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二戰時意大利保持中立,對德國是不是更好一些?

真正鱷魚不哭


意大利是一個典型的“外強中乾”的偽強國,它雖然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在地中海有著相當的影響力,但是由於沒有航空母艦搭載的海上航空兵,只能在岸基飛機的掩護下作戰,是一支防禦性海軍。陸軍和空軍的規模也還可以,但是現代化水平太低,尤其是陸軍還裝備著許多一戰時期的火炮和機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支二流軍隊。最為關鍵的是意大利的資源匱乏程度比德國還要嚴重的多,根本沒有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意大利無法為他的軍隊提供充足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從戰略上來看,意大利的參戰對整個軸心國同盟來說也確實是弊大於利,雖然它牽制了一部分英國的海陸空軍隊,但是毫無戰略意義,反而使軸心國的戰線拉長了,對於資源匱乏的軸心國同盟來說,獲取勝利的唯一機會就是進行一場快速的、決定性的戰爭,所以要儘可能的減少次要戰場的開闢,集中力量用於主要戰場,就像此前的波蘭戰役和法國戰役那樣。意大利在地中海向英國發起挑戰,實屬最大的戰略錯誤,因為意大利並不能徹底打敗英國,它的海軍連地中海的制海權都不能奪取,更不用說前往大西洋了,這場戰爭必然是一場長期戰爭,這對於意大利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當盟軍計劃發起戰略反攻時,也是選擇了從意大利發起進攻,率先在北非登陸殲滅了德意非洲集團軍,從而使軸心國歐洲堡壘脆弱的南線暴露在盟軍的直接攻擊之下,相比於西線,整個南歐戰線幾乎毫無防禦可言,不僅僅是意大利本土,法國的南部和巴爾幹半島都面臨著入侵的威脅,德軍不得不將相當數量的軍隊投入這些海岸線的掩護中,更無法在東線的決戰中取得勝利了。意大利軍隊本身也無法守住自己的國土,甚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在盟軍登陸意大利不久,意大利即退出了戰爭,德國不得不全部接管了南歐的防禦,這牽制了德軍不少於50個師的兵力。


現在看來,意大利當初還真不如保持中立,這樣英國也斷不會主動進攻意大利而多樹一個敵人,至少在美國加入戰爭前英國不會和意大利開戰,最有可能的是隻有英美盟軍集結其一支足夠的強大的軍隊後才會開始考慮和意大利開戰,或者直接不和意大利開戰以避免意大利介入戰爭。這樣德國就能在1941和1942年之間集中力量對付蘇聯,不用往地中海派遣陸軍和空軍了,而且意大利還可以派遣更多的陸軍協助德軍進攻蘇聯,可以效仿西班牙那樣以志願軍的名義參戰。至少意大利戰前在紙面上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只要意大利不主動參戰,同盟國絕不會冒犯這個看似強大的對手的。就像二戰中的土耳其,它的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意義,但是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都不敢主動入侵土耳其,都不願意多一個敵人,土耳其的軍事實力是遠不如意大利的。至少在德國解決蘇聯以前,意大利應該繼續保持中立,提前發動戰爭反而拖累了德國,德國不僅要為意大利提供軍隊支援,還要為其提供各種資源,意大利成為了軸心國“歐洲堡壘”的軟肋。


戰略論


意大利如果能像西班牙那般,保持偏向於德國的中立,當然是對德國有利的!意大利控制非洲大片土地,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都是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尤其是埃塞俄比亞富含各種戰略資源;利比亞的石油在二戰時期尚未得到有效開發,但如果戰火沒有燒到這裡,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意大利完全有可能將這裡變成德國的“油庫”!

(墨索里尼政府埃塞俄比亞)

一言以蔽之,意大利不參戰是好事,它能成為德國戰爭機器的資源產地則更好!

