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朗讀,讓語文課堂更有魅力


朗讀,讓語文課堂更有魅力


在中段語文的朗讀教學中,除了寫好字,說好句,閱好聞,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則應該是讀好書。朗讀在語文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文本的感情有正確的理解,才能感受到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行,情,意。


每一個年級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情,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式,他們對文本的感受程度,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個性的主張也不同。因此,魷魚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他們身心成長都是具有階段性的,同一種方法不能應對所有年齡階段的孩子。


在教二年級的時,覺得朗讀教學則是教師的以身示範,先是給學生良好的語言氛圍薰陶,然後再潛移默化的進行學生語感的培養,再將重點字詞句強調來讀,而這時的學生的朗讀,很多時候是老師的教會的的讀,而不是我想說的老師教的會讀。


  • 語言示範


老師的朗讀指導中不可忽視的是教師的朗讀師範。課堂上,特別是在預習的時候,我總是會帶著學生先聽我對課文範讀一遍,讓他們在優美語言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但是最主要的是想給學生做一個預習的引導,不僅對課文的生字詞,更多時候,我覺得已經達到初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面了。


當我讀完之後,我會讓學生自己再小聲的朗讀一遍,讀通讀準生詞,然後再全班和我齊讀一遍,這一邊則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詞語和句子的記憶,同時初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當他們真正的投入的時候,雖然也有很多感情讀的不到位,但是我相信這時候的學生已經可以初步感受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了。


  • 形象感知,設置情境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7-12歲的孩子思維處在具體運算階段,他們對具體的形象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抽象的字詞句這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他們在腦中的再創造力還沒有那麼強。


對於閱讀也是如此,孩子們對課文的朗讀感情不到位,很多時候,是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或是畫面不理解,想象不到,因為沒有親身實踐,感受不能在他們身上產生共鳴,所以他們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帶著感情去朗讀別人的心聲。


在這時候,我會採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輔助他們理解形象,幫助他們在文字上創造腦中的畫面。《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中,當盤古倒下後,他身上的一切變成了地上的萬物,這裡教學目標中要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讀出盤古創造的美麗土地,怎麼讀出美?美在哪裡?


文中只有短短的三行字,如何讓學生讀得繪聲繪色呢?我為了讓學生感受萬物的生機美麗,對每一句話都找出了相關的圖片,接著讓孩子聽寫和動人的音樂,讓他們自己說說看到了什麼,美在哪裡。


接著再請個別學生單獨朗讀配著圖片的句子,然後全部再齊讀,我記得他們確實將我沒體會到的美說的淋漓盡致,將這種美讀的讓人欣喜。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天早讀課上,我要求他們十分鐘背誦這段話,不到幾分鐘,他們盡然都可以基本流利的背誦下來。


還有一些感受人物形象的比如《掌聲》中的殘疾英子,《好漢查理》中的調皮卻很善良的查理等也可以用這種感受具體性形象的朗讀指導,對於人物形象感受很多時候,則需要老師對這個任務加以解釋,貼近學生生活加以圖片或是文字的解釋,這樣學生才能變換角度設身處地的朗讀。


  • 讀後談感悟


朗讀除了讀出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與思想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能有自己的對文章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光是感受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朗讀也要讀出自己的的感情的和見解。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只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在朗讀中其實就是塑造這個哈姆雷特的過程。


當我讓學生讀完,談談自己自己對盤古開天闢地時候的心理活動,感受他的英勇形象時候,有一位學生和別人的觀點不同,不是說他多麼勇敢,威武。而是說,他覺得盤古有點孤單,他是在孤單寂寞中一個人努力的,他覺得這裡的盤古很堅強,一個人挑起了開闢宇宙的重任。


當時我很吃驚,他能讀出另外一個盤古形象,我問他為什麼這麼理解,他說:“剛不是說混沌就是,沒有陽光,鮮花,茂盛的樹木,沒有河流,什麼都沒有的世界嗎,他一個人在那裡沉睡沒人陪,卻做了很偉大的事情,這不是堅強嗎?”於是,我讓他一個人再次朗讀這段話,他讀的感覺確實像他感悟的那樣,除了勇敢,堅強,我還感受到了可憐和孤單。這樣的再塑文本形象,是孩子們在朗讀中最大的收穫吧!


朗讀的課堂才是充滿語文美麗的語文課堂,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欣賞,感受,更主要的是他們會在朗讀中再次雕塑自己心中一個美麗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