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被美国用原子弹轰炸,那为什么日本民间对美国的态度那么好?

唐明皇游月宫


日本人也知道他们犯战争罪在先,就有理亏之处。

日本人还知道,如果美国不用原子弹而用常规战争打败日军从而结束战争的话,死伤的人数会更多,日本会有更严重更惨重的损失。


鲁秦中51321308


首先,从日本🇯🇵的国民性来讲,日本是个崇尚强者的民族。日本从来不懂得平等看人,他看人只有两种方式:仰视和俯视。你比他强,他服你;你比他弱,他瞧不起你,欺负你。一千五百多年前,日本挑战唐朝,在白江口被唐军击败,他马上巴结唐朝,向大唐称臣,大量派遣人员到长安学习(记得遣唐使吗?),甚至连长安城的建筑布局都被日本“微缩”起来,搬到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去了。在唐朝之后的一千多年,日本不敢染指中国一步,直至丰臣秀吉统一日本,觉得自己的能耐强过明朝了,又出兵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原。结果中朝联军在露梁海战击败日本军队,此后日本又消停了两百多年,直至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才从实力上击败中国。此后的历史大家也看到了,曾经的宗主国中国就被日本摁在地上打,毫无怜悯之情。但被美国人打败后,他对美国就服服帖帖的。美国让他向东他不向西,美国让他杀鸭他不杀鸡,对于国际上的任何事情,他采取的都是“不问是非曲直,一切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态度。

第二,美国政府也确实懂得收拾人心。对于日本,美国既采用霹雳手段显示自己的力量,也用菩萨心肠收买人心。在二战中,美国就向日本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和手段,战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日本,美国又采用菩萨心肠收买人心。当时日本战败,满目疮痍,很多人连饭都没得吃,美国立即调运大量的粮食支援日本。知道日本人爱吃大米,所以美国调运给日本的都是从世界各地收购的大米。咱们看日本的文艺作品,他们叫美国为米国,就是在那时候开始的。

第三,日本是个皇道派国家,天皇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能让日本在战后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美国不惜包庇日本的二战元凶裕仁天皇,将一切罪行都推到了日本战时首相东条英机身上去,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他瞒着天皇陛下发动的,说他是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那样的战犯、元凶。逃过一劫的日本天皇裕仁对美国自然是感恩戴德。以天皇在日本国民的影响力,只要他说一句,日本绝大多数人当然都跟他的。

最后,美国对日本的战后复兴、崛起确实功不可没。在1950年的时候,在美国的主导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韩国等等十几个国家和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署和约,正式和日本“和解”,美国还带头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既然老大都不要战争赔偿了,其他的小弟也只好跟着放弃战争赔偿了,当时代表中国政府签字的是逃到台湾省的国民政府。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扶持日本,将很多战争物资的生产线搬到了日本。除此之外,在打着自卫队的名义下,美国开始武装日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日本开始复兴。等到60年代,日本的经济已经开始腾飞了。对于美国的帮助,日本人确实是感恩戴德的。


血染战旗红


你曾经很厉害,四处欺负人,结果你的另一个强邻在你家院子里扔了一颗炸弹把你的家毁了,你只好辛辛苦苦重新建立。此后他家的壮丁就长期住在你家(起初还随意欺负你的家人)。你的所有权力都由他来决定,比如——他不许你持枪,只给你一个烧火棍。但是你曾经欺负过得邻居都有枪,你特别怕他们抱负,强邻说:做我小弟!我保护你!有一次你家人辛苦努力,想成为村里最富有的,结果强邻不干,一通鼓捣你就乖乖回到了小弟的位置。从此你就深刻知道:你是一个被限制了生存权力的人,只有哄好了“大哥”,才能过得更多权力。所以……

(但最近这个强邻过于跋扈,宣称“一切都必须我优先”,颐指气使把你们两家的很多买卖合作协议推翻了,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改,你忍无可忍,于是决定和多年死对头、强邻的眼中钉邻居交好,决定给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强邻一点颜色看看……[大笑][大笑][大笑])!


