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被批捕了,还能取保候审吗?

由宝宝119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的,只要符合下列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扩展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李张泽


被批准逮捕后,也是有机会取保候审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司法实务当中,继续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

很多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向你拍胸脯说可以取保候审的,基本上就是一个骗子。

根据我的经验,逮捕之后,具有如下情形的,可以取保候审:

第一种情形,司法机关认为当事人被羁押的期限,与当事人可能判处的刑期相当了,可能取保候审。

很多年前,我办过一个当事人涉嫌贩卖毒品的案件,这个当事人涉嫌的犯罪事实有两起:

第一起,当事人贩卖了一小包甲基苯丙胺给某人。

第二起,当事人收了一个外地寄过来的快递,侦查机关从这个快递里搜出来了16克甲基苯丙胺。

由于案件存在争议,这个案件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退回补充侦查了两次,然后又延期审理了两次,最后还是判决贩卖毒品罪成立了。

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法院又放了将近八个月,然后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

重审阶段,迟迟不开庭,突然之间,对当事人取保候审了,原来重审法院认为公诉机关对当事人的第一起指控不成立,没法定贩卖毒品罪,改判当事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了,最后判处的刑期刚好等于当事人被羁押的期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种情况下,不取保候审的话,羁押的期限将会超过当事人被判处的刑期,那多出来的羁押期限岂不是要国家赔偿了?

第二种情形,在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司法机关认为当事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或者是否构成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并且基本上没有办法补正的,可能会取保候审。

我以前办过一个当事人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案件,我的当事人持刀砍了被害人一刀,侦查机关认定被害人的伤残程度为轻伤,理由是被害人的伤口过度为11cm,已经超过了10cm。

在审查起诉阶段,我阅卷之后,发现伤口的长度实际上是9cm,多出来的那2cm实际上是手术伤疤。

我写了一份法律意见给承办案件检察官,第二天,当事人就被取保候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明显可能就是无罪的,不能一错再错啊。如果不取保候审的话,办案人员就可能涉嫌渎职了。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情形之外,还有一些情形也是可以取保候审的,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毒辩律师王如僧


正常的取保时间应该是在看守所的三十七内,这段时间如果能取保的话就取保了,不能取保的就要批捕了。批捕以后还能否再取保呢?答案是能,不过是难上加难,我见过的一个案例就是在看守所关了三个多月被取保的。

一个老人家因为拆迁问题赔偿的不满意,在施工队施工的时候老人家用家里的粪泼到了正在施工的工程车上最后导致施工车出现故障,维修费听说是达到数十万,老人家就被定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在里面关了第二个月的时候检察院已经到看守所为他办理取保手续了,不过前提是必须写一份保证书,还要交五千块钱的取保金,但是老人家脾气倔就不写保证书,所以检察院就不了了之。到了第三个多月的时候检察院又来为他办理取保,说保证金家里人已经为他交了,还是让他写保证书,可能老人家受不了看守所的生活吧,就妥协了,当时给他办理取保的时候,我还帮他做的见证人,见证他在监视表现良好什么的。

办完取保手续以后,第二天吃完晚饭就放人了,不过这样的例子很少,检察院一是看他年龄大,二他犯的这个罪确实不恶劣,关他这段时间主要就是没人带头阻挡拆迁了,拆迁完成了自然他们要自己找个台阶下所以就给老人家取保了!


石头聊案件


具体可以查阅邓世运律师的文章《被逮捕后如何取保候审》


“被逮捕后还可以取保候审吗?”“批捕后怎么取保候审?”“逮捕后取保候审的难度有多大?”……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很多当事人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也是笔者在执业过程中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司法实践和执业经验,就此问题进行解答。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被逮捕之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申请并不必然会获得批准。取保候审的申请,是否能够获得批准,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到个案,脱离个案来回答被逮捕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是不严谨的。


具体到某一个案件,是否能够取保候审?一方面取决于该案是否有这样的事由;另一方面取决于辩护律师能否找准案件的突破口并采取正确的策略。

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看,逮捕之后取保候审的主要思路包括直接申请取保候审和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一、直接申请取保候审

