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大唐滅得了強大的突厥,卻沒能滅得了吐蕃?

衢州土郎中


非不欲,力不能及也。

突厥人說到底還是遊牧民族,擺脫了柔然人統治之後,雖然迅速壯大,並在草原上建立了強大的草原帝國,但是這樣政權,崛起迅速,滅亡也快,缺乏政權的穩定性,儘管可能前期對外攻伐節節勝利,然後可能一次慘敗,就可能前功盡棄,迅速滅亡。

曾經強大的突厥汗國

當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的時候,突厥正崛起北方,到北周和北齊對峙時,北方草原上已經統一而強大的突厥帝國。及至到北周滅北齊,楊隋篡北周時,突厥已成北方重要的邊患,乃至於隋文帝不得不將女兒嫁入突厥,並採用多種外交政策瓦解突厥,最終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隋末之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爭奪天下,北方與東突厥相鄰的政權爭相交好東突厥,其中就包括李淵,而突厥人也是多方下注,四處坐莊,謀取利益最大化。後來李唐奪取天下之後,東突厥的頡利可汗還驅兵進入關中,直逼長安城下,逼迫李世民訂下“渭水之盟”。

不過李唐政權可是滲透著鮮卑戰鬥民族的基因,多年的混戰,也磨練著中原人好戰、善戰的性格,渭水之盟之後不久,李唐在短時間的休養生息,就在渭水之盟2年之後629年,就派遣李靖率軍突襲東突厥,結果一戰而敗東突厥,並生俘頡利可汗,滅亡東突厥。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派遣程知節、蘇定方遠征西突厥,平定西突厥,在其故地設置安西都護府。

唐高宗後期後裔,到武則天前期,原本被攻滅的東突厥阿史那家族再次叛唐,重新建立後突厥帝國,後突厥帝國一直持續近半個多世紀,一直到唐玄宗天寶年間,被唐朝與回鶻聯合攻滅。至此突厥人徹底退出中國歷史舞臺。

後突厥汗國

唐軍之所以能攻滅突厥,是因為突厥人並不具備比唐軍強的優勢:

突厥騎兵戰力強悍,唐軍騎兵也不含糊,而且還有陌刀兵更為複雜強大的兵種,而且唐朝前期名將迭出,突厥的軍力並不比唐軍強悍,而唐朝有著穩定的政局支撐和豐富得多的物資支持,反之突厥則是不斷的內亂,而且遊牧民族的兵少民寡,佔有明顯的劣勢。所以唐軍滅亡突厥並不出奇。


反觀是吐蕃人對唐軍卻有著重大優勢。

首先吐蕃人佔據著高原,地勢上是向下攻擊,佔據地利,而唐軍的反攻則是仰攻,吐蕃佔據高原地利四處攻擊,他們向北攻擊安西都護府、向東攻擊隴右、向東南攻擊蜀地。

其次吐蕃人雖然經濟沒有唐朝發達,但是他們卻有著穩定的贊普的政治制度,特別是松贊干布統一高原之後,吐蕃人有著穩定的統治核心統一進行對外攻伐,

第三吐蕃人生在高原、長在高原,早就適應高原氣候,對外擴張,利則進至漢地攻城略地,擄掠人口和財富,敗則退入高原,唐軍追擊也只能到達高原的邊緣,現代人尚且很難以適應高原反應,遑論古代人了。

所以在唐朝與吐蕃的戰爭中,唐朝大勝的時候不多,否則以李世民的氣勢能夠將文成公主和親嫁入吐蕃?唐中宗時金城公主也嫁入吐蕃和親。但是最終安西、隴右還是被吐蕃吞併,甚至還攻破了唐朝首都長安。

全盛時吐蕃吞併了安西、隴右、川西。

不過吐蕃終究是個文化落後民族,在佛教傳入吐蕃後,開始全民族皈依佛教,在唐朝的晚期,吐蕃由於爆發大規模的起義而造成大分裂。並一直持續到蒙古人崛起之時。


大東北的小豆包


唐朝沒有消滅吐蕃的原因很簡單,打不過。

在建國初年,擁有那些在隋末戰爭中殘存下來的勇將強兵的唐帝國尚有能力將入侵的吐蕃軍逐退,因此松贊干布甘願為唐帝國藩屬。可到了七世紀下半葉時,唐朝在吐蕃面前已然落入明顯的下風之勢,幾乎已經完全失去還手之力了。



