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蘇東坡最愛哪個人?

笑風看月


在蘇軾的生命中,曾經有三個女人在他心中刻下過深深的烙印。要問他最愛誰,有書君認為,她們應該都是他的真愛。

1.王弗——少年夫妻,恩愛情深。

蘇軾與王弗的婚姻,與古時候大部分男女一樣,謹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兩人在最美的年齡裡,走進婚姻的殿堂。

王弗剛嫁過來時,未曾跟丈夫提起自己讀過書。

後來,蘇軾每每讀書時,她總是喜歡陪伴在左右。每當蘇軾背書偶有遺忘時,她便隨口接上,這讓蘇軾頗為詫異。再考她其它書,居然都約略知道。這不禁讓蘇軾對妻子刮目相看。

而因為有著共同的語言,兩顆心也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這種“先結婚、後戀愛”的感覺還真是羨煞旁人。

後來,蘇軾在鳳翔做官時,由於生性豪爽,結交了許多朋友。家中往往是高朋滿座,談笑風生。

每當這時,王弗總是隱在屏風後偷偷的觀察。待客人散去後,她便提醒丈夫,某某是首鼠兩端的小人,要注意提防。

當時蘇軾還不以為意,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妻子的眼光的確很敏銳。她總是能以自己的聰慧輔佐丈夫,讓他少走彎路。

王弗不但在蘇軾的事業上給予幫助,在侍奉公婆、打理家務上,也是盡心盡力,裡裡外外一把手,因此頗得公婆的歡心。

如此睿智而又通透的女子,又怎能得不到丈夫的愛呢?因此,兩人可謂是情投意合,恩愛情深。

只可惜,她紅顏薄命,在年僅27歲時便因病離開了人世。

當蘇軾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護送妻子的靈柩回到老家後,更是在這片埋著愛妻的山崗上,花了三年時間,種植了整整三萬棵松樹。這該是怎樣的一份沉甸甸的愛呀!

在王弗離世十年後,這份思念依然難以忘懷。一想到天人永隔,蘇軾便不由得悲從中來。

有一天夜裡,蘇軾忽然做夢,夢裡妻子依然是青春時的模樣,可自己如今卻已是兩鬢如霜,灰塵滿面了。“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於是,作下一首悼亡詞《江城子》,訴盡心裡的傷痛與思念。

這首詞,讓千百年後的人們也為之黯然神傷。

2.王閏之——患難夫妻,風雨同舟。

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去世三年後來到蘇軾的身邊,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是個典型的傳統家庭婦女,雖然沒有堂姐的聰慧與才華,卻生性善良,溫柔體貼,待王弗所生的兒子也如同己出。

王閏之跟著蘇軾,沒有享過多少福,卻為他擔驚受怕不少。

當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捉拿時,因為擔憂丈夫的生死,王閏之哭得死去活來。見此情狀,蘇軾內心也是萬箭穿心,但為了安慰妻子,他強展笑顏與她開玩笑,說:“人家楊樸(詩人)出事時,其妻子就給他賦詩送行。你難道就不能也為我做一首詩嗎?”一席話,讓妻子破涕為笑。可見,蘇軾與王閏之之間的感情也是極為篤厚的。

在蘇軾飽受政敵打壓,仕途上一再受貶謫時,王閏之沒有一句怨言,卻以自己的精明能幹,悉心操持著家務,成為蘇軾堅強的後盾。

其實,王閏之還是個善解人意的,有趣的女子。

在蘇軾被貶到黃州的日子裡,家境相當貧困。然而,當她得知蘇軾要和朋友夜遊赤壁時,卻能如變魔術般地拿出珍藏已久的酒,讓丈夫和朋友們盡興遊玩。

對這樣的妻子,蘇軾內心當然是滿滿的感激與敬重。因為她的存在,家才能成為一個讓身心得以休憩的溫暖的港灣。

可惜,兩人之間也沒能白頭偕老。在陪伴蘇軾度過了25個春秋後,王閏之也因病撒手人寰。

面對第二任妻子的離世,蘇軾同樣是肝腸寸斷。他親手寫就祭文,字字血淚,表達了要和她“生同室,死同穴”的願望。

在妻子死後百日,蘇軾還請自己的畫家朋友畫了十張羅漢像,並請和尚來誦經,以超度妻子的亡靈。

在王閏之去世三年後,蘇軾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在妻子生日時,他買魚放生給亡靈祈福,同時,填了一闕《蝶戀花》以寄託哀思。詞中盛讚妻子是一位難得的奇女子,對她待三個兒子一視同仁的態度表示感激,並希望自己的一片誠心能打動上蒼,降下曼陀花雨。

