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我有一個內部得分牌,如果我做了某些其他人不喜歡但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我會很高興,如果其他人稱讚我做過的事,但我自己卻不滿意,我會不高興的。——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有他自己的一套標準,他重倉鎖定集中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集中在金融、消費品、傳媒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領域,比如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吉利刀片、富國銀行所經營的無不都是每日所見的熟悉產品。他的不少好朋友都是從事網絡行業的大亨,比如蓋茨,可是巴菲特卻對這些股票不是很感冒,對不少這些朋友的請求,他都拒絕了,因為巴菲特通常只投資那些現在的經營方式與5年前甚至10年前幾乎完全相同的企業。對於網絡類的股票,巴菲特一直持謹慎和懷疑態度。

你可以說巴菲特老頑固,也可以說他看不到網絡世界的前景,但是,面對這麼多朋友的建議,他可以說不,堅持自己的原則,試問有幾個人能辦到?

說“好”和“不”是一個人必須作出的重要回應。這不僅是一種表明自我的重要方式,更可讓別人瞭解我們在生活的態度及能力,從而對我們自己有一個精準的評價。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拒絕是一門學問,有些時候,我們本想拒絕,心裡很不樂意,卻點了頭,礙於一時的情面,卻給自己留下長久的不快。所以,我們學好它至關重要,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巴菲特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不要因為朋友們的建議或者請求,而干擾了自己的判斷。高爾基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統帥和主宰,要清楚,一個人的人生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也不是子女的前傳,更不是朋友的外篇,所有人生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自己

朋友的確可以給你提供很多幫助,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朋友就是幫自己承擔任何事情的支柱,或者是你的主心骨,真正的意見必須還是自己來拿,朋友只是一種心靈傾訴的對象,是在你成功和失敗是與你分享喜悅和悲傷的載體。

一位朋友因為經濟拮据,向你張口借錢,儘管當時自己也很緊張,但你並沒有勇氣拒絕。等到自己需要錢的時候,卻因為無法張口要回而異常煩惱,後來終於鼓足勇氣去要時,卻遭到了朋友的冷眼與責怪。這時候,你會怎樣想?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其實,朋友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人往往在極端情況下不會正常思考。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責任人,還是你自己。因為你的不會拒絕和別人的拒絕,你可能會失去朋友,失去快樂。同時因為不會拒絕,你失去了當時的寧靜。

大部分人都認為拒絕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實際上,拒絕更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拒絕平庸的同時我們就選擇了偉大;拒絕名利的同時我們選擇了實幹與奉獻;拒絕卑微,就是選擇高貴;拒絕虛榮,拒絕裝模作樣,就是選擇了真實;拒絕冷酷,就選擇了熱情;拒絕無所事事、虛度時日,就選擇了豐富的生活;拒絕責備,選擇寬容與鼓勵;拒絕懶惰,選擇奮起奔跑;拒絕拒絕黑暗,選擇陽光……

人的一生有多少次選擇,就會有多少次的拒絕。拒絕是一種藝術,它讓我們在善待自己的同時,也善待了別人。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很多人面對朋友的請求的時候,感到無法說出這個不字,而這些請求往往觸碰了底線。當然,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也是必備的,面對朋友,犧牲一下自己的利益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他的請求是錯誤,是違反法律的呢?你是否還會為面子而幫助他呢?

是的,拒絕自己的朋友,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但我們有時候不得不這麼做。

其實,真正的朋友並不是為了索取,而是為了奉獻和付出,不是為了要被愛,而是要去愛。就像我們很少會向真正的朋友借錢,很少讓朋友幫忙找工作,很少讓朋友出面去解決困境,我們找的往往都是與自己有利益關係的人,友誼,很多時候是那麼的晶瑩剔透,純潔美麗,真不希望因為個人原因而讓朋友承擔起功利的作用。

1.不要立刻就拒絕:立刻拒絕,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甚至覺得你對他有成見。

2.不要輕易地拒絕:有時候輕易地拒絕別人,會失去許多幫助別人,獲得友誼的機會。

3.不要盛怒下拒絕:盛怒之下拒絕別人,容易在語言上傷害別人,讓人覺得你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4.不要隨便地拒絕:太隨便地拒絕,別人會覺得你並不重視他,容易造成反感。

5.不要無情地拒絕:無情地拒絕就是表情冷漠,語氣嚴峻,毫無通融的餘地,這會令人很難堪,甚至反目成仇。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6.不要傲慢地拒絕:一個盛氣凌人、態度傲慢不恭的人,任誰也不會喜歡親近他。何況當他有求於你,而你以傲慢的態度拒絕,別人更是不能接受。

7.要能婉轉地拒絕: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時,如能委婉地說明,以婉轉的態度拒絕,別人還是會感動於你的誠懇。

8.要有笑容的拒絕:拒絕的時候,要能面帶微笑,態度要莊重,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禮貌,就算被你拒絕了,也能欣然接受。

9.要有代替的拒絕:你跟我要求的這一點我幫不上忙,我用另外一個方法來幫助你,這樣一來,他還是會很感謝你的。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10.要有出路的拒絕:拒絕的同時,如果能提供其他的方法,幫他想出另外一條出路,實際上還是幫了他的忙。

11.要有幫助的拒絕:也就是說你雖然拒絕了,卻在其他方面給他一些幫助,這是一種慈悲而有智能的拒絕。

更多的時候,對朋友說“不”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保護,是維持我們自己人生價值觀和道德底線的一種選擇,朋友畢竟不可能完全代表你的想法,不能事事為你做主,他們很多時候也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而對你發出請求和邀請。而你,必須為自己負責,朋友所要想的也許並不是期望,你必須清醒的明白,每個人面對的人生都不同,人生道路上鎖遇到的事物也不盡相同,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可以幫另外一個人一輩子,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有老去的時候,而我們的朋友也是一樣,即使關係再親密,能力再大也不可能事事替我們操心,時時刻刻陪著我們自己。

巴菲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要會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