乾封二年(667),祿東贊率軍攻唐邊境,“生羌十二州為吐蕃所破”。

咸亨元年(670),吐蕃大舉進軍西域,“殘羈縻十八州(掠安西四鎮所轄羈縻州),率于闐取龜茲撥換城(今阿克蘇),於是安西四鎮並廢”,是年四月,高宗派薜仁貴、阿史那道真等率軍5萬出擊吐蕃,在大非川(青海是渠南切吉曠原)與吐蕃欽陵(祿東贊之子)40萬軍激戰,唐軍大敗,全軍覆沒。吐蕃乘勢攻陷了唐安西都護府治所龜茲,迫使唐帝國將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西州(新疆吐魯番),天山以北、以東地區,塔里木盆地均為吐蕃勢力所控。



儀鳳三年(678年),唐高宗派中書令李敬玄等率兵18萬再次進攻吐蕃。雙方先戰於龍支(今青海民和東南),吐蕃退走。唐軍繼續深入,在青海湖附近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激戰,唐軍大敗。

長壽元年(692),武則天再次組集大軍出擊,武威軍總管王孝傑、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領兵大破吐蕃,克復龜茲、于闐等四鎮,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這是唐蕃戰爭中唐軍第一次較大的勝利。但好景不長,696年,唐軍就在甘肅臨洮的素羅汗山前大敗,僅陣亡數字就高達十萬。

在這種情況下,唐朝只好像西漢初年那樣祭出和親法寶,於710年將金城公主進獻給了吐蕃國主,並在一年後割讓了黃河河西九曲之地。

大唐被吐蕃百般折辱的慘況一直持續到雄主李隆基上臺後才得以扭轉。

隴右方面,開元二年(714年),吐蕃十萬人馬進犯臨洮,唐玄宗命令薛訥、郭知運、王晙率軍十餘萬迎擊,在武街取得大勝,吐蕃軍被殺俘者達數萬人。

青海方面,雙方圍繞石堡城展開長期拉鋸戰,互有勝負,直到天寶七年(748年),唐將哥舒翰建神威軍,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寶八載(749年),收復石堡城。

西域方面,天寶六年(747年),唐將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餘個小國重新歸附唐朝。天寶九年(750年),又攻破依附吐蕃的竭師國(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天寶十二載,唐將封常清先後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和西域東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

高仙芝破小勃律圖

不過唐王朝也為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軍費劇增、藩鎮坐大。751年怛邏斯會戰慘敗於阿拉伯大軍之後,西域唐軍元氣大傷,唐朝便再次墮入頹勢。755年安史之亂後,徹底的大潰敗終於到來。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連吐蕃的一支偏師也可以攻克長安,擁立金城公主的侄子為唐朝皇帝。還好唐將郭子儀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廣設疑兵,吐蕃不知虛實,據長安10餘日後退走。


766年,吐蕃軍又佔甘州、肅州。十一年(776),再佔瓜州,德宗建中二年(781),佔沙州,德宗貞元三年(787),吐蕃復攻回紇,北庭、安西無援,相繼陷於吐蕃。自此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區的吐蕃勢力連成一片。至貞元十七年(791),攻陷西州。安史之亂後不到半個世紀,河隴諸州及安西、北庭轄地皆為吐蕃所並。此時的吐蕃疆域,北至甘、肅、瓜、沙諸州和北庭、安西地區;東至劍南、西川大片地方,東南與南詔相接,南達天竺,西至大食,為吐蕃的鼎盛期。

後來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東進,吐蕃主力用於西線,對唐帝國的壓力逐漸減小。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靈(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縣)等州。西川節度使韋皋從成都西山攻入吐蕃,大破吐蕃於雅州,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餘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遂圍維州及昆明城,迫使吐蕃撤兵。

802年,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唐軍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軍中伏大敗,士卒死亡三分之二,唐軍生擒吐蕃軍統帥也就是在吐蕃地位僅次於贊普的大相論莽熱。

