包圍圈。切忌順風撤離。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主動點火燒掉周圍的可燃物,當燒出一片空地後,迅速進入空地臥倒避煙。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2

春季森林火災撲救方法:

1.人工撲打

人工撲打是撲滅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其滅火機理在於:用撲火工具壓火,減少氧氣的供應;用撲火工具掃除已著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著火的可然物脫離火源,破壞預熱作用。其作法是:把撲火隊員編成三四人一組,用鮮樹枝或手持滅火工具不停地輪流打火線,直到控制蔓延為止。操作方法是:輕舉重壓,邊打邊掃。然後趁機猛撲,一鼓作氣,迅速控制林火蔓延。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2.用水滅火

水是最廉價的滅火劑,能夠撲滅地下火、地表火、樹冠火。特別是楞場火,未清理的採伐跡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質層厚的原始林區,非用水滅火不可。

3.用土滅火

用泥沙覆蓋燃燒物質,使其減少氧氣供應量,甚至隔絕氧氣,破壞燃燒條件,這是比較古老的滅火方法。現在輪船、古剎仍備有沙箱、沙包,作為撲火之用。在森林消防中,撲滅伐樁、倒木火,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用此法比較省事和有效。方法是用鋤、鍬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投向火焰,直到火滅或燃燒物質完全覆蓋。

4.用氣滅火

在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當風速大於15米/秒,風即能起到滅火作用。人們根據這一原理髮明瞭風力滅火機。一臺風力滅火機配備機手2人,一人背機,一人背油,輪流操作。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祭祀扫墓,这些事你需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