无霜刃


1939年二战爆发,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是二战的发起国,德国和意大利在二战末期都纷纷选择投降,只有日本还在顽强抵抗着。但是日本最后也宣布投降,从表面上看日本的投降主要是因为得罪了美国,美国为了将伤亡降到最低就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使用了原子弹,这才让日本投降。

当时日本签署了一份《波茨坦公告》条约,如果日本完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话,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承认同盟国战后对日本的一切处置,包括限制日本战争权、对日本领土范围的界定及惩办战犯等全部要求,

但是日本却不赞同里面的规定,就将《波茨坦公告》抛之脑后。所以日本想以死来抵抗美国的军队,就连当时的日本百姓为了能够为天皇效力都做了现身的准备。

美国的主要目标是日本的军队和军工业工厂,包括一些最主要的港口和军事基地。美国使用原子弹后日本的这些地方都瞬间变成了废墟,日本损失这么大为什么日本人还和美国人“友好”呢?

其实日本人的心胸是非常狭窄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欺软怕硬,就喜欢欺负比自己弱的国家。在日本人心中对美国的恨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消失的,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广岛和长崎受到了很严重的核污染,造成的伤害不是几十年就能过去的。

所以说日本根本没那么高尚,如果日本真的这么好说话不记仇的话,在二战中就不会这么残忍。其实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美国说了算,日本只要照做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

但是美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力量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超越,所以日本在和美国的关系中也越来越强大,之前的恩怨和摆在眼前的利益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其实日本人的内心是非常傲娇的,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讲只能以大局为重。很多人说日本人的野心一直都没减少过,如果美国一直无视下去的话,结局将会是怎样呢?




我是Jason


日本人比较聪明,二战战败后,各方面实力远低于美,日本侵略掠夺中国财富数年,如今邻国中国日益崛起,日本讨好美国保护,表面对美国示好,美国收取日本高额保护费,使得日本无奈违伪心支付,美国向日本长崎,广岛投放两颗原子弹,城市严重受损,伤亡数十万人,这个仇恨日本人永远不会忘记,美国遏制日本发展,是防备日本强大之后报两弹之仇,两之间互相防范戒备。


念战友情


日本对美国态度那么好,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日本对美国是恨之入骨的,两棵原子弹使日本民众死伤30多万,两座城市化为焦土,这一点曰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战后美国在日本驻军也是为了利用日本遏制中国而已。

假如三战爆发日本第一个打的就是美国!





常流水4


日本这个民族和其它国家不同,他只佩服强者,如果你能狠揍他一顿,他就服你,揍的越狠,他就越服。如果你对他好,老是邦他,那他就瞧不起你,认为你没夲事。美国两颗原子弹打得他服服贴贴的,如果当時多扔几颗,那他更服你。俄罗斯把日60万战俘放到西北利亚搞开发,大多数都累死、饿死在那里,其中就包括很多女兵,所以日夲人也服俄罗斯,这就是日夲人的本性。


终南钓叟


嘿嘿嘿嘿

好问题!日本鬼子是侵略者,同时也是人类国家中唯一一个被原子弹利用的国度!

民间对美国的态度好,也是起源于原子弹爆炸,如果没有美国的投放原子弹那么日本政府可能还会肆无忌惮的实施战争,会让更多的日本国民牺牲与奉献自己的一切!民不聊生!劳苦作业!民间苦不堪言!百姓哪里来的幸福生活?整天生存在阴云密布之下!所以说美国的投入原子弹让日本天皇有了想法!如果在战争下去还会有更多的原子弹投入!如果投入更多的原子弹会把整个日本都会灭亡!哪里来的在生产生存下去!

这就是日本天皇的后滤之悠!生怕灭了王国,他的天皇政权也随之灭亡!再无法享受权利与富贵!

这就产生了投降!同时解脱了天下穷苦老百姓们[祈祷][祈祷][祈祷]的长久付出!

这就是日本民间为啥对美国有好感喽[祈祷][祈祷][祈祷][呲牙]



殷刚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数理化教育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但是每个国家的历史书却是千差万的。事件只发生一次,但是每个国家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原因。

我国为什么一直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就是因为他们很多年轻人连南京大屠杀都不知道,还参拜靖国神社,认为侵华战争是正当的。这都是他们历史书上教的。

同一件事情,在新闻联播和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港独,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人如何目无法纪,嚣张跋扈。而西方的报道却是所谓的合理申诉得不到满足。

我想我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起个名字不重复好难啊


就是因为日本被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所以日本才对美国的态度那么好;不仅日本民间对美国的态度好,而且日本政府对美国的态度也很好。理由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是比较独特的,日本习惯于对强者的敬畏和服从。自从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全盘接受了西方的以丛林法则为基础的文化以后,其弱肉强食的心态下必然会服从于最强者。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不一样的,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不仅有友好,还有竞争和战争以及摆脱控制。二战结束之前,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是不友好的;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有极强的影响力,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怎么敢不友好?!在美国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改造以后,日本民间对美国的态度就越发友好。态度的好坏,在于实力的强弱。