進入9世紀後,吐蕃開始衰落,內部分裂,隴右、青海大部分地區的吐蕃酋長投降唐帝國。鹹通七年(866)二月,親唐的回鶻首領僕固俊克復西州、北庭、輪臺、清鎮等城。同年十月,僕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吐蕃軍,並斬殺尚恐熱,傳首京師。吐蕃餘眾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擊,再敗,河西完全肅清。但唐帝國也處在藩鎮作亂、農民起義的困境之中,對上述收復的諸州,只是有名義上的統治權而已。

唐蕃數百年戰爭,到最後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海軍史研究會員


吐蕃剛剛統一不久,有優秀領袖松贊干布領導,再加上吐蕃處於海拔很高的青藏高原,大唐軍隊滅不了實乃正常。

一、吐蕃剛統一不久,正處於上升期

在松贊干布之前,藏區大小部落林立,並沒有強大統一的政權;松贊干布在位時,逐漸統一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剛剛統一後的政權,戰鬥力都比較強悍,何況是遊牧民族,這個時候想滅了吐蕃自然不太可能。

二、松贊干布是位卓越的領袖

松贊干布13歲即位,上位後平叛內亂,調和了贊普王室和世襲貴族的關係,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社會矛盾大為緩解;遷都拉薩,加強各個地方的管理;改進灌溉技術,農牧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制定法律,加強了社會管理。

在松贊干布的領導下,吐蕃王朝出現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態勢。

三、吐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更重要的一條,吐蕃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海拔高、距離遠、氣候獨特,這些因素大唐很難克服。

1、海拔高,唐朝軍隊屬於仰攻

吐蕃佔領的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青藏高原,海拔普遍在4000米以上。大唐軍隊要是攻擊吐蕃的話,就需要從海拔1000多米的第二階梯上升到第三階梯,自古以來,仰攻的難度都很大,何況這麼大幅度的仰攻,取勝的可能性太小了。

2、距離遠,大唐後勤跟不上

青藏高原有著非常大的縱深,就算大唐軍隊爬上青藏高原,還要面臨著上千裡的奔襲(坐過汽車到拉薩的朋友想想那廣袤無垠、連綿不斷的雪山),以當時的後勤供應,極難!

吐蕃是遊牧民族,只要有草的地方就能生存;大唐軍隊就不行了,首先是地形不熟悉,再一個能不能在高原上找到對方就是個難題。

吐蕃光耗就能把大唐軍隊好似在高原上。

3、高原氣候,大唐士兵適應不了

到過拉薩的朋友可能知道,到了後還要適應一段時間,適應不了的話還要趕快回去。

原因就在於,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壓小,在平原上生活慣了,一時適應不了。大家試想一下,大唐軍隊好不容易爬到了青藏高原上,也克服了重重困難,後勤供應上了,結果一部分士兵東倒西歪,走幾步都困難,還怎麼和驍勇善戰的遊牧騎兵作戰?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大唐就算兵強馬壯,想要消滅吐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小楊品史


確實,吐蕃是唐朝近兩百年中最強勁的對手,唐朝也從未征服過吐蕃,兩者之間雖有過聯姻,也有過短暫友好相處的時期,但更多的是戰爭、相互較量,而且,唐帝國也僅在最強盛時,曾經取得過勝利而已。

吐蕃是公元七世紀初在今青藏高原地區興起的一個民族政權。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棄宗弄贊)征服了藏北、西康和青海諸羌部落,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統一,建立了強大的吐蕃政權。之後,先後向東面的唐朝、西邊的大食、南邊的天竺、北邊的西域各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

隨著吐蕃的外擴,它與唐朝直接接壤,雙方利益發生了衝突,戰爭便成了解決矛盾的重要手段。公元633年,吐蕃發兵擊滅唐的蕃屬吐谷渾,唐發兵征討吐蕃,開始了長達二百年的唐蕃戰爭。

在周邊屬國中,唐初曾通過扶持南詔遏制了吐蕃南擴,而唐與南詔關係惡化後,南詔投靠吐蕃,從而改變了西南格局。安史之亂後,唐朝抽兵安亂,河隴諸地空虛,吐蕃趁勢東進佔領了河隴諸地。

總得來說,吐蕃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尤其是其向唐朝西北地區的擴張,直接地影響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包括唐在西北地區的軍事攻防體系。

