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在去過香港、上海、武漢3個K11之後,

我對廣州K11的期待其實是很高的,

3月底開業首日就來報到了。

除了人從眾之外,並沒發現太多特別之處。

開業日火爆雖然是好事,

但實在沒法體驗各種設計細節

第一次來的體驗基本只有80分。

第二次來K11,

是小長假的某天來CGV影院看《頭號玩家》,

影院的整體設計感和觀影體驗都加分

不過仍然每個樓層都是人滿為患的狀態。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Elmgreen & Dragset《梵高的耳朵》

第三次是上週末來試至正小菜

好像終於過了各路網紅和群眾的打卡階段,

慢慢看得到一些細節的樣子了。

然後就是今天第四次,

找了個工作日上午認真來逛,

終於找到了打開廣州K11的正確方式:

人少的時候來!

慢!慢!逛!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1:設計變奏

經過《梵高的耳朵》進入K11正門,

被無意間抬頭看到的場景秒到了(如上圖)。

本來我一直覺得空間有些擁擠,

金色用得太喧囂,

但今天發現,這確實是人太多惹得禍。

代表嶺南的榕樹佇立在中庭,

有種讓人安心的美。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另一側的門口則是藝術家徐震的作品,

《永生-北齊圓雕菩薩立像和亞馬遜野蠻人》

用藝術的方式提出對政治文化的思考,

至於如何解讀它,

那是觀眾自己的權力了。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1:徐震《永生-北齊圓雕菩薩立像和亞馬遜野蠻人》

L1層目前正式開業的品牌還不多,

聚集最多人拍照打卡的是

活·現藝術空間(IN ART WE LIVE),

每次經過都會被裡面各種自拍的pose吸引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1: IN ART WE LIVE

另一側目前是 Van Gogh SENSES 的快閃店,

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

為什麼要在梵高主題餐廳吃飯,

(我對主廚餐廳的興趣比主題餐廳大)

不過快閃店本身還是美的。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1: Van Gogh SENSES

別急著上二樓,

藏在花車後面的金色樓梯牆飾,

其實也是一件藝術作品——

來自高偉剛的《昇華》

垂直連接了L1到L5的空間,

也創造了更多想象的可能性。

(創作介紹我也是在樓上才發現)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1: 高偉剛《昇華》

L2:活現風潮

這一層有Onitsuka Tiger、Asics、GoPro等品牌,

不過別看到運動品牌就想直接跳過這一層,

L2層金色樓梯的對面,

就是不方便麵館旗下的colourless bottle

神秘高冷的白色外表下,

讓人有點摸不透到底是賣些什麼,

忍不住就掃了碼……

即使是人不算多的工作日,

也有人一直過來拍照(嗯,包括我)。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2: colourless bottle

colourless bottle旁邊有個通往外部廊橋的側門,

側門邊上向右轉,

你們的奈良美智就突然出現了,

一隻灰常溫柔的《大頭狗》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2:奈良美智《大頭狗》

二樓的另一側,

是權五祥的作品《大象》

作品介紹說混合了各種消費文化的物件,

附在大象身上進行了再創作。

不過我眼裡都是那隻搶鏡的狐獴!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2:權五祥《大象》

L3:穿在風尚

強調設計感服裝為主的一層。

在L1中庭抬頭看到的“樹屋”,

從這個視角看過去就真正呈現出了舞臺的樣子。

很期待後面會有怎樣的演出。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這個手扶梯是直達L5的,

如果直接坐了上去,一定別忘了跳過的L4。

手扶梯左側是半開放式的藝術廊橋,

最近是藝術家姚小菲的展覽

《L'air et les songes 氣與夢》

分時段開放,需要排隊入內。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3:姚小菲 《L'air et les songes 氣與夢》

另一處刷爆了朋友圈的景觀是

L3的復古化妝鏡,

我今天剛好遇到一個沒人擺拍的鏡子才發現,

原來它跟ShineJuice要曬果汁是一家子。

化妝鏡實在太惹人注目,

估計果汁要更Shine一點才能引起注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設計師集合店一尚門也入駐了K11,

