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這是我遇到的最神奇的一個患者,真的算是“投案自首”

44歲的他姓王,身材略胖,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也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平時是廠裡的技術人員,唯一的嗜好就是好抽一口煙。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犯病這天沒有什麼劇烈活動,就是在慢走的時候,稍稍感覺胸口悶的慌,當時也沒太注意,肯定也是覺得這壯年時候不會有啥事的。他並沒有停下腳步,反而邁開大步快走了起來,越走越不對勁,不僅氣短的厲害,覺得左側胸骨隱隱作痛。他下意識的停了下來,稍作休息後,他還是決定回家。

上了四層樓回到家中,他覺得胸口悶得越來越厲害,伴隨這周身無力,開始冒汗,他緊張了起來,越是緊張胸痛的越來越厲害,並伴有左側肩部的放射性疼痛,用他的話說就是快要死的感覺,他趕緊掏出了手機。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他掏出手機幹嘛?不是撥打120而是求助網絡,查他這種情況考慮是什麼病。通過網絡查詢,他判定自己是急性心梗了,用他的話說他的這種症狀就像是急性心梗的樣板。於是他忍著胸痛下樓,來到藥店,買了一瓶硝酸甘油,一盒阿司匹林。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含了一片硝酸甘油,同時吃了2片阿司匹林,打電話通知家屬直接去醫院,自己趕緊打車來到我院急診,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急診醫生看他大汗淋漓,趕緊安排到 搶救室,一查心電圖。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示例心電圖

趕緊建立靜脈通路,啟動心梗綠色通道,給藥、抽血,通知我們心內科準備急診PCI(經皮冠脈介入治療),隨後家屬也感到了,交代手術問題,很快簽字,要過病房,直接來到導管室,最後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總算是有驚無險,手術過程中胸痛、胸悶就緩解了,回病房,聽他講完這“神奇”的經歷,伸出大拇指給他點了一個贊。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同時我還向他提出一個問題:你知道這個過程中你哪做的不好嗎?

他說:我應該叫救護車。平時我也是很關注健康知識,所以還是懂一些。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我問他:那為什麼不叫救護車呢?

他回答是:僥倖心理,也怕鄰居笑話,這般年紀就叫救護車。

回答的似乎很在理,實際上是大錯特錯了,自己去醫院一個危險是因為上樓、下樓和走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心肌缺血;再一個危險就是發生心肌缺血時非常容易發生室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約2/3發生於發病第1-2小時內,常死於到達醫院之前,救護車上有必要的搶救器材和藥物,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步。

44歲的他急急忙忙走進急診室,告訴醫生:他心梗了

還有一個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就是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但是就應該停止活動,保持鎮定,而不是繼續快步行走,企圖通過活動來緩解胸悶,更不應該回家,如果再有胸悶加重,出現胸痛,趕緊撥打120.

對於這則醫療故事中主人公吃阿司匹林是不是對呢?如果考慮心梗的話手頭有阿司匹林應該嚼服300毫克,口服起效太慢,而對於不能確定的胸痛,不是很提倡,比如嚴重胸痛中,還有更致命的主動脈夾層,如果這個時候嚼服阿司匹林可能適得其反,最好還是撥打120,讓醫生來決定。

有了胸痛很危險,120急救到醫院。
確診心梗別猶豫,溶栓支架是關鍵。
把握急救時間窗,耽誤時間要遭殃。
丟了時間丟了命,到了醫院聽命令。


原創小詩,希望大家記住,關鍵時刻就是一條人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