吐蕃的擴張,主要是其建立了一種以軍事民主製為特點的軍事制度,使其在唐蕃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勝多敗少。對此,大唐帝國也在不斷改變著在西北地區的攻防體系,同時,把和親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策略,來彌補唐朝軍事力量上的不足。

有研究資料顯示,吐蕃當時是與唐朝抗衡的強國,兵壯器利,國力雄厚,並具有相當高的建造鐵索橋的技術。在短短的數十年內,便越過橫斷山脈的大小江河,佔據了唐朝的嶲州、洱海地區,並在取成都為東府的戰略行動中,於664—707年之間,在雲南境內建造了幾座鐵索橋。

在地理氣候上,唐朝也不佔有優勢,與吐蕃的戰爭中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氣候也對雙方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高山 (原 )反應是唐軍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非川戰役和青海戰役中敗北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唐軍始終無法對吐蕃腹地形成威脅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上的海拔高程分界線———赤嶺也由此成為唐蕃雙方實際控制範圍的分界線 ,唐朝政權在近百年時間裡只能據守海拔相對較低的赤嶺以東的河湟谷地。

隨著唐朝政治、軍事力量的衰退,吐蕃勢力不斷東擴,安史之亂前屬於內地的隴東變成了邊塞,唐蕃在此時常發生軍事衝突,以後,後隴東又逐漸成為吐蕃的移民區之一。





史說新傳


這是因為突厥並不完全是被唐朝滅掉的。

  • 如果面對是最鼎盛時期的突厥,唐朝未必是其對手。不過,唐朝雖然沒有和最強大時的突厥較量過,卻遭遇了鼎盛時期的吐蕃,故而被打得非常狼狽。

首先說說突厥。

唐朝時的突厥,已經不是最強大的時候了。

  • 早在隋朝時期,突厥因為內鬥過於激烈,消耗了自身的實力,被足智多謀的隋文帝楊堅抓住機會,抑制了他們的勢頭。


唐朝建立於公元618年,這個時候的突厥,早就分裂多年了。

  • 公元583年時,由於沙缽略、阿波、達頭諸可汗的爭鬥,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突厥汗國,導致其實力大受損失。

因此,唐朝並沒有真正面對過最強大時的突厥。

但是,唐朝卻見證了吐蕃的崛起。

吐蕃是崛起於青藏高原的政權。就在唐朝對突厥做最後的爭鬥時,吐蕃的松贊干布也征服、兼併周圍鄰部,並迅速地發展著。


等到吐蕃發展到足以挑戰唐朝的霸權,並且與遠方的阿拉伯軍隊相較一二時,其實唐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因此,唐朝並沒有辦法像對待突厥那樣,消滅吐蕃這個敵手,甚至還要讓吐蕃佔據其都城長安。

總而言之,唐朝消滅突厥,並不代表能消滅一切敵人吧。


HuiNanHistory


很多喜歡歷史的讀者大都會對漢朝、唐朝和明朝這三個朝代情有獨鍾,暫不說這幾個朝代時間的長短,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這三個較為出名的朝代皆是漢人的王朝(此話沒有種族矛盾的意思,只是加以敘述),正因如此,讓很多人一提起這幾個朝代都會有一種悠然的自信感、滿足感以及獲得感。特別是唐朝這個時期,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和特色,例如有一種服裝叫做“唐服”,有一條街叫做“唐人街”。

唐朝的強大不僅僅表現其的經濟、文化和政治,還表現其發達的軍事能力,有力的軍事素質。像什麼萬邦來朝、四夷賓服的詞彙,皆可將其運用在唐朝身上。在這個朝代中,強大的軍事力量曾讓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國俯首稱臣,只是以一句之力建設了一個在歷史上唯一未修築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

正是這樣的一個帝國,一些腦洞大開的小夥伴們就不斷髮問了,例如質問其既然都可以將突厥帝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卻為何征服不了其西北邊的吐蕃呢?