此外,從戰略上來考量,意大利不參戰就不會存在非洲戰場,隆美爾非洲軍團幾萬人的兵力就能調往蘇德戰場作戰;也不會有後來的突尼斯戰役,讓德國損失近30萬兵力,約12.5萬德軍被俘,這股兵力甚至有可能挽救蘇德戰場的敗局。

突尼斯戰役是1943年3月打響的,此時的一個多月前保盧斯投降,同樣是這年的3月曼施坦因也正在哈爾科夫艱難抵擋蘇軍的追擊,整個蘇德戰場的南線兵敗如山倒,希特勒甚至親自到前線鼓舞士氣,根據曼施坦因元帥的回憶,當時德軍處於1:8的絕對兵力劣勢。此時是東線戰場最需要人的時候,德國卻不得不為意大利在突尼斯流血!而當盟軍登陸西西里島後,希特勒甚至終止了庫爾斯克會戰,抽調兵力加強在意大利半島的防禦,也正是從此時開始,德國陷入了意大利、蘇聯兩線作戰的窘境,兵力更不夠用了。

當希特勒自殺、德國全面投降之時,駐意大利北部的C集團軍群竟然有65萬人之多,意志力堅強的凱瑟琳元帥,一路從北非抵抗到阿爾卑斯山脈,當盟軍從東西兩個方向逼近柏林時,凱瑟琳的大軍被牢牢牽制在意大利,無力支援本土作戰,這充分說明意大利是德軍的負擔。

(注意看,柏林苦苦掙扎時,德軍仍然保持著對挪威、丹麥、奧地利、捷克和意大利北部的佔領,這嚴重分散了它的兵力)

假如意大利從一開始就保持中立,德國就能省下幾十萬人的兵力,加強到東西兩線的作戰中去,減輕兵力不足的壓力。說不定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也不會在斯大林格勒覆滅、諾曼底也不會讓盟軍輕易取勝、庫爾斯克會戰也有可能以勝利告終。

(冰天雪地中的德軍投降,他們沒有足夠的援兵和給養,戰敗並不奇怪)

其實,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拉攏或者佔領了很多不必要的國家,除了意大利之外還有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希臘,這些國家嚴重浪費了德國的兵力,它們也不能提供有價值的戰略物資和可靠兵員,南斯拉夫的鐵托游擊隊還成為德軍的心腹大患、希臘的克里特島成了德國傘兵的終結之地,讓這些國家保持中立才是最佳選項。


兵器世界


引言:

1941年二月,此時的歐洲正籠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之中。汽車緩緩的停在德國柏林的作戰廳外,下車的是一個挺拔精神的軍人,元首發來急令召見他,走到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陰冷又惡狠狠的聲音“意大利的那些“娘們兒”,難道他們的力氣都用來喝紅酒,吃意大利麵了嗎?這幫混蛋只知道去欺負欺負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罷了!可恨!”那軍人低頭一看,一張電報被摔到了自己的腳下,對著屋子裡一個矮個子,軍人挺直了腰桿:“元首,隆美爾奉命報道!”“親愛的隆美爾,我們沒用的盟友意大利又在非洲被英國佬踢屁股了,我需要你去帶領偉大的日耳曼民族去支援他們!”矮個子緊緊的握住軍人的手,彷彿看到救星一般。

“沙漠之狐”隆美爾

隨後不久,隆美爾帶著精銳的德國部隊南下北非,與英國遠征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稱號,而那些意大利軍隊,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充當德國人的“啦啦隊”,在旁邊高喊加油罷了!

1941年,軸心國在德國柏林正式成立,德國,日本與意大利結成軸心,但和另外兩國相比,意大利顯然有些名不副實,讓我們看看意大利在二戰期間的那些作為。

一.我只能欺負非洲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法等國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即在不侵犯兩國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放任德國行為,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德國先是幫助西班牙反政府軍作戰,隨後又入侵奧地利,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看著德國一口一口的咬“肥肉”,意大利人也開始嘴饞,但是,他們可沒德國人那麼強,最終,他們把目標瞄準了非洲弱國——阿比西尼亞(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圖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戰,對阿比西尼亞發動侵略戰爭,分三路進攻,直撲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阿比西尼亞雖然人數達到四五十萬,但裝備低階,訓練落後,與意大利軍差距甚大。即使如此,英勇的阿比西尼亞軍隊仍然頑強抵抗,意大利人在東非高原復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可讓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有點掛不住面子了,於是他決定對阿比西尼亞使用毒氣彈!在惡毒的化學武器面前,阿比西尼亞的抵抗失敗了,1936年5月5日,首都被意大利攻陷,阿比西尼亞被併入意大利國土!