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本对美国态度的变化根源于日本与美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发动了对日本的黑船事件以后到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政府对美国的态度是愤恨的,日本民间的态度是服从于日本政府的态度的。

1853年对日本人来说是耻辱的一年,因为美国海军在打败日本的基础上,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从此成为了美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日本从此成为了半殖半封国家。不甘心受到美国控制的日本中下层对美国是非常愤恨的。

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虽然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状态,但也严重的冲击了日本本身的经济。不仅造成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破产,还阻碍了日本本身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受到损害的日本政府和下层人民会对美国产生什么态度?必然是反对和憎恨。

日本把对美国的憎恨转化为了实际行动,日本在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改革反映出的就是对美国的愤恨态度。

第二阶段: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之前,日本政府和民间对美国的态度是竞争性的敌视,因为日本和美国同属于环太平洋国家,有利益上的严重冲突。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成功的由一个封建国家转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因素,但日本的资本主义因素无疑占了上风。既然日本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经济,那么日本一定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日本必然会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日本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方向无非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东南亚。美国在中国有大量的利益,东南亚则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日本的扩张必然会与美国发生冲突,日本的扩张必然会导致日本与美国的利益竞争。日本与美国是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必然是竞争性的敌视态度。

日本和美国都是环太平洋国家,日本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和美国都需要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原料。只要日本和美国还存在利益上的冲突,那么日本对美国必然是敌视性的态度。

第三阶段: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是敌人的关系,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也是对待敌人的态度。为了争夺利益和世界霸权,分属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日本和美国进入了战争状态。

日本和美国的竞争关系必然要有一个最终的解决,要么日本退出竞争,承认失败;要么美国退出竞争,拱手让出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这种最终的解决会采取什么方式?必然是战争的方式。当时的国际环境实质上处于无秩序状态,国家之间解决利益冲突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战争的双方自然是敌人!

一战是一次解决利益冲突的武力尝试,二战也是一次解决利益冲突的武力实施。日本为了独占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必然要打击美国,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也必然会对美国开战,更何况当时日本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日本与美国在二战中彻底成为了敌人!

法西斯轴心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敌人,日本与美国也是敌人。日本在二战中是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美国的。

第四阶段:二战结束以后到苏联解体之前,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是战败国与战胜国的关系,日本政府和民间对美国的态度是谄媚与服从。日本成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

德国以战争的方式解决经济冲突的结果是失败了,日本以战争的方式解决经济冲突的结果也是失败了。成为战败国的日本自然要服从战胜国美国的安排。此时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就是典型的战败国对战胜国的态度——日本完全服从于美国的意志。

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对战败的日本是深有戒心的,所以美国对日本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去除了明治维新后残留的封建因素,以美国的价值观取代了日本的以武士道为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念。美国为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不仅提高了女性的地位,还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如此,日本民间对美国的态度友好也是预料之中。

二战后国际格局变成了两极格局,资本主义美国的敌人是社会主义苏联。美国的态度是遏制共产主义,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的日本自然成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此时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何止是友好,简直是谄媚。

第五阶段:苏联解体后直到现在,日本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不想再受美国的控制,日本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而成为政治大国。

二战结束以后,战败的日本凭借美国的经济援助和自身的基础逐渐成为了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的日本还想对美国卑躬屈膝吗?当然不想。所以有一部分日本人就喊出了日本可以说不的口号,日本此时对美国的态度可不能说是友好。

日本的野心是一直存在的,日本在实力弱小时隐藏起了他的野心,日本在实力增强后暴露出了他的野心。日本一直想凭借经济大国的地位成为政治大国,日本一直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并想同美国平起平坐。日本民间对美国的友好只是对美国实力强大的一种崇拜,是一种正常的人的心理。从整个日本来讲,是想摆脱美国的控制的。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以后,就修改了其外交策略。从一开始的完全依靠美国转变为以日美关系为中心的自主外交。日本要自主,美国允许吗?美国当然不允许。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可不是摆设。在多极化的趋势下,日本不仅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还想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日本现在的民间和政府表面上对美国是友好的,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内心最深处其实对美国是愤怒的。日本修宪就是这一态度的体现!

总而言之,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是取决于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和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实力对比的变化的。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综合国力的对撞。在现今全球化的状态下,各国之间的态度应该是友好相处,和平共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