  1. 常年征戰不是上策

在唐朝時期有著一番又一番的盛世,也有著一番有一番的好國運,這種國運建立在的是四周安寧的基礎上,而安寧的前提便是征服。通過唐朝前期的努力,一些夠得著,靠在邊的一些具有威脅的國家都已經該收拾的收拾了,該教訓的教訓了,也是因為此舉,唐朝才有了較為穩定的發展空間、發展機會,以及發展契機,畢竟擁有一個穩定的局面,才是度發展有利的。倘若一個國家內憂外患檢具,這個國家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因為前期戰爭的努力和作用,才有了唐朝後期發展的穩定,所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征服是一種具有目的,具有想法的征戰,而不是盲目的,無目的。當這個目的達成後,唐朝便趁機進行發展,畢竟一個國家再富有,再有財力,其也不能支持連年的征戰,也不能支持連年戰爭,所以在征服了突厥這個強敵後,在征服了一系列妨礙其發展的“小夥伴”後,唐朝便不適合,也不能夠繼續發動軍事了,畢竟趁著這個時候大力發展經濟,採取無為而治才是上策。

  1. 吐蕃地區的情況較為惡劣,沒比要去進行征服

就唐朝的地圖來進行看,吐蕃地區是在西北處,這個地方用較為嫌棄的話來說便是黃沙遍地,且海拔較高,不適合唐朝委任官員去進行工作和統治,再加上吐蕃的距離較遠,若是唐朝想去征戰,所經歷的路程我們暫且不說,其中所消耗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及國內的民怨便在無形中給唐朝在無形中加重了負擔,加重了壓力。再用網上一句暴躁且話糙理不糙的句子解釋我覺得能夠讓讀者更加的讀懂,這句話便是:“為啥不守著自家的別墅,非要去搶別人的瓦房?”

  1. 其本身的強大以及高原反應的天佑

就吐蕃這個國家而言,雖然是少數民族,雖然其地的區域較為惡劣,但這個國家的戰鬥力仍然是不可小視的,再加上其距離較遠,唐朝的征戰對比吐蕃的防禦,實際上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戰術,暫不說其部隊是否能夠和唐軍一戰,就唐軍遠征的補給線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事實。

當然除了其本身的強大,補給線的牽制,其中的高原反應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唐軍大多是在中原地區生活,對於吐蕃地區的高原反應一定是抗拒不了的,就算其熬過了糧少、天寒的折磨也一定過不了“高原反應”這關。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魔法攻擊” 啊!


木劍溫不勝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唐朝強大之時,吐蕃其實還處於崛起階段。在此期間,唐朝曾經多次擊敗吐蕃,將吐蕃堵在西藏高原上動彈不得。


(高宗初年)

太宗朝時一仗讓吐蕃附庸三十年,高宗和武周時期吃了點小虧,但是總體問題不大。玄宗朝時又是壓著吐蕃打,將吐蕃包圍。

但是歸根結底,唐朝強大的時候對吐蕃不感興趣,吐蕃在那麼高的高原上面,上去也費勁,在上面活著也費勁,關鍵是無利可圖。吐蕃人如果能乖乖待在高原,唐朝是絕對不屑於和吐蕃打架的。

(玄宗朝)

唐朝和吐蕃打仗的原因在於吐蕃不甘寂寞,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此後幾十年都奉行著對外擴張的政策,其野心包括青海(當時吐谷渾),甘涼地區,和廣袤的西域。這和唐朝的根本利益起了衝突。如果西域和甘涼地區被吐蕃人奪走了,唐朝就會失去和外界溝通的重要通道,西域,甚至歐洲的重要戰略物資(戰馬)就無法傳入唐朝。唐朝對北方的控制也會大大衰弱。

因此吐蕃只要想向北擴張一天,就永遠是李唐的敵人。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國運驟衰,吐蕃人趁機瘋狂進攻西域和甘涼,唐朝由於內亂,無暇西顧,吐蕃人得逞。


此後吐蕃走向強大,甚至多次攻入唐都長安。

但是在唐朝衰微之際,還是一波徹底帶走吐蕃。


守仁讀仁


為什麼大唐滅得了強大的突厥,卻沒能滅得了吐蕃?

