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 悠 赤 水 街

圖文作者 秦嶺羊

驚蟄前的週六,再次來到赤水鄉間,來到這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一個不可磨滅而令我難以忘懷的地方,一個充滿了歲月故事的地方。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轉悠到赤水街。街道似曾相識,又真切地在發展變化之中。老街道的往昔風貌僅成了記憶。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偶見過去的老房子猶存,不由地駐足呆望。房子正面上方有“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八個大字,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常見的水泥裝飾字,這座房屋應該是當年的供銷社了,是那時相對較好的街面房了。而印象較深的照相館、食堂、商店等已覓無蹤影了。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步入當年的公社(今為鎮政府),已認不得了,古老的戲樓沒了,古樸的老房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鎮 政 府新的辦公樓舍。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在“為人民服務”的影壁後,尚倖存一座古樓,值班員說是文 廟。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古樓正牆面貼上了現代的白色瓷磚,一種怪怪的感覺,叫古樓新裝似乎貼切點。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四下打看,東西兩側山牆上那鐵藝飾件還在,壽、鳥、花等鐵飾件猶存,山牆上在二樓高處,一南一北分別開有圓形和拱形的小窗子。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馬頭牆那精美的磚雕、鑲嵌的鐵飾件完好。如此,倒也顯出了古樓保留下來的珍貴。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在街上簡單吃了些麵食,繼續向街東頭走去,不覺中到了遇仙河橋畔。渭蒲高速由遇仙橋西面穿過。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望著橋東x319縣道那通往縣城的柏油路,倒想起了近40年前的這條公路還是砂石路,那時公路兩旁楊樹聳立,田園開闊,充滿了鄉間的清新和恬靜。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目睹橋東路兩側的羅家村,叫我想起了這裡曾經的往事,活靈活現。橋東南就是郭村了,是皮民等幾位老同學生活的地方。順著遇仙河北望,那面不遠處應該是龍海老鐵路的路基,不知今在否。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遇仙河順流而下的西側還有個蔣家村,在蔣家村東北的遇仙河岸有個蘋果園,那裡的“黃元帥”蘋果光鮮甜美,至今還在心中留有芬芳。所有這些,不一而足,深深地留在了記憶裡。

2012年的渭南華縣赤水街

赤水鎮東距華縣縣城有11公里,南過310國道靠著大明鎮和高塘鎮北面的土原,西貫赤水河連接渭南程家鄉,北臨渭水。發源於秦嶺南麓的遇仙河和赤水河東西分流,縱貫赤水鎮田園南北,最終雙雙匯入了渭河。在赤水河上,著名的古代雙重石橋——橋上橋,是古長安通往潼關,走向中原的必經之路。赤水是糧棉的主產地,赤水大蔥更是久負盛名。印象與感覺中的赤水,自然環境富饒而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