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論語》是什麼時候成書的,是真實的孔子語錄還是後人杜撰的?

用戶2257081419079


首先說結論,論語成書最早在春秋時代,記錄的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論。其中前十篇為孔子弟子所編是毫無疑問的,戰國初期就有引用論語的文章,《禮記·坊記》:“《論語》曰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也就是說論語最在戰國時候就有了。

目前有爭議的就是論語後十篇或者五篇是否為後人所編。然後孔府壁中所出古文論語正是證明論語成書之早。即使是古今文之爭,也對論語成書的年代在於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疑問。

據說論語是由孔子的孫子孔伋所編撰,他生活在春秋戰國交替之時,所以也算不很真實的例證了、


大白愛閱讀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古月仙人


《論語》大部分是孔子的言論和行事,基本上都是孔子的學生記錄的。孔子與不同學生的談論和學生見到的孔子的行事,分別由學生在當時記錄,或後來追記。從這些章節尊稱“子”、“子曰”、“夫子”,可以證明它們絕非孔子自己寫的。由此也可以推斷:這些章節最初記錄的時間,是在春秋末年孔子生前或死後不久。孔子學生的言論行事,基本上是由他們的學生記錄下來的,這從這些章節屢用“曾子曰”、“有子曰”之類尊稱,可以證明是他們的學生所記,並可以推斷《論語》這本書的成書時間大致在春秋末年至春秋戰國之交的一段時間。


永不消逝的引力波


《論語》中大部分寫得是孔子的言論和行事,基本上是孔子的學生記錄的。從文章中的尊稱如:子、子曰、夫子,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絕非孔子所作。據記載,孔子最年輕的學生叫曾參,孔子死時他才二十六歲。論語中記錄了一段曾參臨死前與魯國孟敬子的對話,當時孔子的其他弟子們都已死了。而曾參的門人則可能是最後的編篡者,據考察論語成書大概在公園前400年左右。



一粒孤塵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普拉多山裡人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收集孔子生前的言論編撰的,不是後人的杜撰。既然是孔子的學生編撰的,那麼成書當然在春秋列國時期。



Ba15了了


論語乃是孔子的弟子記述夫子生前語錄無疑,何來後世杜撰之言?


山東濟寧孫偉東


論語這一本書記載了孔子和他弟子的對話,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


問道長安


孔子弟子記錄的


老牛談天說地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