  大唐能滅突厥:

  唐王朝建立時,國力強盛,軍隊作戰能力相當強,經驗也豐富,相對的突厥卻處在由盛轉衰的時期,又因為沒有集中統一的政權,分化之後戰力打了個折扣,被滅也就正常。

  大唐不能滅吐蕃:

  1、比較難纏:唐王朝建立時,吐蕃還弱得很,難入天朝上國的眼,但米粒之珠也敢放光華,吐蕃竟然入侵大唐,結果被打得大敗,最後求和,進貢稱臣,多次要求和親。當然了,裡面也有不少門道,咱們不細說,後來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許多先進的文化,吐蕃老實了一段時間。但是這個政權很膈應人,大唐穩定強大的時候,它就老實得很,大唐一旦有什麼不穩,它就興風作亂,大唐大兵壓境吧,打一打它就裝死。吐蕃軍作戰能力其實挺強,而唐西部人口並不多,動兵難度很大,就這樣,打一打摸一摸,也很難徹底消滅。

  2、吐蕃這地方,地形於唐不利,它易守難攻,而唐作戰則困難許多。除了運糧徵兵有難度,最大的難點在於它處在高原,進去就有強烈的高原反應,嚴重缺氧造成呼吸都成問題,要作戰,是難上加難。當然,相應的,吐蕃軍來到低海拔地區作戰也有問題,所以吐蕃和唐相纏百年之久,都滅不掉吃不下。

  吐蕃興盛的時候,大唐已步入中期,這個時候唐朝的疆域已比隋晚期大了近一倍多(?),雖然明面上比較好看,可是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耗盡了國力,所以唐玄宗時代,基本不擴張了。如果是關係一直惡劣,那就不能打也得打,可是吐蕃時好時壞,不算堅決對立,唐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容忍它的存在。吐蕃是塊硬骨頭,嚼不爛吞不下,何況真的打下來,怎麼治理這個地方,是件相當難的事情,好處並不大,這樣虧本的事情,大唐是不會做的。(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這裡是歷史有點酷,以下是我對這道題地一些個人見解。

大唐為什麼能夠滅了強大地突厥?

突厥汗國因為在隋朝地分化離間政策下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在現在的蒙古國和我國的內蒙古一帶,西突厥在現在的新疆地區和周邊的幾個斯坦國一帶。

唐太宗李世民剛剛稱帝的時候突厥的吉利可汗就率兵來犯。由於沒做任何準備,無兵可防。唐太宗李世民只能硬著頭皮親自上陣,在長安的渭水河畔,與突厥的吉利可汗簽署了渭水之盟。突厥吉利可汗很高興,拍拍屁股走人了。他這次侵犯中原只是順道走走,沒想到撈到一個大好處。但唐太宗李世民卻不這麼覺得。對於大唐和他李世民自己來說這是一個奇恥大辱。

突厥的吉利可汗回去高興沒多久,內部就發生了叛亂。於是趁著這個機會。唐太宗李世民一邊鼓勵這個叛亂的部落,一邊命令大將軍李靖率領大唐軍隊進攻東突厥。唐朝大軍分兵進攻東突厥,打的東突厥毫無招架之力,併成功俘虜了東突厥的吉利可汗,就此東突厥滅亡。大唐王朝在東突厥的領地上分設立都督府,併入大唐帝國的版圖。

西突厥則在唐高宗李治執政時期被唐朝滅掉了。


綜上所述,唐朝之所以能夠滅掉強大的突厥汗國。

  1. 第一有前朝隋朝的助攻,把突厥汗國從統一到分化,分裂。
  2. 第二唐朝出於自身周邊安全穩定的因素,滅掉突厥是必須的。因為突厥是一個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特點是,沒有固定的居住場所。是多個聚集的部落組合而成,經常襲擾唐朝的邊塞,時不時的突破邊塞,進入中原腹地。使得唐朝的皇帝非常地苦惱。
  3. 第三地形上,東突厥在唐朝的北邊,西突厥在西邊,又離長安較近,主要是無險可守。前面說了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上了這個當,差點葬送了唐朝。整個一個餓虎撲食,對唐朝虎視眈眈。俗話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4. 第四唐太宗李世民因為渭水之盟而備受屈辱。當然要讓突厥付出慘重的代價。

吐蕃在唐朝的時候日子過得還算是舒坦。唐朝皇帝對吐蕃的策略是政治上聯姻,松贊干布娶了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像)