在他去世時,蘇轍便按照兄長的願望,將兩人合葬。倘若王閏之泉下有靈,面對這樣的愛,也該知足了。

3.王朝雲——紅顏知己,一生難求。

王朝雲原先是個歌伎,因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而被蘇軾欣賞、憐愛。在她12歲時,被買入蘇府,成為一名侍女。

在蘇軾眼中,朝雲就是那“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清麗而脫俗。雖然兩人年齡相差甚大,但這卻絲毫不妨礙他們在精神上的高度契合。

傳說,有一天,蘇軾突然玩性大發,他撫摸著自己的大肚皮,問下人們:“我這裡面有什麼呢?”

有的說是滿肚子的學問,有的則說滿滿的文章,蘇軾都不以為然。只有王朝雲說:“學士這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軾聞言大笑說:“唯有朝雲能懂我”。

當蘇軾不慎被捲入政治的紛爭中,成為黨爭的犧牲品而被一再貶謫時,許多下人紛紛離去。王朝雲卻不離不棄,甘願跟隨他去吃苦。

對於落魄而又走向年暮之年的蘇軾來說,朝雲的舉動又怎能不讓他感動呢?此後,她也由侍女轉為小妾。

在艱難的歲月裡,因為有了王朝雲的陪伴,蘇軾才得以一解苦悶的情緒。相比於王閏之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王朝雲更應該是蘇軾精神上的慰藉。

因為懂得蘇軾內心的苦楚,王朝雲每每吟唱起他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時,感嘆於蘇軾的宦海沉浮、命運多舛,總是忍不住黯然淚下。而蘇軾,也總是一再寬慰她。

後來,在跟隨蘇軾到瘴氣甚重的貶謫地惠州時,因為原本體質就虛弱,再加上憂思過度,王朝雲不幸染上了瘟疫。

蘇軾親自為其把脈治病,悉心照料。奈何朝雲最終也沒能敵得過病魔的侵襲,花樣年華,卻先於蘇軾離開了人世。

人到老年,痛失所愛,成為了蘇軾心頭難以癒合的傷痛。

淚眼朦朧中,他填了一首詞《西江月.梅花》。“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那梅花,不正象徵著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嗎?

尊重愛妾的遺願,蘇軾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裡,並在墓上築六如亭以紀念。其親手寫下的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不僅是對坎坷際遇的感嘆,更飽含著對紅顏知己的無限深情。

由上可知,蘇軾的確是個多情且深情的人。王弗,是他的初戀,自然令人難以忘懷。與王閏之之間的愛情,則是一種充滿人間煙火味的細水長流。而與朝雲之間,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契合,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驚喜。

他的一生,有這樣三位各具風采的女子陪伴,也是幸矣!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蘇東坡最愛哪個人

蘇東坡最愛劉貢父,是平生要好的朋友,以皛飯毳飯相戲,要不是好朋友怎能如此相戲。

東坡嘗與劉貢父言‘某與舍弟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貢父問三白之說,坡言‘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貢父大笑,久之以簡招坡吃皛飯。坡不復省憶,謂人云:“貢父讀書多,必有出處。"比至赴食,見案上所設,惟蘿蔔、鹽、飯而己,始悟貢父以三白相戲。援匕箸食之幾盡。將上馬雲:‘明日可見過,當具毳飯奉侍。’貢父雖知其為戲,但不知毳飯所設何物。迨往,談論過半午,不設食,貢父飢甚索飯,坡雲:“少待。“如此再三,坡答如故。貢父日:“飢不可忍矣。”坡徐日:“鹽也毛,蘿蔔也毛,飯也毛,非毳而何?.貢父捧腹日:“固知君必報東門之役,然慮不及此。"坡始命進。抵暮乃去。”

是不是最愛的人,要不怎能開這樣的玩笑呢。

皛X丨aO小,毳CU丨脆,毛,無,沒有

玩玩,開開心。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毋庸置疑,蘇東坡最愛的人是他的妻子王弗。蘇東坡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但他寫給亡妻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卻婉約到了極致。原詞如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詞中,蘇東坡的情感是多麼的真摯,思念是何等的深沉,他把他的寂寞孤獨、悲傷痛苦全部直白的寫出來,他不管別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而是直言不諱告訴世人,他就是腸已斷,淚千行,16歲和蘇軾結婚,27歲英年早逝的王弗在蘇東坡的心裡佔據的地位可想而知。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路上有心人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當然是蘇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