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明朝末年,在北方,代表正朔的崇禎皇帝殉國以後,長江以南先後出現了幾個小朝廷領導抗清,分別是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曆政權以及潞王監國政權、魯王監國政權,在這幾個先後出現的南明政權裡面,領導人的表現大相徑庭。

弘光皇帝在清軍打到南京城下時望風而逃,最後在蕪湖被俘,潞王監國是直接投降清軍,魯王監國和永曆皇帝都是被動抗清,在他們這兩個政權裡面,極力主張伐清收復失地的全是臣子,比如張煌言、李定國等,兩位得過且過的皇族最後也是一個避居海上,一個被叛臣殺害。

幾位被推舉出來領導抗清的朱家皇族,只有在福建登基的隆武皇帝是唯一的一個主動要求伐清的,可惜他名下的臣子、軍權的掌握者鄭芝龍卻是投降派,這個分歧最終也導致了隆武皇帝伐清的行動聲勢有餘,實力不足,隆武皇帝最終兵敗被俘自盡。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先簡單介紹一下隆武皇帝朱聿鍵,他的一生一直是多災多難,因為他的祖父老唐王喜歡小兒子,不喜歡身為長子的隆武帝的父親,不願意他的父親繼承唐王爵位,所以從小就和父親一起被祖父老唐王囚禁虐待,最後父親被叔叔毒死。

因為父親死得不明不白,反而給隆武帝帶來轉機,老唐王擔心事發後朝廷治罪,還了隆武帝繼承權,好不容易熬到繼承了唐王爵位,隆武帝又惹怒了崇禎,原因是他想募兵到北方去抗清,被崇禎皇帝拒絕後,他於崇禎九年清軍入關時,私自募兵千人,帶著這些兵北上勤王。

明朝從建文帝開始,包括後面奪了建文帝皇位的明成祖都一直在打壓藩王,不允許藩王掌兵,不允許藩王私自走出封地,原因當然就是害怕藩王造反,明成祖自己就是造反得來的帝位,他和他的子子孫孫對藩王的警惕性毫無疑問是很高的。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隆武帝在崇禎拒絕了他後,還敢帶兵北上,簡直就是對崇禎的直接挑釁,不管他的初衷是什麼,是不是真的想為國抗敵,崇禎都不會放過他,隆武帝馬上就被廢為庶人,一家人被押解到鳳陽圈禁,一直到崇禎朝滅亡,才被南明的弘光帝放出來。

弘光朝不到一年就滅亡了,隆武帝被迫南逃,在杭州他懇請潞王朱常淓(他的父親是萬曆皇帝的親弟弟)站出來領導抗清,潞王怕死,沒敢答應,隆武帝仿徨無助時遇上了鄭芝龍的弟弟鄭鴻逵,在鄭鴻逵的幫助下跑到福建,獲得了東林黨大佬黃道周和鄭芝龍的擁戴,於福建登基稱帝。

隆武帝稱帝僅一年後,糾集了幾千兵馬並親自率領他們北上伐清,此時掌握著福建軍馬大權的鄭芝龍降清,放開仙霞關讓清軍進入福建,後方門戶大開,隆武帝腹背受敵,被迫再次逃亡,在福建汀州被清軍追上,隆武帝殉國,他怎麼死的有爭議,有說是被清軍射死,有說是被俘後絕食而亡。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隆武政權雖然在南明的歷史上僅僅只存在一年,但在後世的評價上,對隆武帝本人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根據史書的記載,隆武帝和貪圖享樂、畏懼清軍的其他幾位南明皇帝、監國等不同,他以收復失地、重建明朝為己任,立志北伐。

雖然在軍政大權上受制於鄭芝龍,可他並沒有氣餒,不停地在尋找和鄭芝龍和諧共處的方法,當時的隆武政權唯一可依靠的有組織武裝力量也只有鄭芝龍,隆武帝試圖依靠鄭芝龍的力量舉兵伐清,專門賜鄭芝龍之子鄭森為國姓,併為他改名成功,這也是鄭成功後來誓死不降清的原因之一。

軍事上拉攏鄭芝龍,政事上隆武帝也表現得不是那麼昏庸,相當勤政,史載其"批閱章奏輒丙夜不休",不但勤政,而且勤儉"行宮中不許備辦金銀玉各器皿,止用磁、瓦、銅、錫等件, 並不許用錦繡、灑線、絨花, 帳幔、被褥,止用尋常布帛。件件俱從減省,成孤恬淡愛民至意, 違者即以不忠不敬治罪。",以至於後世有人稱他為小崇禎。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為了爭取天下間所有有志反清的仁人志士的心,隆武帝在對待被佔領區的老百姓也沒有一味苛求他們被迫剃髮的行為,而是十分理解的專門下之旨表示"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防止自己麾下的軍士藉此殘害和勒索普通老百姓。對外的政治和軍事攻勢上,隆武帝曾在稱帝僅十天後就殺掉清朝派來勸降的使者,立志北伐:

朕今痛念祖陵, 痛惜百姓。狂彝汙我宗廟, 害我子民, 淫掠剃頭,如在水火。朕今誅清使、旌忠臣外,誓擇於八月十八日午時,朕親統御御營中軍平虜侯鄭芝龍、御營左先鋒定虜侯鄭鴻逵, 統率六師,御駕親征。

雖然北伐在鄭芝龍的不配合下並沒有進行,不過敢打出"御駕親征"旗號的皇帝在明朝可不多見。如此勤政儉樸、有愛民之心,也不缺乏主動進攻清軍的骨氣,不說和南明的小皇帝們比了,就是比崇禎也要強上不少,可隆武帝的政權為何還是僅僅只堅持了一年就被清軍剿滅?小編對此略作分析。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第一:隆武帝無法讓所有殘餘的朱家皇族和他們的部下信服,低身份是軟肋

隆武帝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一系的子孫,而明朝從第三代開始,除了一個建文帝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外,其餘的皇帝全是明成祖朱棣的後裔,南明另兩位稱帝的弘光帝和永曆帝都和殉國的崇禎皇帝血緣關係最近,都是明神宗的孫子,和他們一比,隆武帝在名分上有著先天的劣勢。

另外,隆武帝在崇禎朝一直都是戴罪之身,是被關押居住的庶民,弘光帝登基後才把他放出來,給他的補償僅僅是一個南陽郡王的爵位,比弘光帝和永曆帝稱帝前的福王、桂王這樣的親王爵低一個級別,就算是隻稱監國的魯王也比他身份高,先天上身份的軟肋讓在南方的其餘朱家皇族不是很信服他。

監國魯王就一直在和他打對臺,原因就是魯王和隆武帝都是崇禎遠親,魯王的爵位還比他高。西南一帶的明臣也不怎麼服隆武帝,他們手上可是捏著一個桂王這樣的親王在手,和崇禎帝關係更近,更有理由在弘光帝之後做皇帝,親手擁戴出來的皇帝,得到的官職封賞也會比隆武帝高。

所以,隆武帝根本就無法讓整個南方的抗清力量都服從他,南明到隆武帝登基時,整體力量已經小於北方的清朝,更弱小的狀態下要想戰勝對手,團結是非常重要的,隆武帝稱帝后,在南明內部一直都有各種不服,無法真正團結起南方的各支抗清力量,大家都對他陽奉陰違,這樣怎麼能和政、軍一統的清朝抗衡?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第二:隆武帝沒有根基,沒有屬於自己的嫡系軍隊,文事、武事都受制於人

隆武帝在福建登基,去的時候幾乎是孤家寡人,除了家人,估計身邊也就幾個隨行的太監,在稱帝后,實在是沒有幾個可用的心腹之人。前面介紹過,他稱帝僅十天後就想著北伐,可福建的軍隊全在鄭芝龍手裡控制著,當時福建的軍隊幾乎全是鄭芝龍的私兵,他反對北伐,隆武帝也只能被迫放棄。

在眼皮子底下的鄭芝龍都是如此,更不要說千里之外的其他總督、巡撫了,他們願意在名分上接受隆武帝委任的官職,可在地方的管理上,以及是否出兵伐清等諸多事務上,是不允許隆武朝廷插手的,隆武帝又沒有心腹可以派到地方上去取代這些總督、巡撫,政事上、軍事上始終都是受制於人,政令出不了皇宮。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第三:隆武朝一直以來都是文、武不和,內部爭奪主導權的政爭從沒有消失過

擁戴隆武稱帝的主要有兩撥勢力,文臣以黃道周為主,武臣是鄭芝龍為首,這兩撥勢力中,東林黨大佬黃道周從公心上來說是遠遠強於鄭芝龍的,但明末亂世,掌握軍事力量才是最主要的。而且,黃道周這名東林黨人或許是真心擁戴隆武帝,也支持北伐收復失地,但他是東林黨人,習慣性地看不起其他派別。

東林黨本身就是政商結合體,在商業上和鄭芝龍其實是有很深的矛盾,鄭芝龍所屬縱橫整個明朝沿海,一直把持著南方所有海商的命脈,所有海商出海貿易都要給他交稅,在海貿上獨自佔取了最多的利益。且鄭芝龍出身海盜,以東林黨為首的南方士大夫群體是很看不起鄭芝龍的,根據《所知錄·隆武紀年》中的記載:

芝龍初以海寇受撫,雖晉五等爵,與地方有司不相統屬,閩士大夫輒呼之為'賊',絕不與通。

鄭芝龍在南明弘光朝時都已經是南安伯、福建總兵這樣的超級大員了,可士大夫們在私下還是稱呼他為賊,有這樣的認知,再加上身為東林黨人以和皇帝共治天下為己任的目標,黃道周帶著文官集團不斷和鄭芝龍鬥法,試圖扳倒和取代鄭芝龍,可軍權在手的鄭芝龍哪會被幾個迂腐的酸儒用所謂的大義就能輕易鎮住的?黃道周曾勸說鄭芝龍率兵北伐:

至如為天下救蒼生、護京陵,取叛帥頭作勸杯,非大將軍親行不可。僕亦桑梓也,寧不為桑梓根本慮?顧神京之患,有急於桑梓者。當舍大圖細,不獨為副'雲雷'之望,直取侯封、壓服天下為吾鄉盛事而已也。

鄭芝龍根本就不可能如黃道周所願,首先,鄭芝龍是商人心性,沒有什麼國家大義之類的羈絆,他擁戴隆武帝的目的是為了名正言順的割據,至於清軍殺來了怎麼辦?誰強大就跟誰混唄,只要不阻攔他出海做生意,他懶得管誰執政。其次,他知道黃道周等文官視他為眼中釘,要是自己率部出征,後方老巢被黃道周們霸佔了怎麼辦?

所以,鄭芝龍是絕對不會同意親自出兵北伐的,隆武帝和黃道周想要北伐就得自己招兵買馬,鄭芝龍不支持,也不反對,同樣也不會給予物質、糧餉上的支援。主導著軍事力量的鄭芝龍不配合北伐,文官集團又沒有那個能力,黃道周本人倒是募集了幾千人出兵,可輕鬆就被清軍擊敗,黃道周本人殉國,在這種文、武相互之間深深戒備的局面下,隆武帝又能幹什麼?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第四:隆武帝從登基始就受制於人,無法掌控財政,也就無法指示軍隊作戰

隆武帝稱帝后,名義上屬於他麾下的軍隊,其實還是有真心抗清的,人數還不少,有數十萬之多,其中精銳軍士也有數萬,那就是前李自成所屬的大順軍餘部,他們在走投無路時歸明,被隆武帝欽賜為"忠貞營",這批大順軍餘部和清軍是絕對不可能妥協的,如果使用得當的話,也絕對能成為伐清的主導力量之一。

大順軍餘部雖然歸屬到隆武帝麾下,可雙方還是有一定隔閡,畢竟崇禎朝是他們給推翻的,雙方可以說是仇深似海,只是迫於形勢暫時聯合,南明的上層人士願意相信和重用他們的人不多,隆武帝要想能指揮得動他們,就要消除"忠貞營"的疑慮之心,除了封官許願這種常見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從物質、糧餉上給予真正的支援。

但隆武帝是個光桿皇帝,自己的日常用度都還要依靠鄭芝龍,財政大權從來沒有掌控過,地方上的財政更不用說,全是總督、巡撫自己拿主意,他沒有餘力給"忠貞營"實質上的幫助,在雙方互相還有戒備心理的情況下,不給錢糧怎麼可能讓人家賣命,沒有財政支持,別說"忠貞營"了,其餘的軍隊也不會真心聽從隆武帝的命令,他哪來的實力北伐?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綜上所述,南明的第二位皇帝隆武帝自稱帝以來,從頭至尾都算是傀儡,在明末清初這個以武為尊的大時代裡,手裡沒有任何兵權、財權的隆武帝即使政治上很務實,也能做到勤政愛民,雄心壯志和骨氣都不缺乏,可始終是瘸著腿,文官士大夫可以用大義暫時壓著,擁兵自重的鄭芝龍就是一點應對的辦法都沒有,結局當然也就是走不遠。

主動伐清的南明隆武帝,執政不昏庸,勤政愛民,為何卻狼狽敗亡?

後世評價隆武帝鑑古通今、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賞罰分明、愛民如子,從個人行為上來說是個好皇帝,但隆武帝的缺陷太多,特別是在亂世之中,名分、軍事、財政上的這些缺陷都是致命的,這些缺陷都導致他無法整合抗清力量形成合力,空有一番抱負,卻迴天無力,隆武帝雖然是悲劇收場,可他最後展示出來的血性還是要肯定的,至少,如果南明的幾位皇帝如果都能學習他的血性,南明也許會堅持的更久,說不定還能達到南宋的局面。

參考文獻:《明史》《所知錄》《南明史》《明季北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