不過距離之前花城匯的店,

距離好像稍微有點近,

走路過去只要十分鐘不到。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3的角落裡有一件裝置,

特別需要安靜的時候來看。

印尼藝術家巴古斯.潘德加的《秘密之音》

他採訪了許多不同背景的人,

邀請他們說出內心深處的秘密。

可以試著在安靜的時候來聽聽看~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3:巴古斯.潘德加 《秘密之音》

L4:空間藝術

我最喜歡的一層(沒有之一)。

chi K11art space 藝術空間位於L4,

首展是當代藝術家陳維的《你今晚去邊》

看完展覽之後,

從出口可以直接進入Cafe兼K11藝術聯盟體驗店。

(觀展需購門票)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4另一側的九月藝術,

也是展覽+咖啡+藝術品商店的跨界形式,

近期展覽是藝術家孫佳興的《皮相》

(觀展需購門票)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九月藝術隔壁的多媒體裝置

《時間塔》

來自藝術家吳珏輝。

時間如果可視化的話,

你想看到屬於自己的哪一段時間呢?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4:吳珏輝《時間塔》

除了藝術空間,

這層還集中了多個文創品牌,

BADMARKET、哲品、樹德生活館等。

如果非要挑缺點的話,

只能說都不是廣州首店,

如果有更多新品牌進來就更好啦~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反而來自樂高,

沒錯,就是你知道那個樂高。

樂高大師製作的廣州城景與中山紀念堂,

觀感已經遠遠超出了玩具的範疇。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L4:樂高作品

L5:玩樂盡情

都市農場、CGV電影院都在L5,

還有蔡昊先生攜好酒好蔡團隊做顧問的至正小菜

(至正小菜有哪些好吃的下一篇再寫)

不過對比上海K11來說,

都市農場的面積稍微侷促了一些,

不知道是否會有新的區域開放。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B1&B2

都會風行&食藝盛會

另一個值得期待的目的地,

B2的言幾又書店還沒有正式營業,

被這個名字迷惑了好久,

總算弄清楚到底是“言幾又”還是“言又幾”了。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在B1還發現了一家理念很有趣的店:

來自意大利的 O bag,

從包身、內膽到拎手和揹帶,

都可以自由組合搭配。

也就是說,

可以用一個包身實現多種組合功能

在雙肩包,手拎包甚至沙灘包之間自由切換。

這倒是提高包袋利用率的新思路。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另外這兩層聚集了多家美食新店,

這篇實在寫不了那麼多,

等我試過多幾家,

會再寫關於K11美食的續篇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其實,

K11最吸引我的並不是藝術與設計感,

而是“發現的樂趣”。

不論是藝術品&展覽,還是入駐的品牌,

甚至是設計上的小細節,

每次都能發現新的寶藏。

這種過程,

就像與一個有趣的朋友對話,

對我來說,

這才是線下實體商業最大魅力——

體驗感與不可預知性

比如景觀電梯每一層的樓梯間,

都有不同的裝飾。

你猜,設計師是想說什麼呢?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總結了一下這次看到了藝術品及展覽分佈,

如果你有補充,

可以在評論裡告訴我哈~

附:廣州K11藝術品及展覽分佈

L1

Elmgreen & Dragset《梵高的耳朵》

徐震《永生-北齊圓雕菩薩立像和亞馬遜野蠻人》

高偉剛《昇華》

活·現藝術空間(IN ART WE LIVE)

L2

奈良美智《大頭狗》

權五祥《大象》

L3

巴古斯.潘德加 《秘密之音》

藝術廊橋(ART CONNEXION)

*姚小菲 《L'air et les songes 氣與夢》

L4

吳珏輝《時間塔》

chi K11 art space 藝術空間

*陳維 《你今晚去邊》

九月藝術

*孫佳興《皮相》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我逛了4次廣州K11,終於找到了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作者

Echo,生活美學愛好者,試圖探求簡單生活裡的美

配圖

本文圖片為Echo拍攝

Less is More 極簡生活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