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品品那些名字里蕴藏的事与愿违的悲哀

贾家四位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谐音“原应叹息”,这一“谐”,便揭开了四位女孩“生于末世”的悲哀:元春难圆梦,迎春春不逢,探春春难探,惜春惜青灯!


品品那些名字里蕴藏的事与愿违的悲哀

(一)元春

省亲时,元春表达了对骨肉亲情的无限渴望!对着难得见面的父亲哭诉,羡慕那田舍之家,一家团圆!“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面对贾母王夫人,只管呜咽对泣,半日方“忍悲强笑”……

偏是这样真性痴情的女孩子,从小便进了那“不得见人”的深宫,伉俪之情谈不上了,就是这骨肉团圆,一辈子也就那一次! 若这深宫孤寂如履薄冰,能换来家族的辉煌昌盛历久不衰也就值了!偏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穷尽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的仅仅是四年的光环,且一年不如一年,“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四季之始;圆春,团圆美满;元春,肩负了家族富贵长圆的梦!元春,于自己来说,“宫门一入深如海”,家人团圆便是梦想了,琴瑟和谐便是奢望了!元春的人生,注定是不能圆满的!她渴望的一切,都是难圆的梦!于家族来说,“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短短四载的光阴,这“元春”便夭折了!贾府的荣华富贵,便也如烟飘散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品品那些名字里蕴藏的事与愿违的悲哀

(二)迎春

迎春只是被动的去“迎”啊!但她的一生,始终都没有与春天相逢!生在钟鼎之家,却无一人可做依靠!“从小没了娘”!自小的奶娘也生外心,在自己房里偷东偷西!自己房里的奴才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我们这屋里是没礼的,谁爱来谁来”……尽管这样,迎春仍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日子,“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 这样人人欺凌的日子,迎春却能过成幸福的样子,“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丫头婆子吵成一团,这姑娘能充耳不闻,自在的倚在床头看《太上感应篇》……

她只是在那里等,任凭命运随意抛起按下,“戳十针都不知道哎呦一声”!这是真正的从内到外遵从“封建礼教”的姑娘啊!隐忍顺从!但命运并没有因为她听话便眷顾她,她最终也没有迎来“春天”!“我就不信我的命这样不好”,懦弱的姑娘也会悲愤委屈啊!或许《太上感应篇》告诉她,她的教养嬷嬷告诉她,那个社会告诉她:只要她遵守封建礼教,她就能迎来春天!她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还是被命运狠狠的辜负了!她做好了一切迎接的准备,但春天没有来!

品品那些名字里蕴藏的事与愿违的悲哀


(三)探春

这是个像玫瑰花一样红艳热烈的姑娘!“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这是渴望出门去为贾府探个春天回来吧!可惜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说的”!

她对贾府是有极深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的!黛玉曾算过贾府的经济账“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以探春对贾府的感情,这笔账她肯定也是算过的吧!但她却无法像黛玉那样,算过就罢了!她的心不允许!所以她处处留心,妄图在自己狭小的活动范围内,为贾府探一条生路出来! 那短短的管家时间里,她真的不知道做个“乖人”好处多多吗?偏要事事走在前面,镇刁仆,扎筏子,大肆改革,既节流,又开源!“我一个女孩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无非还是一个“探”吧!想为贾府探条路出来!想探探自己的理想有多远,但终究还是失望了吧,在小小的闺阁范围内,哪里能探到春天的影儿呢!
品品那些名字里蕴藏的事与愿违的悲哀

(四)惜春

名“惜”何曾惜!贾府如日中天时,便跟智能开玩笑,说要剪了头发作姑子去!入画幼时相伴,跟了几年的人了!连凤姐儿都说其罪可恕,身边众人一齐劝阻,都拗不过惜春去!“快带了她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这仅仅是不惜入画吗?“你要打她,好歹带她出去打吧,我听不惯的”,小狗小猫养久了,也是有感情的,惜春这是不惜自己的感情啊!

惜春爱画会画,但跟黛玉爱诗不一样,黛玉爱诗,便用心用力去爱,诗就装满了她的生活她的心!但惜春爱画,却是很懒散的!“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这固然是黛玉的调侃,但恐怕也是惜春素日的性子吧!画只是调味品,喜欢就画两笔,不喜欢就收起来!贾母应该也深知惜春这个性子,所以当惜春借口“天冷,胶性凝涩不润”时,贾母笑着点破了她“你别脱懒,快拿出来给我快画”!贾母出身大家,画肯定也是懂一些的,所以也肯定知道这“天冷胶凝”是托词!画是惜春自己最爱的,大观园图又是贾母看重她才给的任务,(否则请个画师画一幅不得了)这样惜春都懒得惜,照样脱懒!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能让惜春惜的?

抄捡大观园时,黛玉不过十五岁,惜春更小,“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这么小的年纪,又没有什么大事经历,怎么就说出了“或打或杀或卖”的话来?贾府是出了名的宽厚人家,“皆是宽柔以待下人”!此时晴雯等人都还好好的!惜春这话是从哪里得来? “近日我每每风闻得别人背地里议论多少不堪的闲话”,不堪的闲话,最近有尤二尤三的,之前有秦可卿的,这两件是最重最不堪的吧,竟然传到了惜春小姑娘的耳朵里,着实不堪啊!但这也不至于让小姑娘联想到“或打或杀或卖”吧?

“‘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这等风流韵事,还到不了这一步吧?也许小姑娘吓坏了,也许就是秦可卿谜样的身份触了皇权,惜春听说了,所以悟到了贾府“景不长”!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惜春狠心对入画也就能理解了,父子都不能彼此勖助,何况丫鬟?“我只知道保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这固然有小姑娘的自私害怕,但也有对宁府众人不知检点的气愤和无奈吧!“你们以后有事别累我”! 这句句指的都是犯事抄家的后果啊!别管是惜春害怕担忧,还是提早预知,惜春为何冷心冷意,也就有了答案!如果已经注定了抄家的结局,画算什么,丫鬟算什么,素日还有什么需要去珍惜的?就像我们若料定了几年后是世界末日,那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值得争取吧,得过且过吧!

元春长圆终成空,迎春何曾与春逢!

探春力探终无果,惜春弃春伴青灯!

富贵皆盼春常在,谁忧春尽大厦倾!

春在各个寻高乐,冬临无能解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