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湯陰扁鵲墓廟

扁鵲墓廟,位於今河南省湯陰縣城東8公里伏道村南的山崗上,崗雖不高,但舉目四望,仍有居高臨下。扁鵲墓冢和祠廟坐落在崗巔偏南。扁鵲墓廟坐北朝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佔地2萬平方米,有各類建築36間,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共有雕塑17尊,碑刻數十通。

湯陰扁鵲墓廟

扁鵲,姓秦,名越人,生於公元前401年,死於公元前310年,戰國時名醫,精於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並以切脈最為有名,為我國脈學之宗,《史記·名醫列傳》中把扁鵲放在首位,尊崇其為“醫聖”,後被乾隆封為“神應王”。據《史記》載:秦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鵲,使人伏於道旁而刺之。當地百姓將扁鵲遂葬積冢,於冢前立祠以紀念,故此地更名為伏道。

扁鵲廟最北部是扁鵲墓冢,是整座廟內核心所在。墓呈圓型,高約3米,周長20餘米,墓前有清朝康熙年間墓碑一塊。

湯陰扁鵲墓廟


湯陰扁鵲墓廟


湯陰扁鵲墓廟


湯陰扁鵲墓廟


湯陰扁鵲墓廟

扁鵲廟久負盛名的有三寶是:古井神水、九頭仙艾、無名子。

一,​周圍村內可利用的水井均為一百多米深,而扁鵲廟內千年古井總深僅為二十米,且無論旱澇,均低頭可見水面,水質清澈,甘甜可口,據稱可強身健體,故得名“古井神水”。

二,廟內盛產“九頭仙艾”,歷代被列為朝廷貢品,其藥性溫和,療效神奇。

三,​在扁鵲墓土中隨手翻動,即可尋得黑褐色小顆粒,硬度介於石頭與泥土之間,因其來歷不明,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具有消炎、鎮痛、生肌之效,被稱為神藥“無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