雖然阿比西尼亞失敗,但意大利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兩萬人陣亡,十八萬八千人非戰鬥減員或負傷。面對弱小的阿比西尼亞能打成這樣,德國無疑找了一個“豬一樣的隊友”!

二.北非戰場的慘敗

隨著1939年9月1號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大陸正式打響!作為德國的盟友,意大利人不敢對歐洲的強國入侵,因此他們把目光再度瞄準了非洲,這次,意大利想趁德國在歐洲的攻勢,吃掉英國在北非的殖民地!

在意大利巴爾博元帥的指揮下,意大利兩個野戰集團軍對利比亞和埃及展開了猛攻,而彼時在這裡的英國軍隊只有區區兩個師,人數差距讓英軍被迫後撤,原本意軍應該趁這一絕佳機會一舉拿下北非,但可愛的意大利人只推進了90公里就無法前進,因為他們的補給和指揮系統跟不上戰爭的節奏!英軍得到喘息的機會,很快便轉守為攻!

北非戰場的意大利部隊

1940年9月13號,英國在補強了兩個師之後發起反攻,意大利軍兵敗如山倒,要知道,即使英軍補強兩個師在兵力上意大利人還是佔據著絕對優勢的。但意大利人似乎天生不是打仗的材料,短短兩個月時間裡,英國人就推進了足足八百多公里,墨索里尼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給希特勒發電報求援,也就成了我們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三.打仗?我們更愛浪漫

對於意大利人而言,打仗這種事和他沒關係,我們玩的是浪漫,在德國緊急備戰的時刻,意大利人的戰前準備就一件事——買紅酒!對於意大利人來說,沒有紅酒的人生還叫人生嘛?所以在意大利軍投降之後,他們倉庫裡的物資紅酒比彈藥還要多!

既然有了紅酒,那麼又怎麼能沒有意大利人最愛的意大利麵呢?在酷熱的北非戰場,意大利的軍隊受不了沙漠的殘酷,經常向德軍求援,而當德國人千辛萬苦的給他們送來珍貴的淡水和給養時,浪漫的意大利人正用他們煮麵條呢,時不時的還抱怨兩句“為啥不順便送點紅酒過來呢?”


二戰時投降的意大利部隊

而面對戰爭,可愛的意大利人從來沒有把他當回事,在兵敗如山倒的二戰後期,一個盟軍的飛行員不小心降落到意大利的軍營裡,飛行員心想“這回死定了!”結果第二天,這軍營裡幾千意大利人對他投降了,理由是我們找不到盟軍投降!這一滑稽的舉動讓這可憐的飛行員一下成了接收大員,升了好幾級官。

結語: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人在正面戰場幾乎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反倒拖了德國的後腿,希特勒面對這種豬一樣的隊友不得不把部分德國的部隊拿過來支援他們。所以,對於德國而言,也許意大利人保持中立對他們來說更好。

軸心國結盟漫畫

當然,意大利人在二戰時也不是對德國一點忙也沒幫上,1943年墨索里尼政府垮臺後意大利投靠了同盟國一方,導致德國洗劫了意大利的軍用物資倉庫,在那一年,德國的軍工生產達到了頂峰!


相城歷史小學生


從德國角度,意大利中立當然更好

1.德軍不用花費寶貴的人力物力和坦克跨過危險的地中海去分兵北非。

2.德軍也無須準備兵力防範盟軍從意大利登陸。相當於南歐幾乎只在巴爾幹半島構建防禦體系就足夠了,這可以大大減輕德軍防禦負擔,並由此節省出更多機動作戰兵力。

3.中立意大利將不會保留龐大的武裝力量,所以他可以開足馬力賣給德國更多的原材料和其他戰爭物資資源

如果歸如果,即使不考慮意大利立場,意大利作為歐洲重要的地區性大國不可能不參與二戰,


Ihowooooo


真以為是意大利的錯???德國拉入意大利的目的本來就是利用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利比亞封鎖住地中海,意大利一直打埃及抱著的也是這個徹底封鎖地中海的目的,二戰英國的戰爭物資大多數都來自亞洲澳大利亞等地,封鎖住了地中海,英國的戰爭物資通往大不列顛的距離就要增加幾千裡,簡直就是要英國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