軍事上防禦為主。

經濟上相互交流,吐蕃的畜牧業比較好,而唐朝有吐蕃需要的一些金屬,瓷器,還有鹽都可以用來交易,促進民間交流。不過鹽和金屬都是朝廷管控的。

地形上吐蕃在青藏高原,離唐朝首都長安比較遙遠,主要是高原山路崎嶇,唐朝軍隊要長途跋涉滅掉吐蕃不太現實,再說高海拔作戰不適合唐朝的軍隊,而這個時候唐朝軍隊都在忙於對突厥的防禦和作戰,不宜兩線開戰。就算唐朝打下了吐蕃也要花費大力氣去統治,這筆買賣不划算。




個人感覺吐蕃的歷史有點難記,各位好的妙招來梳理呢?


歷史有點酷


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唐王朝一直沒有把戰略重點放在吐蕃身上,錯過了消滅吐蕃的最好機會。初期唐王朝強大的時候,吐蕃沒有影響唐王朝西域開發戰略,並非唐王朝的敵人,那時是有能力但沒必要;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已經進入戰略收縮階段,只要防禦吐蕃入侵中原就行,同樣沒有必要消滅吐蕃,當然,那時也失去了消滅吐蕃的能力。

從李世民到李隆基,是有能力消滅吐蕃的,但沒必要或者沒下這個決心

這又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李世民、李治和李隆基。

李世民時期:

當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他面前必定有一副很粗略、很不完整的世界地圖。

唐王朝東方是大海,海外除了倭國就再無人類生存;東北地區偏處一隅,又是茫茫林海、氣候寒冷;北方蒙古高原上是傳統的敵人東突厥,土地也不適合農業種植;南方氣候潮溼悶熱、瘴氣盛行、開發程度低;西南的吐蕃寒冷貧瘠,高原反應不適合人居;向西萬里都是浩瀚戈壁。

但在地圖記錄不完整的地方,大唐的西方,還有波斯、大食等大國,而根據這些國家使節和商人帶來的消息,在極西之地還有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

於是,李世民就已經確定了大唐未來的發展戰略,就是一路向西,一直到這片大陸的最西方。第一步是西域,第二步是中亞,第三步是波斯,第四步就能到達地中海,這就是李世民為子孫後代選定的發展路線圖,在有波斯薩珊王朝這個帶路黨的幫助下,是有希望用百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這一目標的。當然,在此之前要掃平身邊東突厥這個傳統敵人,並讓周邊各勢力臣服。

貞觀四年李世民消滅東突厥,貞觀十年消滅吐谷渾,解除了周邊最大的兩個威脅,曾經的龐然大物西突厥也臣服大唐,周邊各勢力把李世民稱為“天可汗”,唐王朝在中原周邊已無敵手。之後安西四鎮的設立,使唐王朝在西域初步站穩了腳跟,基本上完成了四步戰略的第一步。

李世民後期轉頭收拾高句麗,一方面是高句麗已經逐漸體現敵意,朝鮮半島最依附唐王朝的新羅已經開始支持不住;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已入老齡,繼承人李治懦弱無能,李世民要為李治掃平身邊的隱患。

而吐蕃當時是非常順服的一個勢力,李世民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吐蕃身上,如果李世民時期想消滅吐蕃,不但李靖、李績具備這個能力,連郭孝恪等二流將領都有這個可能。

李治時期:

李治當了6年的太子,李世民一直在手把手的教李治如何治理國家。大唐向西發展的戰略必定是李世民李治父子交談最多描述的內容,給李治指明瞭李世民後時代的發展方向。

因此,李治繼位後,是有想法實現父親的理想的。父業子承,李世民沒有實現的中亞、波斯、地中海三步設想如果李治實現了,就證明了兒子不比父親差,這是給父親的最好的交代。

這才是李治延續李世民的政策消滅了高句麗,又繼續在西域進行擴張的過程。

但是,心有凌雲志、身無驚世才的李治把事情搞糟了。到了武則天時期,更是不把李世民的理想當成自己的理想。

李治缺乏對局勢的正確判斷能力,又急於證明自己,這才不顧西域不穩、吐蕃和新羅轉變態度,倉促的直接表示了對波斯薩珊王朝復國勢力的支持,任命波斯王、設立十六州都督府,正式與大食開始爭奪中亞。