直接申请取保候审,是指有取保候审法定情形的,辩护律师直接为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就司法实践看,逮捕之后直接申请取保候审的,获得办案机关批准的情况比较少见,立法上的原因在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对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采用列举型的立法模式,不具有该条款所列四种情形的,不可以取保候审。办案机关将当事人逮捕,也意味着办案机关认为当事人没有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取保候审的申请不被批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检察院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监督活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司法实践中实施的情况如何?媒体报道的下列情况,可窥见一斑。2016年1月至8月,上海市检察院机关共对1363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经检察机关审查并建议,其中有597人因不需要继续羁押而被释放或者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当事人符合什么样的情形,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后可以被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具有四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察机关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具有十二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检察机关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就司法实践看,因为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已完成相关取证工作;或是因为认罪态度和羁押表现较好、刑事和解或者退赃退赔、获被害方谅解;或是因为家庭情况特殊、身体残疾或患有严重疾病等,被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被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况较为常见。

对比应当、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的情形与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前者的范围明显比后者的范围要广得多,一个案件,也许不具有取保候审的情形,但很可能会具有应当、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的情形。因此,一个案件,直接申请取保候审可能不会获得批准,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就可能会被检察机关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就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最难的在于立案。羁押必要性审查,包括受理、立案、审查、结案、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等程序,申请只有立案,才有获得检察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的可能,但实践中部分检察官常会以“理由明显不成立”为由决定不予立案,有鉴于此,辩护律师在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具有相关规范性文件中所列的十一种不宜立案审查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情形的,谨慎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二、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应该围绕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应该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的四种情形、可以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的十二种情形组织,有相关证明材料的,应当一并提供,避免无理由或者理由明显不成立的申请;

三、辩护律师应当善于借助看守所、检察机关驻看守所检察室等其他相关机关来实现启动羁押必要性程序的目的,譬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具有其他特殊法定情形不适宜继续羁押的案件,辩护律师可以向驻所检察室、看守所反映,推动检察室、看守所和办案机关沟通,实现启动羁押必要性程序的目的。


网络犯罪律师邓世运


如果被批捕了,还能取保候审吗?看来你是一点也不清楚,“批捕”与“取保候审”之间的联系。公安机关对于嫌疑人有涉嫌犯罪的情形,会向检察院申请对其批捕,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逮捕的条件,就会发出逮捕令。公安机关将嫌疑人在侦查期间,会采取强制措施,可以拘传、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一般是刑罚较轻的、年龄较大的、对社会没有危害性的等情况,还要取得有保证人做保证回居住地,等待审判),或是监视居住。这就取决于嫌疑人的各种条件,假如罪行刑期较重,或者是对社会有危害的,就会采取刑拘(羁押)的方式,反之就有可能采取监视居住或者是取保候审。(案件有问题私信我)


王万东法律服务


故意伤害见到很多,轻伤的基本上拿到谅解书,无前科的批捕后都保出去了。还是要看犯得案子重不重。我是经济案子,情况有点复杂,15天批捕,公安侦查2月,检察院退补2次走了5个半月,一共呆了8个月在审查起诉3阶段取保出来的。故意伤害轻伤并拿到谅解的可以说基本100%都保出来了,其他案件只要批捕了就很难保出来了,基本会在看守所把流程走完,一般案件要4-6月判下来,复杂的就要好久了。犯得案子很小的捕了也有很大机会保出来。总之,批捕了就代表保出来难上加难了。


瑞典猫熊


如果被批捕了,还能取保候审吗?

一般来说,批捕了意味着案件性质比较严重,在案件侦查及审查起诉,审判阶段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检察院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是如果案件中没有出现新的情况或者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取保候审申请很难通过获准。

在法院审判阶段,如果如果法院决定判处缓刑,那么也有可能主动为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


刑律说法


能不能取保还是要看有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在同等的案件哈)这个社会只有哄的到老实人


成都市好运装饰公司


能。我办过一件毒品犯罪案件,提交几份证据后,警方就主动取保了。辩护的过程就是博弈的过程,当办案单位认识到案件办不下去了,就会取保。


广州王红兵毒辩律师


不仅批捕以后,而是在整个刑事诉讼全过程(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中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不过,从辩护律师工作角度看叫做变更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