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警惕這4類內容,免交智商稅——牛娃家長的輔導班選擇心得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機構為了提升品牌價值往往會出現過度包裝的現象。

“名師”卡隨便發,“沒有證書也說自己有,反正家長不懂”,也成了教育行業的潛規則。當教育讓位於市場,留下的,就是滿滿的營銷套路。上文我們已經講過哪些猝不及防的廣告形式。今天,魚sir就給大家帶來廣告招生內容部分的講解。

▏包裝名師

曾經,一篇《暗訪新東方泡泡英語,記者成“經驗豐富名師”》的新聞,讓新東方這樣的教育獨角獸出現了信任危機。教育機構把沒有經驗剛畢業的學生包裝成留過學有多年授課經驗的老師,這類現象可以說非常普遍。

人民日報也報道過少兒英語行業《金髮碧眼就能當外教》的亂象,理解這個問題很簡單。

少兒英語領域,一位持有TESOL或TEFL證書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外教線下時薪要近500元,而找個普通留學生的時薪不到200元;

在線英語課程,北美外教的時薪大概200元,而東歐、南非的白人外教時薪不到100元。

警惕這4類內容,免交智商稅——牛娃家長的輔導班選擇心得

所以,機構包裝名師、虛構名師,是骨子裡的抑制不住的衝動,但問題卻都留給家長和學生來背了。

比如,有位諮詢的家長,孩子在某知名英語機構上了試聽課後,請我看看回放視頻,判斷老師是否合適。

說好的北美外教,卻是濃濃的東歐口音,R都會發出大舌音,會清化所有V開頭的單詞。

比如把vote讀成fote,[i:]發成[ei],比如me,都發成“賣以”。最後確認,所謂的“北美外教”其實是“波蘭外教”,呵呵。

▏過度承諾

我最痛恨的是“自然拼讀速成班”,“七天搞定寫作”這類沒有底線,還不科學的機構宣傳廣告。此類廣告家長千萬不可相信。

歐美國家都會使用自然拼讀法學習英語,在國內也被廣泛推崇,但是自然拼讀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

香港之前就推廣過自然拼讀,但是失敗了。原因就是當地人為了學自然拼讀而學自然拼讀。

警惕這4類內容,免交智商稅——牛娃家長的輔導班選擇心得

此外自然拼讀只包含了80%左右的單詞,還有一部分是不規則的單詞,比如那些不規則的sight words。

魚sir也會經常告誡來諮詢少兒英語的家長,如果沒有大量的聽力和閱讀的積累,直接學自然拼讀,那隻會拔苗助長。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認同廣告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對於頂著科學的帽子去做偽科學的商業廣告,我是極度反感且憤怒的。

▏包裝概念

我們家長為何願意花如此高價去教育機構輔導?這就要說到機構的營銷包裝概念技巧了。例如一些機構會把一對一模式包裝成vip專屬這種豪華教學服務。

換句話說,就好像你到私人醫院被安排了一個針對你自己的專屬醫生為你從把脈到治病到休養全程服務。醫院有各種你聽不懂的各種醫療器材、治療模式讓你覺得很高大上。

警惕這4類內容,免交智商稅——牛娃家長的輔導班選擇心得

一對一教育機構為體現自家實力,讓家長覺得自己“有一手”,也會想辦法造幾個新名詞,你聽到的這個“xx教學法”,那個“xx輔導模式”基本上是營銷噱頭。或者就算初衷是好的,想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很可能不到50%。

很多家長來諮詢我,魚sir,那“xx教學法”怎麼樣。魚sir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真的大部分都是包裝概念而已。關鍵還是看教學形式、教材,尤其是具體上課的老師。

▏抱大腿

教育行業為了吸引眼球聚集人氣,越來越多的企業邀請已成為父母的明星為其代言。這樣就可以依靠明星的影響力,短時間內獲得極高的曝光度。

像孫儷、劉濤等一線明顯也面臨著孩子教育的問題,更能和家長產生共鳴,拉近品牌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感。對於家長對明星代言的誤區,我會在下半部分講解。

警惕這4類內容,免交智商稅——牛娃家長的輔導班選擇心得

此外,機構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會參加各大媒體舉辦的各種年度盛典。

組織者會通過媒體評審,網友投票等活動擴大品牌的曝光和影響力,機構也有機會獲得“權威”的獎牌和證書。例如年度行業領先教育獎之類的。

那麼機構就可以包裝成是企業品牌實力、品牌價值,行業影響得到行業廣泛認可的體現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獎項都是明碼標價的。

家長期待的是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提供優質輔導的師資,機構想的卻是如何包裝好自己從家長那裡賺到更多的錢。教育機構市場如此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大家在給孩子選課前務必要睜大火眼金睛,提前做好機構報名的攻略,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入坑。

教育培訓機構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優惠政策,營銷手段,屢試不爽,總有人會入坑。

“睜大火眼金睛,要認大品牌、挑高資質的機構,聽口碑……”這些幾乎成為一個普遍的共(wu)識(qu)。認清誤區,顯得尤為重要!

預知誤區如何,且魚sir聽下回分解。

歡迎大家關注“魚sir教育筆記”,持續獲得課外學習經驗、技巧和方法,讓教育事半功倍,做更好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