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4名“牛娃”被清華北大相中,“強基計劃”會青睞奧賽生嗎

三湘都市報記者 楊斯涵 劉鎮東 黃京

今年,湖南又有24名“牛娃”憑藉在五大學科奧賽中的突出表現,被清華北大相中了!日前,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發佈2020年五大學科奧賽國家集訓隊名單,全國共260人入圍,他們擬被保送至清華、北大等名校。三湘都市報記者梳理統計,24名湖南學生榜上有名,總人數位居第全國第二,他們分別來自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和雅禮中學四所名校。近幾年,在高手過招的奧賽中,我省中學生卻接連表現不俗,這其中有何“奧秘”?今年新啟動的“強基計劃”,會青睞奧賽生嗎?對湖南學生來說,有什麼優勢?

【故事】

劉穎豪:喜歡和人打交道的“學霸”,從不輕言放棄

湖南24名“牛娃”被清华北大相中,“强基计划”会青睐奥赛生吗

“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自己的性格,實在要說的話,那就是喜歡與人打交道吧。”3月17日,記者聯繫上剛剛獲得2020年清華大學保送資格的師大附中學生劉穎豪,開朗、愛笑是他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由於成績優秀,2017年,劉穎豪從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直升至師大附中,進入高中後,他獲得了學校五大學科競賽集訓隊的資格。那麼,該向哪個學科“出擊”呢?其實,和大多數走競賽道路的同學一樣,劉穎豪選擇化學競賽也經歷了一番思考和權衡。“我覺得數學太難,生物和信息學又不太感興趣,我就在物理和化學這兩大學科進行選擇。”在教練彭濤老師的引領下,劉穎豪最終鎖定了化學科目。

在去年11月底舉行的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暨冬令營中,劉穎豪的發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他告訴記者,從報到到閉幕式一共是7天時間,決賽分為理論和實驗兩項考試。在4個小時的實驗考試中,由於考試題目難度大,考試時間延長了半個小時,可是就在這4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劉穎豪還是沒能完成實驗。按照比賽規則,劉穎豪可以選擇終止實驗得到相應分數,也可以繼續做完實驗而被扣延時分,可此時的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繼續實驗。“當時,我的心裡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不管結果怎樣,我都要將實驗完成。”憑藉著這股子衝勁,在實驗進行了4小時45分左右時,他成功地結束了實驗,並拿到了金牌。

能在高手如雲的決戰中脫穎而出,並獲得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劉穎豪當然也很驚喜。他坦言,自己並不是那種“書呆子”,在每天學習之餘,他都會去聽聽英文歌。“當實驗做完時,我真的什麼都不想想了,聽音樂就是我最好的解壓方式。”劉穎豪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將向國家隊發起衝擊,然後儘可能地提前多學一些大學知識,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因為這兩科是能夠提前學的最通用的知識。”

段驍涵:愛烘焙、彈鋼琴,這枚“學霸”才藝雙全

湖南24名“牛娃”被清华北大相中,“强基计划”会青睐奥赛生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直是長郡中學1701班高三學生段驍涵的座右銘,初中時,他在同學錄理想那一欄寫下:考入清華大學理工專業;而現在,段驍涵於去年暑假通過第28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取得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錢學森力學班,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在高一入學前的那個暑假,段驍涵參加了長郡中學“綠色之旅”夏令營,前往海南、雲南等地進行實地考察,隨著深入瞭解,他越發覺得生物的多樣性令人著迷,於是,他在選擇競賽學科時選了生物。對於競賽生而言,因為要同時兼顧常規學習和競賽訓練,付出的心血是雙倍的。“但也正是在這樣的強壓下,我的學習效率、思維方式和自學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段驍涵告訴記者,他的在校成績始終穩定在年級前二十名,他認為,競賽學習與常規學習並不衝突,相反在競賽中歷練出來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在學習中能夠保持高效持續的學習。

段驍涵還記得,在國賽的前一個月,他在外地參加集訓,由於特別緊張,集訓的幾次考試他發揮得不理想。段驍涵靜下心思考後,他發現自己一開始對於衝擊金牌過於執著,心態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直到將心理預設稍稍降低些,心態的轉換讓之前的瓶頸一舉衝破,在一個月後的國賽順利奪得金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妥妥的學霸在學習之外,最大的愛好是烘焙,做的曲奇、蛋糕、馬卡龍等味道讓人稱讚。他還愛寫書法,每年家中的對聯都出自他手,同時,在學校各大活動中也是活躍的積極分子,社區的“義工行動”中也有他的身影。獲得保送資格後,他特意去學了鋼琴,他說:“學習之餘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讓我放鬆、思維更清晰。”

【分析】

奧賽尖子生或更容易拿到“強基計劃”入場券

從公佈的名單來看,湖南師大附中入圍學生人數位居全省第一。“作為‘奧賽強省’,湖南的保送人數在全國一直是‘排頭兵’,這與湖南多所中學重視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有關。”湖南師大附中副校長蔡任湘表示,近年來,在競賽領域,全國有一大批知名中學都很重視,投入也很大,湖南作為中部省份,成績一直位居前列,相當不易。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近幾年,教育部門接連對奧賽出臺限令,並全面取消了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的全國性高考加分政策,但一批從奧賽中走出來的優秀學子,仍然備受名校青睞。今年,教育部又出臺新規,全面取消自主招生,而新推出了面向36所雙一流高校的試點的“強基計劃”。蔡任湘認為,“強基計劃”和“學科競賽”的相同點是科技創新型學生的培養,而不同點則是“強基計劃”注重的是特長突出加綜合優秀。“湖南是基礎教育強省,在加上競賽的傳統優勢,綜合這兩個方面,對於湖南考生是非常有利的。”

湖南師大附中科技創新處副主任蔡忠華也表示,接受過競賽培訓和選拔的學生,或將更容易拿到“強基計劃”入場券。“這個計劃是在自主招生工作經驗和綜合評價試點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探索與嘗試,這與奧賽人才的培養目標非常一致。”記者瞭解到,湖南師大附中自1991年以來,268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參加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共奪得金牌32枚、銀牌10枚、亞洲金牌11枚,國際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均位居全國第一。如此“驕人”的成績背後,蔡忠華表示,與學校歷來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有著莫大關係。“這些年,學校一直在為學有興趣、學有餘力、學有特長、素質全面的中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按照要求,“強基計劃”各試點高校招生簡章經教育部核准備案後,將於3月底前向社會公佈。符合條件的考生報名須進行網上報名,並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高校確定入圍考核名單並公示後,再組織考核。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所有考生必須要入圍強基計劃的考核名單才有機會參加學校考核。”蔡忠華建議,當下,高三畢業生最重要的是讓各個學科的均衡發展,全力準備高考,“畢竟強基計劃的考試在高考之後,如果高考成績不佳,連參加強基計劃的機會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