於是,吐蕃攻佔了青海吐谷渾並與大唐爭奪安西四鎮,朝鮮半島被新羅控制,蒙古高原上突厥人重新興起,契丹和奚也蠢蠢欲動。後路不穩,前方就失去支持,李治在中亞設立的十六州都督府僅存在了數年就被大食佔領或倒向大食,波斯薩珊王朝復國運動進入谷底。

這段時間,唐王朝雖然對吐蕃進行了兩次反擊,但第一次薛仁貴僅帶了5萬人,只是懲戒吐蕃並幫助吐谷渾復國,沒有徹底滅亡吐蕃的想法;第二次倒是18萬大軍,但主帥是李敬玄這個不懂兵事的文官,副帥中還有沒打過仗的工部將作大匠劉審禮,簡直是開玩笑,戰役目標估計武則天自己也不清楚。

當然,這段時間隨著武則天掌權,唐王朝的軍事力量進入一個低谷,想通過一次戰役滅亡吐蕃幾乎沒有可能。如果當時李治和武則天堅決且有自知之明的話,就應該像對高句麗一樣,用十年二十年時間消耗吐蕃,這樣才具備徹底消滅吐蕃的可能性。

實際上自從李靖這種天才級別的名將去世後,唐王朝攻擊能力已經大幅度下降,應該轉變思路,走正規化路線、靠國力去壓制了。

李隆基時期:

李治和武則天統治了唐王朝56年,當年李世民打下的江山,只剩下西域、遼東還在唐王朝控制之中,多了吐蕃、大食、後突厥、契丹、奚、渤海國、新羅一系列敵人,周邊情況變得非常惡劣,這就是唐王朝最偉大的兩位“聖君”。

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就是接手的這麼一個爛攤子。李隆基繼位之後,基本上是按照李世民的路數來進行的,先滅了後突厥,同時穩定了東北,對吐蕃總體上是以防守反擊為主。

這個思路和步驟是對的,後突厥相當於是被唐王朝強大的國力拖垮的。但李隆基能力也遠遠不如李世民,對周邊各勢力控制效果並不理想,加上唐王朝立國百年,內部很多問題已經出現,不像唐王朝初期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

還有個最大的問題,當李隆基用了二十餘年消滅後突厥之後,就已經進入統治後期,已經失去積極進取的心思,更多的是想維持現狀。加上唐王朝戰略重點調整到東線,西線的吐蕃才能夠在唐王朝最強盛的時期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實力。

吐蕃並不比高句麗或後突厥強大,吐蕃的地理優勢也不是其能夠存在的絕對依仗,盛唐時期吐蕃能夠活下去,還是李隆基沒把心思完全用在吐蕃身上。

安史之亂後

安史之亂唐王朝的實力一下子到了谷底,吐蕃藉機佔了西域,還在長安晃了十五天。但實事求是講,若非之後的唐王朝帝王恐懼武將造反更甚於恐懼吐蕃入侵,吐蕃也不能佔到那麼大的便宜。

唐代宗基本上穩定了防禦吐蕃的局面,唐德宗時期合縱連橫,內部採用李泌的策略,任用郭子儀、李晟、韋皋等名臣名將,外部聯合回紇、南詔、天竺、大食,形成了對吐蕃的戰略包圍,用了二十年時間徹底削弱了吐蕃。

唐德宗之後,吐蕃已經無法對唐王朝造成戰略威脅了。

當然,唐王朝當時已經處在全面戰略收縮階段,內部藩鎮、宦官、文官黨爭問題已經出現,甚至有些已經非常嚴重,也已經不具備集合全國力量消滅吐蕃的能力。

大唐和吐蕃,在此之後一起爛了下去,一直到雙雙滅亡。

總之,吐蕃完美的避開了唐王朝最強盛的時期,又在唐王朝最虛弱的時候佔了最大的便宜,除了沒能徹底入主中原之外,是對唐王朝和中原政權傷害最大的一個。但是,雙方的國力、經濟、文化、科技各個方面的對比,吐蕃真的與唐王朝差距太大了,與中國古代歷史上興盛一時的各個少數民族勢力比較,包括高句麗、突厥、契丹、金、西夏、蒙古等,吐蕃也不是最強大的一個。

這就是歷史的偶然性,吐蕃運氣不錯。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